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札記:圖解回話技術。說話的藝術學起來,這本書教你懂得如何回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要說出來啊,我才知道啊」,「說了你還不是一樣」,「算了算了,跟你沒辦法做溝通啦」

這幾句話會不會覺得很孰悉?有時候一些狀況,就是一般家庭的日常生活吵架小事。好像華人家庭的通病,都是如此-缺乏溝通

一旦吵起來說話是最難聽也最兇。大部分是不知該如何開口,才造成隔閡。然而也是因為家人,容忍度能夠更大,所以在吵架時候肆無忌憚地說出一些難聽的話,但其實吵完後問題還是存在著。

書中有一句話「溝通不能只靠默契」對於這句話我挺有感受。
不論是在家人/朋友/同事,其實都有出現過類似的狀況。

「我以為你會怎樣做...」「不是啊,你又沒有說,你沒說我怎麼知道」

這個『我以為』就是經常造成誤會,導致雙方不開心的矛盾點。以為雙方有默契,心有靈犀的知道對方會怎麼做,但結果卻不是導致當下的不開心。

然而舊時代的溝通,那不是溝通。往往「聽」都只是閉嘴不說話,聽另一方念念就過了。沒有想過要一起協力改善問題或是只讓另一方唱獨角戲。

溝通是要做到雙向溝通,對一件事物一起討論達成共識。「聽」不是只是閉嘴不說話。

作者說,新時代我們更要提升「聽」和「說」的能力,學會聽得懂才能懂得如何回話。

這本書搭配著圖解,告訴我們什麼情況下可以怎麼回覆,言簡意賅。平常我們可以照著書中實際練習。期許自己也能是個說話得體的人。

avatar-img
6會員
32內容數
📍透過閱讀分享知識,並為所有熱愛書本與探索的人提供一個豐富心靈角落 📍書本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輩子的財富帶我們通往世界的鑰匙,相信閱讀越富貴 🌟不論是尋求深刻的文字旅程,還是想瞭解東南亞的獨特風情,希望我的分享能帶來一場富足有趣的閱讀之旅。讓我們一起讀書讀人讀世界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ukue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者:林萃芬-諮商心理師 從書中解析腳色人格特質,探索天賦潛能,洞悉心理狀態,讓自己度過各種難關。書中能讓自我理解是屬於鬼滅裡的哪一種人格?如何更認識自己? 書摘重點整理以及心得整理: CH1 鬼滅重點主角群角色分析 >竈門炭治郎:源源不斷的正能量,同理每個人的處境 1. 無條件的
一、這本書是誰寫的? 劉潤,中國著名商業顧問。 二、誰需要閱讀這本書?​ 此書適合能洞察清楚事世的邏輯思維以及每件事的問題根本,進而採取解決之道之人閱讀。 三、這本書可以帶來哪些幫助?​ 讓思緒更清晰,透過理解底層邏輯源於不同中的相同,變化背後之不變,採取相對應策略,不斷創造新方法。更清楚的說
作者:林萃芬-諮商心理師 從書中解析腳色人格特質,探索天賦潛能,洞悉心理狀態,讓自己度過各種難關。書中能讓自我理解是屬於鬼滅裡的哪一種人格?如何更認識自己? 書摘重點整理以及心得整理: CH1 鬼滅重點主角群角色分析 >竈門炭治郎:源源不斷的正能量,同理每個人的處境 1. 無條件的
一、這本書是誰寫的? 劉潤,中國著名商業顧問。 二、誰需要閱讀這本書?​ 此書適合能洞察清楚事世的邏輯思維以及每件事的問題根本,進而採取解決之道之人閱讀。 三、這本書可以帶來哪些幫助?​ 讓思緒更清晰,透過理解底層邏輯源於不同中的相同,變化背後之不變,採取相對應策略,不斷創造新方法。更清楚的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一次孩子問我說:「媽媽,為什麼妳不管跟誰都有話聊?」 其實,我覺得秘訣在於找到與不同人的共同話題。 雖然聽起來容易,但其實最需要的是對他人的好奇心,以及善於觀察的敏銳力,更重要的是適時地給予對方具體的讚美,再附帶真誠的微笑,我想就能讓溝通順暢,還能增加彼此的好感度。 許多人總
Thumbnail
溝通是雙向的 溝通的意思是互相了解對方想法/交換想法,溝通可分為兩部份,要完成這兩部份,有來有往,才是有效的溝通。 聆聽別人 表達自己 當我們有情緒的時候,在溝通過程中會衝口而出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這樣不但無法解決事情,還令事情更糟。如何做到讓另一半冷靜地聆聽你的需求,而你又能夠表達自己?吵
人們都說溝通很重要,但你曾經仔細思考過溝通為什麼重要嗎?   今天想分享一些我個人的經歷與整理。   在我剛出社會時,我還不懂溝通是什麼,以及為什麼溝通很重要。我在缺少了這項能力的情況下走了幾年,發現要做的事、想做的事都困難重重,其中一個很大的感受就是沒有人願意聽我的,周圍的人不理解我的痛苦..
很多時候在相處上出問題是因為每當溝通時心中早有一句「我知道你想說什麼」,於是就不再聽下去了。 人所呈現表達的,並不一定代表實際上想說的話,這點無論在言語、肢體或文字溝通上皆適用,只跳過過程看結論、用表面摘要意思去解讀一個人的話,會遺漏掉很多真正重要的、說不定是我們真正尋求的關鍵訊息。
Thumbnail
只要能掌握溝通分際,是否「本來就很會說話」倒不見得是重要考量。
