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關是最好的修煉,無腦耍廢也很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經驗,每隔一段時間會發現「不知為何而戰」的感覺?然後會開始產生「恩?我是誰?我在哪裡?我到底為什麼在做這件事?」等問題,嚴重時會進一步會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它是一種憂鬱情緒,是一種煩惱會讓我們已經進入自我懷疑、俗話說的鑽牛角尖的狀態。每當這種狀況發生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知道要喊暫停了,先放下手上的工作,好好來檢視一下發生什麼事。

去年第四季我接受了「建議」開始著手寫點東西,沒多久就發生狀況。我認為自己工作上溝通,平時表達能力都不錯,於是我幫自己找了個寫作平台很快就在上面寫起來,我很隨意沒有計畫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不過很快我發現這種一時興起的做法大有問題。我發現工作上的溝通表達、私底下的個人日記寫作跟要在網路上公開寫自己的觀點是三件事,最大差別是「情感」的拿捏,工作上的溝通注重邏輯,個人日記充滿感情,在網路上分享則是要兩者兼具。傳統教育體制讓我們很少主動談自己,更要減少暴露情感,避免競爭對手給予致命打擊,對於在網路上分享、暴光自己、反體制的作法感到相當彆扭。加上很隨意、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沒有固定主題也沒有一套寫作的系統性思維,所以很快就進入「迷茫」狀態了!可見,腦袋接受新的想法,換個思維或許很快,但是心理接受再到身體力行並非一蹴可及。我決定再度「放棄」開始閉關找問題!

一開始就先「徹底隔離無腦耍廢」,無腦的行為可以讓我們的腦袋得到休息、緩和焦慮情緒幫助我們認清事實速度。再來就是七個習慣裡柯維提到「自我察覺」,是每個人都有的能力,我對它的解釋是:「站在客觀的立場,問自己做什麼、想什麼、感覺到什麼的一個過程」,簡稱「反省」。等腦袋冷靜後自然會有很多問題浮現,為什麼我要寫東西呢?要寫什麼呢?我有什麼值得說嘴的呢?我的文筆沒有想像中的好怎麼辦?萬一被認識的人看到怎麼辦?好丟臉啊… 根據有經驗的過來人:「此刻只管寫,寫就對了。」可是我怎麼也說不過自己不肯再前進。

其實,「過來人們」說的是對的,只要相同的一件事情重複的講、一個觀念重複的聽,本來覺得奇怪的事情慢慢接受變得習慣。我仔細回顧過去發現也有「無私分享」的相關經驗,我發現自己很樂於在工作上與我的團隊成員分享各種軟體工程知識與團隊管理經驗,成員們沒有支付我半毛錢。會分享除了是自己歡喜做,我更堅信過去累積的知識經驗為團隊成員們帶來的幫助,「無私分享」讓我得到累積到團隊的信任、良好合作態度還更快的知識迭代。原來,我們不管是哪一行,「無私分享」行為都會存在,就像爸爸媽媽教小孩一樣,不求回報的本質並沒有什麼不同。

領悟是一瞬間的事,還有技術問題要處理。我開始總結觀點,並且幫自己在 Notion 上建立了一個寫作系統,可以隨時記錄靈感、進度管理、每天定時定量、專注有意識地寫,我開始享受這個過程了,反正本來就沒有完美的寫作這件事,真的就是「只管寫、寫就對了」,習慣大師 James Clear 也說過把重點放在系統與過程上,直到它內化變成習慣。現在有了寫作系統的好處是,我很清楚我的每一篇文章的生產履歷,每天切換不同題目寫也比較不會膩,柯維也說了「習慣也是解決煩惱的好方法」,每天做養成習慣最重要。

