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癒觀景台 - 生命觀察#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很常做被丟下的夢。

像是分組沒分到人一組、校外教學沒上到車、大家一起去那裡旅遊結果突然人都不見了只剩我一個……等等,各式各樣的。

運氣好的,會見到熟悉的人影然後開始狂奔追尋,運氣不好的時候就茫然環顧四周,甚麼人都找不到,共同點就是醒來後有徘徊不去的悲傷,在我狀況不好的那十幾年,這幾乎是日常。

我不停地探索,發現關鍵點可能是我的情慾跟孤獨感。近幾年來透過學佛跟真吾法,以及其他各式各樣的幫助,我越來越了解自己的情慾和孤獨感哪來的。

以往累世的習性,只要身體觸受不被滿足,就會轉成情慾累積;從先人那裏一代代傳下來的出生不被祝福,讓我有根深蒂固的孤獨不安。

錯誤的認知帶來的痛苦,我已有能力就在我這裡終止,面對那個生而為人的單獨感,我不再賦予其痛苦的定義,只因我若是繼續定義那樣的感受叫孤獨寂寞,那我只會做出帶來更多痛苦的舉措,那只會一直輪迴,無從解脫。

自此以後,我很少做那樣的遺棄夢了,只是日常生活裡,我還是會隱隱約約期待著甚麼,我知道還有我沒搞懂的,不然我不會在每一個社交場合,都出現找尋東西的念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了看手,還在不受控的發抖,這對我來說相當陌生。

衝下樓狂吸了幾口煙才好些,怎麼了,難得見到有情的人不是應該高興嗎,煉心了這麼多年,很久沒出現大的情緒起伏了,現在究竟是甚麼狀況?

是悲傷?恐懼?分辨不出來,太難受了,決定先讓子彈飛一會兒,讓這些感受沉澱。

「我到底還要做甚麼,你們才會喜歡我!!」,內觀許久後我聽到了裡面的吶喊聲。

原來是在生氣阿。

聲音很熟悉,是年輕時候的聲音,當初不知道想對多少人說,但卻從沒說出口,一次次的累積,從初始的疑問到後來的憤怒,是真的很失望吧。

到後來可想而知越來越少喜歡人了,壓迫自己不動心就不會傷心,但還是會像小孩一樣帶著微小的期盼,用理性繼續學著怎麼樣可以討人喜歡,甚麼都學甚麼都願意改,只求下一次出現喜歡的人了那個人也會喜歡我,卻也一直都得再等下一個人,從沒成功過,於是那個痛苦的學徒就持續重現,不斷輪迴。

夠了,我不要再這樣下去了。

我一直記得Dr. Jordan B. Peterson說過,如果一個問題的答案是痛苦的,那這個問題本身就是痛苦的,你無法從荒謬的問題裡得出不荒謬的答案,那很顯然,我問錯問題了。

佛陀很早就教導過,人所受的苦很多都來自渴愛的心態,而所有的渴愛都來自很深很深的卑微。那個問句的背後意義,都在在顯示了我需要我喜歡的人喜歡我才可以,但我從來沒問過自己,人家為甚麼一定得喜歡你?你又為甚麼不喜歡你自己?

「你想開始怎麼喜歡自己?」,阿,這是個好問句。

跟自己在一起,怎樣都不拋棄自己,這我做得到,我對別人練習很久很久了,對自己我相信不困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謝那些我喜歡過的人們,希望下次相見,我就能不帶給妳們壓力,像個老朋友,那些時光或多或少的辜負了,我很抱歉。

