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海默症與睡眠障礙:睡眠剝奪如何增加阿茲海默症或失智症的風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言

睡眠剝奪是全球性的問題,是指一個人沒有得到足夠的睡眠或睡眠的品質不夠好,此問題導因於健康問題、生活壓力、工作壓力、環境因素或個人的生活習慣等原因。短期的睡眠剝奪可能會導致疲勞、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情緒波動、反應時間減慢等問題。而長期的睡眠剝奪可能會導致健康問題,包括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統功能下降、精神健康問題和慢性健康問題,其中也包括認知健康的影響。認知健康涉及到思考、學習、記憶和判斷能力。認知能力讓我們可以從環境中獲取資訊,理解這些資訊並根據這些資訊做出決策。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認知能力可能會下降,但如果影響到日常生活,就會增加失智風險。

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

目前全球患有失智症的人數已超過5500萬。預計到2030年這個數字將增加到7800萬,甚至於2050年失智症的預估人數將增加至1.39億。因此,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的成因與預防已是全球關注的議題。

發生原因

長期以來,β-澱粉樣蛋白集成纖維斑塊和tau蛋白形成糾纏,一直被認為是阿茲海默症的主要原因。這些斑塊和糾纏會阻礙神經元的運輸系統,損害神經元之間的突觸通訊,造成神經細胞死亡、血管損傷和認知功能障礙,進而減緩思考和記憶能力。而造成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患者的認知能力下降,進而影響日常生活。

健康生活方式的影響

部分失智症具有遺傳性,但研究表明,有遺傳風險的人可以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或減緩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其中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獲得足夠的睡眠。因睡眠與認知能力息息相關,故睡眠與失智症的關係在近年來得到越來越多的研究關注。睡眠質量和持續時間在大腦健康與認知功能方面都被認為非常重要。

為什麼睡眠對大腦健康很重要

睡眠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類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睡眠。對生存來說,高質量的睡眠和在正確的時間獲得足夠的睡眠一樣重要,就像食物和水一樣。如果沒有睡眠,大腦就無法形成或維持學習和創造新記憶的途徑,使得更難集中精力和快速反應。

睡眠機制與功能

當我們清醒時,神經元會產生一種化學物質叫做腺苷。當腦中腺苷濃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時,會降低神經活動,讓大腦進入睡眠狀態。進入睡眠後,腺苷的濃度因代謝而減少,以致大腦的神經活動漸漸活躍,我們也就跟著清醒過來。

睡眠對維持大腦功能非常重要。當我們睡覺時,大腦和身體仍然保持活躍,進行大腦深度清潔,清除清醒時所積累的毒素。其中,深度睡眠階段的清除效率最佳,而且於睡眠期間,大腦也在執行記憶鞏固和情緒處理程序。

睡眠障礙對大腦的影響

最近的研究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的大腦體積會縮小,進而影響記憶。換句話說,睡眠品質不好會影響記憶力,進而影響學習和記憶新資訊的能力。失眠和記憶力惡化會形成惡性循環,因為記憶力受損後會導致更多的失眠問題。此外,睡眠不足不僅會影響身體修復和學習能力,還會增加罹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而這兩種疾病均會提高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另一方面,睡眠障礙也會影響深度睡眠的持續,無法有效清除腺苷和其他廢物,而可能產生或加重腦部疾病和紊亂現象。這些都是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患者會出現的問題。

睡眠障礙與阿茲海默症

由於睡眠對大腦功能非常重要,且許多患有痴呆症的人都有睡眠問題。所以,研究人員越來越關注睡眠與痴呆症和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之間的聯繫。

睡眠障礙增加阿茲海默症風險

研究中指出,睡眠問題可能與失智症和中風的風險增加有關。例如,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大腦白質異常增加,進而提高失智症和中風的風險。同樣地,入睡困難的人也有增加罹患痴呆症的風險。甚至發現,失眠會導致腦脊液中β-澱粉樣蛋白增加,這些均證明睡眠障礙與阿茲海默症有直接關係。

睡眠障礙如何影響阿茲海默症

研究發現,腦脊液流動和睡眠活動可以減少阿茲海默症的症狀。如果睡眠受到干擾,大腦中的β-澱粉樣蛋白和tau會開始積累,最終形成阿茲海默症特有的斑塊和纏結。據估計,β-澱粉樣蛋白和tau的積累可能在阿茲海默症狀明顯之前10-20年就開始了。

腦脊液流動

當進入睡眠狀態時,大腦會開始“收縮”,這有助於促進腦脊液的流動,清除一些有毒物質,例如β-澱粉樣蛋白和tau。此外,在深度睡眠期間,低頻腦電波會發出脈衝,進一步促進腦脊液的流動,以期加速清除β-澱粉樣蛋白和tau。

