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深度洞察力》——拒絕渾然不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會發生烏比岡湖效應,指的是自我感覺良好,卻與事實不符。我們對自我的了解常常停留於個人看法,而鮮少知道他人究竟如何看待自己。在缺乏洞察力之下,生活各領域一旦碰壁,便首先檢討他人而非我們。但其實自我的缺失人人皆知,唯獨自己渾然不知。

raw-image

我們不一定是最認識自己的那個人

隨著自我意識抬頭,「做自己」逐漸成為大家掌握在手的詞彙,甚至是訴求實現自我的方針。然而生活中充斥著各種互動,若只是一昧遵行自己覺得好的方式行動,可能對他人造成負面影響而不自知。自認為的具有愛心、善解人意、擅長組織與領導力強,可能在別人眼中皆不然。

此情況會發生在任何人身上,因為忠言逆耳,我們不擅長聽取甚至接受負面的實話,更難以主動向他人詢問。而管理階層者更有可能深受所害,因為下屬擔心說出真話會導致被解僱,進而使個人、整個團隊,甚至企業埋在自我感覺良好的錯覺之中。

喚醒自覺——三種鬧鈴事件

書中稱具有深度洞察力的人為「獨角獸」,他們懂得將生活經驗變成認知力的動力及燃料,不斷地精進與調整自己。鬧鈴事件指的是能使自我提升洞察力的關鍵事件,以下分為三種類型。

1.「新」的人事物

人在脫離舒適圈、接觸更多不熟悉的人事物時,會對自己產生更多了解。例如,新戀情、離家唸書、更換工作職位或內容。而我在求職階段的面試期便是我的鬧鈴事件

2.突發的重大事件

在面對突如其來、難以接受的重大事件時,會容易擊垮心智,再靠著認識自我的力量重新崛起。例如,離婚、失戀、摯愛的死亡或離去。但同時也可能因為麻痺的情緒而一蹶不振,無法重新站起來。

3.日常生活

獨角獸們不需要藉由發生頻率不高的事情來啟動自我覺察,他們從日常生活的談話、觀察與評論中便可以抽換角度,用不同面向來檢討自我,平常就在運用自覺力讓自己產生持續性的正向改變。

raw-image

內在自我覺察

自省的方法與心態要正確才有實質效益。

柏拉圖:「我們何不冷靜、耐心地審視自己的想法,並進行省思,看看這些表象在心中真正的面貌?」研究顯示,洞察力較高者在各種關係中會更為幸福,生活也會更有目標性,然而自我檢視的方法一旦錯誤,便無濟於事。在此舉出最引發我自省的自我覺察迷思與改善方法。

  • 如何正確地寫日記

我在〈面試真的可以更認識自己嗎?〉一文中提到,面試前可藉由日記裡的內容來回溯記憶、增加對自我的了解。然而研究顯示,日記的內容若僅止於情緒抒發或其他記錄方式,則可能對自知力毫無益處。如何正確地寫下日記,有三項要點提供參考。

1.探索負面事件

若正面事件在日記裡存在的比例過高,對自我覺察較無效益。「快樂」的事適合重溫即可,若去過度探究便會使快樂的感受抽空。但探索負面事件會讓我們得以剖析自己,並有更多學習及成長的機會。不過快樂的事當然值得被記下,只是重點需要放在「純粹重溫」之上。

2.不要只是情緒抒發

要在日記上獲得自覺,則必須兼顧「寫真實的事件」與「事件的情緒面」兩要素。若只有情緒而不探討事件,則會缺乏建設性。但也要學習把關注放在他人而非自己,試著用不同的視角探討事件,也進而能以較客觀的態度面對自己的狀況。

3.頻率縮短、時間拉長

天天寫日記可能會變成流水帳或落入空想,但如果是遇見重大抉擇或事件時再寫日記,則可以藉由更寬廣的角度來理解自己。對我來說,寫日記的頻率約一、兩週一次,如此一來可以發現某些事件彼此具有關聯性,也能更明白情緒起因,並更有解決問題的頭緒。

外在自我覺察

在街上朝你走來的陌生人一眼就可以看穿你,用你不能,也絕不會採用的方式說出你是怎麼樣的人,儘管你已與自己共度一輩子⋯⋯應該最了解自己才對。 ——沃爾克・珀西(Walker Percy),美國作家

他人眼中的自己,通常比自己認為的還要客觀。比如一個行為可以牽涉到語氣、眼神、肢體語言等等面向,儘管是一個愛心事件,卻可能因為用詞或眼神使用不當,被人認為是一種不屑或負面的施捨心態。此時便需要會對你「說實話」的人存在,以平衡自己內在與外在的呈現狀態,但這樣的人選必須仔細評估,以下舉出兩點「有愛心的批評者」特質。

1.彼此能互相信任

在雙方有信任基礎的情況下,我可以明白對方會願意說實話,而不會因為擔心關係改變就隱藏殘酷的事實,讓我繼續錯覺地生活下去。

2.願意陪伴你一同改進

當我們面對批評時,容易因為難以接受而氣餒或一蹶不振,更何況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一件根深柢固的行為模式需要很大努力才能產生巨大改善。此時若有一位願意陪伴你、督促你的對象,便能有效改變自我。

