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長大 開啟親子教養的春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改變從今天開始
改變從今天開始,三個好入手的日常生活習慣,學會正向語法的親子對話、學會適時真誠的讚美、學會時時感謝他人的付出。以下我們將逐一與大家分享:
習慣一----學會正向語法
正向語句的神奇魔法從使用正向及肯定的語句,例如:喜歡、希望、可以、要等表述開始;換句話說,就是學會拿掉例如討厭、不喜歡、不要、不可以等的負面語詞,來跟孩子說話。
重要技巧提醒:要將具體行為內容說出來。一句「我討厭你」,只會讓人一頭霧水,直覺整個人都被否定,卻不清楚你希望自己怎樣做?怎樣改進?只有將具體行為內容說出來,才能真的幫到孩子,具體行為內容的正向語句說法示範如次:
【常見說法】我討厭你東西亂放。
【正向語句】我喜歡你東西放在固定的地方。
【常見說法】你不可以遲到。
【正向語句】我喜歡你準時到。
【常見說法】回家不可以先看電視。
【正向語句】我喜歡你回家先寫作業。
【常見說法】你不要偏食。
【正向語句】我喜歡你每種食物都吃,均衡飲食會讓你長高。
【常見說法】每天早上都叫不起來很氣耶!
【正向語句】我希望明天早上來叫你起床時,能看到你可愛的笑臉。
正向語句清楚表達我們希望孩子做到的行為或者努力的方向,孩子小的時候都很想得到父母的認同,只要父母清楚表達孩子有努力的目標,正向的循環和改變就指日可待。
習慣二----學會適時真誠的讚美
讚美在華人教養文化中常常被遺忘,但是讚美卻是要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滋養劑,能幫助孩子理解甚麼是好行為,並持之以恆。平心而論,大人也喜歡被讚美和被認同,更遑論孩子有多期待父母讚美。
重要技巧提醒:讚美要具體真誠。具體真誠的讚美是一種肯定,能讓人有繼續做下去的動力;為了讚美而讚美,就只感受到空洞,引不起下次再做的熱情,讚美的效果將大打折扣。
具體真誠的讚美說法示範如次:
【常見說法】你地掃得很好。
【進階說法】我看到你掃地時會把桌椅移動掃乾淨後又還原,我覺得你地掃得很仔細、掃得很乾淨。
【常見說法】你筆記做得很好。
【進階說法】你筆記裡的心智圖和表格一目了然,能很快知道這個單元的內容,你筆記做得很好。
【常見說法】你今天作業很快寫完,很棒。
【進階說法】你看見你今天一回家就開始做作業,而且剛剛檢查內容準確度很高,代表你很用心又有效率,很棒。
大家應該可以看出進階說法的不同,進階說法具體說出好的行為並且及時給予肯定,立即在孩子心中注入一股暖流活水,孩子可以很快知道自己的好行為並且在下次同樣情境很容易重複這樣的好行為。
習慣三----學會時時感謝他人的付出
心中有愛,又能把愛說出來的孩子是幸福的。我們先學會,先成為這樣的人,只要我們先做出示範,孩子就能從我們的示範中自然學習,我們都能養出這樣的孩子。
重要技巧提醒:感謝一樣要掌握具體事件或行為,再加上情感回饋,讓感謝更有力量。
具體表達感謝的說法示範如次:
【常見說法】謝謝!或者哇!神奇哦。
【進階說法】謝謝你端茶給我喝,突然間感覺好很多!或者謝謝你端茶給我喝,你真細心,謝謝你注意到我想喝水了。
【常見說法】謝謝你幫忙提東西!
【進階說法】謝謝你幫忙提東西,有人一起工作的感覺真的比較輕鬆和愉快!或者謝謝你願意幫我提東西,因為你的幫忙我的工作進行快很多感覺也輕鬆愉快多了,謝謝你!
【常見說法】謝謝你送的卡片!
【進階說法】謝謝你送的卡片,我很喜歡卡片上的字,收到你的心意讓我有開心的感覺。謝謝你!