深度睡眠活動

在深度睡眠期間,腦脊液、大腦免疫系統和低頻腦電波脈衝會幫助清除腦細胞廢物。因此,研究發現,老年人如果擁有高品質的夜間睡眠,他們的記憶力喪失率會較低,因為在深度睡眠中,清理功能會最有效率。因此,深度睡眠有助於保護老年人大腦中β-澱粉樣蛋白含量升高的情況,減緩他們的記憶力喪失。

但隨著年齡增長,人們對睡眠的需求會下降,且年輕人比老年人更容易獲得深度睡眠,這也是年輕人更容易鞏固和形成記憶的原因之一。然而睡眠質量是可以改善的一個因素,因此,它代表了一種可能對阿茲海默症患者保持認知功能有幫助的干預方法。

如何增進睡眠品質

教育自己如何睡個好覺,並嘗試使用非藥物措施來改善你的睡眠,每晚獲得充足的優質睡眠對整體健康很重要,制定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可以幫助人們保持和改善睡眠品質。

所謂睡眠衛生指的是我們保持優質睡眠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方法和策略。以下是一些提升睡眠衛生的建議:

  1. 規律的作息:盡量每天在同一時間入睡和醒來。這可以幫助調整您的生物鐘,讓身體更容易在需要的時候入睡。
  2. 創造適合的環境:讓睡眠環境保持低光源、寧靜、涼爽且舒適。避免在床上做其他事情,例如工作或看電視,以讓大腦將床與睡眠聯繫起來。
  3. 適當的飲食:避免在睡前飲用含有咖啡因或酒精的飲料。咖啡因和酒精都可能干擾你的睡眠。另外,避免吃太多或太晚的晚餐也可以改善睡眠質量。
  4. 控制白天小憩:如果您的晚上睡眠有困難,請儘量減少白天的小憩時間。如果你真的需要小憩,儘量不要超過20分鐘。
  5. 經常運動:規律的運動可以幫助你在夜晚更好地睡眠。但是,請注意避免在睡前幾個小時內劇烈運動,因為這可能會干擾你的睡眠。
  6. 管理壓力:練習放鬆技巧,如瑜伽、冥想、深呼吸等,可以幫助降低壓力並改善睡眠。

結論

睡眠不足或品質不佳可能對大腦產生負面影響,尤其是會促使認知功能下降而增加失智症風險。根據統計,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患者通常都有睡眠問題,故睡眠障礙會增加失智症的風險。長期以來,β-澱粉樣蛋白和tau的積累被認為是阿茲海默症的主要原因,而睡眠對清除腦細胞廢物非常重要,所以有助於大腦中β-澱粉樣蛋白含量升高的老年人,減緩他們的記憶力喪失的問題。因此,保持充足且高質量睡眠可以幫助減緩失智症風險。改善睡眠品質的方法包括建立規律的作息、創造適合睡眠的環境、維持適當的睡眠時間與飲食,也要注意保持身心健康。

