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的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寫在前面

你看到的是真實的我嗎?這很難說,我不知道你看到了什麼,我希望你看到的是文字投射出來的我,而我試圖投射的,跟你看到的,不見得是相同的樣貌,作者追求的,也許就是那種惺惺相惜的共鳴,但,會不會那種所謂的共鳴,也只是各自表述的誤解?凡人都有想要被瞭解,也有想要保有的隱私,其中的界線,隱晦的、模糊的浮動著,充其量,我是呈現我心目中的想像部分的自己,我忠實的呈現我的想像,如此而已,如果我們的想像,在讀寫之間相會,就當作是心有戚戚焉吧,如果沒有激起任何火花,也就沒有交會而已,世界依舊運轉,我們的生活各自流動,說不定下一個路口,我們又再相會。

策略會議

這個星期的工作重心,在準備下個星期的策略會議,對我而言這是一個很好的練習,我曾經一個人準備,很累,我曾想這會是所謂的僕人式的領導嗎?還是吃力不討好?後來也曾授權給同仁準備,又發現,我不是真正的能夠放手,跟不同的教練討論過這個授權的議題,似乎有些心得,有一個最大的體會在於,授權不是放手不管,一開始要訂出明確的結果,中間視需要跟授權對象核對方向,至於放多少、收多少,大概是歸類於藝術類了吧,我有過的不好經驗是,完全放手,又完全回收,結果是自己還是很累,所屬也很挫折吧。

刻意與巧遇

蓋洛普研究顯示,讓我們想要繼續上班的,除了工作本身,工作上遇見的人,更是重要的因子,工作上的會議,未必每次都有建設性,反而是茶水間的巧遇,會有意想不到的療癒。工作夥伴中,有一群一起運動的朋友,我特別珍惜,有好一陣子,中午健身房的聚會,除了身體的活動,更有垃圾話的社交功能,那都成為支撐下半天的能量來源,近來的變化,包括在家工作、職務的變遷,還有我運動時間的調整,有種彼此各奔東西之嘆,趁著在外奔波同事難得有空回辦公室的空擋,相約了一場披薩午餐,闊別的朋友,反而需要刻意的相約,友誼也是需要經營,回想起過去的同學、朋友、同事,通常不是因為交惡而疏遠,大多是缺乏灌溉而漸行漸遠,某天回想起,跟誰曾經很要好,某一次的場合就是最後一次的會面,再回首已經年過半百。

中午的聚餐是刻意的安排,茶水間的深談則是出乎意料,問及近況,侃侃而談那些不以為意的雲淡風輕,其實承載多少的重量?並非「父不詳」,但從未出現在生命歷程中應該扮演的那個角色,突然又再社工介入的情況下出現,當年的拋棄養育,如今的拋棄扶養,是不等同的砝碼,無法全然放在天秤的兩邊衡量,從第三者的眼光,看出許多未被承認的情緒醞釀,我們不全然有相同的童年,但那類似暴力籠罩的陰影,像是陽光無法照射的角落,時不時會佔據心裡,血濃於水的親情,道義上的責任,法律上的義務,都未必是非黑即白,做出的選擇,只能盡其所能忠於自己的價值,無法面面俱到,過去無法留在過去,未來的擔憂提早來到,都在現在,一併擁抱。

送行舅舅

近期的第二場喪禮,面對死亡,似乎該對生命有什麼體悟,其實也沒有,就是一個遲早來到的歷程,骨瘦如材,置入一只棺木,送進火爐,化為灰燼,收納進一罈瓷器,有沒有意識?有沒有靈魂?有沒有天國?有沒有來世?沒有答案,看到的是舅母的難以承受的悲傷,相處五十餘年的情份,就此分離。生命中,注定有人會讓我們傷心欲絕,因此認為相遇是一場錯誤,那就倒因為果了,愛的相反不是恨,是冷漠,只有路人甲我們無動於衷,愛過恨過的,在我們身上留下傷疤,心裡烙下痕跡的,都是生命中的天使。

寫在後面

你看不見全部的我,有一部分的我,我自己也看不見,我想讓你看見的,是一種想像的我,那是個不真誠的形象嗎?是一種虛假做作?不是說要做自己?不是說要真誠坦率?看過一篇文章,我接收到的訊息是:做自己沒錯,是那個原本的自己,也是那個理想中的自己,原本的自己不那麼完美,我接受;理想的自己難以企及,我不放棄,好像,這樣子內在衝突就不那麼激烈。

蕁麻疹的藥,讓我昏昏欲睡,感謝這個星期的我,在工作與生活不懈打拼,期盼下星期的我,繼續努力!