所以我又回來試試了,我打算像在工作上幫助自己的團隊成員們或對自己的小孩們一樣。因為我堅信我的知識人生經驗都一定可以幫助到需要的人,至少至少… 幫助到我的子孫,對吧。如果你哪天又發現我突然消失不見,那我肯定又是閉關去了,等我一下很快回來。可以催更,我會聽到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arren Lo的沙龍
22會員
70內容數
WarrenLo's 軟體設計武功祕笈
Warren L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16
專案工作型態很需要「溝通」,特別是每次交替時期需要與新的合作對象建立關係的時候,對方可能是你從不認識的同事或主管也可能是廠商。除非你是專職的專案經理,否則這種突然爆增的「初次溝通」聯繫的工作、會大量壓縮到你專案執行時間。在這種情況下要如何達到高效率的溝通,我們可以朝兩個面向來思考看看...
Thumbnail
2024/07/16
專案工作型態很需要「溝通」,特別是每次交替時期需要與新的合作對象建立關係的時候,對方可能是你從不認識的同事或主管也可能是廠商。除非你是專職的專案經理,否則這種突然爆增的「初次溝通」聯繫的工作、會大量壓縮到你專案執行時間。在這種情況下要如何達到高效率的溝通,我們可以朝兩個面向來思考看看...
Thumbnail
2024/01/07
我在漂書站看到這本書的時候,被作者在封面的獨照「驚艷」到,有一股強大氣場,小心翼翼拿著書心理壓力十足(設計封面的人要負很大責任),我到底該不該拿來翻看?我決定開始翻閱,沒多久書中的一句話吸引到我...
Thumbnail
2024/01/07
我在漂書站看到這本書的時候,被作者在封面的獨照「驚艷」到,有一股強大氣場,小心翼翼拿著書心理壓力十足(設計封面的人要負很大責任),我到底該不該拿來翻看?我決定開始翻閱,沒多久書中的一句話吸引到我...
Thumbnail
2023/12/22
工程師要做新產品或是要實現一項新技術,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從想法開始研究相關技術主題,了解客戶需求定義要實作的規格,還要解決實作過程中面臨的技術瓶頸、資源衝突等問題,不只絞盡腦汁還要勞心勞力才能實現心中的理想產品
Thumbnail
2023/12/22
工程師要做新產品或是要實現一項新技術,從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從想法開始研究相關技術主題,了解客戶需求定義要實作的規格,還要解決實作過程中面臨的技術瓶頸、資源衝突等問題,不只絞盡腦汁還要勞心勞力才能實現心中的理想產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工作上的溝通表達、私底下的個人日記寫作跟要在網路上公開寫自己的觀點是三件事,最大差別是「情感」的拿捏,工作上的溝通注重邏輯,個人日記充滿感情,在網路上分享則是要兩者兼具。傳統教育體制讓我們很少主動談自己,更要減少暴露情感,避免競爭對手給予致命打擊,對於在網路上分享、暴光自己、反體制的作法感到相當彆扭
Thumbnail
工作上的溝通表達、私底下的個人日記寫作跟要在網路上公開寫自己的觀點是三件事,最大差別是「情感」的拿捏,工作上的溝通注重邏輯,個人日記充滿感情,在網路上分享則是要兩者兼具。傳統教育體制讓我們很少主動談自己,更要減少暴露情感,避免競爭對手給予致命打擊,對於在網路上分享、暴光自己、反體制的作法感到相當彆扭
Thumbnail
我發現,自由書寫可以幫我照顧自己,還能帶給我創作的靈感。比如,我用自由書寫來照顧自己工作上的焦慮與分心。想用焦慮和分心的例子,跟大家分享,自由書寫帶給我的收穫和啟發。 老師說,我們不需要去外面找答案,真正的答案我們的內心早已知道。通過持續練習自由書寫,有一天我們的潛意識會突然為我們解答的。
Thumbnail
我發現,自由書寫可以幫我照顧自己,還能帶給我創作的靈感。比如,我用自由書寫來照顧自己工作上的焦慮與分心。想用焦慮和分心的例子,跟大家分享,自由書寫帶給我的收穫和啟發。 老師說,我們不需要去外面找答案,真正的答案我們的內心早已知道。通過持續練習自由書寫,有一天我們的潛意識會突然為我們解答的。
Thumbnail
多年後,我放下所有對於生活的惶惑、困窘、自責、糾結……放下一些對寫作的期待努力面對與接受能書寫與不能書寫的日子,反而能更自在的面對它,因為我能用更多豐富的面向去看待人生、去解讀體驗,寫作成為心流,而不是苦工。
Thumbnail
多年後,我放下所有對於生活的惶惑、困窘、自責、糾結……放下一些對寫作的期待努力面對與接受能書寫與不能書寫的日子,反而能更自在的面對它,因為我能用更多豐富的面向去看待人生、去解讀體驗,寫作成為心流,而不是苦工。
