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讚美的過度與價值觀的失衡:培養孩子自信與內在價值的平衡之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最近在臺灣有一部影片爆紅,「山道猴子的一生」,這部片的影評隨便搜一搜都ㄧ大堆,頗有觀看「哈姆雷特」後的感覺,


有人從中看到了主角財務觀念的缺乏、情感上的無奈、情緒勒索的方式等等的各種問題,當然其中主角的價值觀,更是在許多評論中有深度的討論。

我這邊只想就一個現象來討論,「為何主角會將別人的看法當做自己人生的價值」

raw-image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讚美是塑造他們自尊和自信的重要元素之一。然而,過度的讚美是否可能導致孩子變得過分依賴外界的肯定,忽略了自己的需求,從而產生不健康的價值觀?這個問題引發了家長和教育者的關切,讓我們一同深入探討這個議題。

讚美是一種正向的反饋,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和成就。適度的讚美有助於孩子建立自信心,激勵他們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更積極地投入。然而,問題出現在當讚美變得過於頻繁,而且缺乏具體內容時。過多的讚美可能會讓孩子產生對外界評價的過分關注,變得過於在乎別人的肯定,而忽略了自己的內在需求和價值。


raw-image


假設一個孩子在完成了一項簡單的作業後,家長只是模糊地說了一句「好棒棒!」並沒有具體地指出孩子做得好的地方。這樣的讚美聽起來像是一個空洞的稱讚,對孩子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幫助。如果長期如此,孩子可能會開始對這樣的讚美產生免疫力,並且不再視之為真正的讚美。

相反地,如果家長給予更具體的讚美,例如「你的字體非常整齊,每個字都寫得很清晰!」這樣的讚美不僅具體,也能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認可。這樣的讚美可以讓孩子更有成就感,並且激勵他們更加積極地學習和成長。


raw-image


總之,讚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正向反饋方式,但是適度和具體的讚美才是真正有效的。這樣的讚美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並且激勵他們更加積極地投入學習和成長。

孩子天性好奇,善於探索世界,並且擁有獨特的興趣和愛好。然而,過度的讚美可能會讓他們過於關注外界的期待,導致他們忽略了自己內心的聲音。例如,一個孩子可能因為被大人的讚美而選擇了某個興趣,即使他內心更喜歡其他事物。這種情況下,孩子可能會追求外在的肯定,而忽略了自己真正的興趣和需求,最終導致價值觀的扭曲。

此外,過度的讚美可能會導致孩子變得不夠堅韌,無法面對挫折和失敗。當他們習慣了只追求外界的讚美,一旦遇到困難或失敗時,他們可能會感到沮喪和自卑,因為他們無法得到他們所期望的外界肯定。這可能影響他們的情緒調節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raw-image


譬如說當一個學生習慣了得到老師的讚美和高分,他可能會變得過分依賴這些外在的讚美和肯定,而忽略了自己真正的學習和成長。當他遇到一道難題或考試失利時,他可能會感到極度失落和沮喪,因為他並不習慣面對挫折和失敗。相反,如果學生能夠獲得適當的鼓勵和指導,並且被教育去專注於自己的學習過程和進步,他們就能夠更好地應對挑戰和困難,從而變得更加堅韌和有信心。因此,適當的讚美和鼓勵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非常重要,但過度的讚美和依賴則可能會帶來負面的影響。