Thumbnail
對於溝通這件難題,我一直想不透。 在生活的環境中,溝通從來不與我有關聯性,溝通這件事的重要性也是我自戲劇裡學來的。在我了解很多事情是能透過溝通解決而非爭吵時,當時的我以為所有難題便能迎刃而解了。當然事情絕非我想的那麼容易。哈哈…… 當一個人的情緒你無法控制住的話,如何溝通?又或是你們的邏輯不建立
我覺得談話很難 尤其是要有效的談話,更難 譬如說~ 難免都會用情緒化的字眼 我也很了解那些情緒化字眼不會幫助溝通 但總是無法克制自己 其實我很想要跟我爸說 請你「以身作則」 因為他總看不到他自己的錯誤 卻對任何人都可以批評 但我竟然最後說 「對!你最好~我們都不好,你最好~我接
Thumbnail
我們可能都遇到過在關鍵時刻保持沉默的人。 為了探討為什麼一方激動時對方反而選擇保持沉默,本文從兩種情況出發,分析了沉默者的心理和行為模式,以及該如何有效溝聽。 當激動者和溝通者意識到雙方情緒和沉默者的身體語言後,可以實現更良好有效的溝通。
許多人都疑惑:為何面對另一半/家人,心中明明有滿滿的愛,卻常常說沒兩句就劍拔弩張,快要吵起來呢?《家人使用說明書》介紹了心靈對話的重要性,以及對話技巧,教人如何展開建設性的溝通。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肯定存在著歧異,但造成人際關係的紛爭多半是「表達方式」出了問題,雖說我們時常說「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但有沒有可能盡量在表達的時候避免他人誤解或感到不舒服呢? 《換個方式說,壞事也能變好事》這本書便直指「表達技巧」中最重要的是顧慮對方的感受。無論是拒絕、建議、提問或是讚美,其實都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有一次孩子問我說:「媽媽,為什麼妳不管跟誰都有話聊?」 其實,我覺得秘訣在於找到與不同人的共同話題。 雖然聽起來容易,但其實最需要的是對他人的好奇心,以及善於觀察的敏銳力,更重要的是適時地給予對方具體的讚美,再附帶真誠的微笑,我想就能讓溝通順暢,還能增加彼此的好感度。 許多人總
Thumbnail
溝通是雙向的 溝通的意思是互相了解對方想法/交換想法,溝通可分為兩部份,要完成這兩部份,有來有往,才是有效的溝通。 聆聽別人 表達自己 當我們有情緒的時候,在溝通過程中會衝口而出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這樣不但無法解決事情,還令事情更糟。如何做到讓另一半冷靜地聆聽你的需求,而你又能夠表達自己?吵
人們都說溝通很重要,但你曾經仔細思考過溝通為什麼重要嗎?   今天想分享一些我個人的經歷與整理。   在我剛出社會時,我還不懂溝通是什麼,以及為什麼溝通很重要。我在缺少了這項能力的情況下走了幾年,發現要做的事、想做的事都困難重重,其中一個很大的感受就是沒有人願意聽我的,周圍的人不理解我的痛苦..
很多時候在相處上出問題是因為每當溝通時心中早有一句「我知道你想說什麼」,於是就不再聽下去了。 人所呈現表達的,並不一定代表實際上想說的話,這點無論在言語、肢體或文字溝通上皆適用,只跳過過程看結論、用表面摘要意思去解讀一個人的話,會遺漏掉很多真正重要的、說不定是我們真正尋求的關鍵訊息。
Thumbnail
只要能掌握溝通分際,是否「本來就很會說話」倒不見得是重要考量。
Thumbnail
對於溝通這件難題,我一直想不透。 在生活的環境中,溝通從來不與我有關聯性,溝通這件事的重要性也是我自戲劇裡學來的。在我了解很多事情是能透過溝通解決而非爭吵時,當時的我以為所有難題便能迎刃而解了。當然事情絕非我想的那麼容易。哈哈…… 當一個人的情緒你無法控制住的話,如何溝通?又或是你們的邏輯不建立
我覺得談話很難 尤其是要有效的談話,更難 譬如說~ 難免都會用情緒化的字眼 我也很了解那些情緒化字眼不會幫助溝通 但總是無法克制自己 其實我很想要跟我爸說 請你「以身作則」 因為他總看不到他自己的錯誤 卻對任何人都可以批評 但我竟然最後說 「對!你最好~我們都不好,你最好~我接
Thumbnail
我們可能都遇到過在關鍵時刻保持沉默的人。 為了探討為什麼一方激動時對方反而選擇保持沉默,本文從兩種情況出發,分析了沉默者的心理和行為模式,以及該如何有效溝聽。 當激動者和溝通者意識到雙方情緒和沉默者的身體語言後,可以實現更良好有效的溝通。
許多人都疑惑:為何面對另一半/家人,心中明明有滿滿的愛,卻常常說沒兩句就劍拔弩張,快要吵起來呢?《家人使用說明書》介紹了心靈對話的重要性,以及對話技巧,教人如何展開建設性的溝通。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肯定存在著歧異,但造成人際關係的紛爭多半是「表達方式」出了問題,雖說我們時常說「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但有沒有可能盡量在表達的時候避免他人誤解或感到不舒服呢? 《換個方式說,壞事也能變好事》這本書便直指「表達技巧」中最重要的是顧慮對方的感受。無論是拒絕、建議、提問或是讚美,其實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