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怎麼出土,用拔、用挖,還是機器收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繼上一篇「菜市場阿嬤教我的芋頭學」,分享到芋頭的子子孫孫,還沒看過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延伸閱讀。

這次在烈嶼旅途中幸運的遇到正在採收芋頭的農友夫婦,兩位親切的分享芋頭採收技巧、大小分類、市場銷售,及當地生活故事,以前只熟悉桌上的芋頭蛋糕、貨架上的生芋頭、葉子長得像姑婆芋,對於它的生長環境不曾接觸,這次就讓我們跟著芋農夫婦的腳步認識芋仔吧!

raw-image

延伸閱讀>>



芋頭,你是長在土裡嗎?

對,芋頭是在土地成長的塊莖植物,外觀有著大片綠葉,與姑婆芋特別相像,芋頭莖(俗稱:芋橫)可作為食材入菜,加入薑絲或破布子拌炒都很美味,但,金門人不吃芋橫,採收後會丟棄在田中做為堆肥。

raw-image
raw-image

我們常食用的部位就是芋的地下莖,在台灣蒸煮炒炸料理方式皆有,是纖維、營養素豐富的主食之一。

raw-image


芋頭怎麼出土?

芋頭一年收成一次,春天種,冬天收,中間需要澆水、施肥、好好的照顧它,等到冬天,看起來成熟,葉子有點垂垂的,差不多能採收囉。

raw-image

芋頭採收需要依靠人力,首先用耙子將土撥鬆,把地下莖小心的鏟起來,把各種大小的芋頭撥開,根拔除,大顆芋頭將芋橫折斷,重複的以上工作。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進倉庫分類

田裡採收完成後送進倉庫分類與外觀修整,尺寸分為三種:大、中、小(長條、顆粒狀),三種尺寸售價也有區別,近期約大型一斤80元,中型一斤50,小型一斤40元。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台灣市場上的芋頭普遍販售大型,但金門各種尺寸都會賣,金門口感綿滑,台灣口感鬆軟,阿嬤說:小顆不好削皮,所以蒸熟了再撥比較方便吃。

芋頭整理完成傍晚時會送到東門市場菜販寄售。

raw-image


聽阿公阿嬤講故事

看阿公身手靈活,鬆土、扛扁擔都OK,他其實已經88歲啦!阿公熱情的分享,自己有7個小孩,19個孫子,有住在新竹、嘉義於學校教書,也有住在金城,自己很有福氣、很幸福。

他回憶起小時候打仗生活很辛苦,住在防空洞,沒有什麼錢,只能吃地瓜、地瓜簽,有錢人家可以搭船去台灣躲避戰亂,沒錢只能留在當地。

他好奇著我為什麼會來金門,住在台灣哪邊,在金門做什麼樣的工作,今年幾歲,結婚了沒,爸爸媽媽是哪裡人,長輩們很擅長透過地域和工作的談話內容拉近彼此的連結。

自己普遍見到芋頭都在餐桌或市場菜架,第一次下農田近距離觀察整顆植株,與地底下的生長,更親自體驗採收到分類的過程,沒想過芋頭周邊竟然可以繁衍這麼多子孫。

raw-image

阿嬤84歲,在倉庫分類,空間氛圍如同八卦市場,與鄰居聊著丈夫、小孩、公公、婆婆零碎的事情,連我也好奇地被詢問,妹妹你現在幾歲?結婚了沒?我有一個孫子20幾歲跟你差不多大,要不要介紹給你認識?

這對夫妻太有趣了,在倉庫被詢問了第二次相同問題,我一樣微笑著禮貌婉拒。

工作期間,兩位不時會關心我,蹲著腳會不會痠?泥土會把衣服用髒啦!你把芋頭撥的好仔細喔!妹妹好了你趕快去洗手!

