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讀書筆記】生態農業轉型運動中的情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很長一段時間,糧食生產和生物多樣性保育被認為是不同的領域。在西方的脈絡下討論更是如此,糧食生產追求農業工業化與「現代化」,種植大規模量產的單一作物,以符合資本主義下的全球市場的分工。而生物多樣性保育則大多建立保護「荒野」的國家公園。但卻仍然無法解決環境污染、生物多樣性喪失、社會不平等以及將農業勞動力「推」向城市等問題。
van den Berg, L., Teixeira, H. M., Behagel, J. H., Verschoor, G., Turnhout, E., Cardoso, I. M., & Botelho, M. I. V. (2022). From managing transitions towards building movements of affect: Advancing agroecological practices and transformation in Brazil. Geoforum, 131, 50-60 這篇文章探討的是在巴西的歷史背景脈絡下,上述這些問題讓許多農民社會運動、環境正義運動開始形成,想要對抗、要求取消過分將農業生產和自然分離的現象,創造永續的農業生產體系。
作者提到許多領域都有探討者方面的轉型運動。其中包含社會生態學(Socio-ecological)以及社會技術系統(Socio-technical system)兩個領域。前者探討的解方,最具代表性的便是「生態系統服務」,當然有批評者認為此法過分側重在經濟交易,用經濟方法來「說服」大眾重視生物多樣性,以此推動轉型。而後者則從技術與各種創新手法的實踐角度來解讀轉型運動的過程與結果。但事實上,這些過程中的情感面向是作者認為長期被忽視,甚至情感才是推動這一切運動的根源,並且能驅使轉型成功的力量。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85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非人與人 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廖珮岑 Pei-Tsen Liao的沙龍
789會員
38內容數
關注人與環境的互動。目前關注的主題有中亞、蒙古這些遊牧民族組成的區域,還有臺灣的猛禽棲架形成的生態農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最近流浪癖大概是又發作了。前些日子,我夢到我在一片荒漠拖著帳篷行走,夜幕低垂,我摸黑走入一片灌叢中,搭起棚子睡去,隔日清晨猛地驚醒,上頭一隻巨鳥嘣嘣嘣地叫(別問我帳篷呢?總之它就是消失了)。我知道那是一種警戒音,我在一窩巢的正.......
這是一項成功保育並且推動農業改革的案例,長腳秧雞被成功塑造成旗艦物種,並且聯合了不同的社群,凝聚保育意識,翻轉政治生態與經濟實踐。其中數學模型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它是科學假說的證明,可以用來經營管理,同時,它也具有展演性(performativity),作為一個維持新秩序、展示科學力量、生態可以
關於感知動物的存在,尤其是透過攝影作品所看到的。「這裡的存在並非指野生動物直接物理外觀,而是指如何透過影像感受動物的存在的情感意識——它是一種動物於混雜空間中徘徊、追蹤、棲息,並且被領域化的一種感覺。」
「轟轟轟,轟轟轟!」樹林間突然冒出轟動的聲響,緊接著,龐然大物若隱若現在森林樹冠中那個有光點的所在。朋友F此時別過頭來說:「我第一次聽到犀鳥拍翅的聲音時,以為有誰在森林中用鋸子伐木。」有人說,這正是犀鳥振翅時,羽管滑過空氣產生的巨大、低沉且緩慢的鳴音。但是犀鳥經過上空時,並非每次都有驚人之舉,有時會
最近流浪癖大概是又發作了。前些日子,我夢到我在一片荒漠拖著帳篷行走,夜幕低垂,我摸黑走入一片灌叢中,搭起棚子睡去,隔日清晨猛地驚醒,上頭一隻巨鳥嘣嘣嘣地叫(別問我帳篷呢?總之它就是消失了)。我知道那是一種警戒音,我在一窩巢的正.......
這是一項成功保育並且推動農業改革的案例,長腳秧雞被成功塑造成旗艦物種,並且聯合了不同的社群,凝聚保育意識,翻轉政治生態與經濟實踐。其中數學模型扮演了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它是科學假說的證明,可以用來經營管理,同時,它也具有展演性(performativity),作為一個維持新秩序、展示科學力量、生態可以
關於感知動物的存在,尤其是透過攝影作品所看到的。「這裡的存在並非指野生動物直接物理外觀,而是指如何透過影像感受動物的存在的情感意識——它是一種動物於混雜空間中徘徊、追蹤、棲息,並且被領域化的一種感覺。」
「轟轟轟,轟轟轟!」樹林間突然冒出轟動的聲響,緊接著,龐然大物若隱若現在森林樹冠中那個有光點的所在。朋友F此時別過頭來說:「我第一次聽到犀鳥拍翅的聲音時,以為有誰在森林中用鋸子伐木。」有人說,這正是犀鳥振翅時,羽管滑過空氣產生的巨大、低沉且緩慢的鳴音。但是犀鳥經過上空時,並非每次都有驚人之舉,有時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這篇文字是《世界在等待的門徒》第八章「死亡」的讀書筆記,探討基督信仰中「由死入生」的奧祕。文章從救恩、作主門徒、宣教、迫害、殉道等面向,闡述了基督徒如何透過向罪、自我、個人抱負、安危、生命等而死,來經歷復活的新生,最終走向永恆的生命。
Thumbnail
生態系統觀(ecological systems) 生態系統觀強調多元文化的脈絡,採取一個較宏觀的角度來看問題的產生與處遇。主張牽一髮而動全身,個體的所有行為與所處社會環境具有相互性,彼此互相影響、改變。
Thumbnail
「我們的心靈是由很多部份所組成的,每個部份又有其主場的時間,這便造就了「愛」的複音。有時候,我們希望自己的性感被喜歡,另些時候,我們則期望自己的才智被仰慕,還有些時刻,我們等待身上的悲哀被人憐愛。這些感受卻常常被簡化至「我想被愛」這句話裡。」   是啊!我希望我的哪個部份?哪個想望?哪個感覺被愛
Thumbnail
馴化對作物本身造成的最大的影響,大概就是「馴化症候群」了,可以吃/用的部位變大、從雌雄異株變為雌雄同株、多年生/二年生變成一年生、從異株授粉變為自花授粉、可食部分變得美味... 但是,馴化還會對作物有其他的影響,而且,有些是不可逆的!
