《格言別錄》051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3/7/19 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事事難上難,舉足常虞失墜。
件件想一想,渾身都是過差。」

良因曰:
一件事情的成就,必須假借眾緣和合。
所以只有常保戰戰兢兢,臨淵履薄之心,才有成功的希望。
也因心常戒慎,自然觀察到的,往往是內在的缺失。
經常修正自我,帶來的不是束縛,
反而是煩惱的解脫,因此法喜內充、身心安樂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5.8.22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退①雲居,圓悟欲治佛印②臥龍菴為燕休③之所。 高菴曰:「林下人苟有道義之樂,形骸可外。 予以從心之年④,正如長庚曉月⑤,光影能幾時? 且西山廬阜,林泉相屬,皆予逸老之地。何必有諸己然後可樂耶?」 未幾,即拽杖過天台,後終於華頂峯。 《真牧集》 【注釋】
2015.8.15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住雲居,聞衲子病移延壽堂①。 咨嗟嘆息,如出諸己。朝夕問候,以至躬自煎煮,不嘗不與食。 或遇天氣稍寒,拊其背曰: 「衣不單乎?」或值時暑,察其色曰:「莫大熱乎?」 不幸不救,不問彼之有無。常住盡禮津送。 知事或他辭。高菴叱之曰: 四方識者,高其為人。
2015.8.7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住雲居,每見衲子室中不契其機者,即把其袂,正色責之曰: 「父母養汝身,師友成汝志。無饑寒之迫, 無征役之勞,於此不堅確精進成辦道業,他日何面目見父母師友乎? 衲子聞其語,有涕泣而不已者,其號令整嚴如此。」 《旦菴逸事》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2015.8.6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曰: 「住持大體,以叢林為家。區別得宜,付授當器。 舉措係安危之理,得失關教化之源。為人模範,安可容易。 未見住持弛縱,而能使衲子服從;法度凌遲,而欲禁叢林暴慢。 昔育王諶遣首座①,仰山偉貶侍僧②,載于典文,足為令範。 或縱貪饕而無忌憚,或緣利養而致喧爭。
2015.8.5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聞成枯木①住金山,受用侈靡。 嘆息久之曰:「比丘之法,所貴清儉,豈宜如此? 徒與後生輩習輕肥②者,增無厭之求,得不愧古人乎?」 《真牧集》 【注釋】 ②輕肥:「輕裘肥馬」的略語,形容過豪華奢侈的生活。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並非如此,只是消耗得更快。
2015.8.4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曰: 「道德仁義,不獨古人有之,今人亦有之。 以其智識不明,學問不廣,根器不淨,志氣狹劣,行之不力, 遂被聲色所移,使不自覺。 蓋因妄想情念,積習濃厚,不能頓除,所以不到古人地位耳。」 《與耿龍學書》 【演蓮法師譯文】 高菴善悟禪師說: 良因贊曰:
2015.8.22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退①雲居,圓悟欲治佛印②臥龍菴為燕休③之所。 高菴曰:「林下人苟有道義之樂,形骸可外。 予以從心之年④,正如長庚曉月⑤,光影能幾時? 且西山廬阜,林泉相屬,皆予逸老之地。何必有諸己然後可樂耶?」 未幾,即拽杖過天台,後終於華頂峯。 《真牧集》 【注釋】
