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微調人生的好點子》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留下美好,戒掉不美好。
●我在巴伐利亞阿爾卑斯山(Bavarian Alps)山腳下,剛為某家公司「遠離辦公室的工作日」(awayday)完成演講。車來接我到慕尼黑機場前還有一小時空檔。要怎麼殺時間,我有兩個選擇:在飯店處理電子郵件,或是出去找山腳下的那座湖。
我選了後者。櫃台後方那位女士遞給我一張地圖、一條毛巾,和這家飯店月湖(Badeplatz)的鑰匙。一到那兒,我就知道我來對了。這裡美極了:我獨自在這絕美的湖裡游泳,阿爾卑斯山就在眼前,頭頂上是清澈的藍天。
這次經驗讓我那天的想法成形,象徵著有一件事情多麼真實—你可以被「你認為自己應該做什麼」的想法束縛著過日子,或者,你可以選擇如何活出你最好的人生—給你能量、使你滿意的人生,跟你的熱情、靈魂和價值觀一致的人生。這就是那一個週二早晨,我在德國的湖裡游泳時所做的事。
●美好的一天不是那種刻在石頭上、永遠不可改變的事物。
它即將改變。隨著你變。
所以,要像主廚一樣思考。在你的廚房裡做實驗,抓取一些材料,丟進鍋裡。在你上一道美味又健康、名叫「美好的一天」的菜之前,嚐嚐味道,再添加調味料。
嘗試事物。看有什麼行得通。玩玩本書裡的建議,並找出什麼能帶給你成果,或單純只是讓你感覺更好一點。
在這個世上,我們都有我們做事的獨特方式。我覺得好的方法,對你來說未必如此。
哪些要素能讓你的生活增添風味,由你決定。
●知道成功的模樣
前幾天我聽了一個Podcast,一個新創企業的創辦人宣稱,只要他能創造目前財富的十倍,就算成功了。這是一個觀點。
以下是另一個。很久以前,艾倫(Allan)放棄自己的企業家職涯,轉做治療師。他熱愛他所做的事。跟錢無關,而是這樣可以助人。
所以,你呢—成功對你來說是什麼?
二十幾歲時,我的答案是標示出我的職涯目標,還有地位跟金錢。現在,成功是過著能如實反映「我是誰」的生活。
●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我認為制定不可改變的人生或職涯計畫,是一種徒勞。
連眼前會發生什麼事都沒人知道,何必去猜測未來?
沒有計畫代表我可以順勢而為。代表當我看見新的機會,便可以改變跑道。
我的決定,不會因為事情不在規畫裡而舉棋不定。我不會因為某一條路不在計劃之內,以致無法嘗試而自責。我不必根據一些武斷、充滿臆測和估算的既成計畫,來衡量我正進行的實際業務情況。
這代表我能更忠於我是誰,我想做什麼工作,這是我的指南針。
所以,別再計畫你的人生。
●哈佛商學院有一門不尋常的課,是開給MBA學生的短期課程,名叫「混帳解剖學」(Anatomy of a Badass)。
這門課由法蘭西斯卡·吉諾(Francesco Gino)和弗蘭西絲·弗雷(Frances XFrei)教授帶領,與毫無歉意地大膽與真實的職場作風有關。該課程以行銷領袖貝佐瑪·聖約翰 (Bozoma Saint John)為例,她曾在Netflix、優步 (Uber)和蘋果工作過。
貝佐瑪說,她的成功之道是讚美令她與眾不同的地方,然後,坦然無愧於心地,把這些特質帶進工作當中。
兩位教授宣稱,做真實「混帳」的自我,能讓個人在職業上表現更好,同時也會提升個人對自己的滿意度,幫助面試的人拿到工作,以及幫助企業家獲得風險事業所需要的資金。
所以,去做混帳吧!
●如果我們真的誠實面對自己,就會發現我們都只是很努力在尋找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們都在旅途中,有時知道要去哪裡,有時則不知道。
公路旅行就是個完美比喻:人生啟程時並沒有一張清楚的地圖,但你知道要朝什麼方向前進,需要停下來補給燃料,也會迷路,也許途中會接幾個同路人一程,商量著要走熱鬧的主要幹道或崎嶇小徑。
把人生視為一次公路旅行,你可以左轉,走上岔路,並跟隨好奇心,感受人跡罕見的小徑所帶來的魅力。
你將遇上某些人,也會展開一趟趟隨機的奇遇。如果你專注於旅途,而不是執著於終點,就更能享受整趟旅行。目的地可能難以到達,甚至或許永遠無法企及。
你是否享受自己的公路之旅呢?該來個隨機轉彎了吧。
●對我們許多人來說,「上班」早就不再是去到某個地方做事。當我們離開上班地點,工作不會留在那棟建築物裡。你的辦公室就在你的口袋裡、你的家和公寓裡。你將永遠都能被找到。挑戰是什麼?你是否能做到如字面上還有隱喻上的意義—關機?