Thumbnail
回顧過去一整年, 我的學習、看的書、寫的文章, 甚至是演講分享, 都是focus在「覺察感受」的重要。 今年新的期許: 『讓自己每時每刻都活在深度的感知裡』 期許能更深層的去感受身體的覺知、心靈的想望, 然後真誠以對,並且用心回應她。😊 ▪️ 前一段時間, 因為疫情攪局, 讓工作和家庭生活節奏變得
Thumbnail
回顧過去一整年, 我的學習、看的書、寫的文章, 甚至是演講分享, 都是focus在「覺察感受」的重要。 今年新的期許: 『讓自己每時每刻都活在深度的感知裡』 期許能更深層的去感受身體的覺知、心靈的想望, 然後真誠以對,並且用心回應她。😊 ▪️ 前一段時間, 因為疫情攪局, 讓工作和家庭生活節奏變得
Thumbnail
2022的下半年,我一直在思索一件事情:怎麼在工作中誠實面對自己? 這真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在許多情境之下,我們經常只想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把不好的隱藏起來,而職場就是最好的例子,當我們對職涯的追求越來越高時,就越容易想隱藏自己的弱項,長久下來容易發展出不健康的心理。
Thumbnail
2022的下半年,我一直在思索一件事情:怎麼在工作中誠實面對自己? 這真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在許多情境之下,我們經常只想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把不好的隱藏起來,而職場就是最好的例子,當我們對職涯的追求越來越高時,就越容易想隱藏自己的弱項,長久下來容易發展出不健康的心理。
Thumbnail
從小我就困惑:「為什麼我在這裡?」「生命的意義為何?」「為什麼這麼多苦痛?」 又,誰沒有缺角呢?
Thumbnail
從小我就困惑:「為什麼我在這裡?」「生命的意義為何?」「為什麼這麼多苦痛?」 又,誰沒有缺角呢?
Thumbnail
從心理健康或者靈性層面來看,隨心書寫還有排解負面情緒的好處。據說,若以靜心狀態來進行書寫,可以淨化念頭、排除負面的情緒及想法,是非常棒的靜心方式。
Thumbnail
從心理健康或者靈性層面來看,隨心書寫還有排解負面情緒的好處。據說,若以靜心狀態來進行書寫,可以淨化念頭、排除負面的情緒及想法,是非常棒的靜心方式。
Thumbnail
一個多星期沒有寫文章,那種想要分享的爆炸心情,揮之不去卻也成為了自己寫下去的動力,而您為什麼而寫呢?過去的一週,我都沒有寫作。部落格跟原本訂好要發刊的電子報,上一週都處於停更的狀態。不是因為沒有東西可以寫,而是重複的經歷一個整理的過程,然後正在漸漸的收尾。
Thumbnail
一個多星期沒有寫文章,那種想要分享的爆炸心情,揮之不去卻也成為了自己寫下去的動力,而您為什麼而寫呢?過去的一週,我都沒有寫作。部落格跟原本訂好要發刊的電子報,上一週都處於停更的狀態。不是因為沒有東西可以寫,而是重複的經歷一個整理的過程,然後正在漸漸的收尾。
Thumbnail
其實這些事我是先做的,因為靜坐、正念和冥想是近期做比較多的,就在前一篇先寫。   壹.書寫—可以   1.抒發情緒:我發現,以書寫抒發情緒的效果比用說的好好幾倍。有的人碰到朋友,或是在任何場合碰到可以講話的機會,就會將最近的、在意的事情講一遍,講了許多遍之後,或許對那件事的情緒會比較淡了,如果用寫的
Thumbnail
其實這些事我是先做的,因為靜坐、正念和冥想是近期做比較多的,就在前一篇先寫。   壹.書寫—可以   1.抒發情緒:我發現,以書寫抒發情緒的效果比用說的好好幾倍。有的人碰到朋友,或是在任何場合碰到可以講話的機會,就會將最近的、在意的事情講一遍,講了許多遍之後,或許對那件事的情緒會比較淡了,如果用寫的
Thumbnail
好久沒有在電腦前面敲著鍵盤寫些什麼。 好些日子,我總以忙碌充當藉口換取一些寧靜。 那種感覺好像全世界與人連接的門都關了。說也奇怪,我一個人待在關上門的房裡,竟也自得其樂,覺得美好。 封閉的日子過慣了,我變得更加懶散,懶得和人打交道,懶得應酬,懶得和無關緊要的人說些無關痛癢的垃圾話。
Thumbnail
好久沒有在電腦前面敲著鍵盤寫些什麼。 好些日子,我總以忙碌充當藉口換取一些寧靜。 那種感覺好像全世界與人連接的門都關了。說也奇怪,我一個人待在關上門的房裡,竟也自得其樂,覺得美好。 封閉的日子過慣了,我變得更加懶散,懶得和人打交道,懶得應酬,懶得和無關緊要的人說些無關痛癢的垃圾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