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有扣我的勞保費用,竟未繳給勞保局,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在加油站打工(工讀生),公司每個月都有扣勞保的費用,但近期因為確診,有去申請補助,但勞保局那邊告知根本沒有加保紀錄,代表加油站(公司)根本沒做加保的動作,每個月卻一樣扣錢,這樣是可以檢舉的嗎?勞工可以透過什麼方式拿回權益呢?
https://www.pexels.com

這樣的事也不少耶!


構成業務侵占罪嗎

臺灣高等法院暨所屬法院 106 年法律座談會刑事類提案 第 12 號

雇主給付勞工薪資時,倘若扣除依勞工保險條例第 16 條第 1 項第 1 款規定,應由勞工自行負擔,而由雇主負責扣、收繳之勞保費用,卻未將該費用繳納勞工保險局,是否構成業務侵占罪
📌甲說:肯定說
(一)按勞工保險條例第 15條第1 款規定:「勞工保險保險費之負擔,依下列規定計算之:第 6 條第 1 項第 1 款至第 6 款及第 8 條第 1 項第 1 款至第 3 款規定之被保險人,其普通事故保險費由被保險人負擔百分之二十,投保單位負擔百分之七十,其餘百分之十,由中央政府補助;職業災害保險費全部由投保單位負擔。」
同條例第 16 條第 1 項第 1 款則規定:「勞工保險保險費依左列規定,按月繳納:第 6 條第 1 項第 1款至第 6 款及第 8 條第 1 項第 1 款至第 3 款規定之被保險人,其應自行負擔之保險費,由投保單位負責扣、收繳,並須於次月底前,連同投保單位負擔部分,一併向保險人繳納。」是雇主於給付員工薪資時,依勞工保險條例所扣除之勞工保險費,為員工自己所應負擔之部分,若無勞工保險條例規定,此部分保險費原屬薪資之一部,而應由雇主給付與員工
(二)民法第 761 條第 2 項規定:「讓與動產物權,而讓與人仍繼續占有動產者,讓與人與受讓人間,得訂立契約,使受讓人因此取得間接占有,以代交付。」此即學說上所謂「占有改定」,屬於所有權移轉方法之一種
則雇主給付勞工薪資時,就非屬勞工保險費之部分,係以直接交付等方式移轉所有權,固不待言;而就勞工所應負擔保險費部分,則係基於勞工保險條例之法律關係及與勞工間之勞工保險契約關係,使雇主為勞工占有該部分金錢 ,以備日後給付與勞工保險局。
勞工因此取得間接占有,並以占有改定之方法,取得此部分金錢之所有權;雇主則失卻所有權,雖仍保有直接占有,然僅係為將該部分保費交付勞工保險局而持有之
且因扣繳、給付勞保費為雇主基於社會上地位所繼續經營之事務,其就所扣收之勞保費為依業務關係所持有。若雇主就此依業務關係持有之勞工保險費,挪為他用,而未繳納與勞工保險局,自構成業務侵占罪(臺灣高等法院 99 年度上易字第 1482號、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95 年度上訴字第 43 號判決意旨參照)。
(三)否定說見解雖認為雇主扣收勞保費係基於法律規定,與勞工間並無讓與合意存在云云。惟雇主代為扣繳勞工所應負擔之保險費,既係依勞雇雙方均須遵循之法規範即勞工保險條例規定所為,自可認為針對代扣保費之款項,勞雇彼此間均有以該部分薪資係供作勞工自行負擔部分之保費,僅因依法日後應由雇主直接繳交勞保單位,為免雇主給付勞工,再由勞工交付雇主之繁複,故逕由雇主持有,此部分雇主對勞工已履行給付薪資義務之意思。是就該代扣保費之款項,雇主與勞工間顯有讓與之合意。
否定說主張雇主與勞工間就此部份金錢缺乏讓與合意者,容有誤會。
(四)依勞工保險條例第 17 條第 1 項、第 2 項規定,投保單位未依限繳納勞工保險費者,雖應加徵滯納金,保險人併得依法訴追或移送法院強制執行。惟此係勞工保險條例課予投保單位之公法上義務,並不因此免除雇主之刑事責任(臺灣高等法院 99 年度上易字第 1482 號判決意旨參照)。
又依同條第 3 項但書規定 ,勞工應負擔部分保險費已扣繳者,無論雇主是否代勞工繳納,均不影響勞工受領勞工保險給付之權利,然此亦係為保障勞工權益所設之規定,均不改變已扣繳之勞工保險費於繳納勞工保險局前,係屬勞工所有之性質。故上開勞工保險條例第 17 條之規定,於業務侵占罪是否成立並無影響,於題示情形,應構成業務侵占罪。

