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章分享我於2023年7月,在Obsidian中重構「長段落」筆記的策略。
將「長段落」重構為多張「卡片筆記」,看見段落的結構
你是否將筆記寫得太長,反而無法有效地記錄和組織想法?
所謂的「長段落」,是一個超過400個中文字的段落。長段落中通常內含不只一個想法。根據卡片盒筆記法,我們應該照著「一張卡片一個想法」的原則,來將長段落打散為多張長度為100-200字的「卡片筆記」。
以「卡片筆記」當作「想法的單位」,就能將Obsidian的連結功能發揮極致。
Obsidian的Global Graph幫助我們看到每個想法之間如何關聯。一張含著長段落的筆記,在Global Graph上看起來會十分臃腫,因為該筆記連結到太多其他的筆記上。將長段落瘦身為多張專注於一個想法的卡片筆記,不但幫助我們深化思想,也讓Global Graph看起來更均衡。
好的卡片筆記,你會有一目瞭然的閱讀體驗。
利用「卡片筆記」重新理解長段落,達到「想法湧現」
當你完成了「長段落」的重構,你會發現你更了解當初長段落背後的價值。
長段落的價值,在於把每一張「卡片筆記」聚集在一起,發揮1+1>2的效果。這種「整體(長段落)」與「局部(卡片筆記)」的關係,讓我們對長段落背後的價值,產生結構性立體性的認識。這種對文字背後結構性立體性的認識,稱為「想法湧現 (Idea Emergence)」
想法湧現幫助你理解並管理大量的資訊,讓這些資訊更容易被「重新使用」。
製作卡片筆記,達到想法湧現,不僅可以將你的想法轉化為可管理的卡片形式,隨著時間的推進,當你再次讀到這張卡片,還可以持續增加新的卡片來豐富你的學習內容。
一但寫過的卡片筆記被重新使用,那麼就發揮了做筆記的槓桿效應,產生知識複利。
運用三種策略擴寫「卡片筆記」,收穫知識複利
Obsidian幫助我們自然「產生」知識複利,而我們需要好的卡片筆記寫作策略「收穫」知識複利。
好的卡片筆記寫作策略,能「擴充,深化,發展」你的想法,發揮筆記背後的價值。
根據我這27個月使用Obsidian收穫知識複利的經驗,有3種特別高效「卡片筆記寫作策略」:
- 自由寫作法
- 隨機寫作法
- 切分擴寫法
自由寫作法,當你讀到一張卡片後,按照你的「當下的思緒」自由地寫下你的想法並創建新的卡片。
隨機寫作法,利用Obsidian的Random功能,隨機開啟一張筆記後,馬上將「當下的反應」寫入筆記。
切分擴寫法,將讀到的筆記「切兩半」以後,「補充細節」來將上下兩段連得更緊密。
實踐看看這三種產生知識複利的方法,你會愈來愈愛上寫卡片筆記:)
這個想法有趣嗎?你可以繼續閱讀
- 🏆 個人知識管理指南:用好Obsidian與Notion,你要有這3個大智慧
- 原紫短文004:為什麼你的筆記寫不好?(3個有效策略)
- 【卡片筆記法第一步:寫好「構思卡片」的3個訣竅】
- 【卡片筆記法與個人筆記庫的3大挑戰】
- 【總是忘東忘西嗎?善用數位筆記打造第二大腦的3大策略】
- 【每個Obsidian筆記庫,都是你個人專屬的小宇宙🥰!運用「思想宇宙」模型,提升數位筆記效益的3大高產心態】
- 【參與Linking Your Thinking工作坊7次後,3個重大體悟幫我優化Obsidian知識工作流程】
覺得這篇文章實用嗎?你可以
- 追蹤我的方格子 ,看更多「AI寫作」與「原子寫作」相關的文章。
- 追蹤「次原子想法」專題,看更多短但實用的簡單想法。
- 追蹤「原紫短文」專題,看如何將簡單想法組合,實踐原子寫作原則。
- 追蹤「Me, Myself & AI」專題,看看AI幫助我寫出的各種隨筆,或許有啟發。
- 訂閱「 紫式書齋」電子報,了解數位寫作,體驗世界文化啟發,掌握數據產業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