2015.8.15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住雲居,聞衲子病移延壽堂①。 咨嗟嘆息,如出諸己。朝夕問候,以至躬自煎煮,不嘗不與食。 或遇天氣稍寒,拊其背曰: 「衣不單乎?」或值時暑,察其色曰:「莫大熱乎?」 不幸不救,不問彼之有無。常住盡禮津送。 知事或他辭。高菴叱之曰: 四方識者,高其為人。
2015.8.7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住雲居,每見衲子室中不契其機者,即把其袂,正色責之曰: 「父母養汝身,師友成汝志。無饑寒之迫, 無征役之勞,於此不堅確精進成辦道業,他日何面目見父母師友乎? 衲子聞其語,有涕泣而不已者,其號令整嚴如此。」 《旦菴逸事》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2015.8.6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曰: 「住持大體,以叢林為家。區別得宜,付授當器。 舉措係安危之理,得失關教化之源。為人模範,安可容易。 未見住持弛縱,而能使衲子服從;法度凌遲,而欲禁叢林暴慢。 昔育王諶遣首座①,仰山偉貶侍僧②,載于典文,足為令範。 或縱貪饕而無忌憚,或緣利養而致喧爭。
2015.8.5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聞成枯木①住金山,受用侈靡。 嘆息久之曰:「比丘之法,所貴清儉,豈宜如此? 徒與後生輩習輕肥②者,增無厭之求,得不愧古人乎?」 《真牧集》 【注釋】 ②輕肥:「輕裘肥馬」的略語,形容過豪華奢侈的生活。 【演蓮法師譯文】 良因贊曰: 並非如此,只是消耗得更快。
2015.8.4 良因法師 隨筆 高菴曰: 「道德仁義,不獨古人有之,今人亦有之。 以其智識不明,學問不廣,根器不淨,志氣狹劣,行之不力, 遂被聲色所移,使不自覺。 蓋因妄想情念,積習濃厚,不能頓除,所以不到古人地位耳。」 《與耿龍學書》 【演蓮法師譯文】 高菴善悟禪師說: 良因贊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Thumbnail
懂得慚愧,是願意真實面對自己的人; 願意懺悔,是智慧與勇氣的修學根基。 業力的前兆 通常惡業準備出現時,經常有身體不適、躁動不安、是一種風雨欲來的感覺,這時在業力尚未現前時,好好懺悔過往造作,還來得及懺悔、身心的障礙將逐漸減少。 如果惡業已經現前,這時的懺悔叫做"認
Thumbnail
在佛法、戒律上修學不足的地方,一般依傳戒的儀軌會問,譬如:犯了什麼事情?甚至推敲當初違犯的動機,避免下一次類似緣境出現的時後再犯。這些不好的緣境出來的時候,修行人不能沒辦法。哪裡錯、哪裡比較弱,緣境要來,就準備好用這個方法。比如情慾、淫欲的問題,老是犯這個事情,情慾淫欲的緣境一來,好好地去對
Thumbnail
每天很認真出門做好事,以為修善修福,福報天天進帳,但是有可能是事倍工半的效果,多做多失。 如果沒有正法教導,就算天天出門做好事,也是用習氣在做事,在人群中用我們的習氣對應人事,脾氣大的用個性在磨礪別人,貢高我慢的用驕心在壓制別人,貪瞋癡心重的用我執在控制別人。這樣做好事,其實是造業,讓別人不舒
Thumbnail
現在身體上、事業上或者內心有什麼樣的痛苦,都在受報,都在遭受你過去生所做的種種的型態、錯綜複雜的業報。所以,做人有什麼好驕傲?有什麼好沾沾自喜的?做人的時候就是不斷地懺悔,不斷地想要還債,不斷地想要去做好事、重新做人,不斷地想要能夠修到佛淨土去,這就是最珍貴的事情。
有時候 努力反而會讓人變焦慮 因為唯有在努力的狀態中 才會知道自己有多少不足 才會後悔自己錯過多少 一個人正在奔跑的人 周圍也會有奔跑的人 所以才能看出自己的快慢 然而 在成為更好的自己之前 人總是要越過許多坎 這是成長的必經過程 我們需要不斷跟過去的自己衝撞 又持續跟未來的自