avatar-img
8會員
43內容數
✨ 歡迎來到「知識禪修天」 ✨ 在這裡,你將獲得最新的醫學常識,與心靈成長的智慧。 我們不僅關注你的身體健康,還陪伴你追求內心的平靜與平衡。 無論你是想掌握前沿醫學知識,還是尋找心靈的片刻寧靜,這裡都是你的歸宿。 🌟 訂閱我們,一起踏上健康與智慧的成長之旅吧!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知識禪修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頸因性頭痛是一種常見卻容易被忽略的疾病,這種頭痛的主要原因是頸椎結構、肌肉、骨骼或神經產生問題,進而發生頭痛症狀,目前大約20%的頭痛病患就是因為頸因性頭痛而就醫。在台灣,頸因性頭痛人口比例約為0.4%至2.5%,20歲到60歲的人都可能經歷過,平均發病年齡約為40歲左右,近年來年輕患者也越來越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美國有6百萬人受到失智症的影響。全球有超過5千5百萬人罹患失智症。預計到2050年,失智症人口將增加到1億5千2百萬人。相對於臺灣,經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台灣失智人口於民國120年將達46萬人且逐年遞增。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年輕人也會越來越容易罹患失智症。 失智症,俗稱癡呆症,是
目前帕金森氏症診斷確認流程是經由醫生記錄病史並進行神經學檢查,同時服用帕金森氏症藥物後,症狀有所改善,才可正式診斷為罹患帕金森氏症。 也因為在症狀開始後通常需多年進行診斷,極易造成患者與家屬等待時的心理負擔,甚至有可能錯過黃金治療時期,因此早期發現與治療是非常重要的。為此,全世界的研究人員無不致力正
社交恐懼症是一種相對常見的心理健康狀況。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害怕被他人負面評判,因而產生尷尬、抑鬱的感覺,進而產生避免社交情況的強烈欲望。在陌生的情況下經歷社交恐懼是正常的,但當這些恐懼持續存在,造成重大痛苦,並限制你的生活時,就會造成心理負擔。社交恐懼症通常出現在非常害羞的人身上,其會影響工作、學校
更年期是中年女性普遍會經歷的現象。血管收縮症狀是更年期的標誌。大部分女性會有這種症狀,但也有少數女性症狀會嚴重。這些症狀會隨著更年期的各個時期出現不同的模式。 血管收縮症狀會導致潮熱、夜間出汗、心悸和血壓變化等症狀。然而,更年期會出現這些症狀的原因是荷爾蒙波動影響控制血壓和溫度的機制。除此之外,手術
偏頭痛是一種慢性疾病,其症狀為頭部嚴重且反覆發生的疼痛,而且往往是單側性的,甚至還會伴隨著噁心、輕微的厭惡和頭暈等症狀。一般來說,偏頭痛最常發生於年齡18-44歲的族群中且也會發生在孩童。依據統計,在美國本土,有超過15%的成年人在3個月內經歷了偏頭痛發作的痛苦。而在台灣,約有180萬成年人深受偏頭
頸因性頭痛是一種常見卻容易被忽略的疾病,這種頭痛的主要原因是頸椎結構、肌肉、骨骼或神經產生問題,進而發生頭痛症狀,目前大約20%的頭痛病患就是因為頸因性頭痛而就醫。在台灣,頸因性頭痛人口比例約為0.4%至2.5%,20歲到60歲的人都可能經歷過,平均發病年齡約為40歲左右,近年來年輕患者也越來越多,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美國有6百萬人受到失智症的影響。全球有超過5千5百萬人罹患失智症。預計到2050年,失智症人口將增加到1億5千2百萬人。相對於臺灣,經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台灣失智人口於民國120年將達46萬人且逐年遞增。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年輕人也會越來越容易罹患失智症。 失智症,俗稱癡呆症,是
目前帕金森氏症診斷確認流程是經由醫生記錄病史並進行神經學檢查,同時服用帕金森氏症藥物後,症狀有所改善,才可正式診斷為罹患帕金森氏症。 也因為在症狀開始後通常需多年進行診斷,極易造成患者與家屬等待時的心理負擔,甚至有可能錯過黃金治療時期,因此早期發現與治療是非常重要的。為此,全世界的研究人員無不致力正
社交恐懼症是一種相對常見的心理健康狀況。患有社交恐懼症的人害怕被他人負面評判,因而產生尷尬、抑鬱的感覺,進而產生避免社交情況的強烈欲望。在陌生的情況下經歷社交恐懼是正常的,但當這些恐懼持續存在,造成重大痛苦,並限制你的生活時,就會造成心理負擔。社交恐懼症通常出現在非常害羞的人身上,其會影響工作、學校
更年期是中年女性普遍會經歷的現象。血管收縮症狀是更年期的標誌。大部分女性會有這種症狀,但也有少數女性症狀會嚴重。這些症狀會隨著更年期的各個時期出現不同的模式。 血管收縮症狀會導致潮熱、夜間出汗、心悸和血壓變化等症狀。然而,更年期會出現這些症狀的原因是荷爾蒙波動影響控制血壓和溫度的機制。除此之外,手術
偏頭痛是一種慢性疾病,其症狀為頭部嚴重且反覆發生的疼痛,而且往往是單側性的,甚至還會伴隨著噁心、輕微的厭惡和頭暈等症狀。一般來說,偏頭痛最常發生於年齡18-44歲的族群中且也會發生在孩童。依據統計,在美國本土,有超過15%的成年人在3個月內經歷了偏頭痛發作的痛苦。而在台灣,約有180萬成年人深受偏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隨著年齡增長,很多人開始擔心記憶力衰退,甚至發展成失智症或阿茲海默症。事實上,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延緩大腦老化、預防失智有著顯著影響。從運動、睡眠、情緒管理到保持社交活動,這些簡單的生活習慣是大腦的保護網,今天就帶大家看看如何透過日常習慣來打造一個抗失智的健康生活型態。
Thumbnail
