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死亡,不如向死而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小時候常聽一個玩笑,誰最怕死?答案是秦始皇,因為他天天想要長生不老。那時候對於死亡的理解,並不深刻。我身邊幾乎每一個人(包含我),對死亡最深刻的體驗,我想都是身邊某一個至親的離開,且那時候你已經不是小孩。比如說家父就是在我19歲前離開人世的,還記得當天是大學指考前兩天的晚上,那時候對於死亡的恐懼就很深刻,甚至於有人生苦短,即時行樂的念頭。
但是時間回到大概一年前,有幸參加洪培芸心理諮商師的,心靈自由課十堂課,當時課堂上,有一個活動,內容是如果你明天就過世,你後悔嗎?有什麼待辦清單嗎?我的答案,讓老師跟同學,都非常吃驚!那就是我不後悔,沒什麼待辦清單!因為我一直遵從,要用現在已知,最好的方式,去生活的哲學,現在沒做的事,要碼我不知道,或是沒辦法做到,能做到的,我都立馬行動了,所以我根本不後悔。
這答案還真不是耍帥,是真的!如果是本身認識我的讀者,我在求學階段,可是從生平無大志,只求六十分。頓悟的開始,是大學即將畢業時,覺得自己不能再沈淪,從一個精緻的享樂主義者,改成有苦行憎、有享樂同時存在的,熱愛生活者!漸漸的一步一步的改變將近十年之久。
因為人生體驗,知道死亡可能會來的如此之快,我前幾年,有一個代辦清單,就是我想成為怎麼樣的人,而我都是依照這個清單去行事的,有人問我還要不要,再外派去賺更多的錢,或是邀約我很浪費時間的行程,我的答案都是NO!因為和我的向死而生的清單相違背,直到前陣子開始動搖了我的想法。
我的財經講師的師兄,有這跟我類似的遭遇,他也是小時候父親過世,家裡最小的兒子,我們很多地方都有雷同之處,有一次在財經講座,最後一堂課放了一段影片。是主持人問基努李維人死後會發生什麼事,我坦白說,當時我真的不太懂,後來我看了基努李維一生經歷過很多,他愛的人離開人世,才有點體悟!
直到今天我是完全體會了,近期我有一位重要的人,這一陣子,幾乎用一種特別的方式朝夕相處,知道他要動一個小手術,可能一兩天後就回來,但是發個簡訊關心一下後,我也去忙自己的事,沒想到在收到他的訊息大概有兩天之久,然後才知道一個小手術,讓他近乎從鬼門關走一遭。就在這個時刻,我體會我師兄跟基努李維的心情,我只擔心,心愛我的人會傷心。就像我擔心,我心愛的人會離開!
最後,我的向死而生清單的主詞,主詞不應該只有是單數,而是可以有複數。
圖片來源:https://star.ettoday.net/news/1458203
avatar-img
192會員
275內容數
我的沙龍有五種主題,自我成長、健康、職場、投資理財與有趣的心情隨筆,目前深耕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的系列,常常能給不少格友與讀者啟發。希望能給路過的你,也有收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對愛瑞克的佩服與景仰,是在他上一本暢銷神作【內在原力】。書裡面,透過閱讀,一點一滴的被他感染,彷彿我整個人在讀完他的文字後,也充滿了原力。《原力來源於電影:星際大戰,劇情中要掌控的一種力量。》 原力效應,從一人公司,變成一流團隊,讓我們一起釋放效應。
今天又再一趟心理學課,聽到經典的一個適用於商業與心理學的經典案例!我覺得可以讓大家找回初心的案例,故事如下: 有一個老先生退休了,他每天最開心的是,期待下午在他發現的一個秘境,安靜的享受太陽與風景。
如果你對印度沒有很了解,這篇文章可能會嚇到你。他們到了現在還是有80~85%的人,婚姻是父母決定的,因為他的種性階級,會有很多限制,導致於從小就認為結婚這件事,自己沒有什麼選擇權,但是給出來的調查,出乎意料,他們的離婚率竟然只有1.1%。
