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在於,誰來調整教育的這條線?當然是掌握大權、控制資源的人。如果只是要人人都有文憑,那麼調低畢業標準即可,也就是讓這些自稱在提高每人程度的人掌握權力,為了達成目標就必定要扭曲內涵,除非他們有源源不絕的預算。而這又導致另一個問題,掌握大權者有充分的理由,在重點教育業上,放入自己的人馬,或是傾向自己的意識形態,而扭曲資源配置,但並非這裡的重點就不多提。
保守主義的想法,在民主制度下,每個家庭都想要投注教育在小孩身上,是天經地義的。所以公立教育只要具備一定能力,國家又投注一定的資源,要達到前段提到過的綠線標準,平均的把全國人力資源拉高一個等級,或多或少都是可以做到。
「較佳」的能力,並沒有永恆的「標準」
這不用在國外找例子,台灣太多人以為自己是教育後進國,實際上台灣的教育水準跟大小試驗,足堪世界的參考對象。從9年國教到12年國教,我們親眼見證到普及知識的優點,但也看到精英教育走向普及時,想要拉抬過去被放棄的學生,到底有多困難。實際上也出現更多學店的現象,拿到了文憑,好像學到了什麼,但根本不具有過去我們認知到的能力。
理論上,我們可以透過各種考試門檻,自然去篩選學生,挑出較為符合自然狀態的精英群,至於右端者也可以透過教育,得到謀生的能力。但實際上,標準永遠存在,保守主義的看法,是標準沒有辦法永恆,會根據時代的變化有所差異,所以最佳的辦法是透過市場機制,自然而然地讓文憑價值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