習慣的養成需要時間,邀請您從今天開始,第一次練習可能有點生疏,記得只要開始就離開原點往前進了一大步,當你表達得越來越順,你很快會發現自己的臉部線條變柔和,孩子的笑容變多且越看越可愛,恭喜你!正向的改變已經開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會員
7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青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寫作可以是一段美好的回憶! 當孩子進入小學學習,家庭生活就進入另一種型態,從幼稚園遊樂過生活進階到書寫學習階段,可能會有日記、週記、學習單、報告等陸續遇到,身為家長的你,如果因此感到困擾,有心卻不知如何為之,本文會是您不錯的參考。 文章要動人,重點是能藉由文字勾勒出畫面,畫面一出,說完故事,文章也完
最近常有人問我,因應素養導向學習,如何有效提升孩子的國文及社會能力?所謂素養導向學習,主要的內涵在跳脫過去強調認知領域的記憶學習,希望透過任務及情境,培養有方法、有策略、能思考、能團隊合作、分工、同理等情意發展的學習能力。因此,一個國文和社會領域背景知識越豐富的孩子,在素養導向學習歷程中就相對更能如
目前後期中等教育階段學生共有三類,包括技高生(原稱高職生)、綜高生、普高生,科技大學四技二專升學進路可以在上列圖表中清楚看出,為方便大家理解以下我們以畢業生身分別加以說明: 一、技高生(含綜高生)參加每年4月末5月初第一周辦理的統測後可以以統測成績,選擇參加四技二專甄選入學,或者之後的登記分發。一般
112學年度統測即將在4月29日及4月30日舉行,愈是靠近應考日,愈是要穩定心情,每天規律複習,每科每天都有進度,穩扎穩打正常作息,視需要做筆記,備妥上考場當日考前可以翻閱的總複習資料或筆記將有助於應考當日的穩定,尤其近兩年因為疫情已經不開放陪考,如果考生於現時溫書期間感到焦慮時,可以準備一個喜歡的
17歲,為賦新辭強說愁的年紀。 身體突然長大,好像可以做很多事,卻又有著很多的猶豫與限制,敏感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未成年法律上很多的模糊地帶和限制,遊走在觸法的邊緣。 長年在第一線的教育現場,來到我面前的孩子都有些故事,我常請他們再努力一點,讓自己靜下來撐過高中三年,等一個18歲後海闊天空
常常聽到「祝你成功」的祝福語,當我們靜下來再思考時,就發現也許如何定義成功會是個值得審視的議題。 有沒有發現成功許多時候是跟別人比較來的,真的是這樣嗎? 好像是,例如推甄申請入學,頂大名額有限,能過第一階段的學生都有兩把刷子,能錄取就是跟別人比較後的結果。這是一種常模參照評量,也是眾多考生心理壓力的
寫作可以是一段美好的回憶! 當孩子進入小學學習,家庭生活就進入另一種型態,從幼稚園遊樂過生活進階到書寫學習階段,可能會有日記、週記、學習單、報告等陸續遇到,身為家長的你,如果因此感到困擾,有心卻不知如何為之,本文會是您不錯的參考。 文章要動人,重點是能藉由文字勾勒出畫面,畫面一出,說完故事,文章也完
最近常有人問我,因應素養導向學習,如何有效提升孩子的國文及社會能力?所謂素養導向學習,主要的內涵在跳脫過去強調認知領域的記憶學習,希望透過任務及情境,培養有方法、有策略、能思考、能團隊合作、分工、同理等情意發展的學習能力。因此,一個國文和社會領域背景知識越豐富的孩子,在素養導向學習歷程中就相對更能如
目前後期中等教育階段學生共有三類,包括技高生(原稱高職生)、綜高生、普高生,科技大學四技二專升學進路可以在上列圖表中清楚看出,為方便大家理解以下我們以畢業生身分別加以說明: 一、技高生(含綜高生)參加每年4月末5月初第一周辦理的統測後可以以統測成績,選擇參加四技二專甄選入學,或者之後的登記分發。一般
112學年度統測即將在4月29日及4月30日舉行,愈是靠近應考日,愈是要穩定心情,每天規律複習,每科每天都有進度,穩扎穩打正常作息,視需要做筆記,備妥上考場當日考前可以翻閱的總複習資料或筆記將有助於應考當日的穩定,尤其近兩年因為疫情已經不開放陪考,如果考生於現時溫書期間感到焦慮時,可以準備一個喜歡的
17歲,為賦新辭強說愁的年紀。 身體突然長大,好像可以做很多事,卻又有著很多的猶豫與限制,敏感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未成年法律上很多的模糊地帶和限制,遊走在觸法的邊緣。 長年在第一線的教育現場,來到我面前的孩子都有些故事,我常請他們再努力一點,讓自己靜下來撐過高中三年,等一個18歲後海闊天空