希望之後我在夢中不再被丟下,就算再次落單了,我也能饒富趣味的信步閒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聊癒觀景台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於處在身心痛苦的你,我會詢問你的身體內在所需,透過多樣化的方式,協助你理解身體的過去與現在,引導你覺察身心糾結的點,流通瘀滯的能量,開始真正的安靜與放鬆,來恢復身體應有的自癒速度,以期早日遠離痛苦。
同樣的醫者同樣的方式,為甚麼對A有用對B卻沒用,或是一開始有用後來就沒用了,尤其是那種有看有用沒看沒用,症狀反反覆覆的人,持續找尋能讓你心安的醫者,甚至好好探索你為何無法身心安靜下來,也許才會有脫離病苦的一天。
人會好,是自己好的。那股原動力是每個人自己與生俱來的。而這個原動力,要夠安靜夠放鬆的時候才會產生作用。 要想讓人安靜放鬆下來,醫者本身要比個案的身心更鬆、更靜,想要受病痛所苦的人好,不能只是不斷追求知識和醫術,更應該注重的,是以慈悲心為出發點的身心輕安,不斷的讓自己身心更鬆、更靜。
我的工作給了另一個管道,讓他們在越來越不抵抗後體驗到,無論有多麼難以辨認和理解,戰端其實是自己挑起的,一切惟心造,像唐吉軻德跟大風車宣戰,徒勞無功。
可回復真的是福報,畢竟一開始處在內部活力不足的情況,術後恢復不良immobilized太久,原始關節活動度過大反而造成下肢多關節控制不良,op處周邊聯合scar衍生出了軟組織受限。找回活力去推動自我療癒,搭配不同徒手相關技術跟動作控制訓練,加上她自己的努力,成了我第一個膝關節伸直不全痊癒個案。
"很多時候我如同寺廟裡的佛像一樣,成為一種令人安心的存在,有時我也如同一個虔誠的信徒,專心致志的為人祈福,其他時間偶爾當當監工、指揮交通、或像個FBI探員協助辨認可疑份子,時不時幫忙把打包好的垃圾拿去丟而已。這一切我都得聽從「上級」指示安排與行動。"
對於處在身心痛苦的你,我會詢問你的身體內在所需,透過多樣化的方式,協助你理解身體的過去與現在,引導你覺察身心糾結的點,流通瘀滯的能量,開始真正的安靜與放鬆,來恢復身體應有的自癒速度,以期早日遠離痛苦。
同樣的醫者同樣的方式,為甚麼對A有用對B卻沒用,或是一開始有用後來就沒用了,尤其是那種有看有用沒看沒用,症狀反反覆覆的人,持續找尋能讓你心安的醫者,甚至好好探索你為何無法身心安靜下來,也許才會有脫離病苦的一天。
人會好,是自己好的。那股原動力是每個人自己與生俱來的。而這個原動力,要夠安靜夠放鬆的時候才會產生作用。 要想讓人安靜放鬆下來,醫者本身要比個案的身心更鬆、更靜,想要受病痛所苦的人好,不能只是不斷追求知識和醫術,更應該注重的,是以慈悲心為出發點的身心輕安,不斷的讓自己身心更鬆、更靜。
我的工作給了另一個管道,讓他們在越來越不抵抗後體驗到,無論有多麼難以辨認和理解,戰端其實是自己挑起的,一切惟心造,像唐吉軻德跟大風車宣戰,徒勞無功。
可回復真的是福報,畢竟一開始處在內部活力不足的情況,術後恢復不良immobilized太久,原始關節活動度過大反而造成下肢多關節控制不良,op處周邊聯合scar衍生出了軟組織受限。找回活力去推動自我療癒,搭配不同徒手相關技術跟動作控制訓練,加上她自己的努力,成了我第一個膝關節伸直不全痊癒個案。
"很多時候我如同寺廟裡的佛像一樣,成為一種令人安心的存在,有時我也如同一個虔誠的信徒,專心致志的為人祈福,其他時間偶爾當當監工、指揮交通、或像個FBI探員協助辨認可疑份子,時不時幫忙把打包好的垃圾拿去丟而已。這一切我都得聽從「上級」指示安排與行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你要愛自己!」 這句話對於失去快樂、不知道何為快樂的人來說是虛無飄渺的,如果我們知道如何愛自己,我們又怎麼會掉進憂鬱、焦慮的黑洞而無法自拔呢?   曾經陷入憂鬱的我,看過醫生,離開校園,逃離了會令我負面的場所,而後認識新朋友、開始一段感情、進入新職場,只要我變得負面、焦慮、不在發自內心的快樂
Thumbnail
每次自己狀態不好、事情不順利時,一種「孤苦無依」的感受由然而生。感到自己很悲憤,而且很想要責怪別人。透過回溯課,我想了解這股能量的來源。原以為我會看到一個曾經受苦受難的自己,卻沒想到,其實我是被深愛著的,但如果自己不願意去接收愛,就會產生如此強烈的「孤苦無依」的感受。
Thumbnail
