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學會「拒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所說我第一課,不是指讀者們,而是我自身在學習自我療癒時的時間順序。


學會拒絕,在很多很多講述自我成長的書藉或者演講,它也從不缺席。相信有很多在這方面的大師或者專家已經用他們的智慧和角度為大家去解釋或者說明這個詞匯,我也就不參一腳,我貫徹我一貫的風格—講述自己的經歷。

學會拒絕

這個詞彙是我在大一的時候,在大學時第一次接觸心理諮商,我的心理諮商師指出我的第一個核心議題。

當時對我來說是一個很新的詞匯,但後來我和朋友提起他們都一副「這不是本來就如此的事嗎?」的表情,讓我覺得自己一副得到了重大啟示的自己很可笑。

我來說說當時的我對這個詞彙的見解,我的重點不在於學習拒絕別人,而是在於允許對方拒絕自己,應該是說要去分清楚,到底對方拒絕的是我們自己本身,還是在拒絕那一件你提出來的事。

接下來進一步向大家說明。

我當時的問題是:「我不敢向別人提出我自己的要求,也不敢去邀請別人,更在意要不要看見對方時打招呼等等的事情」當時諮商師所向我提出的就是,要去分清楚,到底對方是在拒絕我,還是在拒絕我提出的那一件事。

像是我約對方去看電影,對方不去,我就會很受傷,因為我腦海裡會把它看成「我對他來說不重要」、「他不喜歡我」、「他討厭我」,大家有沒有看到,所有的一切的認知都在否定或是在針對我個人上,但是其實對方有可能只是在拒絕看電影這件事又或是其他原因,而不是我們自身,更談不上喜歡和討厭,但我就會一下子把它和自身的價值、地位掛勾。

在這裡我想和大家提出第一個我在學習這個課題時的第一個迷思—學會拒絕別人前,要先學會允許別人拒絕我們

也許有些讀者在看完一些有關於界線或是拒絕的書藉後,因為書裡面和我們說要學會「說不」,因此就開始逼著自己「說不」,最終「說不」沒學會,反而更不敢提出自己的要求或是拒絕又或是甚麼也拒絕,變成了兩極化的局面。

會發生這樣事情,問題到底是出在那裡?在於我們沒有先允許他人拒絕自己。

在說這個前我先和大家說說,甚麼叫做把事與人分開,要分清楚對方是在拒絕我們,還是拒絕提出的要求或事情。

拒絕人,是在針對喜歡與討厭來定論,因為我喜歡你所以我答應你、因為我討厭你所以我拒絕你,當中沒有這件對事情的考量,單純是因為我們這個人本身,這樣是無解的,我們也不用去理會。因為這樣純粹出於個人主觀感受。

如果是以事情本身作為考量呢?考量方向就會大大不同。像是,這件事我喜歡去做嗎?我會想去做嗎?我有這樣的意願嗎?我有時間嗎?我有沒有興趣?我有沒有足夠的金錢?如果是對於在事情本上作考量的話,大多會以個人需求,條件當時的情景和現況來作依據,以不單單只是對方作為一標準。

那到底要如何分辦對方是出自那一層面的拒絕,那就要看對方拒絕你時,有沒有意願和你聊替代方案,而且聊完之後是否真的有後續的行動,畢竟有些人只是當下說說,完全沒有後續的行動。

三個「不」

以我自己為例子,我是一個即興派,總喜歡當天才約朋友,當然了很多的朋友也沒法接受我的即興,但他們拒絕我之後都會很積極和我再次約時間,或是提出很多不同方式共同討論另一個合適的時間,但是當時的我就一口認定了他們:「他們不重視我這個朋友」而堅持一定要現在,而不願意和他們談別的時間,導致我不想再去約他們,也不想再去約人,漸漸就變成了一個獨成俠。

透過這一次的諮商,我能夠重新的審視以前的朋友們對自己的態度,漸漸看見了,他們大多數是在拒絕我臨時的去約他們這件事情上,而不是在拒絕我這個人。

當然當時的我其實並沒有理解到—拒絕別人前要先學會允許別人拒絕自己。這是我後來不斷在這件事上掙扎好幾年才領悟到的東西,現在就在這裡和大家細說一些。

又以我為例子,在剛剛提到的這件事上,其實我有三個「不」在裡面:

