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想要去寫一份,能將某專業科目A,普及成一般人都可以懂的文章,就得要記得上述的故事。很多時候,「你以為的常識在別人身上不是常識,你覺得是重大發現的成果在他人眼中可能是基礎。」普及是一種與他人共感的過程,透過簡化但能直指核心的敘述,讓非專業人士也能夠「認識」到這門專業。認識,就只是知道有這件事,不是要去當專家,更沒有要去做學術研究。
自戀跟自衛心態都是普及寫作的大敵,就跟教書匠一樣,當老師自己保持著一種「學生都是智障,等著我去教育他們」的態度,學生會很明顯的感受到,老師站在高處,用鼻孔看他。
簡稱,不把人當人看。
不是這種心態徹底錯誤,若在師徒制下的情境,前來拜師的徒弟,本身就有這種自覺,並且對被當白痴看待甘之如飴,那倒還沒問題。
菁英思維有害專業普及,放下身段才能讓知識公共化
而普及寫作不是,一般教育也不是,本質都是一種「協助」,老師要協助學生成長,讓社會整體得以獲益。普及也是,增進民眾對議題的認識,讓國家全體得以提升。
若自認專業無比,其他人都該來跪求教義,不然就是冒犯專業,結果就是沒人鳥你而已。程度再怎麼差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尊,當過老師的人都明白,成績再怎麼爛的學生,當著面罵他智障白癡,不會有正面效果。程度差不代表人格爛,這類智力程度比較低的同學,反而對放下姿態,誠心教學不放棄的老師,抱有更大的敬意,即使他真的學不會,也能從溫暖中感到被當一個人看的驕傲。
到第2篇都還沒開始講怎麼寫作,理由很簡單,太多年下來,看過許許多多想要擴散知識的人,最後都走到自戀或自衛這條路。不是自以為「天下之大已容我不下」,孤高自賞覺得其他教授專家都是白癡,就是自衛到覺得每一個想來擴散專業者,都有不良企圖,試圖降低格調,破壞專業層次。
說白了,就是感到自己的地位被威脅,產生的兩種反擊模式。而這兩種都不健康,對人類整體有害。各位朋友試想一下,私人教育自己出錢也罷,台灣這種義務教育打底的國家,有任何一個人,讀書成長的過程,完全靠自己,沒有一絲一毫社會協助?那當我們自己當了教授,成為領域的專家時,又為何認為自己的專業應該被封在保險箱,鑰匙由自己去看管,他人想知道就得付錢或跪拜才能窺得一二?
先設定文章受眾:別以為大家都知道你在說什麼
心態沒正確前,寫出的文字看來再怎樣具有擴散性,筆者看起來的感受就是沒有溫度,欠缺同理心。這不是台灣特有,書架上整排國外的各種科普書刊,都可以從中看出端倪,能寫得讓人印象深刻,絕非故事好看而已,文字當中是否飽含人文關懷,讓讀者感受到作者,具有想要幫助他人成長的心,是看得出來的。
那麼,有了正確的心態,又該怎樣進行寫作?筆者自己是透過試除錯的過程,加上教學生久了,自然會去抓步調,調整敘事難度。
一般人沒有這種經驗,更無相關訓練,又該怎麼辦?
筆者的觀點是,普及寫作沒有捷徑,第一步就是充實自己對「知識廣度」,畢竟你是要寫給一般人看,他根本就不懂我們的專業項目。倘若筆者今天寫了一個「在
超高真空下……」(編:低於0.0000001大氣壓)這種科普文,一定沒人看,光是超高真空就要解釋半天,誰會曉得有碰過真空實驗的人在幹嘛?
但要怎麼解釋真空度給一般人聽?一般人可能連空間中的粒子密度是啥都不知道喔,更多人連粒子都不曉得,遑論粒子多寡對於真空影響。
換句話說,你要考慮受眾。如果寫的是針對「高中自然組」畢業生的科普文,會認為讀者有基本的粒子觀念,那麼「一個容器內粒子越少,代表真空度越高」或許就可以了。
但如果是「技職商科」畢業生?筆者可以保證,十個人有九個聽不懂粒子是什麼,多數人連國中理化都忘了啦。你得要講像是「把容器看成停車場,容器內的各種空氣顆粒當作車輛,停車場內如果車子越少,代表越好停車,甚至可以橫跨停車格切西瓜,這種狀態就代表真空度高」。
很蠢?對,但不用這種方式講,就是聽不懂。
讓知識普及提昇社會程度,以資訊對稱防治話術詐騙
物理的真空度還算是偏專業項目,會想知道的人不多,但如果今天要解釋半導體、鍍膜(編:表面鍍上一層薄膜改變半導體的光學性質)某些製程,跟民眾說為何這台機器這麼貴,那台幫浦(編:指
真空幫浦,非一般家用幫浦)效果不夠。各位請想想,怎樣解釋給完全沒物理學基礎的人聽,讓他理解為何製程設備,差1個等級價錢差10倍。
不要覺得這又如何,現實就是有一大群知識分子透過資訊不對稱牟利,用菜市場買菜的概念,去唬弄民眾,說:「這些機器一點都不難也不貴,是被哄抬價格,不然為何差一點點就要差10倍價格」,「奶油澳洲產改紐西蘭只貴1成,蛋糕一片50就要改賣500,這合理嗎!!!」
真的就一堆人信啊。
編:比如台積電在米國設廠的謠言一堆,因為真的看得懂這段的人太少(來源:經濟日報)
國家整體知識層次不足的話,為何無法讓社會整體提昇,原因就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