「有一種人,即使我們明白永遠得不到他的愛,也還是要愛他;有一種愛情,即使我們明白最後只會受傷,也還是想要擁有。」─ Sophia《幸福,未完待續》 坐在陽台的磁磚地面上,望著黑夜與霓虹燈各自熱鬧的景象,好在有微風,跟好友煲了一個晚上的電話粥,聊生活裡的很多很多。 起身時,背痛、屁股痛的,感覺像個
Thumbnail
內在的追求,是看見事物的本質及自我的價值,而不是沉溺於精神世界而忽視一切物質的生活。是了解自己真實的需求、根除潛意識的認知,重建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 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懂得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有些事其實一直都知道,只是沒有認真面對內外在之所以衝突的原因。 真我的價值觀與小我的價值觀存在的衝突。沒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這是我前幾天半夜忽然萌芽的疑問。 我會習慣性反芻自己白天說過的話、留過的言,因為我說過的話裡面往往帶有我自己的價值觀。 我近期說過的某個概念濃縮後是「人無法成為自己討厭的人」...
Thumbnail
我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在與他人來往,實際經驗中他人與自己的對話、行動、甚至無言的沈默相對,都是交往共處的內容,而思考是個人的內在對話、對所知內容的歸納演繹,當可以釐清楚思考的內容與實際經驗的差異及交融時,我才發現,我不會愛。
Thumbnail
很多人會問,走上身心靈這條路上,是不是因為自己有問題,其實不是問題,而是你透過問題「去看見你可以超越的東西」。
Thumbnail
「你要愛自己!」 這句話對於失去快樂、不知道何為快樂的人來說是虛無飄渺的,如果我們知道如何愛自己,我們又怎麼會掉進憂鬱、焦慮的黑洞而無法自拔呢?   曾經陷入憂鬱的我,看過醫生,離開校園,逃離了會令我負面的場所,而後認識新朋友、開始一段感情、進入新職場,只要我變得負面、焦慮、不在發自內心的快樂
Thumbnail
每次自己狀態不好、事情不順利時,一種「孤苦無依」的感受由然而生。感到自己很悲憤,而且很想要責怪別人。透過回溯課,我想了解這股能量的來源。原以為我會看到一個曾經受苦受難的自己,卻沒想到,其實我是被深愛著的,但如果自己不願意去接收愛,就會產生如此強烈的「孤苦無依」的感受。
Thumbnail
「有一種人,即使我們明白永遠得不到他的愛,也還是要愛他;有一種愛情,即使我們明白最後只會受傷,也還是想要擁有。」─ Sophia《幸福,未完待續》 坐在陽台的磁磚地面上,望著黑夜與霓虹燈各自熱鬧的景象,好在有微風,跟好友煲了一個晚上的電話粥,聊生活裡的很多很多。 起身時,背痛、屁股痛的,感覺像個
Thumbnail
內在的追求,是看見事物的本質及自我的價值,而不是沉溺於精神世界而忽視一切物質的生活。是了解自己真實的需求、根除潛意識的認知,重建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 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懂得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有些事其實一直都知道,只是沒有認真面對內外在之所以衝突的原因。 真我的價值觀與小我的價值觀存在的衝突。沒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這是我前幾天半夜忽然萌芽的疑問。 我會習慣性反芻自己白天說過的話、留過的言,因為我說過的話裡面往往帶有我自己的價值觀。 我近期說過的某個概念濃縮後是「人無法成為自己討厭的人」...
Thumbnail
我們的生活時時刻刻都在與他人來往,實際經驗中他人與自己的對話、行動、甚至無言的沈默相對,都是交往共處的內容,而思考是個人的內在對話、對所知內容的歸納演繹,當可以釐清楚思考的內容與實際經驗的差異及交融時,我才發現,我不會愛。
Thumbnail
很多人會問,走上身心靈這條路上,是不是因為自己有問題,其實不是問題,而是你透過問題「去看見你可以超越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