因此關鍵在於如何給予讚美。與其只是不加思索地使用一般性的讚美詞語,不如針對孩子的具體表現給予具體的讚美,並且鼓勵他們探索和發展自己的興趣和需求。同時,讓孩子學會從內心肯定自己的努力和價值,而不是只追求外界的讚美。

raw-image


要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父母和教育者可以鼓勵他們思考和探索自己的興趣、價值觀和需求。經典故事中有許多關於價值觀的教訓,比如安徒生童話中的「醜小鴨」故事,教導我們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價值,不必迎合外界的期待。


raw-image


總之,過度的讚美可能導致孩子過分依賴外界的肯定,忽略了自己的需求,並可能產生不健康的價值觀。因此,父母和教育者需要適度地給予讚美,並鼓勵孩子自主探索和發展,從而建立健康的自我價值觀。引用柏拉圖的名言:“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我們的目標是幫助孩子發現內在的光芒,而不僅僅是追求外界的讚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閱心的沙龍
15會員
47內容數
孩子在慢慢的成長,他是第一次當孩子,我也是第一次當爸爸。與孩子相處的方法不是數學題,有標準公式,這是一段旅程,享受並用心觀察沿途的風光,孩子是我的旅伴,也是這段旅程中最美的風景
閱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0/19
開始罵髒話是許多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面臨的普遍挑戰。然而,我們可以透過批判性思考的角度,深入理解這一現象,並採取適當的方法來應對。
Thumbnail
2023/10/19
開始罵髒話是許多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面臨的普遍挑戰。然而,我們可以透過批判性思考的角度,深入理解這一現象,並採取適當的方法來應對。
Thumbnail
2023/10/15
這是跟孩子在聊,爸爸跟媽媽的相識過程。
Thumbnail
2023/10/15
這是跟孩子在聊,爸爸跟媽媽的相識過程。
Thumbnail
2023/09/26
批判性思考是一種深思熟慮、分析和評估信息的過程,以做出明智、明確和合理的決策。這種思考方式不僅包括了理解和記憶信息,還包括了提出問題、懷疑、挑戰現有觀點,並最終形成獨立見解的能力。在現代社會,批判性思考被視為一種重要的生活和職業技能,有助於解決複雜的問題,做出明智的選擇,以及不斷學習和成長。
Thumbnail
2023/09/26
批判性思考是一種深思熟慮、分析和評估信息的過程,以做出明智、明確和合理的決策。這種思考方式不僅包括了理解和記憶信息,還包括了提出問題、懷疑、挑戰現有觀點,並最終形成獨立見解的能力。在現代社會,批判性思考被視為一種重要的生活和職業技能,有助於解決複雜的問題,做出明智的選擇,以及不斷學習和成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小孩跟大人一樣,也會有心情低落、自信心卡關、社交障礙的時候,所以不僅大人需要學習如何照顧/善待自己,小孩子更需要
Thumbnail
小孩跟大人一樣,也會有心情低落、自信心卡關、社交障礙的時候,所以不僅大人需要學習如何照顧/善待自己,小孩子更需要
Thumbnail
「你的表現令我刮目相看!」 「我真的以你為榮!」 「你做得很好!」 不知道大家聽到這幾句話是什麼樣的感受呢? 我從很久以前只要聽到或看到類似的話語,總是感覺怪怪的,看似稱讚但卻覺得講這句話的人帶著洋洋得意的態度,無論講些話的人是父母、老師或公眾人物,在我的感受裡會吐出這樣言語的人似乎自認
Thumbnail
「你的表現令我刮目相看!」 「我真的以你為榮!」 「你做得很好!」 不知道大家聽到這幾句話是什麼樣的感受呢? 我從很久以前只要聽到或看到類似的話語,總是感覺怪怪的,看似稱讚但卻覺得講這句話的人帶著洋洋得意的態度,無論講些話的人是父母、老師或公眾人物,在我的感受裡會吐出這樣言語的人似乎自認