第一:不允許對方不是今天

第二:不聽對方的替代方案

第三:不願意開放自己,執著的要別人照著自己意思去做

這三個「不」都在說著一件事「對方一定要照著我的意思去做,要不然就是不重視我」,這種死板的想法我是怎麼來的呢?答案也是在自己。

因為不希望別人不照著我意思去做,所以我也不會不照著別人的意思去做。

很多時候,往往害怕拒絕別人的人,平時都在犧牲自己,為甚麼?因為他們不想被拒絕,所以他們也不想去拒絕別人,這是善良嗎?你可以說是,但我個人覺得更多的是一種交換。我為了你犧牲自己,希望你也能為了我犧性你自己,但往往的結果是別人不會了我去犧牲他自己,只有我們自以為是在做好人,偉人,君子,最後卻只換來了傷害。

照鏡子

自我療癒其實也是我們自己在照著鏡子,我們不想對別人做的事,往往也是我們不喜歡別人對我們做的事,所以才會有句話「你不喜歡的東西,往往在你身上也有存在,只是你沒有發現或是不敢承認」差別在於,有沒有把它認出來,有沒有把不喜歡的說出來。

因此我才會說,當我們學會允許對方因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拒絕我們,我們才能把拒絕這件事看成是一個輕鬆平常的事,要不然那一切只是在硬做出來,或是極端化把它做出來,可能對自己有益,但關係來說是沒有半點益處。