比如,當我面對心生抗拒的多益考試時,有位「有愛心的批評者」直接指出我花費的心力沒有別人多,卻在自怨自艾。儘管內心受到抨擊,但我選擇面對並下定決心埋首苦讀時,對方也願意陪伴我並每天關心讀書進度,讓我在一週內的模擬成績進步兩百多分,使我成功抵抗惰性,也不再只是發牢騷不努力。

raw-image

先以身作則才有資格談領導

真理無可辯駁,惡意可以攻擊它,無知可以嘲笑它,但是真理就是真理。 ——邱吉爾

要成為一位對企業或組織有正面影響的領導者,擁有深度洞察力是必備的重要能力。透過自我覺察及主動向團隊獲得外在覺察,然後省思並進行改善,在此以身作則之下,可以逐步影響組織成員,塑造一個有覺察力的團隊,帶領整個企業的成長與進步。

要成功使團隊產生覺察力的基礎是要讓大家擁有心理安全感。此時需要領導者的實話實說,以增加成員的信任。也須勇於承認錯誤與脆弱,當一位敢做敢當,且擁有示弱、承認自己有所不足的主管,會讓員工願意追隨與付出。此外,建立明確標準也可以讓團隊有規範去遵從,績效的提升便會顯而易見。

然而獲得初步的覺察力之後,更重要的是需要持續。在每一次的檢討會中要用心讓參與者願意說出「實話」,不斷精進每一個環節,才能使團隊與企業繼續進步。

後記——我們可以是自己的領導者

在閱讀這本書的前後,我越發覺得洞察力對每個人來說都太為重要。不一定要身為某個團隊的領導者才需要培養自覺能力,因為我們可以是自己的領導者,由自己帶領各面向的自我產生洞察力。

我在今年八月的多益準備及求職階段開始產生自覺意識,自知缺點不少更需努力改進,尤其明年即將前往菲律賓進行幹部培訓,能先將洞察力培養起來並習慣它,會讓我更坦然地接受批評與改進自我。


這是我第一次撰寫閱讀心得,相對其他專題來說花費了更多心力。也希望讀者若有任何回饋可以留言告訴我,成為我外在覺察力的一環,讓我得以繼續進步,寫出更有內容的作品!

