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後__我看見的四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天想要跟各位分享上大學後,我看見的四件事。

算是接續上一篇,人性的身不由己__給大一新生的四句箴言...,話不多說,就請往下看吧!

形形色色的人

原本在自己大一新生時,看到一些影片、文章有講到會遇到不同的人,因為大家都來自不同的縣市。

自己體會一年後,會很深切的感受到這個點。可能有的人個性跟你相差甚遠,有著你絕不會有的想法和觀點。

也可能有的人家裡背景是你從沒看見過的,你可能會羨慕,這也是上大學後需要學習的一個點。就是習慣別人的人生就是和你不一樣。

會特別提出這個點,主要是我本人沒有出國旅遊過,但從小都把這個目標當作夢想,聽到朋友可能隨便都把歐洲所有國家去遍,心理上難免需要調適。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人生,他的人生看似順遂,可能也有著你不了解的辛酸苦楚。


接受每個人是不一樣的,並學習敞開心胸去接納。


時光飛逝,轉瞬即過

現在回想起自己大一時青澀的樣子,都已經過了一年了。想想真的過得非常快。

只要你一不留神,時間就過了。

在學期末時,和朋友一起檢討各自大一時學到的事、做了什麼、進步了什麼...。會慶幸自己沒有虛度光陰,可能大一上的時候很愛玩,但到了大一下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好,所有事情安排好,雖然不能說多有成長,卻不會後悔做的所有決定。

我個人的選擇,會把課業優先排第一,把該學的學好,再想其他的事。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你決定玩四年,那也沒有問題。只要不要後悔自己做的決定,那就可以了。


時間不留人,如果自己有想做的事,就趕快去做吧!


離鄉背井


身為一個南下讀書的大學生,我自己對於離鄉讀書這件事意外的很可以接受。

當然一開始你會很想家,尤其是還沒有交到什麼朋友的時候,會覺得很孤獨。但後面慢慢習慣這裡的生活就還好了。

看到和你一樣,同鄉來到外縣市一起讀書的同學會感到很親切。

而身體上面的適應,也是一回事。到了一個新的環境,我原本是十幾年都沒有生病的人,上了大學後卻發燒、感冒、頭痛、身體出狀況等等,或許也跟歲數變大有關係。但環境也是會影響一個人,這個也是需要注意的。

出來自己生活,也需要自己控制生活費。我自己是很慶幸有離鄉讀書,這樣我才能夠學到這些事,如果待在自己家裡,就不會有太多磨練,我是希望自己能夠學習獨立的。


不用害怕離開家裡,因為只有離開熟悉的地方,才能有所成長。


做人不能忘本


剛開始到一個新環境,我又是我們班唯一一個上我們系的,加上我所有的好朋友都留在家鄉,就感覺到十足的孤單。

我自認其實是一個很能適應新環境、很獨立的人,但再怎麼獨立,都一定會有感覺心裡孤獨的時候。

在搬宿的當天,我是一個人南下做所有事的。那時候心裡很不平衡,也覺得很難過。看到身邊的同學都有父母陪同,自己卻孤身一人,心裡整個潰堤了。

晚上的時候,外婆有說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問問表姐,那時候我怕打擾朋友,家裡人也剛好抽不出身,就打給了這個平常完全沒有聯絡的親戚。

那時候和她聊到有點小哭了一下,雖然沒有講很久,但那時候聽到他的聲音就很安心,感覺雖然自己沒有人陪,卻是遠方有人掛念著的。

而大一上剛開始都沒有交到什麼朋友,可能還沒適應環境、和室友沒有很合、新交的一群朋友又不是那麼處得來,這些如許的事情都是在和表姐通話的過程中逐漸舒緩的。


到了學期尾聲,交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某次通話就和她說:「那時候很感謝你都陪我講話,給了我非常大的鼓勵和支持。」


不論是以前的朋友,還是親戚家人所給予的支持,都需要記在心裡。不要到了新的世界,看到新奇有趣的事就讓你忘了以前所受過的恩惠。因為他們有可能是在你低潮的時候唯一會在身邊陪伴的人。


不要喜新厭舊,有時可能是舊愛最美。


結語


今天就是分享我在大學中看到、學習到的事。

最後想特別補充一個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用自己的觀點去帶入別人的人生,可能你所看見、所認爲的他並不是那個樣子,敞開心胸去觀察人事物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也希望你們喜歡這次的分享啦~如果喜歡就追蹤一下吧,你的追蹤會給我很大的動力!

