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地-13歲受到性虐待的相關經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停筆的後續。


後記:
自從這個主題寫到第八篇, 我的<13歲受到性虐待的相關經驗-下篇>就好似失蹤一般。 一方面是憂鬱症的頻頻發病讓我卡住, 二方面是<下篇>寫完之後, 就我當時的時間段,會繼續新的不幸, 而且過程極其悲慘,我不禁想逃避, 就覺得記憶裡的人生會不會停在這裡, 比繼續將實際書寫下去...幸福。
這讓我猶豫。 也擔心會不會痛苦到寫不完就死了。


於是先寫了<13歲的假面生活>, 接連想起來很多當時的情緒。 至少那個部分算是極少數較為[正面]、[快樂],的相關記憶。 但在我的人生中,通常快樂是為了痛苦做鋪墊, 短暫的幸運過後,是十倍數比例的不幸, 這樣不對等的際遇相互交織, 間接或直接的塑造了我現今的模樣。 我在電話裡自白式的聊了當時的細節, 將過去掩藏的自我都掘了出來, 組織成不帶罪疚羞恥的語言, 用沒有濾鏡的眼光,以描述事情的方式補充。 這應該對我有幫助, 雖然至今還不知道幫助在哪。


我好像有比較輕鬆, 包袱減輕了一分, 但接下來從時光機裡拿出來的, 都是逐漸不幸的過程, 劇情只會漸緩下坡, 彷彿某個世界意志巴不得你趕快死。


當許多不幸都集中在一個角色身上, 這篇「故事」的內容會逐漸沉重.... 像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輕——那些輕盈的際遇, 逐步沉重到難以負擔的程度。 這可能會讓文章變得不太好看, 或看完心情不會太愉快 。


但是我的人生就是這樣。 只是我也一直在考慮描述關乎[性]的過程與尺度, 在我短暫的人生裡,不會考慮關乎名聲清白等問題。 可能家人看到了會比較痛苦,尤其是, 如果在我死了之後再看到,成倍暴擊、加倍痛苦。

其實,


痛是很普遍的事情,

我的童年裡碰到的同學、男孩女孩、 半數以上都有性騷性侵的經驗, 在那個還不盛行離婚、看似家庭完整的保守年代, 男性的權利與惡意,暴力與強暴都比比皆是, 年幼的羔羊們竟然都是惡狼們唾手可得的沉默祭品。


畢竟,如果不安靜,家庭、學校、家族、社會、甚至教會當中的潛規則/制度/文化會叫她/他們閉嘴,光教會裡的性侵,我就曾碰過兩個案例。這是一個粉飾太平、以道德、孝順、服從、自由、平等、憲法為基礎教育的社會當中,檯面下的普遍現象。 性太羞恥、傷痛的形式又太過惡劣、罪咎與認同就是那塊裹著傷痛的遮羞布,很多的創傷都在性當中。
甚至無論人們結婚與否。

如果不誠實的描述其中的細節或心理狀態...似乎就無法被知道。


無論最後閱讀的人是誰,能否正確的評斷, 是否可以不帶著情慾的眼光看待其中的內容, 畢竟我寫這些, 並不是為了娛樂或取悅他人獵奇窺探隱私的心理。 (如果是,我不會把自己的真名放進去)


總要有人,
螁去衣服、揭去瘡疤,
讓那些同樣被性創傷的人,
有勇敢的能力、承認這些並不是她們的羞恥慚愧。
而寫出這些情節, 不是為了指責甚麼人,
只是我的人生負累過於沉重, 想要在離去前,卸下一些包袱行李。


—「給在恆久停滯在13歲的創傷裡,那個無法停止受苦的自己」


3會員
1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倪晗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意義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喪禮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發作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13歲.長期經歷性虐待<上>
閱讀時間約 19 分鐘
14歲.性脅迫
閱讀時間約 20 分鐘
13歲.長期經歷性虐待<中>
閱讀時間約 23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前往目的地的路上,有時會遇到其他前往自己目的地的人】如果出門,在前往目的地的時候, 會遇到很多紅綠燈, 這些紅綠燈給每個要前往自己目的地的人有了互相等待的共識。 在我們的生活中, 關於自己的目的與他人的目的相撞的時候, 等待的時機卻是自己要斟酌的。 **** 擅長「人情世故」的人,可以熟練的掌控等待的時機。 很多強調正直的孩子很抗拒明白人情世故
Thumbnail
avatar
漂泊者的樹
2023-06-13
請輸入目的地股價向來不由價值所驅動,而是由市場資金來運
Thumbnail
avatar
堅定踏實
2023-06-04
生活不只是目的地,更重要的是沿途的風景和經歷。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中的旅行者,帶著各自的目的和夢想,探索這個世界。我們會遇到各種人,看到各種風景,體驗各種情緒。
Thumbnail
avatar
微觀生活宏觀視野
2023-05-13
如何到達目的地最快?不要被GOOGLE的行車路線所制約了!對於如何到達目的地這件事,現在有GOOGLE地圖服務,只要點選行車路線這個選項之後,就會顯示出各種從現在位置到達目的地的方式。看是要開車或是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前往都行,當然也可以步行前往,看看哪一種方式最符合自己當下的需求,然後就可以照著建議的路線去做。例如要從台北的民權西路捷運站前往台北車站,可以搭
Thumbnail
avatar
深邃月光
2023-04-13
晚一點到達目的地有什麼關係?走的到就好了啊!「如果真的很想要,怎麼不一開始就努力呢?又何必浪費那兩年?」
Thumbnail
avatar
老Sue
2022-10-31
我才不在乎目的地是哪裡最初,是火車站。 臉書剛剛在同學間開始流行,還是拿著按鍵式手機。青年少女羞赧地互噎著心底話,處在曖昧地帶。 幾次敵不過想念,約定好見面,搭上火車就奔赴他的所在,而他定會在離驗票口最近的地方等我。我總是惶惶然地揣著期待的心,想像自己是穿過《神隱少女》中欲通往魔法世界的黝暗隧道⋯⋯
avatar
魏于婷
2020-06-02
興趣沒有目的地 | 曾博恩 | TEDxProvidenceUniversity 今天的主題來聊聊,「興趣」這件事。  先前聽完曾博恩《興趣沒有目的地》TED演講之後,發現其實底下的留言才更是重要,不同領域的人同樣聽了一場講座,感想都不同,所以才更要去看回覆人的想法,裡面大部分都提到非常的受用,非常的令人反思,留言底下也充斥著不同行業的人,對於工作跟追求興趣的辛苦血淚史。
Thumbnail
avatar
Serene
2020-01-31
興趣沒有目的地_因為喜歡 所以學習「你學習的初衷是什麼?」「是想證明給別人看嗎?」 都不是,那是否就無所謂能不能被理解了。
Thumbnail
avatar
eva.alien
2019-11-06
【60秒鐘音樂雜誌.歌手專訪】沒有目的地的旅途?Nowhere Boys介紹新碟每段旅途,總有其目的地,但Nowhere Boys展開的航海時代,卻是一場《Journey to Nowhere》?聽起來,像是漫無目的地到處逛逛,沒有大方向。但在Nowhere Boys眼中,這個「無自性」的狀態,才能令他們的旅途圓滿。
Thumbnail
avatar
閱評流
201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