Thumbnail
自從人類在一萬多年前開始務農之後,就一直在對生態系統發生影響。在大面積的土地上種植單一農作物,會降低當地的生態多樣性,更不用提為了保證收穫而進行的施肥、除蟲與除草了。 而隨著人類從一個地區遷移到另一個地區,人們也會帶著自己的「農業包裹」一起移動。這些植物的移動,對在地植物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Thumbnail
本文探討社區參與在生態保育中的作用,分析其對生態永續的影響,以及分享成功的案例。社區參與能夠促進環保意識、整合多方資源、影響政策制定,並對生態永續產生積極影響。成功的案例來自臺灣、日本、美國和荷蘭等地。未來的生態保育工作中,應更加重視和支持社區參與,實現更為全面和持久的生態永續。
Thumbnail
馴化(domestication)這種事,人類在一兩萬年前就在做了;但是馴化對生物與環境的影響,卻是這些年才越來越清楚。之前介紹了馴化對大麥與水稻根部菌群的影響,這一篇要介紹馴化對小麥根部菌群的影響。 先說結論:很大!
Thumbnail
這本書不愧是心理師寫的,大多注重在心理層面,但我需要的卻是實際上可以做到的know-how,因此,特別列出了幾項比較像待做清單類的建議,筆記如下: 事先承諾 (p.147) 書中提到:「要是你不想運動,可以先繳交高額的健身房會員費,或是事先和同事約好運動的時間。」我個人認為,前項建議令人匪夷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這篇文字是《世界在等待的門徒》第八章「死亡」的讀書筆記,探討基督信仰中「由死入生」的奧祕。文章從救恩、作主門徒、宣教、迫害、殉道等面向,闡述了基督徒如何透過向罪、自我、個人抱負、安危、生命等而死,來經歷復活的新生,最終走向永恆的生命。
Thumbnail
生態系統觀(ecological systems) 生態系統觀強調多元文化的脈絡,採取一個較宏觀的角度來看問題的產生與處遇。主張牽一髮而動全身,個體的所有行為與所處社會環境具有相互性,彼此互相影響、改變。
Thumbnail
「我們的心靈是由很多部份所組成的,每個部份又有其主場的時間,這便造就了「愛」的複音。有時候,我們希望自己的性感被喜歡,另些時候,我們則期望自己的才智被仰慕,還有些時刻,我們等待身上的悲哀被人憐愛。這些感受卻常常被簡化至「我想被愛」這句話裡。」   是啊!我希望我的哪個部份?哪個想望?哪個感覺被愛
Thumbnail
馴化對作物本身造成的最大的影響,大概就是「馴化症候群」了,可以吃/用的部位變大、從雌雄異株變為雌雄同株、多年生/二年生變成一年生、從異株授粉變為自花授粉、可食部分變得美味... 但是,馴化還會對作物有其他的影響,而且,有些是不可逆的!
Thumbnail
自從人類在一萬多年前開始務農之後,就一直在對生態系統發生影響。在大面積的土地上種植單一農作物,會降低當地的生態多樣性,更不用提為了保證收穫而進行的施肥、除蟲與除草了。 而隨著人類從一個地區遷移到另一個地區,人們也會帶著自己的「農業包裹」一起移動。這些植物的移動,對在地植物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Thumbnail
本文探討社區參與在生態保育中的作用,分析其對生態永續的影響,以及分享成功的案例。社區參與能夠促進環保意識、整合多方資源、影響政策制定,並對生態永續產生積極影響。成功的案例來自臺灣、日本、美國和荷蘭等地。未來的生態保育工作中,應更加重視和支持社區參與,實現更為全面和持久的生態永續。
Thumbnail
馴化(domestication)這種事,人類在一兩萬年前就在做了;但是馴化對生物與環境的影響,卻是這些年才越來越清楚。之前介紹了馴化對大麥與水稻根部菌群的影響,這一篇要介紹馴化對小麥根部菌群的影響。 先說結論:很大!
Thumbnail
這本書不愧是心理師寫的,大多注重在心理層面,但我需要的卻是實際上可以做到的know-how,因此,特別列出了幾項比較像待做清單類的建議,筆記如下: 事先承諾 (p.147) 書中提到:「要是你不想運動,可以先繳交高額的健身房會員費,或是事先和同事約好運動的時間。」我個人認為,前項建議令人匪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