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職場的好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剛出社會的時候對職場文化比較敏感,害怕得罪主管、同事,也害怕打不進辦公室原來的團體和社交圈。最開始使用的招術大概就是先加入一個有點勢力的團體,然後戰戰兢兢地避免讓團體內的任何一個人討厭。

我現在的職場則是冷漠文化的代表,一開始很不習慣同事間都不講話,到後來溫水煮青蛙,默默地覺得冷漠其實也有些好處。


不用參加有的沒的團購,超省錢。

辦公室或多或少都會開團,有的是我真的想跟的,有的就是人際團,我不想買但大家都買,為了跟大家有共同話題,還是加一。而且,有的辦公室還有不同的圈圈,為了哪邊都不得罪,都要加減跟到才不會失禮。

現在的辦公室很少開團,就算有開也沒什麼人參加,不要以為團購都是小錢,少了每個月的固定跟團花費,倒真的讓我存下不少。

大家都在做自己的事,成就自己。

硬要說團體的話,現在的辦公室只有一個成不了什麼氣候的小團體,基本上大家在辦公室也都是各過各的,不會覺得不參加小團體是很奇怪的事。這對邊緣人來說真是友善的職場環境,因為大家都放棄社交,不會有人覺得你特別邊緣。

另外,因為幾乎是不用花時間交談和互動,大家都能很自在的投入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喜歡悠閒的直接在辦公室追劇,還在念碩士的在跑數據,注重養生的早晚去跑操場,想不開的還在備課打講義。