是誰偷走了你的好奇心,其實好奇心人人都有。但是好奇心我們出身的環境,一直不利我們擁有它,而如果好奇心不在,他就沒辦法啟發人們思考,進化自己的思維。
農曆新年應該是,華人中最長的連假,傳統習俗上有很多重要日子,像是除夕團圓,初二回娘家,初三後的親戚走春等,導致了這個假期,有最長的時間,跟我們父母長輩們相處的,公平地說,彼此是不是有很多價值觀的落差呢?而如果要彌補這鴻溝,我們需要向上管理,讓我們的父母成熟起來。
昨天我們公司請了五月天來表演,最後一首歌就是憨人,我年輕至今看了不少場五月天演唱會,但是這次拖公司之福,第一次這麼近,我放上了影片分享給你! https://youtu.be/cTUYqwn79rw 但是為什麼說上帝喜歡“憨人”呢?這裡的上帝不是指耶穌(耶和華),而是人世運行的普世道理,我先給結論再
我對愛瑞克的佩服與景仰,是在他上一本暢銷神作【內在原力】。書裡面,透過閱讀,一點一滴的被他感染,彷彿我整個人在讀完他的文字後,也充滿了原力。《原力來源於電影:星際大戰,劇情中要掌控的一種力量。》 原力效應,從一人公司,變成一流團隊,讓我們一起釋放效應。
今天又再一趟心理學課,聽到經典的一個適用於商業與心理學的經典案例!我覺得可以讓大家找回初心的案例,故事如下: 有一個老先生退休了,他每天最開心的是,期待下午在他發現的一個秘境,安靜的享受太陽與風景。
如果你對印度沒有很了解,這篇文章可能會嚇到你。他們到了現在還是有80~85%的人,婚姻是父母決定的,因為他的種性階級,會有很多限制,導致於從小就認為結婚這件事,自己沒有什麼選擇權,但是給出來的調查,出乎意料,他們的離婚率竟然只有1.1%。
是誰偷走了你的好奇心,其實好奇心人人都有。但是好奇心我們出身的環境,一直不利我們擁有它,而如果好奇心不在,他就沒辦法啟發人們思考,進化自己的思維。
農曆新年應該是,華人中最長的連假,傳統習俗上有很多重要日子,像是除夕團圓,初二回娘家,初三後的親戚走春等,導致了這個假期,有最長的時間,跟我們父母長輩們相處的,公平地說,彼此是不是有很多價值觀的落差呢?而如果要彌補這鴻溝,我們需要向上管理,讓我們的父母成熟起來。
昨天我們公司請了五月天來表演,最後一首歌就是憨人,我年輕至今看了不少場五月天演唱會,但是這次拖公司之福,第一次這麼近,我放上了影片分享給你! https://youtu.be/cTUYqwn79rw 但是為什麼說上帝喜歡“憨人”呢?這裡的上帝不是指耶穌(耶和華),而是人世運行的普世道理,我先給結論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曾經對親密關係感到害怕,彷彿每一次的靠近都是一次風險。我總認為,信任別人只會帶來更深的傷害,於是選擇退縮。後來我發現這些恐懼其實源自童年的經歷——那個曾經孤單的小孩一直在尋找愛與安全感。我開始學會如何與自己的內在小孩和解,並在關係中勇敢地表達需求。現在的我,終於不再害怕愛,也不再逃避親密。
Thumbnail
你是否覺得自己「不夠好」,卻又無法接受別人對你的否定?在職場中,自卑讓我們害怕表達需求,自戀則讓我們不斷追求掌控,這背後隱藏的其實是我們對成長、愛與接納的渴望。當我們學會接納內心的每一部分,將問題轉化為資源,便能突破內在的矛盾,找到真正的力量。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將這些「弱點」變為職場成功的動力!
害怕孤獨 很多人都會害怕孤獨,怕一個人行街,怕一個人食飯,怕一個人生活,怕沒有朋友。。。。 其實什麼都不必害怕,只係每個人害怕嘗試,要踏出自己嘅保護圈是需要勇氣,但很多人就是不敢踏出第一步。教你們一個方法,很簡單,無論你是什麼年齡層,只要學會就什麼都不會害怕。 只要你跟自己內在說聲,先可以望著
Thumbnail
第81屆威尼斯影展最高榮譽金獅獎!西班牙大導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首部英語長片!