📌乙說:否定說
(一)民法上所有權之移轉,無論採何種方式(直接交付、占有改定等等),均須有讓與合意之存在。
然而,雇主扣除勞工應負擔之勞工保險費,係基於勞工保險條例之法定義務,原本不須得勞工同意即應為之,自難認雇主與勞工間,就此部分金錢有何讓與合意之存在,既乏讓與合意,該部分金錢之所有權,即不因雇主依勞工保險條例予以預扣,而移轉於勞工
此外,占有改定者,尚須讓與人與受讓人訂定契約,使受讓人取得間接占有之地位,以代交付
然而雇主扣除勞工保險費之際,並未與勞工另行訂定契約以使勞工取得間接占有人之地位,難認適用占有改定移轉所有權之規定。所有權既未移轉,雇主所挪用者即為自己所有之金錢,即亦難謂成立業務侵占罪(臺灣高等法院 102 年度上易字第629 號、106 年度上易字第 477 號判決類此見解)。
(二)縱認雇主扣除勞工保險費時,該部分金錢之所有權已移轉於勞工,然依勞工保險條例第 17 條第 1 項、第 2 項前段規定,如投保單位未依限繳納勞工保險保險費,保險人應對投保單位加徵滯納金,仍未繳納者,並得依法訴追或移送法院強制執行。
且依同條第 3 項但書規定,若投保單位已扣繳被保險人應負擔部分之保險費者,縱投保單位未繳清保險費與滯納金,保險人對於被保險人亦不得拒絕保險給付。則只要雇主依法扣除勞工應負擔之保險費,勞工受保險給付之權益即不受影響,後續課徵滯納金與訴追、執行之對象,亦均為雇主而非勞工。
縱使雇主扣除保險費後並未依法繳納,也不致造成勞工之損害,其對自己所挪用者為勞工所有之財產乙節有無認知,即非無疑(臺灣高等法院臺中分院 100 年度上易字第 302 號判決結論同此,但理由略有不同)。
(三)綜上所述,因雇主於扣除勞工應負擔之保險費時,未有讓與合意,而不能認定此部分金錢之所有權確有移轉;復因勞工保險條例規定,縱雇主扣除保險費後,未予繳納,逾期繳納之責任仍係歸於雇主,勞工受保險給付權益不受影響,故難認雇主確有侵占犯意。是題示情形應不能成立業務侵占罪。
(四)或有認為雇主縱使不成立業務侵占罪,然其所侵吞者為勞工保險局所應收取之勞工保險費,屬因公益而持有之物或公用財物,雇主仍可能成立刑法第 336 條第 1 項之公益侵占罪或貪污治罪條例第 4 條第 1 項第 1 款之侵占公用財物罪。
然而,雇主在勞工薪資中所扣除者,固然為依勞工保險條例所應繳納勞工保險局之保險費,但在實際繳納予勞工保險局前,所有權仍屬於雇主所有,已詳如前述,核與公益侵占罪、侵占公用財物罪,同須具備之行為人將自己持有他人之物易為己有之構成要件不符,亦難課予該等刑事罪責,均併敘明。
初步研討結果:採乙說

https://www.pexels.com

相關法令

投保單位對應繳納之保險費,未依前條第一項規定限期繳納者,得寬限十五日;如在寬限期間仍未向保險人繳納者,自寬限期滿之翌日起至完納前一日止,每逾一日加徵其應納費額百分之零點一滯納金;加徵之滯納金額,以至應納費額之百分之二十為限
加徵前項滯納金十五日後仍未繳納者,保險人應就其應繳之保險費及滯納金,依法訴追。投保單位如無財產可供執行或其財產不足清償時,其主持人或負責人對逾期繳納有過失者,應負損害賠償責任。
保險人於訴追之日起,在保險費及滯納金未繳清前,暫行拒絕給付。但被保險人應繳部分之保險費已扣繳或繳納於投保單位者,不在此限
第六條第一項第七款、第八款及第八條第一項第四款規定之被保險人,依第十五條規定負擔之保險費,應按期送交所屬投保單位彙繳。如逾寬限期間十五日而仍未送交者,其投保單位得適用第一項規定,代為加收滯納金彙繳保險人;加徵滯納金十五日後仍未繳納者,暫行拒絕給付。
第九條之一規定之被保險人逾二個月未繳保險費者,以退保論。其於欠繳保險費期間發生事故所領取之保險給付,應依法追還。
民法第 761 條
動產物權之讓與,非將動產交付,不生效力。但受讓人已占有動產者,於讓與合意時,即生效力。
讓與動產物權,而讓與人仍繼續占有動產者,讓與人與受讓人間,得訂立契約,使受讓人因此取得間接占有,以代交付
讓與動產物權,如其動產由第三人占有時,讓與人得以對於第三人之返還請求權,讓與於受讓人,以代交付。

個案:公司每個月都有扣勞保的費用,但勞保局告知根本沒有加保紀錄,怎麼辦呢?
  • 提供已扣繳證明。
  • 萬一被無法提供已扣繳證明,勞保局會請其自行繳清個人應負擔部分的保險費後,再核發保險給付。

雇主這樣的行為顯然是違法的!勞工怎麼辦呢?