即便你刻意放鬆,用手機消磨時間,像是在Spotify上找歌單或追新聞,也還是很容易就點開電子郵件的圖示,查看起收件匣。然後你可能會看信,甚至回信,這些都是隔天早上再做也可以的事。手機是好東西,但有潛在惡果,而且是設計來讓我們上鉤的。所以必要時,你得狠下心。
找個app做好離線設定;晚上要毫不容情,並轉至勿擾模式。
●多數人都有過因為某人而感到委屈的經驗,讓你覺得失望或受傷。但挾著憤恨前進,可能會擊垮你。我們是否可能原諒那個人?
寬恕某人不代表否定你受傷的感覺,而是代表你能從那種每天都為此憤恨的重擔中,釋放自我。
艾莉絲·卡洛克利諾斯(Elise Kalokerinos)是墨爾本大學的講師,也是調節情緒的專家。她說當你一直放不下某件事,可能會導致你健康與幸福下降,提高你生病與健康不佳的機率。
寬恕不是原諒別人,而是放過自己。
●人生意義的關鍵是—知道什麼不可侵犯,什麼對你來說真正重要。活在當下,慶祝活著。做對選擇,跟你的熱情與價值觀一致的選擇。知道你的心思要花在什麼地方。知道自由的意義是照你的規則,而不是照別人的規則過生活。受使命感激發。追隨你的直覺。
~伊恩.桑德斯(Ian Sanders)/創新思想家與生活設計師
~《微調人生的好點子》
~《365 Ways To Have A Good Day》
#微調人生的好點子
#偶希都理 #偶希都理閱讀筆記
#閱讀筆記 #Reading
【博客來購買《微調人生的好點子》】↓↓
https://pinkrose.info/2-Cpt
【金石堂購買《微調人生的好點子》】↓↓
https://easyfun.biz/2wd16
【偶希都理】
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分享閱讀筆記/日文教學/電影筆記/環遊世界旅遊,
歡迎訂閱分享,一起探索生活。
【偶希都理~Matters】
https://auth.matters.news/@scart1020
【偶希都理~痞客邦】
https://singletravelersu.pixnet.net/blog
【偶希都理 閱讀筆記~方格子】
https://vocus.cc/ohitori_book/home
【作者~廖慧淑(Su)】
譯者/作家/旅人,
日文翻譯、口譯及寫作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總計造訪過40國n座城市。
#偶希都理 #廖慧淑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50會員
2.0K內容數
【偶希都理/廖慧淑(Su)】 旅人/譯者/獨身主義者,偶希都理名稱取自日文「おひとり」的中文音譯,意指一個人。 日文翻譯口譯、寫作,個人旅遊經歷超過20年。 透過自遊與工作之便,環遊世界三大洋五大洲, 造訪過40國n座城市,期望持續增加。 歡迎追蹤訂閱分享,一起加入探索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偶希都理 的其他內容
★大人,更應該學會好好偷懶! ●覺得自己明明很努力, 回過神來卻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不幸。這種情況不時可見,對不對? 所以,比起工作,睡覺比較重要;與其省錢,不如對自己好點,買個哈根達斯;大量閱讀自己喜歡的小說,而不是商管書。與其成為大家都崇拜的人,不如成為自己能夠一直喜歡下去的自己。 ●你已經非常努
★時間是我們最大的煩惱,因為我們感到不夠用。 ●對現代人來說,忙碌好像是很好的事。我們從會說話以來就開始擔心自己將來無法把時間換成錢,對於一些人來說,出社會之後你忙碌,代表你成功把很多時間換成錢,出社會之前你忙碌,代表你正在為上面那件事進行充足的準備。總之,讓關心你的人知道你「很忙」,比起讓他們認為
★你真的是「夜型人」嗎? 不,你很可能只是不知道早起的技巧… ●讓一天變得不同很簡單,就是比平常早起一點,整理床鋪,吃早餐。不要睡了懶覺後,才匆忙起床追趕新的一天。而是放慢步調,享受早晨的悠閒,相信你就能展開和昨天不一樣的今天。還有,把改變的每一天累積起來,日常就會變得不同。 ●明明一有空就補眠,為
★禪定的目的並不是飛天鑽地,而是體現我們身為人身, 如何的「善對待」─善對待自己、善對待家人、 乃至於善對待眾生及天地。
★你的一點小改變、一個好習慣,將會產生複利效應,如滾雪球般,為你帶來豐碩的人生成果! ●企業家兼投資人納瓦爾.拉威康特說過:「要寫一本好書,你必須先成為那本書。」我了解本書提到的概念,是因為我必須身體力行。我必須仰賴微小的習慣來從重傷中復元、在健身房裡變得強壯、在棒球場上拿出高水準的表現、成為作家、