最後,我個人覺得拒絕的價值不在於「說不」這件事上,而是在這個過程我們尊重別人有自己生活節奏,同時也尊重自己有自己的生活節奏,是以尊重彼此的「不同」,從而來實現彼此的「大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很喜歡你說的解決方法是看後續的行動,因為很多人只是説説而已。我也經常是這麽做。看完你的這篇文章我終於明白為什麽我覺得你和我很相似了。我也在解決這個問題上花費了不少時間,不過我都沒有去心理諮商師,都是自己不斷在生活裡實踐和總結而得。對於我的個人情況是,我不太擅長拒絕別人,但是我對被拒絕沒有任何感覺,但我對被離開,被抛棄會有非常大的恐懼反應(Xiang知道這點,我昨晚ig上有跟他說過),這可能是我心理最大的一個問題,我害怕被離開,被放棄,以前特別特別害怕,後來我也找到了方法去解決。說遠了,回到這個主題上,為什麽別人拒絕我的時候我不太會有什麽反應,我一直以來也是你這麽想的,我覺得人家有可能是因為人家自己的現實情況,和這件事本身去拒絕你,而並不是你想的就一定和你這個人有關,我曾經嘗試這樣去勸説那些很容易被拒絕所傷的朋友們,但好像效果不太好,我就沒有繼續勸説了,但我懂得這個道理,我也懂得就算那個人是因為討厭我而拒絕我我也完全okay(可能這是我天生最大的優點,這些情況幾乎沒有給我造成過困擾,大概這就是我顯得很樂觀的原因吧),因為我非常知道不可能每個人都會喜歡我,總有人會因為性格和個性,ta就是和你合不來,這很正常啊,我沒覺得有哪裏會受傷。但我明白有些人光是要越過這一個障礙,就要花很多努力,所以我很欣賞你的勇氣和深度的見解,就像我第一篇給你的留言一樣,那個時候的你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發現這麽多不可思議的答案,但是我從你身上能感覺到類似於我當時的某種東西,是一模一樣的,所以我有説過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走出來,走出你的怪圈,因為你身上我看到在自己身上也看到的希望,光和善良❤️PS 我很開心能看到你的更新,非常感恩和感謝,能夠遇到你和xiang😊❤️
別光-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8/29
@AWINE|Xiang 我的朋友們也是覺得我一副天掉下來也會沒事的人,也是射手座的人都喜歡把歡樂給別人,眼淚留給自己還最最最親的人。我記得我在大學開始轉變,開始比較多的抒發出自己負面的情緒的時候,很多人都覺得我變了,我也因此因為我的情緒攻擊到了很多人,傷害到很多朋友,但那段爆「負」的時間是我一個很個舒服的療癒時期,雖然我把身邊朋友罵了個遍,把我對我媽的所有不滿與指責通通都說出來,也導致我倆常常吵架,但我一點都不後悔,沒有過去的我,就沒有現在的我,也不會認識到你和玉言這麼捧的「筆友」。我曾經認為你所說朋友對我的錯誤認知,有一段時我是很注重自己我在他們心中的那個「一切都無所謂」的形象,就實在那樣很累,因為我是「一切都有所謂」哈哈哈~但我怕自己的情緒蹟嚇到他們,所以我繼續維持自己「無所謂」、「隨便」的形象。
avatar-img
別光的沙龍
32會員
28內容數
寫完了自己成長內心掙扯的過程,發現自己最能夠與人分享的就是自己的失敗經驗,而我把時間花的最多的就是自的療癒,也是我在我文章裡所提到的「回家之路」。我想把嘗試過的方法或者曾經迷惑、不解、或是做錯路的經歷分享出來,讓也走在或是正想要走在回家之路的人,多一個參考,感謝各位,請多多支持。
別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28
這一課就像一把利劍,劍有兩個刀口,一邊劍口對著自己,另一邊對著別人,稍有不慎,就做成了兩敗俱傷的局面。 休學的這一年 在我決定休學的這一年裡,最主要做的是去想辨法解決目前我自身經濟上的問題。因此這一年 ,我也不是閒著沒事。休學後,椅子都還沒坐暖,我就開始找工作,很快的就找到了一份工作,立馬的就從
Thumbnail
2023/08/28
這一課就像一把利劍,劍有兩個刀口,一邊劍口對著自己,另一邊對著別人,稍有不慎,就做成了兩敗俱傷的局面。 休學的這一年 在我決定休學的這一年裡,最主要做的是去想辨法解決目前我自身經濟上的問題。因此這一年 ,我也不是閒著沒事。休學後,椅子都還沒坐暖,我就開始找工作,很快的就找到了一份工作,立馬的就從
Thumbnail
2023/08/10
經過了約九次的諮商療程和P老師的鼓勵,我稍微好了一點,但到大二上學期終,我又開始更低潮,當時的我已經變了完全把自己封閉的狀態。 如果你要我說出當時我為甚麼會這樣,我其實也說不出具體原因,當中包含著很多的情緒和因由,像是自我懷疑、經濟壓力、人生意義、能力等等。我記得當時站在高處有想要往下跳的強烈感覺
Thumbnail
2023/08/10
經過了約九次的諮商療程和P老師的鼓勵,我稍微好了一點,但到大二上學期終,我又開始更低潮,當時的我已經變了完全把自己封閉的狀態。 如果你要我說出當時我為甚麼會這樣,我其實也說不出具體原因,當中包含著很多的情緒和因由,像是自我懷疑、經濟壓力、人生意義、能力等等。我記得當時站在高處有想要往下跳的強烈感覺
Thumbnail
2023/08/08
第二課是我自己覺得相對較難的一課,因為說到感受愛,在我當時的階段來說,只能想到從別人身上得到,希望對方能來愛我,讓我感受到愛。這樣其實需要一些運氣,我是出現在我身邊的人剛好能讓我感受到愛,尤其是我的老師們。 但如果用我現在的角落來說「感受愛」,我會將目標放在自己身上,由自己去產生愛來愛自己,從以讓
