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闆說不離職後,我的工作有種失速失衡之感
當然落在我自己也想多學習的部分,總覺得可以的話希望碰些自己不知道的事情,然後把自己會得看能不能link起來
然後,我就發現我不再覺得自己應該要補位
關於說話這件事;補位的問題
這是我在與離職同事互動時,發現的狀況是;兩個人你禮貌、我不能失禮的不斷糾纏的疊著奇怪的情緒在說件其實我不是那麼在意的事情了
沒錯,就在我不在意的同時、還是有可能必須要把話說到很滿、很有禮貌
可是,為甚麼呢?我是否害怕如果不把狀況做到滿、就會失去他人對我的看法?!但我失去這個人會怎麼樣呢?
近期離職的人很多、多多少少循著未來可能還是會用到的人脈來思考、"應該"或說"也許"應該持續維護......
那某種程度也是我自己困守在他人的眼光下
人,都還是為著自己的利益前進、在這過程當中,會說很多很多也許早就習慣的違心之論,但都習慣了那也不能說是違心,而是養成另一種對待模式了
我也很想要建立人脈,這樣好像走路才會有點風(or 瘋?!)
但有風要做什麼呢?若我今天已經很明確知道自己的目標就是轉崗換工作
其他都是主管要去承擔、去理解的,因而我想更佳的堅守一些自己
不知道為甚麼,我當然也想爭取,可是我明確的感覺自己裹足不前,刻意的那種
因而我也開始訓練自己煞車,不再害怕得罪他人、不再把話刻意的做滿
甚或避免一些尷尬的狀況回歸到自己身上
說話的態度或說是卡的點,決定了話要到幾分的程度
先離開補位的狀態,後面我們才慢慢地學著、拉出自己的話的落點為何...
說話;補位的巧妙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fter Q
6會員
109內容數
在Q之後是甚麼?
期待會是O?S?A?L?K?
那就試著舉牌看看哪個可以嵌入吧~
After Q 的其他內容
2024/12/05
今天與公司的阿姨聊天,說著說著阿姨突然問我有沒要參加某某同事的婚禮
我馬上很直白的說;我跟她不好!!
似乎有點讓阿姨難接話,但阿姨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馬上就轉個彎之類的
我也完全的不糾結,只是後來細想也許阿姨有點困擾吧!
才來半年的阿姨即被邀請參加婚宴,對於我與對方彼此討厭的狀況、我有種安然下庄的心
2024/12/05
今天與公司的阿姨聊天,說著說著阿姨突然問我有沒要參加某某同事的婚禮
我馬上很直白的說;我跟她不好!!
似乎有點讓阿姨難接話,但阿姨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馬上就轉個彎之類的
我也完全的不糾結,只是後來細想也許阿姨有點困擾吧!
才來半年的阿姨即被邀請參加婚宴,對於我與對方彼此討厭的狀況、我有種安然下庄的心
2024/10/19
這週安排了兩場面試,公司規摸不大、一間最大是2百人多一點,另一間不到1百人
遇到的面試主管應該都在公司待了滿長的時間,對公司的熟悉度很高
因此讓我有了一種Dejavu(既視感)的感受
第二間面試到了最後,看到主管+小leader一搭一唱的模樣,讓我很想衝出會議室
因為那不就是我跟前主管的樣子嗎?我
2024/10/19
這週安排了兩場面試,公司規摸不大、一間最大是2百人多一點,另一間不到1百人
遇到的面試主管應該都在公司待了滿長的時間,對公司的熟悉度很高
因此讓我有了一種Dejavu(既視感)的感受
第二間面試到了最後,看到主管+小leader一搭一唱的模樣,讓我很想衝出會議室
因為那不就是我跟前主管的樣子嗎?我
2024/09/15
6月某一天刪除了微信程式,過了那麼久我在前同事心目中的殘值說來應是零
很難定義誰可以被續留到未來,無法一一試探、整鍋刪掉是我最標準的作法
沒料到週六來了訊息,被加入後才知反覆問著同樣的問題、我之於他人剩下的也只是消息來源,這.........實在毫無意義
走在拒絕的路上我還是不時往回看,檢討著自己
2024/09/15
6月某一天刪除了微信程式,過了那麼久我在前同事心目中的殘值說來應是零
很難定義誰可以被續留到未來,無法一一試探、整鍋刪掉是我最標準的作法
沒料到週六來了訊息,被加入後才知反覆問著同樣的問題、我之於他人剩下的也只是消息來源,這.........實在毫無意義
走在拒絕的路上我還是不時往回看,檢討著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最近有一個同事突然離職了,原因是她的上司一直對她非常的不尊重,毫無理由的會把過錯都推給自己的員工,沒有肩膀去承擔很多事情。在每一次單獨的會議中,這位同事會被咆哮,沒有理由以及無止境的謾罵。長久以來,她生活在非常高壓的狀態,於是她決定給自己一個解脫,因為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最近有一個同事突然離職了,原因是她的上司一直對她非常的不尊重,毫無理由的會把過錯都推給自己的員工,沒有肩膀去承擔很多事情。在每一次單獨的會議中,這位同事會被咆哮,沒有理由以及無止境的謾罵。長久以來,她生活在非常高壓的狀態,於是她決定給自己一個解脫,因為

我自認為是一個很會說話的人。雖然小時羞澀、還有口吃,經過入行的一番磨練,死的也能說成活的。年紀大了一點的現在,還擅長把硬的說成軟的。
這可能要歸功我高度發達、且穩定運作的喉嚨中心,人類圖裡的顯化之地,千絲萬縷的信念和行動,都想要通往的那個「羅馬」。

我自認為是一個很會說話的人。雖然小時羞澀、還有口吃,經過入行的一番磨練,死的也能說成活的。年紀大了一點的現在,還擅長把硬的說成軟的。
這可能要歸功我高度發達、且穩定運作的喉嚨中心,人類圖裡的顯化之地,千絲萬縷的信念和行動,都想要通往的那個「羅馬」。

有傾聽不同的意見?得到什麼收穫?
今天難得的約了之前的同事吃飯聊天,有一些同事是離職之後還會連絡的,然後偶爾有機會還是可以出來聊聊天,這我歸類為離職之後的朋友。彼此交換一下近況,老朋友就是很快就可以有話題可以說,有一些以前同事的狀況,也有一些新同事的狀況。自己倒是沒太多新的故事,但也是有一些屁孩跟求

有傾聽不同的意見?得到什麼收穫?
今天難得的約了之前的同事吃飯聊天,有一些同事是離職之後還會連絡的,然後偶爾有機會還是可以出來聊聊天,這我歸類為離職之後的朋友。彼此交換一下近況,老朋友就是很快就可以有話題可以說,有一些以前同事的狀況,也有一些新同事的狀況。自己倒是沒太多新的故事,但也是有一些屁孩跟求

離職,考驗修補關係的能力,暢所欲言往往不是最好的選擇。
在位者會把接收到的訊息完整移植到所有同仁身上,認為大多數人應該都是一樣的想法,才會衍伸類似的問題,但在不能認錯、不能低頭的姿態下,默默地去修改許多本來是對的職場規則,把正確的扭曲了、把本來就歪的變得更歪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個邏輯在職場這個

離職,考驗修補關係的能力,暢所欲言往往不是最好的選擇。
在位者會把接收到的訊息完整移植到所有同仁身上,認為大多數人應該都是一樣的想法,才會衍伸類似的問題,但在不能認錯、不能低頭的姿態下,默默地去修改許多本來是對的職場規則,把正確的扭曲了、把本來就歪的變得更歪了。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個邏輯在職場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