★你是否覺得「不想再努力了」? 越難熬的日子,你越需要照顧自己。 ●一開始,我並沒有計畫要花整年時間照顧自己。事實上,如果你去年年初問我,是否需要花一整年好好照顧自己並調整生活,我說不定會說「我沒有那種閒工夫」。老實說,我百分之百絕對會說「沒空」。一直以來,對於提升自我這件事,我自認不敢有絲毫懈怠,
★大人,更應該學會好好偷懶! ●覺得自己明明很努力, 回過神來卻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不幸。這種情況不時可見,對不對? 所以,比起工作,睡覺比較重要;與其省錢,不如對自己好點,買個哈根達斯;大量閱讀自己喜歡的小說,而不是商管書。與其成為大家都崇拜的人,不如成為自己能夠一直喜歡下去的自己。 ●你已經非常努
★時間是我們最大的煩惱,因為我們感到不夠用。 ●對現代人來說,忙碌好像是很好的事。我們從會說話以來就開始擔心自己將來無法把時間換成錢,對於一些人來說,出社會之後你忙碌,代表你成功把很多時間換成錢,出社會之前你忙碌,代表你正在為上面那件事進行充足的準備。總之,讓關心你的人知道你「很忙」,比起讓他們認為
★你真的是「夜型人」嗎? 不,你很可能只是不知道早起的技巧… ●讓一天變得不同很簡單,就是比平常早起一點,整理床鋪,吃早餐。不要睡了懶覺後,才匆忙起床追趕新的一天。而是放慢步調,享受早晨的悠閒,相信你就能展開和昨天不一樣的今天。還有,把改變的每一天累積起來,日常就會變得不同。 ●明明一有空就補眠,為
★禪定的目的並不是飛天鑽地,而是體現我們身為人身, 如何的「善對待」─善對待自己、善對待家人、 乃至於善對待眾生及天地。
★你的一點小改變、一個好習慣,將會產生複利效應,如滾雪球般,為你帶來豐碩的人生成果! ●企業家兼投資人納瓦爾.拉威康特說過:「要寫一本好書,你必須先成為那本書。」我了解本書提到的概念,是因為我必須身體力行。我必須仰賴微小的習慣來從重傷中復元、在健身房裡變得強壯、在棒球場上拿出高水準的表現、成為作家、
★你是否覺得「不想再努力了」? 越難熬的日子,你越需要照顧自己。 ●一開始,我並沒有計畫要花整年時間照顧自己。事實上,如果你去年年初問我,是否需要花一整年好好照顧自己並調整生活,我說不定會說「我沒有那種閒工夫」。老實說,我百分之百絕對會說「沒空」。一直以來,對於提升自我這件事,我自認不敢有絲毫懈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很少看散文。 一直無法喜歡散文。選書大概就跟選朋友一樣,總是要找合得來的。散文是一種難以掌握的文體。不同於小說、科普、詩集等,在端詳完封面封底,開頁準備閱讀的瞬間,通常都能調整至一個熟悉的頻率跟這本書對焦。即便內容翻閱後不是那麼對頻,但我們總知道用什麼樣的姿態去迎接。 散文不是這樣 某方面來說
本文使用麥克菲一詞的靈感來源為電影《保姆麥克菲》(Nanny McPhee),與所討論的論文無關。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我認為理想的特教助理員就像班級中的保姆麥克菲一樣,是教室中一起陪伴學生成長、學習的角色。 無論是在美國或是臺灣的特教體系中,有一位可能不被外界注意到,但卻對教學流暢度發揮很重要影響
Thumbnail
透過一篇關於一隻狗狗百合根的小故事,作者反思了人生中對於執著的事物,以及對工作的過度投入。文章通過比喻告訴人們,過度的追求可能會給人帶來危險,引起人們對自己人生方式和價值觀的反思。
Thumbnail
這本書從「租賃理論」出發,提出七個可執行的原則,幫助讀者克服拖延症。透過選擇自律,習慣不斷地付出租金,讓讀者學習如何享受奮鬥過程。作者羅利.瓦登透過心得分享與行動指南,提供讀者實際的執行方針。希望擁有拖延症的讀者能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改變方式。
Thumbnail
最近閱讀『故事的解剖』,終於來到了後半段的部分,講到關於場景處理「危機」、「衝突」。再回頭審視自己的作品有了一些體悟,就當作給自己看的筆記寫在這裡。(但其實已經是幾個月前寫的東西了XD) 故事當中有危機與衝突才能製造高潮,這個道理我以為自己是懂的,也自以為一直有表達在作品裡面。⋯
Thumbnail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在二十世紀初開創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一般稱為「阿德勒心理學」,倡導「個體心理學」,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
Thumbnail