依勞基法第 74 條
勞工發現事業單位違反本法及其他勞工法令規定時,得向雇主、主管機關或檢查機構申訴
或依勞基第 14 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勞工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
一、雇主於訂立勞動契約時為虛偽之意思表示,使勞工誤信而有受損害之虞者。
二、雇主、雇主家屬、雇主代理人對於勞工,實施暴行或有重大侮辱之行為者。
三、契約所訂之工作,對於勞工健康有危害之虞,經通知雇主改善而無效果者。
四、雇主、雇主代理人或其他勞工患有法定傳染病,對共同工作之勞工有傳染之虞,且重大危害其健康者。
五、雇主不依勞動契約給付工作報酬,或對於按件計酬之勞工不供給充分之工作者。
六、雇主違反勞動契約或勞工法令,致有損害勞工權益之虞者。
勞工依前項第一款、第六款規定終止契約者,應自知悉其情形之日起,三十日內為之。但雇主有前項第六款所定情形者,勞工得於知悉損害結果之日起,三十日內為之。
有第一項第二款或第四款情形,雇主已將該代理人間之契約終止,或患有法定傳染病者依衛生法規已接受治療時,勞工不得終止契約。
第十七條規定於本條終止契約準用之。
再向雇主請求相關損害賠償。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75會員
490內容數
別人總是晴空萬里,為什麼您卻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切從情境式管理開始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鄒靜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就服法的「資遣通報」的對象是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勞基法的「資遣預告」的對象是勞工。對雇主而言都是強制規定,兩個法都要遵守。 資遣預告 👉勞基法第 16 條 雇主依第十一條或第十三條但書規定終止勞動契約者,其預告期間依左列各款之規定: 一、預告期間之計算方式: 舉例說明:
柬埔寨「西港」原本只是純樸漁村,如今成了黑幫煉獄、詐騙販毒的代名詞。對此,許多人質疑,為何柬埔寨詐騙「只盯上台灣人?」原因就是台人會講中文。有知情人士揭密,由於中國嚴打跨國詐騙,導致柬埔寨會講中文的人才驟減,因此台灣人在當地很熱門,猶如行走的黃金。 了解柬埔寨西港的變因! 新型態的詐騙? 手法1
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簡稱SBIR計畫),鼓勵中小企業進行產業技術與產品之創新研究,擴大民間研發的投入。計畫目標在於運用政府政策工具,依中小企業所提之研發計畫提供資源協助,提高我國中小企業技術水準、進而提升我國產業之競爭力及加速傳統產業之轉型與升級。 申請資格 三種補助 看影片說明比較快啦 高雄市
雇主低報員工的薪資,會損及勞工的權益,也會影響勞、健保主管機關對於保險管理、勞退金提繳管理之正確性,實屬不該喔! 相關法令 📌刑法第 215 條(業務登載不實罪) 從事業務之人,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登載於其業務上作成之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相關法令 刑法第 169 條 (一般誣告罪) 意圖他人受刑事或懲戒處分,向該管公務員誣告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意圖他人受刑事或懲戒處分,而偽造、變造證據,或使用偽造、變造之證據者,亦同。 刑法第 171 條 (未指定對象的誣告罪) 誣告的定義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106年度台上字第1166號
雲林縣西螺鎮等3鄉鎮曾發生約5萬戶大跳電,台電公司嘉南供電區營運處表示,檢修人員懷疑因鳥屎導致高壓匯流排的支持礙子設備發生弧光接地,使匯流排相關保護電驛動作,因而造成停電。 停電給不給工資?相關函釋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0)台勞動二字第 15716 號函 舉例 第 225 條 第 234 條
