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長大:做人的禮物哲學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送禮送到心坎裡

    你一定有過打開禮物停3秒鐘的經驗,因為收到的禮物可能用不上或者根本不喜歡!回過頭來想一想,你自己又是如何送禮物的呢?是送自己覺得好、覺得喜歡的禮物給對方,還是送適合對方或者對方喜歡的禮物?

    如何送禮送到心坎裡?這個送禮哲學其實和待人處世的道理是相通的,所謂對對方好的方式,其實應該是對方喜歡的方式!是對方想要的方式!是對方希望的方式!畢竟只有以對方喜歡、想要、希望的方式對待對方,對方更能接受我們,我們也才更有機會達到想要的結果。

    從最簡單的溝通說起,溝通是「你聽我說」?還是「我聽你說」?很多人都陷在「你聽我說」的陷阱裡,陷阱的開始常出現在不對等的關係中,例如上對下、長官對下屬、長輩對晚輩,這種「你聽我說」的溝通結果,其實跟說教沒兩樣。實際上「我聽你說」的溝通是比較有效果的方式,只有在對方將心裡所想的全部說出來,我們才有機會了解並一起面對和處理問題,找到雙贏的結果。只有先放下自己的主觀想法,放下自己的「以為」,確實了解對方,知道對方的想法,我們才有機會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問題解決方法。

 

    用在親子關係上,每當遇到問題時,先幫自己踩剎車,三次深呼吸,先試問自己知道孩子最在意的是什麼嗎?知道孩子現在的害怕或感覺嗎?知道孩子想要甚麼嗎?只要有任何疑問就記得提醒自己給自己和孩子一個互相了解的機會,先冷靜下來,給孩子時間,靜靜聽孩子說說看。

    給大家一個簡要的句子做為參考:

l   我聽說你發生…….的事,我想聽聽看你的想法,你整理一下慢慢告訴我!

    如果孩子不知如何表達或不習慣表達,務必請家長多一點耐心再多等一下,  因為是親子,我們更難在每次事件發生當下把事件當作第一次,所以我們的對話常常受到過往相處經驗影響當下的判斷和感受,你真的可以試試,你的耐心和等待可能聽到孩子出乎意外答案。

    如果覺得需要引導時,可以使用這樣的句子:

l   我需要知道你的想法以及你想要的,我才能跟你一起討論找到比較好的處理方式…………

    我們不一定要成為孩子的朋友,但是可以成為孩子生命的一盞前燈、一本活的參考書、一位心靈導師,在孩子想要的時候、在孩子願意的時候,孩子會想到我們,想跟我們討論也是一件開心的事。

 

    用在夫妻關係上,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能成為夫妻必有難得的緣分,試問自己真的知道另一半想要的是甚麼嗎?會不會我們想給的是一塵不染的家,而對方要的只是陪伴?會不會我們想給的是名牌包,對方要的卻是承載你的承諾可以許願的超人卡?把手機收起來,雙眸中只有對方,好好一起吃個飯,你們很快會想起當初那個20歲或30歲喜歡彼此的自己。會選擇跟對方結婚過一輩子,一定希望自己跟對方都能幸福,只有看見對方原本的樣子,接受對方原本的樣子,喜歡對方原本的樣子,讓對方快樂做自己,這樣前提下的婚姻最具有幸福的基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有改變只能發生在我們自己願意的時候,這時體貼對方、改變自己的所有行為,自己都不會覺得辛苦和委屈,對方則可能因為我們的真心改變,雙方的關係不斷走往正向又健康的循環模式,恭喜你們找到彼此生命的歸宿。

 

用在其他人際關係上,我會這樣提醒自己:

己之所欲施於人是一個原則,尊重是一個前提,我們可以提想法但是記得將選擇權交給對方!

