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盧曼卡片盒筆記法構造長文章的3個實踐經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0 分鐘
raw-image

任何嚮往成為更出色作家的人都可以使用盧曼卡片盒筆記法。

這個方法可以解決如何有效串連不同的筆記,進而構造出精彩的長篇文章的問題。

下面分享我的三個重大實踐經驗,希望能激發你的創作靈感。

  • 經驗1 - 盧曼的方法與串聯思考:盧曼的方法,讓我能將不同筆記串聯,形成各種文章。這種串聯思考的過程不僅使文章更有深度,也讓寫作變得更具策略性。
  • 經驗2 - 使用Obsidian構造文章框架:在我的Obsidian筆記庫裡,我持續嘗試各種寫作方式。利用Obsidian的結構,我可以更容易拼湊各種內容,進行初步寫作,然後不斷延伸和完善。
  • 經驗3 - 次原子想法的運用:我發現,持續用次原子想法進行第一次寫作非常有效。這不僅讓我快速拼湊內容,還使我能夠更精確地分析數據,進一步擴展受歡迎的框架,最終變成充實的長篇文章。

你也想將筆記轉化為精彩的長篇文章嗎?快來嘗試盧曼的卡片盒筆記法,和我一起探索這個奇妙的寫作世界吧!

這篇文章有趣嗎?你可以繼續閱讀

數位寫作

Obsidian 數位筆記

覺得這個次原子法有趣嗎?你可以

  • 追蹤我的方格子 ,看更多「原子寫作」與「卡片盒筆記法」相關的文章。
  • 追蹤我的Facebook,看更多美國相關的想法分享。
  • 追蹤「次原子想法」專題,看更多短但實用的簡單想法。
  • 追蹤「原紫短文」專題,看如何將簡單想法組合,實踐原子寫作原則。
  • 追蹤「Me, Myself & AI」專題,看看AI幫助我寫出的各種隨筆,或許有啟發。
  • 追蹤「數位筆記」專題,看更多數位筆記的實務法則
  • 追蹤「大綱即寫作」專題,看更多如何用OmniOutliner執行規模化寫作的技術
  • 追蹤「語音寫作」專題,看更多我最新對寫作與閱讀的疑問與思考
  • 訂閱「 紫式書齋」電子報,了解數位寫作,體驗世界文化啟發,掌握數據產業趨勢
avatar-img
536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會幫助你了解使用Obsidian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挑戰以及如何克服它們。
記筆記(Note-Taking)和造卡片(Card-Making)是兩個不同的過程。
如何在一級和二級話題之間找到平衡? 如何確保一級話題有足夠的內容持續成長,同時還能讓知識保持組織和連接?
這會幫助你了解使用Obsidian過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挑戰以及如何克服它們。
記筆記(Note-Taking)和造卡片(Card-Making)是兩個不同的過程。
如何在一級和二級話題之間找到平衡? 如何確保一級話題有足夠的內容持續成長,同時還能讓知識保持組織和連接?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探討盧曼卡片盒Zettelkasten筆記法的應用,著重如何系統化地整理與消化知識。本法適合需要高效收集零散知識的學習者,特別是準備寫論文的大學生。文章分享了此法需要注意的事項及其對思維方式的影響,並介紹了原創人Niklas Luhmann的成功故事,旨在幫助讀者提升學習效果及創意思考能力。
剛接觸到筆記軟體時,在網路上看一些文章,主要都在凸顯「盧曼的卡片是有連結的,這可以透過筆記軟體中的雙向鏈接做到」的印象。一開始,我也認為雙向鏈接可以實踐卡片盒筆記,但後來發現,雙向鏈接和編碼不同。
梅棹忠夫強調,將想法形諸文字,寫成筆記卡片,可以作為自我檢驗是否理解的方法。無獨有偶,德國社會學家盧曼也談過這點。或許,撰寫筆記卡片反映出在個人電腦出現以前,學者們如何進行智識生產的共通方法(當然,每個學者的具體操作可能都有不同)。 盧曼在〈學習如何閱讀〉一文中(https://luhmann.s
寫筆記是一種輸入知識的方法,目的是為了能在未來輸出想法,其價值取決於是否能對輸出產生幫助。如果筆記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未來看到時就不容易能形成完整的內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成功寫作的步驟,透過卡片盒筆記法來提高生產力與寫作力。包括多工的正確理解、為了理解而閱讀、聰明的筆記法、發展想法、分享見解以及養成習慣。文章中分享了具體步驟以及相關心得。
Thumbnail
關於筆記,我們以為有記有保佑,或記得越詳細越好;關於寫作,我們以為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不知如何從先前的筆記中來挖寶。許多對筆記的迷思,妨礙人們成為多產的寫作者,使生產力無法提升。看官們,請繼續跟著我的腳步,讓我來跟大家介紹卡片盒筆記法。它的精髓,不僅在於做筆記的方式,更在於做筆記的心態!