2023.8.28

avatar-img
6會員
36內容數
目前都在剪輯拍片迴圈中的人,大三生活又chill又豐富。 有空可能會上來看看,歡迎大家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葉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學期尾聲,公布幹部名單以前,有人跟我說:「如果你真的不喜歡他們,但真的很想當幹部,就還是要忍耐一下,至少裝也要裝的跟他們好。」 這很殘酷,但我也認同。社團裡面,就像個小型社會。 不過我想,一開始有聽到我可能也不會這麼做。因為我就不是這樣的人。
背後陰謀揭露的時候我真的感受到氣憤,原來傑克欺騙艾莉絲是因為自己的自卑心作祟,而心志不定的跑去參加這個「勝利計畫」,真的讓人感受很複雜。 一方面對傑克感到可悲,令一方面又同情艾莉絲。明明是自己的人生,卻因為另一半的自卑而被奪走人生的自主權,當下的感受只能用荒謬痛苦來形容。自己夜夜同床共枕的情人說著我
原本只是想著很久沒看電影了,剛好看個簡短的預告覺得有興趣就直接看這部了。 原本以為它只是一部單純的災難片,稍微刺激感官而已,但看完之後卻讓我心有餘悸。 這部的定義是災難驚悚片,我是在看完電影之後上網查才看到的。 裡面對於恐懼和驚悚的表現我認為相當好,雖然在預告中已經看到一定會有人掉下去,但在看到梯子
我必須相信我們兩人之間的關係是一則美麗的愛情故事,妳懂嗎?我是真的,真的必須那樣相信。 如果不是那樣的話,那我們之間又算什麼呢? 這是我整本書感受最深的地方。凡妮莎明白一切,但不願面對最血淋淋的事實。她沈迷於史特蘭帶給她的價值、力量與自信,選擇忽略他所帶給她的痛苦,無法與他斷開連結。
到後來乘客與機長一個個殞落,燃料也即將沒有,就副機長緊急決定在日本成田機場降落。但卻遭到日本拒絕,還出動航空自衛隊趨離,實在讓人感到非常心酸。 先前已經被美國拒絕降落,再來又被日本拒絕降落,雖然那時已經有疫苗,但害怕病毒已經變種,依然拒絕他們的降落。客觀而言能理解電影中日本和美國的決定,但感性上真的
那段時間,我最常想到的問題是:我,是不是一輩子都會這樣?一輩子都不會好? 為什麼是我? 對於身處在當下那個看似無止盡的痛苦迴圈,人的想法很難不負面。大部分人的想法一定是想要趕快好,害怕永遠脫離不出。 尤其是那句 為什麼是我?最打中我。我過去經歷一些不愉快的時候也會想到,為什麼是我要經歷這些?但是真的
在學期尾聲,公布幹部名單以前,有人跟我說:「如果你真的不喜歡他們,但真的很想當幹部,就還是要忍耐一下,至少裝也要裝的跟他們好。」 這很殘酷,但我也認同。社團裡面,就像個小型社會。 不過我想,一開始有聽到我可能也不會這麼做。因為我就不是這樣的人。
背後陰謀揭露的時候我真的感受到氣憤,原來傑克欺騙艾莉絲是因為自己的自卑心作祟,而心志不定的跑去參加這個「勝利計畫」,真的讓人感受很複雜。 一方面對傑克感到可悲,令一方面又同情艾莉絲。明明是自己的人生,卻因為另一半的自卑而被奪走人生的自主權,當下的感受只能用荒謬痛苦來形容。自己夜夜同床共枕的情人說著我
原本只是想著很久沒看電影了,剛好看個簡短的預告覺得有興趣就直接看這部了。 原本以為它只是一部單純的災難片,稍微刺激感官而已,但看完之後卻讓我心有餘悸。 這部的定義是災難驚悚片,我是在看完電影之後上網查才看到的。 裡面對於恐懼和驚悚的表現我認為相當好,雖然在預告中已經看到一定會有人掉下去,但在看到梯子
我必須相信我們兩人之間的關係是一則美麗的愛情故事,妳懂嗎?我是真的,真的必須那樣相信。 如果不是那樣的話,那我們之間又算什麼呢? 這是我整本書感受最深的地方。凡妮莎明白一切,但不願面對最血淋淋的事實。她沈迷於史特蘭帶給她的價值、力量與自信,選擇忽略他所帶給她的痛苦,無法與他斷開連結。
到後來乘客與機長一個個殞落,燃料也即將沒有,就副機長緊急決定在日本成田機場降落。但卻遭到日本拒絕,還出動航空自衛隊趨離,實在讓人感到非常心酸。 先前已經被美國拒絕降落,再來又被日本拒絕降落,雖然那時已經有疫苗,但害怕病毒已經變種,依然拒絕他們的降落。客觀而言能理解電影中日本和美國的決定,但感性上真的
那段時間,我最常想到的問題是:我,是不是一輩子都會這樣?一輩子都不會好? 為什麼是我? 對於身處在當下那個看似無止盡的痛苦迴圈,人的想法很難不負面。大部分人的想法一定是想要趕快好,害怕永遠脫離不出。 尤其是那句 為什麼是我?最打中我。我過去經歷一些不愉快的時候也會想到,為什麼是我要經歷這些?但是真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距離離開學生的身份,已經有4年之久了。 在校期間我從沒想過失去課表之後的人生,我該如何安排。 大學畢業之後,我成為了一個自由的人類,一天24小時可以隨我安排,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這對我來說也是焦慮的開始,我不太確定這段時期的其他畢業生,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
最近有一些新的覺察,邁入大學的生涯後,更加的明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體會、感受。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最佳解。 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多少時間是社交,又多少時間是留給自己,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卻是大部分會給我帶來情緒波動的主因。 最近感悟到,當我在面對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時學到了如果對方沒有主動問