我是林溫,在學習滿足自己創作欲的同時能好好說話,並帶給這個世界一定的影響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溫|Wen的沙龍
41會員
30內容數
旅行不完這個世界,但你必須履行自己人生想做之事。能夠感受萬物之奧妙與己身之渺小總是幸福的。
林溫|We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06
對我來說,如何界定一本好書的其中一項要素便在於:它是否喚醒或加強了我的某些人格特質。此外,能讀到一本好書更是一件刺激身心靈之事。
Thumbnail
2023/09/06
對我來說,如何界定一本好書的其中一項要素便在於:它是否喚醒或加強了我的某些人格特質。此外,能讀到一本好書更是一件刺激身心靈之事。
Thumbnail
2022/12/18
當我們面對生活困境、工作碰壁、躊躇未來時,是社會制度的阻擋、性別的阻礙,還是自己限制了自己? 我們是否在伴侶關係中無意識地虧待了女性?
Thumbnail
2022/12/18
當我們面對生活困境、工作碰壁、躊躇未來時,是社會制度的阻擋、性別的阻礙,還是自己限制了自己? 我們是否在伴侶關係中無意識地虧待了女性?
Thumbnail
2022/11/21
不知如何回首來時路的人,永遠不會抵達目的地。 He who does not know how to look back at where he came from will never get to his destination. 荷西・黎剎(José Rizal)
Thumbnail
2022/11/21
不知如何回首來時路的人,永遠不會抵達目的地。 He who does not know how to look back at where he came from will never get to his destination. 荷西・黎剎(José Rizal)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自我覺察是指對自己內在感受、思維、行為以及與外界互動的一種敏感和理解。這不僅包括對情感和心理狀態的認知,還包括對身體感覺、價值觀、信仰和目標的覺察。自我覺察是一種主動的、深入的自我觀察,旨在提高對自己的全面理解,這種理解超越了表面層次的自我認知。 過去我們常常說「認識自己」很重要。更精確一點地說,我
Thumbnail
自我覺察是指對自己內在感受、思維、行為以及與外界互動的一種敏感和理解。這不僅包括對情感和心理狀態的認知,還包括對身體感覺、價值觀、信仰和目標的覺察。自我覺察是一種主動的、深入的自我觀察,旨在提高對自己的全面理解,這種理解超越了表面層次的自我認知。 過去我們常常說「認識自己」很重要。更精確一點地說,我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不認為「自我覺察」歸類為身心靈,它只是個人進步的其中一項工具。日常生活及工作,自己會發現自己有錯然後改正,這就是自我覺察。有時不用把幫助自我成長的工具神聖化,能夠持續用在現實生活才有意義。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不認為「自我覺察」歸類為身心靈,它只是個人進步的其中一項工具。日常生活及工作,自己會發現自己有錯然後改正,這就是自我覺察。有時不用把幫助自我成長的工具神聖化,能夠持續用在現實生活才有意義。
Thumbnail
#好書推薦_《覺察》 自我中心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自我中心; 身處在高壓及強迫中的人,不知道自己身處在高壓和強迫裡; 陷入在極端偏執思維的人,不知道自己深陷極端中; 處於內心情感凍結的人,不知道自己情感凍結; 淹沒在激烈情緒擺盪的人,不知道自己被情緒淹沒; 不知道即是無法覺察....
Thumbnail
#好書推薦_《覺察》 自我中心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自我中心; 身處在高壓及強迫中的人,不知道自己身處在高壓和強迫裡; 陷入在極端偏執思維的人,不知道自己深陷極端中; 處於內心情感凍結的人,不知道自己情感凍結; 淹沒在激烈情緒擺盪的人,不知道自己被情緒淹沒; 不知道即是無法覺察....
Thumbnail
★覺察雜訊就是看清楚潛意識究竟在渴望什麼,在抗拒什麼。接著,就能理解、接納全部的不管好或壞的自我,並體驗「決定權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感覺,放下心中大石,從此過著輕鬆自在的人生。
Thumbnail
★覺察雜訊就是看清楚潛意識究竟在渴望什麼,在抗拒什麼。接著,就能理解、接納全部的不管好或壞的自我,並體驗「決定權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感覺,放下心中大石,從此過著輕鬆自在的人生。
Thumbnail
我們對自我的了解常常停留於個人看法,而鮮少知道他人究竟如何看待自己。但其實自我的缺失人人皆知,唯獨自己渾然不知。
Thumbnail
我們對自我的了解常常停留於個人看法,而鮮少知道他人究竟如何看待自己。但其實自我的缺失人人皆知,唯獨自己渾然不知。
Thumbnail
覺察的目的,就是練習將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重點在於感受當下的狀態。試著拉遠一點,學著用客觀的角度來看自己、看整件事情,接受並理解當下的自己,就不會沉溺在情緒裡面、給自己太大的心理負擔。過去的無法改變,未來的無法預測,能把握的就只有現在了。那還有什麼好煩惱的呢?
Thumbnail
覺察的目的,就是練習將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重點在於感受當下的狀態。試著拉遠一點,學著用客觀的角度來看自己、看整件事情,接受並理解當下的自己,就不會沉溺在情緒裡面、給自己太大的心理負擔。過去的無法改變,未來的無法預測,能把握的就只有現在了。那還有什麼好煩惱的呢?
Thumbnail
人生是一場沒有盡頭的探索旅程,過程中我們會遇到無數個哲學問題,像是為何要工作?工作不快樂還該繼續下去嗎?工作之餘生命除了賺錢養活自己,還有其他的意義嗎? 這些題目不是某個主考官出的,也沒有人會逼我們作答,想無視眼前的考卷也不會被當掉,因為哲學題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而是取決於自己的命題與判斷。
Thumbnail
人生是一場沒有盡頭的探索旅程,過程中我們會遇到無數個哲學問題,像是為何要工作?工作不快樂還該繼續下去嗎?工作之餘生命除了賺錢養活自己,還有其他的意義嗎? 這些題目不是某個主考官出的,也沒有人會逼我們作答,想無視眼前的考卷也不會被當掉,因為哲學題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而是取決於自己的命題與判斷。
Thumbnail
日期:7/5 閱讀時間:6:50 - 7:10 寫作時間:7:15 - 7:52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真相觸發機制-看不到自己的盲點 「我們認為的自己」「別人眼中的自己」這兩者是一樣的嗎?,大多數情況下是很難一樣的。當別人回饋的時候是用「別人眼中的自己」來論述,但是碰到「我
Thumbnail
日期:7/5 閱讀時間:6:50 - 7:10 寫作時間:7:15 - 7:52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真相觸發機制-看不到自己的盲點 「我們認為的自己」「別人眼中的自己」這兩者是一樣的嗎?,大多數情況下是很難一樣的。當別人回饋的時候是用「別人眼中的自己」來論述,但是碰到「我
Thumbnail
沒有自我對話的能力,等於喪失自我認同。 你也是有閒暇的時間,就會打開社群媒體嗎? 現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在社群媒體上不斷地展露自己。展露自己的喜怒哀樂、食衣住行,什麼都能分享,甚至是有點過度分享了,卻忘記自我對話的重要性。 汲汲營營關注他人的生活,卻忘
Thumbnail
沒有自我對話的能力,等於喪失自我認同。 你也是有閒暇的時間,就會打開社群媒體嗎? 現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在社群媒體上不斷地展露自己。展露自己的喜怒哀樂、食衣住行,什麼都能分享,甚至是有點過度分享了,卻忘記自我對話的重要性。 汲汲營營關注他人的生活,卻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