阿茲海默症是臺灣最常見的失智症之一,本文介紹了通過日常生活養成健康習慣,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建議通過增加大腦保護因子、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以及注意失智症可能的警訊,來提高預防失智症的效果。
Thumbnail
#預防" 老人痴呆症 " 的最佳方法 #無解病症,散戶勘破驚天騙局 #老年癡呆竟然也會傳染?#阿爾茲海默真的無法治癒嗎? ( 14 : 45是重點! ) #要持續和社會接觸 , 不能當孤獨老人!! 針對阿茲海默症(也稱為老年痴呆症),目前雖然沒有完全治癒的方法, 但有一些治療、預防和減緩病程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許多睡眠障礙,睡眠障礙的成因往往很複雜,可能源自於大腦神經,也可能與心理壓力有關,相較於其他器官,我們對大腦的所知有限,治療方法也相當受限,神經的損傷也常常是不可逆的,所以睡眠障礙常常無法根治,只能想辦法減輕或者與之共存。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健康話題,現代人的日益嚴重睡眠問題,睡眠是與我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的,本文談到睡眠的時長,規律與補眠等相關話題。忙碌的現代人很難睡足8小時,但是保住最少每年6小時底線,然後規律的時間上床與起床,最後講述了科學研究的熬夜技巧與午休和補眠。
Thumbnail
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是一種不可逆、進行性的腦部疾病,該文章介紹了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包括優化免疫系統、避免慢性炎症、預防心血管疾病和頭部外傷、以及飲食和運動對大腦健康的積極作用。
Thumbnail
  昨天有睡飽嗎?有睡滿7.5小時嗎?據研究,睡眠時間7.5小時是保護大腦和抵銷阿茲海默症發生的最佳時間。本書副標題為「睡出健康與學習力、夢出創意的新科學」。作者為沃克(Matthew Walker),為現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神經科學暨心理學教授。本書核心所要探討或扭轉的,是我們一般對於睡
睡眠-佔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很多人卻嫌棄它,總是希望睡得越少越好,殊不知缺乏睡 眠其實正在剝奪我們的生命、造成整個社會的災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隨著年齡增長,很多人開始擔心記憶力衰退,甚至發展成失智症或阿茲海默症。事實上,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延緩大腦老化、預防失智有著顯著影響。從運動、睡眠、情緒管理到保持社交活動,這些簡單的生活習慣是大腦的保護網,今天就帶大家看看如何透過日常習慣來打造一個抗失智的健康生活型態。
Thumbnail
阿茲海默症是臺灣最常見的失智症之一,本文介紹了通過日常生活養成健康習慣,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建議通過增加大腦保護因子、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以及注意失智症可能的警訊,來提高預防失智症的效果。
Thumbnail
#預防" 老人痴呆症 " 的最佳方法 #無解病症,散戶勘破驚天騙局 #老年癡呆竟然也會傳染?#阿爾茲海默真的無法治癒嗎? ( 14 : 45是重點! ) #要持續和社會接觸 , 不能當孤獨老人!! 針對阿茲海默症(也稱為老年痴呆症),目前雖然沒有完全治癒的方法, 但有一些治療、預防和減緩病程
Thumbnail
這本書介紹了許多睡眠障礙,睡眠障礙的成因往往很複雜,可能源自於大腦神經,也可能與心理壓力有關,相較於其他器官,我們對大腦的所知有限,治療方法也相當受限,神經的損傷也常常是不可逆的,所以睡眠障礙常常無法根治,只能想辦法減輕或者與之共存。
Thumbnail
很多人會把自己身心醫學方面有點不太重視也不太會檢視自己的壓力問題。 根據一些數據顯示長期身心問題沒有好好的檢視與治療慢慢演變成失智症的高風險群(超過30年以上沒病態感與無治療和家族身心健康問題和扭曲不正當的家庭關係也是誘發因子)。 現代很多人還是迷失一個問題〔老人腦筋不靈光是正常〕〔失智症是老年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健康話題,現代人的日益嚴重睡眠問題,睡眠是與我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的,本文談到睡眠的時長,規律與補眠等相關話題。忙碌的現代人很難睡足8小時,但是保住最少每年6小時底線,然後規律的時間上床與起床,最後講述了科學研究的熬夜技巧與午休和補眠。
Thumbnail
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是一種不可逆、進行性的腦部疾病,該文章介紹了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包括優化免疫系統、避免慢性炎症、預防心血管疾病和頭部外傷、以及飲食和運動對大腦健康的積極作用。
Thumbnail
  昨天有睡飽嗎?有睡滿7.5小時嗎?據研究,睡眠時間7.5小時是保護大腦和抵銷阿茲海默症發生的最佳時間。本書副標題為「睡出健康與學習力、夢出創意的新科學」。作者為沃克(Matthew Walker),為現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神經科學暨心理學教授。本書核心所要探討或扭轉的,是我們一般對於睡
睡眠-佔了人生三分之一的時間,很多人卻嫌棄它,總是希望睡得越少越好,殊不知缺乏睡 眠其實正在剝奪我們的生命、造成整個社會的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