Thumbnail
2023/08/08
第二課是我自己覺得相對較難的一課,因為說到感受愛,在我當時的階段來說,只能想到從別人身上得到,希望對方能來愛我,讓我感受到愛。這樣其實需要一些運氣,我是出現在我身邊的人剛好能讓我感受到愛,尤其是我的老師們。 但如果用我現在的角落來說「感受愛」,我會將目標放在自己身上,由自己去產生愛來愛自己,從以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意味著你不需要證明自己而取得他人認同,而是你問心無愧 清晰坦誠對自己負責,能對自己感受負責,堅定自己的原則底線。哪怕拒絕對方、對方會惱羞成怒,反咬你一口、情緒勒索、道德綁架。 在與人互動中,我們容易陷入交情、身分等部分,而模糊界線、妥協於他人、積累自己的感受情緒。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意味著你不需要證明自己而取得他人認同,而是你問心無愧 清晰坦誠對自己負責,能對自己感受負責,堅定自己的原則底線。哪怕拒絕對方、對方會惱羞成怒,反咬你一口、情緒勒索、道德綁架。 在與人互動中,我們容易陷入交情、身分等部分,而模糊界線、妥協於他人、積累自己的感受情緒。
Thumbnail
我所說我第一課,不是指讀者們,而是我自身在學習自我療癒時的時間順序。 學會拒絕,在很多很多講述自我成長的書藉或者演講,它也從不缺席。相信有很多在這方面的大師或者專家已經用他們的智慧和角度為大家去解釋或者說明這個詞匯,我也就不參一腳,我貫徹我一貫的風格—講述自己的經歷。 學會拒絕 這個詞匯是
Thumbnail
我所說我第一課,不是指讀者們,而是我自身在學習自我療癒時的時間順序。 學會拒絕,在很多很多講述自我成長的書藉或者演講,它也從不缺席。相信有很多在這方面的大師或者專家已經用他們的智慧和角度為大家去解釋或者說明這個詞匯,我也就不參一腳,我貫徹我一貫的風格—講述自己的經歷。 學會拒絕 這個詞匯是
Thumbnail
拒絕其實是一個洗牌的過程,你要把發牌權拿到自己手裡,在任何溝通場景中都把握主動權。 開門見山地表達拒絕,用「第一時間 + 第一人稱」表明立場,不要拐彎抹角。表明立場之後,馬上給出理由,讓對方能下台階。這是溝通高手的作風。但要注意,絕不撒謊。 重新發牌時,特別考驗一個人的方案力。如果你一時想不到合適的
Thumbnail
拒絕其實是一個洗牌的過程,你要把發牌權拿到自己手裡,在任何溝通場景中都把握主動權。 開門見山地表達拒絕,用「第一時間 + 第一人稱」表明立場,不要拐彎抹角。表明立場之後,馬上給出理由,讓對方能下台階。這是溝通高手的作風。但要注意,絕不撒謊。 重新發牌時,特別考驗一個人的方案力。如果你一時想不到合適的
Thumbnail
你有拒絕過別人嗎?在當下心裡有覺得掙扎揪結,難以啟齒嗎? 或者是你不知道該怎麼拒絕他人,常常硬著頭皮答應了卻又後悔呢? 這兩種我都有過!
Thumbnail
你有拒絕過別人嗎?在當下心裡有覺得掙扎揪結,難以啟齒嗎? 或者是你不知道該怎麼拒絕他人,常常硬著頭皮答應了卻又後悔呢? 這兩種我都有過!
Thumbnail
曾經在心理學的文章和課堂上,記得童年的經驗會形塑我們後來的行為模式與基礎。 但我直到昨晚(8/8)才將「害怕拒絕、害怕反擊」這件事情的根本找出來、連起來,我想將其記錄下來。
Thumbnail
曾經在心理學的文章和課堂上,記得童年的經驗會形塑我們後來的行為模式與基礎。 但我直到昨晚(8/8)才將「害怕拒絕、害怕反擊」這件事情的根本找出來、連起來,我想將其記錄下來。
Thumbnail
拒絕很困難,真的很困難… 在就學的時候,我常常被別人說是濫好人。當同學需要幫忙,我就會優先處理他人的問題,再處理自己的事情。即使是突如其然的要求,我也不會生氣! 但老實說我不喜歡別人來找我幫忙,因為時間裡佔的總是別人的事情。我常在想,是因為有了先例之後,大家都會認為你一定非答應這件事情不可嗎?
Thumbnail
拒絕很困難,真的很困難… 在就學的時候,我常常被別人說是濫好人。當同學需要幫忙,我就會優先處理他人的問題,再處理自己的事情。即使是突如其然的要求,我也不會生氣! 但老實說我不喜歡別人來找我幫忙,因為時間裡佔的總是別人的事情。我常在想,是因為有了先例之後,大家都會認為你一定非答應這件事情不可嗎?
Thumbnail
前幾天聽書,聽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所以想要紀錄一下。是有關「拒絕別人」這件事。 我把作者的觀點和自己理解到的部分結合在一起,總結出一個結論。希望這個結論可以幫助我之後在「拒絕」這件事上,不會再痛苦。 為什麼我們總是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的邀約? 如果接受了,就是傷害自己;不接受,就是傷害別人。
Thumbnail
前幾天聽書,聽到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所以想要紀錄一下。是有關「拒絕別人」這件事。 我把作者的觀點和自己理解到的部分結合在一起,總結出一個結論。希望這個結論可以幫助我之後在「拒絕」這件事上,不會再痛苦。 為什麼我們總是不好意思拒絕別人的邀約? 如果接受了,就是傷害自己;不接受,就是傷害別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