我不覺得累,也不怕衣服弄髒,向大地學習,親近芋頭,遇見農友夫婦熱情分享,讓我體驗採芋頭,這是起初在搭訕阿公聊聊天時不曾想到的,從好奇到實作很開心有這段緣份,離別時阿嬤還熱情的送我一袋芋頭和舒跑。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離子燙浪貓的時空
15會員
49內容數
台中人,藝文工作者,投入藝術管理、田野調查、平面攝影、離島生活,專欄收錄金門、馬祖、基隆、宜蘭、彰化的移住生活經驗,包含:地方觀察、工作內容、生活感受、美食旅遊推薦、田野調查、專題攝影。
2024/01/15
南橋據點七天住下來生活起居都快速適應,把自己打理的平安舒適,最開心的是「每天起床都能看美麗的日出」,不能適應的是「房間太空了」,可以多一位志工陪我嘛!到陌生的地區、陌生的空間,周邊沒有鄰居,住起來很刺激,很怕遇到昆蟲與惡狗,要自己對付,而且聽過很多軍中傳說...
Thumbnail
2024/01/15
南橋據點七天住下來生活起居都快速適應,把自己打理的平安舒適,最開心的是「每天起床都能看美麗的日出」,不能適應的是「房間太空了」,可以多一位志工陪我嘛!到陌生的地區、陌生的空間,周邊沒有鄰居,住起來很刺激,很怕遇到昆蟲與惡狗,要自己對付,而且聽過很多軍中傳說...
Thumbnail
2023/12/26
時間最長,最浪漫的是搭新臺馬,從基隆港出發,中間停靠南竿、東引,晚上離港欣賞港邊光影、貨櫃、長頸鹿,邊吃一碗富有儀式感的「泡麵」,若是先馬後東,早上五點多起來就可以看見陸地,中國沿岸的風機、北竿、南竿,南竿會停留3小時,抵達東引約11點多。
Thumbnail
2023/12/26
時間最長,最浪漫的是搭新臺馬,從基隆港出發,中間停靠南竿、東引,晚上離港欣賞港邊光影、貨櫃、長頸鹿,邊吃一碗富有儀式感的「泡麵」,若是先馬後東,早上五點多起來就可以看見陸地,中國沿岸的風機、北竿、南竿,南竿會停留3小時,抵達東引約11點多。
Thumbnail
2023/10/08
2023年打工換宿最終站宜蘭神農青舍,這次待了一個月左右,工作之餘完成的換宿講座分享一場,二龍競渡攝影展一檔,浮潛、跳水、飛行傘、衝浪、拔蔥,和青年店家老闆聊天,認識在地的人口遷移現況,觀光發展,歷史故事。宜蘭的土地會黏人,經過這次換宿,宜蘭不只是生活的地方,更是深耕學習的導師。
Thumbnail
2023/10/08
2023年打工換宿最終站宜蘭神農青舍,這次待了一個月左右,工作之餘完成的換宿講座分享一場,二龍競渡攝影展一檔,浮潛、跳水、飛行傘、衝浪、拔蔥,和青年店家老闆聊天,認識在地的人口遷移現況,觀光發展,歷史故事。宜蘭的土地會黏人,經過這次換宿,宜蘭不只是生活的地方,更是深耕學習的導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芋頭   --《本草綱目‧菜部第二十七卷》         講到芋頭,大家首先聯想到台中大甲芋頭,但是居住在南台灣的人,可能想到的反而是高雄甲仙芋頭、高樹芋頭了。         由於高雄的緯度較低,因此產季也與中部不太相同。台灣在地美食中,芋頭香氣獨特,不可替代性相對也高,無論是作為火鍋料
Thumbnail
