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 --《本草綱目‧菜部第二十七卷》
講到芋頭,大家首先聯想到台中大甲芋頭,但是居住在南台灣的人,可能想到的反而是高雄甲仙芋頭、高樹芋頭了。
由於高雄的緯度較低,因此產季也與中部不太相同。台灣在地美食中,芋頭香氣獨特,不可替代性相對也高,無論是作為火鍋料,或者跟紅蔥頭、香菇、蝦米等煮粥品或米粉湯、入各式菜餚,到芋頭冰、芋圓、炸芋餅、芋泥、芋頭酥等甜品,都時常可見。
如同其他根莖類作物,如:地瓜、馬鈴薯、南瓜 ... 等,芋頭也是健脾胃的補品,有很好的寛腸通便的效果。以現代營養學的說法,芋頭的膳食纖維豐富
,所以,能幫助消化、改善便秘;但是相對地,也容易產生飽足感,可作為主食之一,所以,不宜過量,也不適合在吃芋頭後大量飲水,避免脹氣。
芋頭,補中益氣,還可防齲齒、解毒
芋頭,是黏液明顯的食物,外層的草酸鈣黏液,皮膚接觸容易刺癢,老一輩故有芋頭有毒的說法。若不慎刺激到皮膚,一般會將手立即跟鹽水或冰水一起浸泡,減輕不適感。事實上,將芋頭煮熟後便可改變,所以,可先水煮過後再削皮,或者戴手套削皮,便可避免。此外,近代還發現,芋頭的黏液蛋白,可以解「癰腫毒痛」,預防淋巴結核;,芋頭也是“氟”(護齒)、和“鉀”(利尿)含量較高的食品。
食補推薦
《本草綱目》記載:「芋頭,味甘辛、性平。歸腸、胃經。主治寬腸胃,充肌膚,冷吃療煩熱止渴... 破宿血,去死肌,和魚煮食甚下氣,調中補虛」。原來,芋頭在古籍本草裡面,便被記載到適合和魚一起烹煮,“魚頭香芋煲”,便是一道名菜,佐以香菜、薑絲或蔥、胡椒粉等調味,便可作為深秋初冬的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