就服法的「資遣通報」的對象是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勞基法的「資遣預告」的對象是勞工。對雇主而言都是強制規定,兩個法都要遵守。 資遣預告 👉勞基法第 16 條 雇主依第十一條或第十三條但書規定終止勞動契約者,其預告期間依左列各款之規定: 一、預告期間之計算方式: 舉例說明:
柬埔寨「西港」原本只是純樸漁村,如今成了黑幫煉獄、詐騙販毒的代名詞。對此,許多人質疑,為何柬埔寨詐騙「只盯上台灣人?」原因就是台人會講中文。有知情人士揭密,由於中國嚴打跨國詐騙,導致柬埔寨會講中文的人才驟減,因此台灣人在當地很熱門,猶如行走的黃金。 了解柬埔寨西港的變因! 新型態的詐騙? 手法1
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簡稱SBIR計畫),鼓勵中小企業進行產業技術與產品之創新研究,擴大民間研發的投入。計畫目標在於運用政府政策工具,依中小企業所提之研發計畫提供資源協助,提高我國中小企業技術水準、進而提升我國產業之競爭力及加速傳統產業之轉型與升級。 申請資格 三種補助 看影片說明比較快啦 高雄市
雇主低報員工的薪資,會損及勞工的權益,也會影響勞、健保主管機關對於保險管理、勞退金提繳管理之正確性,實屬不該喔! 相關法令 📌刑法第 215 條(業務登載不實罪) 從事業務之人,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登載於其業務上作成之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一萬五千元以下罰金。
相關法令 刑法第 169 條 (一般誣告罪) 意圖他人受刑事或懲戒處分,向該管公務員誣告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意圖他人受刑事或懲戒處分,而偽造、變造證據,或使用偽造、變造之證據者,亦同。 刑法第 171 條 (未指定對象的誣告罪) 誣告的定義 📌最高法院刑事判決106年度台上字第1166號
雲林縣西螺鎮等3鄉鎮曾發生約5萬戶大跳電,台電公司嘉南供電區營運處表示,檢修人員懷疑因鳥屎導致高壓匯流排的支持礙子設備發生弧光接地,使匯流排相關保護電驛動作,因而造成停電。 停電給不給工資?相關函釋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80)台勞動二字第 15716 號函 舉例 第 225 條 第 234 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都曾經投保勞工保險,或者現在正是投保勞工保險中。 《勞工保險條例》規定,僱用員工滿五人的公司行號,就有義務為勞工投保;包含正職、兼職、試用期員工或支領薪水的實習生。 而這條要求雇主為員工投勞的規定,是為了保護勞工而生,為勞工投勞保或就業保險,是雇主的法律義務,屬強制規定。 勞工保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勞資關係中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和雙方的權利義務。勞動契約屬於雙務契約,勞工提供勞務以獲得工資,同時僱主則有支付工資的義務。當勞工依法請假免除出勤義務,該請假時段未提供勞務,確可能無法請求工資(視假別而定),但請假並不會影響其他「已工作」的時段,既然已完成勞務給付義務,自然有該時段工資請求權。
Thumbnail
  屬於受雇人員的讀者們,應該相當熟悉我國的扣繳制度,所謂扣繳制度,即是機關、團體、學校、合夥、合作社是類機構,於給付薪資、利息、權利金、資遣費、獎金、盈餘等等款項時,依照扣繳率先行扣繳一部分,並且於每個月10日將所扣稅款向國庫繳清。簡單來說,於許多所得類型,所得人(如一般職員)並不會拿到全額所得,
Thumbnail
「前開規定所稱『另有約定』,限於勞雇雙方均無爭議,且勞工同意由其工資中扣取一定金額而言」,簡單說,勞動部對於「另有約定」是指:在事故發生後才進行的約定、雙方對於約定賠償金額沒有爭議,與勞方同意自薪資中直接扣抵,當要滿足以上三個條件才能算「另有約定」、才能從勞工薪資中直接扣款;事前概括性約定,則不能算
Thumbnail
職業災害補償責任採「無過失責任主義」,補償應由僱主先進行,勞工確認領到保險給付後僱主可主張抵充。保費負擔的保險都能作為抵充,且團體保險加職業災害保險的給付,若高於補償金額,溢出部分屬於勞工。因此,一定要投保職業災害保險,可以有效分擔職災風險。
Thumbnail
勞工保險屬於雇主強制義務且勞動法具備公法性質,不能因為勞、資雙方私下約定而無視法律強制規範,因此即便雇主有額外給予勞工津貼,未投保責任(行政罰與民事賠償)都依然不會消滅、改變,甚至也不會因此減少(無法主張與有過失)。