這個星期沒有留下太多的影像,健身房順手拍下的中和市容,僅成唯一

這個星期沒有留下太多的影像,健身房順手拍下的中和市容,僅成唯一


avatar-img
8會員
2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ante Che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過去一個星期,工作、家庭、健康、運動、戶外休閒,似乎變幻無常,又似乎是一如往常,提醒自己善待身邊的人,情緒有時暴衝,記得再回到原來,好好的個過日子,認真的生活,也許這就是功德圓滿。
寫作從來不是一種記實,而是一種詮釋 這一陣子好像有些悶悶的感覺,所謂的莫以形狀,是因為沒有追問,層層剝開,釐清自己的思緒,寫作是個好方法。
世界很複雜,跑步很單純,特別是心情煩躁的時候,跑步的日常,是安定的力量。
動心起念 第一次挑戰所謂的BQ (Boston Marathon Qualifying),是在2017的台北馬拉松,也是在那年,我拿下南橫馬拉松45公里組的總冠軍,算是我的運動生涯的一個小高潮,覺得想要再往另一個山峰邁進,波士頓馬拉松,由跑友傳說而來,他是所謂六大馬之一,也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的馬拉松
工作與生活,沒有完美的比例,只能盡量在不同階段,盡力取得平衡。
三週前跨洲差旅的時差還未調整好,又緊接著接待前來亞洲巡視的長官,一站接著一站的差旅,容易發生時空上的錯亂,像是早上起床,有時需要幾秒鐘反應,才想起自己身在什麼地方,連下床的方向都需要思考,一週緊湊的行程,總算是順利落幕,緊繃的情緒暫時紓解。
過去一個星期,工作、家庭、健康、運動、戶外休閒,似乎變幻無常,又似乎是一如往常,提醒自己善待身邊的人,情緒有時暴衝,記得再回到原來,好好的個過日子,認真的生活,也許這就是功德圓滿。
寫作從來不是一種記實,而是一種詮釋 這一陣子好像有些悶悶的感覺,所謂的莫以形狀,是因為沒有追問,層層剝開,釐清自己的思緒,寫作是個好方法。
世界很複雜,跑步很單純,特別是心情煩躁的時候,跑步的日常,是安定的力量。
動心起念 第一次挑戰所謂的BQ (Boston Marathon Qualifying),是在2017的台北馬拉松,也是在那年,我拿下南橫馬拉松45公里組的總冠軍,算是我的運動生涯的一個小高潮,覺得想要再往另一個山峰邁進,波士頓馬拉松,由跑友傳說而來,他是所謂六大馬之一,也是全世界歷史最悠久的馬拉松
工作與生活,沒有完美的比例,只能盡量在不同階段,盡力取得平衡。
三週前跨洲差旅的時差還未調整好,又緊接著接待前來亞洲巡視的長官,一站接著一站的差旅,容易發生時空上的錯亂,像是早上起床,有時需要幾秒鐘反應,才想起自己身在什麼地方,連下床的方向都需要思考,一週緊湊的行程,總算是順利落幕,緊繃的情緒暫時紓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嗨,正在辛勤工作的你,還記得你原本的樣子嗎?還記得你原本的夢想嗎?還記得你在作文題目上寫著未來我要當總統之類的豪情壯志嗎?在現實的打磨下,逐漸失去了原本的自我,變成現實想要的樣子。但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我不是販賣焦慮與隔岸觀火,只是想讓你好好休息一下,慢慢重拾那個純真、有想法的你。 首先就和你們分
Thumbnail
而我的星盤中有一個希望自己能夠獨樹一格且被看見的配置,但實際上我的體力跟健康沒有很好,而且又偏懶惰及動力不足,因此始終覺得達不到自己理想的成果; 對於這樣的矛盾,如果我可以接受自己就是沒那麼想積極努力、坦然接納自己成為一個平凡的人,那我想自己就不會因此感到痛苦;
Thumbnail
今天接洽新工作時,我感受到身體陷入過去一樣的狀態了。 我會失敗。 這個念頭雖被我在對談過程中擱置,但我明白,它未離去,亦未歸檔。 在談完工作後,給自己一段放風時間,迎著熱烈的陽光行走。 我想起了過去被莫名其妙解僱,但原因已不重要。事件已過,情緒卡著,我的身體防衛系統仍感覺到會〔受傷〕仍舊為我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3歸零 #Day4 Q.你是否會想:「如果沒有做到XXX,別人會如何看待我?」 ✍️曾經想過。 問一問自己,這個「別人」是誰? ✍️是「自己」。 假設真的沒有達成目標,最糟糕的情況是什麼? ✍️打掉重來,心態歸零。 寫於20240328(週四)
Thumbnail