    當你覺得別人不好、對不起自己時,可以到過來反省自己,提醒自己不要成為這樣的人。寧可人負我,我不負人,讓我們一起努力成為自己想要長久交往的那種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青雲的沙龍
25會員
89內容數
青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在教養過程中,對孩子下指令前請三思,請下有效可執行的指令。 在教養過程中,父母常會希望子女配合,希望子女就範,認為對子女好,而對子女提出要求表達期待,或者進行懲戒希望子女謹記。請記得我們的目的是幫助孩子做正確的行為或選擇,而不是傷害孩子,所以請父母在下指令前務必三思。 舉「懲罰」的例子來說,「不
2025/04/01
在教養過程中,對孩子下指令前請三思,請下有效可執行的指令。 在教養過程中,父母常會希望子女配合,希望子女就範,認為對子女好,而對子女提出要求表達期待,或者進行懲戒希望子女謹記。請記得我們的目的是幫助孩子做正確的行為或選擇,而不是傷害孩子,所以請父母在下指令前務必三思。 舉「懲罰」的例子來說,「不
2025/03/04
影片摘要 1964年,日本只有3%的新娘在婚禮上穿婚紗,在「結婚就是要穿和服」的年代,就連職業女性也很少見,身為實業家與改革者的桂由美,開了日本第一家婚紗專賣店。然而從創業初始便困境不斷,開店十年都是虧損。但是由美堅信「一切都是為了新娘的笑容」,努力克服逆境,改變了日本婚禮常識並踏上了世界舞台!
2025/03/04
影片摘要 1964年,日本只有3%的新娘在婚禮上穿婚紗,在「結婚就是要穿和服」的年代,就連職業女性也很少見,身為實業家與改革者的桂由美,開了日本第一家婚紗專賣店。然而從創業初始便困境不斷,開店十年都是虧損。但是由美堅信「一切都是為了新娘的笑容」,努力克服逆境,改變了日本婚禮常識並踏上了世界舞台!
2025/03/04
影片簡介 以色列導演奧里特福克斯羅登(Orit Fouks Rotem)自編自導的作品《她和她們的電影課》為其首部劇情電影,由以色列影后黛娜伊雯(Dana Ivgy)、《愛,悄悄越界》蔻拉哈吉戴斯(Khawlah Hag-Debsy)、以色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喬安娜薩伊德(Joanna Said)等
2025/03/04
影片簡介 以色列導演奧里特福克斯羅登(Orit Fouks Rotem)自編自導的作品《她和她們的電影課》為其首部劇情電影,由以色列影后黛娜伊雯(Dana Ivgy)、《愛,悄悄越界》蔻拉哈吉戴斯(Khawlah Hag-Debsy)、以色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喬安娜薩伊德(Joanna Said)等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親近感怎麼營造? 你常把伴侶的送分題變成送命題嗎? 要滿足對方的需求前,你可以先試著看懂對方的需求
Thumbnail
親近感怎麼營造? 你常把伴侶的送分題變成送命題嗎? 要滿足對方的需求前,你可以先試著看懂對方的需求
Thumbnail
「你怎麼對我說話這樣?」六十多歲的父親生氣地大喊 「你從來都沒有關心過我,還想我對你說話多有禮貌?」我也不客氣地大吼回去 對於父母親,一直抱著一種複雜的情緒。 他們很愛我,家境不富裕的二人,盡了最大努力讓孩子不愁吃穿,這是他們表達愛的方式。
Thumbnail
「你怎麼對我說話這樣?」六十多歲的父親生氣地大喊 「你從來都沒有關心過我,還想我對你說話多有禮貌?」我也不客氣地大吼回去 對於父母親,一直抱著一種複雜的情緒。 他們很愛我,家境不富裕的二人,盡了最大努力讓孩子不愁吃穿,這是他們表達愛的方式。
Thumbnail
有句話是「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如果真的為了對方好,只需給對方我們能給的最合適建議,剩下的就把主導權交回對方手上,因為那是他們的人生,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予祝福。😄
Thumbnail
有句話是「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如果真的為了對方好,只需給對方我們能給的最合適建議,剩下的就把主導權交回對方手上,因為那是他們的人生,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予祝福。😄
Thumbnail
    你一定有過打開禮物停3秒鐘的經驗,因為收到的禮物可能用不上或者根本不喜歡!回過頭來想一想,你自己又是如何送禮物的呢?是送自己覺得好、覺得喜歡的禮物給對方,還是送適合對方或者對方喜歡的禮物?     如何送禮送到心坎裡?這個送禮哲學其實和待人處世的道理是相通的,所謂對對方好的方式,其實應該是
Thumbnail
    你一定有過打開禮物停3秒鐘的經驗,因為收到的禮物可能用不上或者根本不喜歡!回過頭來想一想,你自己又是如何送禮物的呢?是送自己覺得好、覺得喜歡的禮物給對方,還是送適合對方或者對方喜歡的禮物?     如何送禮送到心坎裡?這個送禮哲學其實和待人處世的道理是相通的,所謂對對方好的方式,其實應該是
Thumbnail
「親子溝通課題」真的只能用在親子嗎?  在主管或老闆們「學習管理和提升公司向心力」是不是有所關聯呢? 成為大人(成年人)後是否忘了小時候的情誼,缺乏團結,忘了互相照顧,還是遇事害怕得推卸責任,只剩彼此競爭利益關係的陌生人呢?
Thumbnail
「親子溝通課題」真的只能用在親子嗎?  在主管或老闆們「學習管理和提升公司向心力」是不是有所關聯呢? 成為大人(成年人)後是否忘了小時候的情誼,缺乏團結,忘了互相照顧,還是遇事害怕得推卸責任,只剩彼此競爭利益關係的陌生人呢?
Thumbnail
溝通的技巧,從我出發,不是分析對方。因為人都喜歡被同理,不喜歡被評價 「我感覺你有點難過...」「我聽到你說....」 我們常被外在的刺激而引發情緒,而當我們有了情緒,又是怎麼解讀這個有情緒的自己?這個解讀往往就是我們受苦的原因。
Thumbnail
溝通的技巧,從我出發,不是分析對方。因為人都喜歡被同理,不喜歡被評價 「我感覺你有點難過...」「我聽到你說....」 我們常被外在的刺激而引發情緒,而當我們有了情緒,又是怎麼解讀這個有情緒的自己?這個解讀往往就是我們受苦的原因。
Thumbnail
當長輩說:「你的孩子看到人都不會叫(打招呼),這樣沒禮貌!」「天氣這麼冷,他穿短褲出門,感冒了怎麼辦?」這些話聽到當媽媽的心裡,就會變成「我沒教好孩子!」「我是個不夠好的媽媽!」
Thumbnail
當長輩說:「你的孩子看到人都不會叫(打招呼),這樣沒禮貌!」「天氣這麼冷,他穿短褲出門,感冒了怎麼辦?」這些話聽到當媽媽的心裡,就會變成「我沒教好孩子!」「我是個不夠好的媽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