Thumbnail
剛好最近在處理這一題,就紀錄也分享一下吧 #甚麼是法院強制扣薪? 簡單來說,就是當公司員工外面的債務無法正常還款,被債權人(可能是銀行、民間借貸等)提告法院,要求公司每月固定從薪資獎金之中扣薪做為債務償還。之前也有一些是健保費沒有繳納,或是一些交通違規罰單等等,也有可能因此收到。
Thumbnail
「高薪低報」是調解實務中常見爭議,仍要提醒「投保是雇主義務,不是勞工權利」此一概念,如果雇主未依法以正確的投保級距投保,無論原因為何,雇主都負有損害賠償責任,且勞工如果不幸遭遇職業災害時,雇主所受到的保護(可主張抵充)的數額也會減少,因此並不是節省成本的正確方式;不過也要提一下,針對高薪低報的損害賠
Thumbnail
一、財政部970718台財稅第09704531410號函: 保險業務員獨立招攬業務自負盈虧之佣金收入課稅規定;保險業務員獨立招攬業務自負盈虧其自公司所領報酬屬佣金收入 自97年7月1日起,保險業務員與保險公司不具僱傭關係,由業務員獨立招攬業務並自負盈虧,公司亦未提供勞工保險、全民健康保險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部分的人都曾經投保勞工保險,或者現在正是投保勞工保險中。 《勞工保險條例》規定,僱用員工滿五人的公司行號,就有義務為勞工投保;包含正職、兼職、試用期員工或支領薪水的實習生。 而這條要求雇主為員工投勞的規定,是為了保護勞工而生,為勞工投勞保或就業保險,是雇主的法律義務,屬強制規定。 勞工保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勞資關係中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和雙方的權利義務。勞動契約屬於雙務契約,勞工提供勞務以獲得工資,同時僱主則有支付工資的義務。當勞工依法請假免除出勤義務,該請假時段未提供勞務,確可能無法請求工資(視假別而定),但請假並不會影響其他「已工作」的時段,既然已完成勞務給付義務,自然有該時段工資請求權。
Thumbnail
  屬於受雇人員的讀者們,應該相當熟悉我國的扣繳制度,所謂扣繳制度,即是機關、團體、學校、合夥、合作社是類機構,於給付薪資、利息、權利金、資遣費、獎金、盈餘等等款項時,依照扣繳率先行扣繳一部分,並且於每個月10日將所扣稅款向國庫繳清。簡單來說,於許多所得類型,所得人(如一般職員)並不會拿到全額所得,
Thumbnail
「前開規定所稱『另有約定』,限於勞雇雙方均無爭議,且勞工同意由其工資中扣取一定金額而言」,簡單說,勞動部對於「另有約定」是指:在事故發生後才進行的約定、雙方對於約定賠償金額沒有爭議,與勞方同意自薪資中直接扣抵,當要滿足以上三個條件才能算「另有約定」、才能從勞工薪資中直接扣款;事前概括性約定,則不能算
Thumbnail
職業災害補償責任採「無過失責任主義」,補償應由僱主先進行,勞工確認領到保險給付後僱主可主張抵充。保費負擔的保險都能作為抵充,且團體保險加職業災害保險的給付,若高於補償金額,溢出部分屬於勞工。因此,一定要投保職業災害保險,可以有效分擔職災風險。
Thumbnail
勞工保險屬於雇主強制義務且勞動法具備公法性質,不能因為勞、資雙方私下約定而無視法律強制規範,因此即便雇主有額外給予勞工津貼,未投保責任(行政罰與民事賠償)都依然不會消滅、改變,甚至也不會因此減少(無法主張與有過失)。
Thumbnail
剛好最近在處理這一題,就紀錄也分享一下吧 #甚麼是法院強制扣薪? 簡單來說,就是當公司員工外面的債務無法正常還款,被債權人(可能是銀行、民間借貸等)提告法院,要求公司每月固定從薪資獎金之中扣薪做為債務償還。之前也有一些是健保費沒有繳納,或是一些交通違規罰單等等,也有可能因此收到。
Thumbnail
「高薪低報」是調解實務中常見爭議,仍要提醒「投保是雇主義務,不是勞工權利」此一概念,如果雇主未依法以正確的投保級距投保,無論原因為何,雇主都負有損害賠償責任,且勞工如果不幸遭遇職業災害時,雇主所受到的保護(可主張抵充)的數額也會減少,因此並不是節省成本的正確方式;不過也要提一下,針對高薪低報的損害賠
Thumbnail
一、財政部970718台財稅第09704531410號函: 保險業務員獨立招攬業務自負盈虧之佣金收入課稅規定;保險業務員獨立招攬業務自負盈虧其自公司所領報酬屬佣金收入 自97年7月1日起,保險業務員與保險公司不具僱傭關係,由業務員獨立招攬業務並自負盈虧,公司亦未提供勞工保險、全民健康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