Thumbnail
近日有位年輕讀者來信說,看了我的文章,不相信這世間有人不怕死,也不相信死後還有更高層次的世界,要我莫妖言惑眾。 他說,人會怕死才是正常的。 而且,他說自己看過幾位親人過世後,面容都是平靜安詳,哪來的罣礙和恐怖呢? 說實在的,這年輕讀者會有如此之知見,我並不感到意外。 畢竟...
小時候,看廟會巡街,最怕走在前面的黑白無常,總是會閉上眼睛,直到天神出現,才敢張開雙眼。 好像一直到小學三年級吧,我知道了人一定會死,我的親人朋友一定會離開我,或者是我離開他們,那個時候我才開始不怕看到七爺八爺!因為如果有黃泉路,我很高興有他們帶領我的親友安全的走完那條路,親友們不會沒人陪伴也不會
Thumbnail
一旦喪失生命,我相信我們會上天堂。但是身後事,如果沒有事先預作規劃和安排,在傳統以父權為本位的社會, 許多身後的事情往往由長子安排。
Thumbnail
生命終將結束,我們是地球的過客,沒有人知道死亡之後的事。既然是必經之路,何必擔憂呢?重要的是活出精彩的生命,行動起來吧!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Thumbnail
我曾經對親密關係感到害怕,彷彿每一次的靠近都是一次風險。我總認為,信任別人只會帶來更深的傷害,於是選擇退縮。後來我發現這些恐懼其實源自童年的經歷——那個曾經孤單的小孩一直在尋找愛與安全感。我開始學會如何與自己的內在小孩和解,並在關係中勇敢地表達需求。現在的我,終於不再害怕愛,也不再逃避親密。
Thumbnail
你是否覺得自己「不夠好」,卻又無法接受別人對你的否定?在職場中,自卑讓我們害怕表達需求,自戀則讓我們不斷追求掌控,這背後隱藏的其實是我們對成長、愛與接納的渴望。當我們學會接納內心的每一部分,將問題轉化為資源,便能突破內在的矛盾,找到真正的力量。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將這些「弱點」變為職場成功的動力!
害怕孤獨 很多人都會害怕孤獨,怕一個人行街,怕一個人食飯,怕一個人生活,怕沒有朋友。。。。 其實什麼都不必害怕,只係每個人害怕嘗試,要踏出自己嘅保護圈是需要勇氣,但很多人就是不敢踏出第一步。教你們一個方法,很簡單,無論你是什麼年齡層,只要學會就什麼都不會害怕。 只要你跟自己內在說聲,先可以望著
Thumbnail
第81屆威尼斯影展最高榮譽金獅獎!西班牙大導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首部英語長片!
Thumbnail
近日有位年輕讀者來信說,看了我的文章,不相信這世間有人不怕死,也不相信死後還有更高層次的世界,要我莫妖言惑眾。 他說,人會怕死才是正常的。 而且,他說自己看過幾位親人過世後,面容都是平靜安詳,哪來的罣礙和恐怖呢? 說實在的,這年輕讀者會有如此之知見,我並不感到意外。 畢竟...
小時候,看廟會巡街,最怕走在前面的黑白無常,總是會閉上眼睛,直到天神出現,才敢張開雙眼。 好像一直到小學三年級吧,我知道了人一定會死,我的親人朋友一定會離開我,或者是我離開他們,那個時候我才開始不怕看到七爺八爺!因為如果有黃泉路,我很高興有他們帶領我的親友安全的走完那條路,親友們不會沒人陪伴也不會
Thumbnail
一旦喪失生命,我相信我們會上天堂。但是身後事,如果沒有事先預作規劃和安排,在傳統以父權為本位的社會, 許多身後的事情往往由長子安排。
Thumbnail
生命終將結束,我們是地球的過客,沒有人知道死亡之後的事。既然是必經之路,何必擔憂呢?重要的是活出精彩的生命,行動起來吧!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