常常聽到「祝你成功」的祝福語,當我們靜下來再思考時,就發現也許如何定義成功會是個值得審視的議題。 有沒有發現成功許多時候是跟別人比較來的,真的是這樣嗎? 好像是,例如推甄申請入學,頂大名額有限,能過第一階段的學生都有兩把刷子,能錄取就是跟別人比較後的結果。這是一種常模參照評量,也是眾多考生心理壓力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之所以重拾《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這本書,原因這本書早在兩年前就買回家,而我的老大都已經五歲了、幾乎不算是學齡前了,若不再趕緊看完,深怕書中有用的資訊來不及用上。
Thumbnail
縱向關係就是製造上對下的區別。有些母親會稱讚幫忙做家事的小孩:「你好棒,會幫媽媽做家事呢」。這時候母親在不知不覺中已把孩子的地位看得比自己低,因為當今天換成婆婆做相同的事情時,想必媽媽就不會說:「你好棒,會幫忙做家事呢。」因此稱讚這件事情其實帶有「操控」的意味,稱讚是能力好的人對能力較差的人做的事。
Thumbnail
溫和而堅定的正向教養到底該怎麼做呢? 看多看久了孩子的問題行為,有時候容易忽略孩子原來的優勢,即使看到好的行為也覺得理所當然,但是如果可以放大這種「理所當然」,才有機會往更健康的方向發展,也減少需要不斷提醒甚至罵人的辛苦,一起來看看怎麼做吧。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高期望的時代,父母們是否忘記了孩子成長路上的「小確幸」?小到自己穿衣、收玩具的每一個小進步,都可能是孩子自信與責任感的關鍵種子。 透過日常的細微觀察與真誠稱讚,一句簡單的「你做得很好」可能就是孩子勇敢探索世界的最大動力。 想知道如何在生活中找尋稱讚的契機,培養孩子的學習熱情和情感智
Thumbnail
當孩子提出稱讚時,應該仔細思考怎麼回應,如何在稱讚中鼓勵孩子進步,而非僅僅讚美表面行為。透過提問,觀察孩子的內在動機,促使孩子自我梳理與認識,培養內驅力的種子,使孩子能順從內在驅力行動。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Thumbnail
陪孩子以正面的心態去適應任何大小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Thumbnail
在上一集的節目我們提到「沒有壞小孩,只有好跟不好的行為」是正向教養這個理論的基本原則。今天我們將分享了解正向教養的特點~
Thumbnail
之所以重拾《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這本書,原因這本書早在兩年前就買回家,而我的老大都已經五歲了、幾乎不算是學齡前了,若不再趕緊看完,深怕書中有用的資訊來不及用上。
Thumbnail
縱向關係就是製造上對下的區別。有些母親會稱讚幫忙做家事的小孩:「你好棒,會幫媽媽做家事呢」。這時候母親在不知不覺中已把孩子的地位看得比自己低,因為當今天換成婆婆做相同的事情時,想必媽媽就不會說:「你好棒,會幫忙做家事呢。」因此稱讚這件事情其實帶有「操控」的意味,稱讚是能力好的人對能力較差的人做的事。
Thumbnail
溫和而堅定的正向教養到底該怎麼做呢? 看多看久了孩子的問題行為,有時候容易忽略孩子原來的優勢,即使看到好的行為也覺得理所當然,但是如果可以放大這種「理所當然」,才有機會往更健康的方向發展,也減少需要不斷提醒甚至罵人的辛苦,一起來看看怎麼做吧。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高期望的時代,父母們是否忘記了孩子成長路上的「小確幸」?小到自己穿衣、收玩具的每一個小進步,都可能是孩子自信與責任感的關鍵種子。 透過日常的細微觀察與真誠稱讚,一句簡單的「你做得很好」可能就是孩子勇敢探索世界的最大動力。 想知道如何在生活中找尋稱讚的契機,培養孩子的學習熱情和情感智
Thumbnail
當孩子提出稱讚時,應該仔細思考怎麼回應,如何在稱讚中鼓勵孩子進步,而非僅僅讚美表面行為。透過提問,觀察孩子的內在動機,促使孩子自我梳理與認識,培養內驅力的種子,使孩子能順從內在驅力行動。
Thumbnail
內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再設想父母的想法,以及一些個人想法。
Thumbnail
陪孩子以正面的心態去適應任何大小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Thumbnail
在上一集的節目我們提到「沒有壞小孩,只有好跟不好的行為」是正向教養這個理論的基本原則。今天我們將分享了解正向教養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