raw-image

不過,發現冷漠的職場文化有它的好處,其實也沒什麼好令人開心的,許是入鮑魚之肆久了,而不聞其臭罷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踢娜的沙龍
21會員
107內容數
教育界像是個粉筆堆成的象牙塔,圈子裡的我還在適應,希望能在完全融入前,留下一點自己的看法和教學觀察紀錄,怕自己以後忘記。有可能一直都是心靈上的圈外人,不過也沒關係啦!
陳踢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14
在偏鄉服務,常常讓我覺得,與其說是在擔任教職,比較多的工作內容是在分擔親職。
Thumbnail
2024/12/14
在偏鄉服務,常常讓我覺得,與其說是在擔任教職,比較多的工作內容是在分擔親職。
Thumbnail
2024/09/08
一週一次的空中瑜珈算是半調子,但對於不擅長運動的我來說,有堅持到第十堂課還是要自我肯定一下。 根據原子習慣的理論,想要培養的習慣不能太難,幸好我家附近有個走路五分鐘以內會到的瑜珈教室,路程遙遠這個藉口就暫時不能用了。
Thumbnail
2024/09/08
一週一次的空中瑜珈算是半調子,但對於不擅長運動的我來說,有堅持到第十堂課還是要自我肯定一下。 根據原子習慣的理論,想要培養的習慣不能太難,幸好我家附近有個走路五分鐘以內會到的瑜珈教室,路程遙遠這個藉口就暫時不能用了。
Thumbnail
2024/05/10
前幾天出了一個給學生的聯絡簿札記題目,叫做「家裡大人最常說的話」。先說結論,大人講了什麼話,其實小孩都有在聽。
2024/05/10
前幾天出了一個給學生的聯絡簿札記題目,叫做「家裡大人最常說的話」。先說結論,大人講了什麼話,其實小孩都有在聽。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你是否在職場中,常常覺得需要提防同事而覺得心很累呢?好像都找不到什麼可以一起奮鬥的人。如果有這種情形,那你可能就有職場冷漠症候群了。這個名詞其實是我自己發明的,目前還沒有發現什麼比較好的形容詞。 因為我在離職之後回想,在前公司好像有這一個情形,而這可能也是我離開的主因。我也發現一段關係需要在結束之後
Thumbnail
你是否在職場中,常常覺得需要提防同事而覺得心很累呢?好像都找不到什麼可以一起奮鬥的人。如果有這種情形,那你可能就有職場冷漠症候群了。這個名詞其實是我自己發明的,目前還沒有發現什麼比較好的形容詞。 因為我在離職之後回想,在前公司好像有這一個情形,而這可能也是我離開的主因。我也發現一段關係需要在結束之後
Thumbnail
初步分析 假裝友好並落井下石的行為可能源於人們的自我保護本能和心理機制。交互動往往涉及複雜的人際關係和權力動態,人們可能會感到壓力和競爭,因此他們可能採取不同的策略以保護自己或取得優勢。 有些人可能會選擇表現友好和和善,因為這樣能夠獲得他們希望得到的東西,比如好的關係、社交支持或更高的地位。然而,當
Thumbnail
初步分析 假裝友好並落井下石的行為可能源於人們的自我保護本能和心理機制。交互動往往涉及複雜的人際關係和權力動態,人們可能會感到壓力和競爭,因此他們可能採取不同的策略以保護自己或取得優勢。 有些人可能會選擇表現友好和和善,因為這樣能夠獲得他們希望得到的東西,比如好的關係、社交支持或更高的地位。然而,當
Thumbnail
初入甲方之時,某任老闆形容我,是個「非典型」的公關。意思是我既不擅長群體交際,也不勤於自我包裝,只懂埋頭苦幹,實在可惜。當年自視甚高,沒聽懂對方的深意,誤將其當成貶抑。從乙方歷經百戰,我靠的就是埋頭苦幹的實力,得到這種評價,不禁有種所託非人的苦澀感受。
Thumbnail
初入甲方之時,某任老闆形容我,是個「非典型」的公關。意思是我既不擅長群體交際,也不勤於自我包裝,只懂埋頭苦幹,實在可惜。當年自視甚高,沒聽懂對方的深意,誤將其當成貶抑。從乙方歷經百戰,我靠的就是埋頭苦幹的實力,得到這種評價,不禁有種所託非人的苦澀感受。
Thumbnail
辦公室是個很有趣的地方。 那裡聚集了跟自己是同一間公司,有機會或沒有機會一起做同個專案,但應該在某些時刻在走廊遇到,有機會點個頭或是冷漠的互相走開,臉很陌生,忽然看到應該叫不出來,但仔細想想後,在印象中,應該在某個地方有看過。 或是完全沒有印象。 認真工作的人 這類人,特徵就是非常準時,甚至還提早進
Thumbnail
辦公室是個很有趣的地方。 那裡聚集了跟自己是同一間公司,有機會或沒有機會一起做同個專案,但應該在某些時刻在走廊遇到,有機會點個頭或是冷漠的互相走開,臉很陌生,忽然看到應該叫不出來,但仔細想想後,在印象中,應該在某個地方有看過。 或是完全沒有印象。 認真工作的人 這類人,特徵就是非常準時,甚至還提早進
Thumbnail
剛出社會的時候對職場文化比較敏感,害怕得罪主管、同事,也害怕打不進辦公室原來的團體和社交圈。最開始使用的招術大概就是先加入一個有點勢力的團體,然後戰戰兢兢地避免讓團體內的任何一個人討厭。 我現在的職場則是冷漠文化的代表,一開始很不習慣同事間都不講話,到後來溫水煮青蛙,默默地覺得冷漠其實也有些好處。
Thumbnail
剛出社會的時候對職場文化比較敏感,害怕得罪主管、同事,也害怕打不進辦公室原來的團體和社交圈。最開始使用的招術大概就是先加入一個有點勢力的團體,然後戰戰兢兢地避免讓團體內的任何一個人討厭。 我現在的職場則是冷漠文化的代表,一開始很不習慣同事間都不講話,到後來溫水煮青蛙,默默地覺得冷漠其實也有些好處。
Thumbnail
一個正經認真的事業,正處於營利之前的階段,它們通常會有明確的「關鍵數字」,藉由完成這些目標讓事業最終能獨立獲利,要走到這一步總是很辛苦,所以絕對沒有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這種背離常理的「涼缺」或「爽事」。
Thumbnail
一個正經認真的事業,正處於營利之前的階段,它們通常會有明確的「關鍵數字」,藉由完成這些目標讓事業最終能獨立獲利,要走到這一步總是很辛苦,所以絕對沒有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這種背離常理的「涼缺」或「爽事」。
Thumbnail
人類總是自私的,在利益面前,友情就像「幹話」一樣:聽起來有道理,實際上沒意義;說出來很輕易,但根本沒人在意。職場本就不是拿來「談感情」的,實實在在、平平靜靜把「自己」的工作完成才是重點,因為這才叫做「同事」。 工時外交際不必太認真,一起吃頓飯不代表什麼 工時內照著自己的節奏,沒有誰應該幫誰
Thumbnail
人類總是自私的,在利益面前,友情就像「幹話」一樣:聽起來有道理,實際上沒意義;說出來很輕易,但根本沒人在意。職場本就不是拿來「談感情」的,實實在在、平平靜靜把「自己」的工作完成才是重點,因為這才叫做「同事」。 工時外交際不必太認真,一起吃頓飯不代表什麼 工時內照著自己的節奏,沒有誰應該幫誰
Thumbnail
又到了每週寫作的時間。 自從開始寫東西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的話這麼多(誤),也才第一次真正把這些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這些社會現象,整理輸出成自己的看法。 不知不覺就迎來2021年年末,對我來說,這一年過得飛快且充滿了挑戰。 在疫情未見和緩的當下,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何我會在此時此刻下如此決定。
Thumbnail
又到了每週寫作的時間。 自從開始寫東西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的話這麼多(誤),也才第一次真正把這些自己聽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這些社會現象,整理輸出成自己的看法。 不知不覺就迎來2021年年末,對我來說,這一年過得飛快且充滿了挑戰。 在疫情未見和緩的當下,很多人無法理解為何我會在此時此刻下如此決定。
Thumbnail
「針對下個月的銷售方案請大家各提出一點想法。」 「請各位同仁規劃一下手上的客戶名單,擬定銷售的推廣方法。」 「請各位同事用自身專業看一下這個專案怎麼樣?或是哪裡可以調整。」  誰的職場生涯上沒聽過這些台詞超過數百次,再想想,後來這些討論的結果後續又是如何發展的呢?
Thumbnail
「針對下個月的銷售方案請大家各提出一點想法。」 「請各位同仁規劃一下手上的客戶名單,擬定銷售的推廣方法。」 「請各位同事用自身專業看一下這個專案怎麼樣?或是哪裡可以調整。」  誰的職場生涯上沒聽過這些台詞超過數百次,再想想,後來這些討論的結果後續又是如何發展的呢?
Thumbnail
我們一生當中幾乎有一半的時間都深處在職場中,除了繁雜的工作,還要應對許多難搞的人際關係。 前陣子去參與了一個輕年城市的論壇,邀請多位知名企業家分享行業趨勢及職涯相關議題,我覺得隨著時空轉變,火紅的產業也可能成為夕陽產業。但不變的是在職場中的淺規則,無論是職場老鳥或是新人都需要去學習的。 如果大家還
Thumbnail
我們一生當中幾乎有一半的時間都深處在職場中,除了繁雜的工作,還要應對許多難搞的人際關係。 前陣子去參與了一個輕年城市的論壇,邀請多位知名企業家分享行業趨勢及職涯相關議題,我覺得隨著時空轉變,火紅的產業也可能成為夕陽產業。但不變的是在職場中的淺規則,無論是職場老鳥或是新人都需要去學習的。 如果大家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