人每天都在忙碌之中,好像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唯有面對真實的自己,才能找到做自己的方向。 你認識你自己嗎?你知道你想要的是什麼嗎?還是都在滿足別人的期待?在現代忙碌的生活、工作中曾在乎過你自己的感受與需要嗎?你喜歡這樣的自己嗎?久而久之好像連自己最真實的樣子也都忘記了。
Thumbnail
我不是我,我的想法不代表真正的我 不知道為什麼,人總是有一正一負的念頭在打架,負面念頭不停的在詆毀自己,另一個念頭則是在鼓勵,而我總是被詆毀的念頭攻擊的體無完膚,記得從第二份工作開始,或許受到主管影響,我被詆毀自己的念頭攻擊的很疲憊,除了自己的念頭,工作上的不被認同,甚至到主管的言語,我開始服藥才
Thumbnail
我始終覺得我並沒有這麼了解自己,所以一直以來,我都讓我的感受帶著我去理解自己。 但曾幾何時,我發現我也會被自己的感覺給騙了,在我書寫的過程中,我曾經的以為、當下的感受⋯在經過日子洗過的冷靜之後,我才發現很多時候,我被當下的環境氛圍所影響,油然而生的情緒,其實是假的。 抽離了當下、離開了現場⋯用那
Thumbnail
在有的人面前, 你無法百分之百做自己, 但那也沒有關係,有的時候免不了要逢場作戲; 要緊的是,不要忘了真正的自己, 也要找出在誰的面前你可以真正完全地做自己。 自己也要學著逐漸更認識自己, 才能在獨處時也能好好地和自己相處。 光是認識自己就已經是不容易的功課了。 -- END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嗨,正在辛勤工作的你,還記得你原本的樣子嗎?還記得你原本的夢想嗎?還記得你在作文題目上寫著未來我要當總統之類的豪情壯志嗎?在現實的打磨下,逐漸失去了原本的自我,變成現實想要的樣子。但這真的是你想要的嗎?我不是販賣焦慮與隔岸觀火,只是想讓你好好休息一下,慢慢重拾那個純真、有想法的你。 首先就和你們分
Thumbnail
而我的星盤中有一個希望自己能夠獨樹一格且被看見的配置,但實際上我的體力跟健康沒有很好,而且又偏懶惰及動力不足,因此始終覺得達不到自己理想的成果; 對於這樣的矛盾,如果我可以接受自己就是沒那麼想積極努力、坦然接納自己成為一個平凡的人,那我想自己就不會因此感到痛苦;
Thumbnail
今天接洽新工作時,我感受到身體陷入過去一樣的狀態了。 我會失敗。 這個念頭雖被我在對談過程中擱置,但我明白,它未離去,亦未歸檔。 在談完工作後,給自己一段放風時間,迎著熱烈的陽光行走。 我想起了過去被莫名其妙解僱,但原因已不重要。事件已過,情緒卡著,我的身體防衛系統仍感覺到會〔受傷〕仍舊為我
Thumbnail
#與自己交換日記 #Week13歸零 #Day4 Q.你是否會想:「如果沒有做到XXX,別人會如何看待我?」 ✍️曾經想過。 問一問自己,這個「別人」是誰? ✍️是「自己」。 假設真的沒有達成目標,最糟糕的情況是什麼? ✍️打掉重來,心態歸零。 寫於20240328(週四)
Thumbnail
人每天都在忙碌之中,好像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唯有面對真實的自己,才能找到做自己的方向。 你認識你自己嗎?你知道你想要的是什麼嗎?還是都在滿足別人的期待?在現代忙碌的生活、工作中曾在乎過你自己的感受與需要嗎?你喜歡這樣的自己嗎?久而久之好像連自己最真實的樣子也都忘記了。
Thumbnail
我不是我,我的想法不代表真正的我 不知道為什麼,人總是有一正一負的念頭在打架,負面念頭不停的在詆毀自己,另一個念頭則是在鼓勵,而我總是被詆毀的念頭攻擊的體無完膚,記得從第二份工作開始,或許受到主管影響,我被詆毀自己的念頭攻擊的很疲憊,除了自己的念頭,工作上的不被認同,甚至到主管的言語,我開始服藥才
Thumbnail
我始終覺得我並沒有這麼了解自己,所以一直以來,我都讓我的感受帶著我去理解自己。 但曾幾何時,我發現我也會被自己的感覺給騙了,在我書寫的過程中,我曾經的以為、當下的感受⋯在經過日子洗過的冷靜之後,我才發現很多時候,我被當下的環境氛圍所影響,油然而生的情緒,其實是假的。 抽離了當下、離開了現場⋯用那
Thumbnail
在有的人面前, 你無法百分之百做自己, 但那也沒有關係,有的時候免不了要逢場作戲; 要緊的是,不要忘了真正的自己, 也要找出在誰的面前你可以真正完全地做自己。 自己也要學著逐漸更認識自己, 才能在獨處時也能好好地和自己相處。 光是認識自己就已經是不容易的功課了。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