Thumbnail
這幾年正確來說,是這一年,開始反省反思內心之事情,與自己的對話增加後,有在想一件事情,出家?會是最終的路程嗎。 世間法就是佛法,那放下一切出家是不是正確的?還是說其實現在就是在修行的狀態? 讀了弘一法師的經歷,從紅塵到出家的過程,對自己來說,驚訝?還是感覺,都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雖然平常
Thumbnail
《佛王誓約》在講述殊勝的伏藏,這樣的一本寶典相當重要。如果以前我們犯下諸如此類的罪業,現在知道造下這麼大的錯誤,就不要光陷在情緒裡。很多人知道犯錯了、做錯,就開始情緒化,心情盪到谷底,自暴自棄,人格偏差等,這些都是多的。做這麼多神經兮兮的假動作幹什麼?情緒化動作幹什麼?這些都多的,一件都不必做。
所以當我們遇到業力現前,懺悔業障,甘心忍受,一心念佛──道晟法師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Thumbnail
懂得慚愧,是願意真實面對自己的人; 願意懺悔,是智慧與勇氣的修學根基。 業力的前兆 通常惡業準備出現時,經常有身體不適、躁動不安、是一種風雨欲來的感覺,這時在業力尚未現前時,好好懺悔過往造作,還來得及懺悔、身心的障礙將逐漸減少。 如果惡業已經現前,這時的懺悔叫做"認
Thumbnail
在佛法、戒律上修學不足的地方,一般依傳戒的儀軌會問,譬如:犯了什麼事情?甚至推敲當初違犯的動機,避免下一次類似緣境出現的時後再犯。這些不好的緣境出來的時候,修行人不能沒辦法。哪裡錯、哪裡比較弱,緣境要來,就準備好用這個方法。比如情慾、淫欲的問題,老是犯這個事情,情慾淫欲的緣境一來,好好地去對
Thumbnail
每天很認真出門做好事,以為修善修福,福報天天進帳,但是有可能是事倍工半的效果,多做多失。 如果沒有正法教導,就算天天出門做好事,也是用習氣在做事,在人群中用我們的習氣對應人事,脾氣大的用個性在磨礪別人,貢高我慢的用驕心在壓制別人,貪瞋癡心重的用我執在控制別人。這樣做好事,其實是造業,讓別人不舒
Thumbnail
現在身體上、事業上或者內心有什麼樣的痛苦,都在受報,都在遭受你過去生所做的種種的型態、錯綜複雜的業報。所以,做人有什麼好驕傲?有什麼好沾沾自喜的?做人的時候就是不斷地懺悔,不斷地想要還債,不斷地想要去做好事、重新做人,不斷地想要能夠修到佛淨土去,這就是最珍貴的事情。
有時候 努力反而會讓人變焦慮 因為唯有在努力的狀態中 才會知道自己有多少不足 才會後悔自己錯過多少 一個人正在奔跑的人 周圍也會有奔跑的人 所以才能看出自己的快慢 然而 在成為更好的自己之前 人總是要越過許多坎 這是成長的必經過程 我們需要不斷跟過去的自己衝撞 又持續跟未來的自
Thumbnail
這幾年正確來說,是這一年,開始反省反思內心之事情,與自己的對話增加後,有在想一件事情,出家?會是最終的路程嗎。 世間法就是佛法,那放下一切出家是不是正確的?還是說其實現在就是在修行的狀態? 讀了弘一法師的經歷,從紅塵到出家的過程,對自己來說,驚訝?還是感覺,都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雖然平常
Thumbnail
《佛王誓約》在講述殊勝的伏藏,這樣的一本寶典相當重要。如果以前我們犯下諸如此類的罪業,現在知道造下這麼大的錯誤,就不要光陷在情緒裡。很多人知道犯錯了、做錯,就開始情緒化,心情盪到谷底,自暴自棄,人格偏差等,這些都是多的。做這麼多神經兮兮的假動作幹什麼?情緒化動作幹什麼?這些都多的,一件都不必做。
所以當我們遇到業力現前,懺悔業障,甘心忍受,一心念佛──道晟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