 芋頭   --《本草綱目‧菜部第二十七卷》         講到芋頭,大家首先聯想到台中大甲芋頭,但是居住在南台灣的人,可能想到的反而是高雄甲仙芋頭、高樹芋頭了。         由於高雄的緯度較低,因此產季也與中部不太相同。台灣在地美食中,芋頭香氣獨特,不可替代性相對也高,無論是作為火鍋料
Thumbnail
芋頭人人都愛吃,但是大家知道芋頭的葉柄也可以吃嗎?
Thumbnail
芋頭人人都愛吃,但是大家知道芋頭的葉柄也可以吃嗎?
Thumbnail
芋頭和蘿蔔是日常很常見的食物,芋頭可以由小芋頭來培育,而蘿蔔必須由種子開始播種。 作者與蘿蔔 ,尤其是「老菜脯」,有深厚的情感。從蘿蔔撒種開始,必須細心照顧,到最後製成「老菜脯」,過程每一項都不可疏忽。 一方面享受「老菜脯」的獨特香甜味 , 一方面發思古之幽情的情懷。
Thumbnail
芋頭和蘿蔔是日常很常見的食物,芋頭可以由小芋頭來培育,而蘿蔔必須由種子開始播種。 作者與蘿蔔 ,尤其是「老菜脯」,有深厚的情感。從蘿蔔撒種開始,必須細心照顧,到最後製成「老菜脯」,過程每一項都不可疏忽。 一方面享受「老菜脯」的獨特香甜味 , 一方面發思古之幽情的情懷。
Thumbnail
這次在烈嶼旅途中幸運的遇到正在採收芋頭的農友夫婦,兩位親切的分享芋頭採收技巧、大小分類、市場銷售,及當地生活故事,以前只熟悉桌上的芋頭蛋糕、貨架上的生芋頭、葉子長得像姑婆芋,對於它的生長環境不曾接觸,這次就讓我們跟著芋農夫婦的腳步認識芋仔吧!
Thumbnail
這次在烈嶼旅途中幸運的遇到正在採收芋頭的農友夫婦,兩位親切的分享芋頭採收技巧、大小分類、市場銷售,及當地生活故事,以前只熟悉桌上的芋頭蛋糕、貨架上的生芋頭、葉子長得像姑婆芋,對於它的生長環境不曾接觸,這次就讓我們跟著芋農夫婦的腳步認識芋仔吧!
Thumbnail
端午時節有空心菜、長豆、四季豆、茄子,芋頭種得太密或增生長出來的旁枝,也會採摘芋梗來做菜,客家話叫「芋荷」,閩南語叫「芋橫」。
Thumbnail
端午時節有空心菜、長豆、四季豆、茄子,芋頭種得太密或增生長出來的旁枝,也會採摘芋梗來做菜,客家話叫「芋荷」,閩南語叫「芋橫」。
Thumbnail
你喜歡芋頭嗎? 喜歡與不喜歡芋頭的人壁壘分明,喜歡芋頭的朋友還可以細分為甜派及鹹派,只吃甜芋頭以及只吃鹹的似乎勢均力敵。 你問我的意見? 我很有口福,鹹的甜的都喜歡。 芋圓、芋頭米粉、冷凍芋、芋泥酥鴨.......,天冷吃熱的,天熱吃冰的,光想就快饞得流口水了,難得有這麼棒的食材。
Thumbnail
你喜歡芋頭嗎? 喜歡與不喜歡芋頭的人壁壘分明,喜歡芋頭的朋友還可以細分為甜派及鹹派,只吃甜芋頭以及只吃鹹的似乎勢均力敵。 你問我的意見? 我很有口福,鹹的甜的都喜歡。 芋圓、芋頭米粉、冷凍芋、芋泥酥鴨.......,天冷吃熱的,天熱吃冰的,光想就快饞得流口水了,難得有這麼棒的食材。
Thumbnail
關於芋頭的料理,與它衍生出來的各式點心中,我最愛的,莫過於經常出現在中式宴會最後一道壓軸甜點:八寶芋泥。我甚至嫌上頭點綴的八寶太搶味,獨鍾那口感綿密細緻的甜蜜芋泥!
Thumbnail
關於芋頭的料理,與它衍生出來的各式點心中,我最愛的,莫過於經常出現在中式宴會最後一道壓軸甜點:八寶芋泥。我甚至嫌上頭點綴的八寶太搶味,獨鍾那口感綿密細緻的甜蜜芋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