回顧去年我作為一名111年應屆生,進入國立大學就讀的經歷,講述了進入大學後的適應困難,休學和復學後的社團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大一生活的學伴經歷,對愛情的遐想逐漸轉眼消磨,透過抽學伴的過程,以及與室友的交集,描述了一段關於青春、探索和學生時代的感情故事。
大學四年,即使是虛度,也要有虛度的方法。可是,方法從何而來呢?我應該如何度過這四年呢?顯然都是未知的問題……
Thumbnail
4年前寫了〈給大一新生的一封信〉(下方連結),如今當年的小大一要畢業了,剛好本人初入社會滿5年,就來說說出社會的5年與學生時代的5年有哪些差異,不管在學習上、生活上、甚至心態上,在歷經社會的洗禮(臉)之後,那些當初相信的價值是否還值得相信?以下整理5點當時剛畢業時與現在截然不同的看法以供參考
Thumbnail
這是一個高中畢業生的成長故事,從在青旅打工換宿到出國旅行的心路歷程。作者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愛情、失敗、挫折和成長,並發現了生命中的美好和意義。
Thumbnail
大學生活是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時光,在這裡我收穫滿滿,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社交圈。即便很多年過去了,我依舊記得這段美好的時光。
Thumbnail
嗨大家好,我是 Jason,以下是你可以從我學到的經驗,幫你過個充實大學: 1. 沒有早點對世界產生好奇心 2. 沒有抓住國外交換的機會 3. 沒有花更多時間社交、networking。許多機會都是與學長姐互動得來 4. 花太多時間在學習課程知識,應該早點在世界闖蕩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許多人忘記了珍惜自己的內心聲音。艾爾文的書籍《陪自己走走》提醒我們,人生不必因一時的挫折而氣餒,應該專注於自己想要的未來,而不應被他人的生活所羨慕。我們的每一步都算數,不論過去的遭遇,我們仍有機會重建自我。讓我們學會用心打理自己的生活,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距離離開學生的身份,已經有4年之久了。 在校期間我從沒想過失去課表之後的人生,我該如何安排。 大學畢業之後,我成為了一個自由的人類,一天24小時可以隨我安排,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但這對我來說也是焦慮的開始,我不太確定這段時期的其他畢業生,是否也有同樣的感受。
最近有一些新的覺察,邁入大學的生涯後,更加的明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自己去體會、感受。才能找出屬於自己的最佳解。 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多少時間是社交,又多少時間是留給自己,是一個流動的狀態,卻是大部分會給我帶來情緒波動的主因。 最近感悟到,當我在面對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時學到了如果對方沒有主動問
回顧去年我作為一名111年應屆生,進入國立大學就讀的經歷,講述了進入大學後的適應困難,休學和復學後的社團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位大一生活的學伴經歷,對愛情的遐想逐漸轉眼消磨,透過抽學伴的過程,以及與室友的交集,描述了一段關於青春、探索和學生時代的感情故事。
大學四年,即使是虛度,也要有虛度的方法。可是,方法從何而來呢?我應該如何度過這四年呢?顯然都是未知的問題……
Thumbnail
4年前寫了〈給大一新生的一封信〉(下方連結),如今當年的小大一要畢業了,剛好本人初入社會滿5年,就來說說出社會的5年與學生時代的5年有哪些差異,不管在學習上、生活上、甚至心態上,在歷經社會的洗禮(臉)之後,那些當初相信的價值是否還值得相信?以下整理5點當時剛畢業時與現在截然不同的看法以供參考
Thumbnail
這是一個高中畢業生的成長故事,從在青旅打工換宿到出國旅行的心路歷程。作者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愛情、失敗、挫折和成長,並發現了生命中的美好和意義。
Thumbnail
大學生活是我人生中一段難忘的時光,在這裡我收穫滿滿,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以及找到了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社交圈。即便很多年過去了,我依舊記得這段美好的時光。
Thumbnail
嗨大家好,我是 Jason,以下是你可以從我學到的經驗,幫你過個充實大學: 1. 沒有早點對世界產生好奇心 2. 沒有抓住國外交換的機會 3. 沒有花更多時間社交、networking。許多機會都是與學長姐互動得來 4. 花太多時間在學習課程知識,應該早點在世界闖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