近年許多火紅的筆記軟體,都被設計有「雙向鏈接」(backlinks)的功能,而這個功能讓不少使用者感覺到,寫筆記的壓力變小許多。或許是因Roam Research的開發者將「雙向鏈接」與盧曼的「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關聯起來,因而使得許多人也很自然地將具有「雙向鏈接」與「卡片盒筆
近幾年來,帶有「雙向鏈接」的數位筆記軟體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大大地降低了人們對於寫筆記的壓力,而其所標榜的如神經網絡般的網絡形態,也使不少人相信這些軟體能夠承載盧曼所使用的「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雖然這可能是許多人的想法,但我想提供一點個人的使用經驗與反省,以表達我個人的不同想
經過大約兩年使用筆記軟體的過程,赫然發現,不少筆記軟體都將「雙向鏈接」與「卡片盒筆記法」掛鉤,但若仔細看盧曼的操作方法,「雙向鏈接」與盧曼對於卡片筆記的連結方式無法直接地等同起來。 觀察盧曼為筆記編號的方法,雖然其核心也是連結,但其連結筆記的方式有其特定的邏輯。 其實筆記的「編碼」關注的就是邏輯
Thumbnail
這部分的筆記對應的是「寫作課」裡面各種協助寫作的技巧、方法等實用手段,我目前也是使用了部分的方法在協助寫作,因此覺得非常有用。 我將作者列舉的方法歸類成兩種:只需要自己一人的向內探索方式,以及尋求他人支援的向外探索方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探討盧曼卡片盒Zettelkasten筆記法的應用,著重如何系統化地整理與消化知識。本法適合需要高效收集零散知識的學習者,特別是準備寫論文的大學生。文章分享了此法需要注意的事項及其對思維方式的影響,並介紹了原創人Niklas Luhmann的成功故事,旨在幫助讀者提升學習效果及創意思考能力。
剛接觸到筆記軟體時,在網路上看一些文章,主要都在凸顯「盧曼的卡片是有連結的,這可以透過筆記軟體中的雙向鏈接做到」的印象。一開始,我也認為雙向鏈接可以實踐卡片盒筆記,但後來發現,雙向鏈接和編碼不同。
梅棹忠夫強調,將想法形諸文字,寫成筆記卡片,可以作為自我檢驗是否理解的方法。無獨有偶,德國社會學家盧曼也談過這點。或許,撰寫筆記卡片反映出在個人電腦出現以前,學者們如何進行智識生產的共通方法(當然,每個學者的具體操作可能都有不同)。 盧曼在〈學習如何閱讀〉一文中(https://luhmann.s
寫筆記是一種輸入知識的方法,目的是為了能在未來輸出想法,其價值取決於是否能對輸出產生幫助。如果筆記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未來看到時就不容易能形成完整的內容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成功寫作的步驟,透過卡片盒筆記法來提高生產力與寫作力。包括多工的正確理解、為了理解而閱讀、聰明的筆記法、發展想法、分享見解以及養成習慣。文章中分享了具體步驟以及相關心得。
Thumbnail
關於筆記,我們以為有記有保佑,或記得越詳細越好;關於寫作,我們以為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不知如何從先前的筆記中來挖寶。許多對筆記的迷思,妨礙人們成為多產的寫作者,使生產力無法提升。看官們,請繼續跟著我的腳步,讓我來跟大家介紹卡片盒筆記法。它的精髓,不僅在於做筆記的方式,更在於做筆記的心態!
近年許多火紅的筆記軟體,都被設計有「雙向鏈接」(backlinks)的功能,而這個功能讓不少使用者感覺到,寫筆記的壓力變小許多。或許是因Roam Research的開發者將「雙向鏈接」與盧曼的「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關聯起來,因而使得許多人也很自然地將具有「雙向鏈接」與「卡片盒筆
近幾年來,帶有「雙向鏈接」的數位筆記軟體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大大地降低了人們對於寫筆記的壓力,而其所標榜的如神經網絡般的網絡形態,也使不少人相信這些軟體能夠承載盧曼所使用的「卡片盒筆記法」(zettelkasten)。雖然這可能是許多人的想法,但我想提供一點個人的使用經驗與反省,以表達我個人的不同想
經過大約兩年使用筆記軟體的過程,赫然發現,不少筆記軟體都將「雙向鏈接」與「卡片盒筆記法」掛鉤,但若仔細看盧曼的操作方法,「雙向鏈接」與盧曼對於卡片筆記的連結方式無法直接地等同起來。 觀察盧曼為筆記編號的方法,雖然其核心也是連結,但其連結筆記的方式有其特定的邏輯。 其實筆記的「編碼」關注的就是邏輯
Thumbnail
這部分的筆記對應的是「寫作課」裡面各種協助寫作的技巧、方法等實用手段,我目前也是使用了部分的方法在協助寫作,因此覺得非常有用。 我將作者列舉的方法歸類成兩種:只需要自己一人的向內探索方式,以及尋求他人支援的向外探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