羞辱創傷指的是「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其中一種樣貌,為一連串創傷事件所造成,時間更為長期、具有持續性。 長期遭受一些貶低、壓抑人格特質或自我價值的手段對待,以至於對自我感受到羞恥、自己很糟糕、影響自尊等的創傷經驗,進而引發各種身心理的影響、生活適應不良或僵化的防衛機轉與生存策略。
Thumbnail
你的大腦就像個缺乏安全感的兩歲小孩。 壓力是無可避免的,壓力或說壓力反應是個人安全和健康的起源,人體一切構造就是為了感受壓力,才能學習集中思緒,是為了保障安全和維持警覺,然而多數時候我們會選擇避開引發壓力的事物,表現出拖延傾向,或試圖忽略自己的感受,然後還是無法逃離壓力,因此要學會有效管理壓力。
Thumbnail
作者安炫珍從韓國自古受儒家文化的內向社會轉變為受美國文化影響的外向社會談起,並從心理及生理機制說明內外向者的天生差異延伸出偏好的生活型態、人際關係表現等等。
Thumbnail
近期比較忙碌,想讓自己的時間更加有序,更能夠好好地做好經手的事,所以,選擇《24小時全為己所用》來閱讀。跟以前一樣,會以一章節一篇文+應用型圖卡的型態進行閱讀,也會分享至社群媒體,期待提供需要進行時間管理的人,一些新思路。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很少看散文。 一直無法喜歡散文。選書大概就跟選朋友一樣,總是要找合得來的。散文是一種難以掌握的文體。不同於小說、科普、詩集等,在端詳完封面封底,開頁準備閱讀的瞬間,通常都能調整至一個熟悉的頻率跟這本書對焦。即便內容翻閱後不是那麼對頻,但我們總知道用什麼樣的姿態去迎接。 散文不是這樣 某方面來說
本文使用麥克菲一詞的靈感來源為電影《保姆麥克菲》(Nanny McPhee),與所討論的論文無關。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我認為理想的特教助理員就像班級中的保姆麥克菲一樣,是教室中一起陪伴學生成長、學習的角色。 無論是在美國或是臺灣的特教體系中,有一位可能不被外界注意到,但卻對教學流暢度發揮很重要影響
Thumbnail
透過一篇關於一隻狗狗百合根的小故事,作者反思了人生中對於執著的事物,以及對工作的過度投入。文章通過比喻告訴人們,過度的追求可能會給人帶來危險,引起人們對自己人生方式和價值觀的反思。
Thumbnail
這本書從「租賃理論」出發,提出七個可執行的原則,幫助讀者克服拖延症。透過選擇自律,習慣不斷地付出租金,讓讀者學習如何享受奮鬥過程。作者羅利.瓦登透過心得分享與行動指南,提供讀者實際的執行方針。希望擁有拖延症的讀者能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改變方式。
Thumbnail
最近閱讀『故事的解剖』,終於來到了後半段的部分,講到關於場景處理「危機」、「衝突」。再回頭審視自己的作品有了一些體悟,就當作給自己看的筆記寫在這裡。(但其實已經是幾個月前寫的東西了XD) 故事當中有危機與衝突才能製造高潮,這個道理我以為自己是懂的,也自以為一直有表達在作品裡面。⋯
Thumbnail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奧地利的精神科醫師,在二十世紀初開創一套嶄新的心理學思想,一般稱為「阿德勒心理學」,倡導「個體心理學」,與佛洛伊德、榮格同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
Thumbnail
羞辱創傷指的是「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PTSD)的其中一種樣貌,為一連串創傷事件所造成,時間更為長期、具有持續性。 長期遭受一些貶低、壓抑人格特質或自我價值的手段對待,以至於對自我感受到羞恥、自己很糟糕、影響自尊等的創傷經驗,進而引發各種身心理的影響、生活適應不良或僵化的防衛機轉與生存策略。
Thumbnail
你的大腦就像個缺乏安全感的兩歲小孩。 壓力是無可避免的,壓力或說壓力反應是個人安全和健康的起源,人體一切構造就是為了感受壓力,才能學習集中思緒,是為了保障安全和維持警覺,然而多數時候我們會選擇避開引發壓力的事物,表現出拖延傾向,或試圖忽略自己的感受,然後還是無法逃離壓力,因此要學會有效管理壓力。
Thumbnail
作者安炫珍從韓國自古受儒家文化的內向社會轉變為受美國文化影響的外向社會談起,並從心理及生理機制說明內外向者的天生差異延伸出偏好的生活型態、人際關係表現等等。
Thumbnail
近期比較忙碌,想讓自己的時間更加有序,更能夠好好地做好經手的事,所以,選擇《24小時全為己所用》來閱讀。跟以前一樣,會以一章節一篇文+應用型圖卡的型態進行閱讀,也會分享至社群媒體,期待提供需要進行時間管理的人,一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