Thumbnail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讚美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過度的讚美可能引發意想不到的後果。當讚美變成唯一的價值依據,孩子可能會過度依賴外界的認可,而忽略了內在的需求與價值。
Thumbnail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讚美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過度的讚美可能引發意想不到的後果。當讚美變成唯一的價值依據,孩子可能會過度依賴外界的認可,而忽略了內在的需求與價值。
Thumbnail
你會在外人面前以「正面的態度」肯定或稱讚自己的小孩嗎? 以前的人常說,有比較、有競爭,才會進步拉 ! (Realy? 所以別太常稱讚小孩,要不一不小心驕傲了就會忘記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傳統社會或者說亞洲父母的思維,常用「比較」來證明自家的孩子優秀與否。究竟為什麼需要比較呢?
Thumbnail
你會在外人面前以「正面的態度」肯定或稱讚自己的小孩嗎? 以前的人常說,有比較、有競爭,才會進步拉 ! (Realy? 所以別太常稱讚小孩,要不一不小心驕傲了就會忘記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傳統社會或者說亞洲父母的思維,常用「比較」來證明自家的孩子優秀與否。究竟為什麼需要比較呢?
Thumbnail
最近皮克斯的新作<青春養成記>引起了廣大的討論,除了厲害的美術與有趣的劇本外,他的題材貼近我們的生活,也讓多數的華人有著強烈的共感與無奈。今天要來討論,我從這部電影認知到的一件事情,那就是:為什麼華人普遍沒有自信? 家庭教育下的我們 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呢? 怎麼找回失去的自信?
Thumbnail
最近皮克斯的新作<青春養成記>引起了廣大的討論,除了厲害的美術與有趣的劇本外,他的題材貼近我們的生活,也讓多數的華人有著強烈的共感與無奈。今天要來討論,我從這部電影認知到的一件事情,那就是:為什麼華人普遍沒有自信? 家庭教育下的我們 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呢? 怎麼找回失去的自信?
Thumbnail
以前我在〈拜託,別再說我很乖了〉一篇說到我認為「乖」這個稱讚為我帶來了過於害怕犯錯的阻礙,乖得不敢冒險試錯,也就很難獲得成長。其實再拉遠一點來看,不單單只是「乖」,所有的稱讚也有可能反成了成長的障礙...
Thumbnail
以前我在〈拜託,別再說我很乖了〉一篇說到我認為「乖」這個稱讚為我帶來了過於害怕犯錯的阻礙,乖得不敢冒險試錯,也就很難獲得成長。其實再拉遠一點來看,不單單只是「乖」,所有的稱讚也有可能反成了成長的障礙...
Thumbnail
我知道打罵教育不對,我知道。 不過好聲好氣講過了,理性溝通過了,真的就完全沒用! 講他幾句好的,他還嫌奇怪? 那個猴死囝仔就是不聽話,你要我怎麼辦?
Thumbnail
我知道打罵教育不對,我知道。 不過好聲好氣講過了,理性溝通過了,真的就完全沒用! 講他幾句好的,他還嫌奇怪? 那個猴死囝仔就是不聽話,你要我怎麼辦?
Thumbnail
小時候,你很少機會被讚美。當大人說你很乖、很聽話時,你心里特別開心,彷彿這是你唯一的優點了。一直以來,你為這句讚美,順從他們的要求,努力做到他們要的樣子。可是,當他們失望時,你就責怪自己怎麼無法讓他們滿意?你害怕那個不乖、不聽話的你,再也沒有值得被欣賞的地方了,變成一個糟糕、沒有存在價值的人。
Thumbnail
小時候,你很少機會被讚美。當大人說你很乖、很聽話時,你心里特別開心,彷彿這是你唯一的優點了。一直以來,你為這句讚美,順從他們的要求,努力做到他們要的樣子。可是,當他們失望時,你就責怪自己怎麼無法讓他們滿意?你害怕那個不乖、不聽話的你,再也沒有值得被欣賞的地方了,變成一個糟糕、沒有存在價值的人。
Thumbnail
上回講到讚美,飛飛好奇的想問大家,你習慣讚美別人嗎?還是你比較習慣別人讚美自己呢?讚美的好處很多,除了幫助別人變得開心,也幫助自己變得樂觀,如果你不習慣讚美別人,或是接受別人讚美都無妨,開始練習「讚美」是一個很好調整思維的方式,讓過去習慣悲觀的我們,也有機會邁向樂觀的路前進。  ◆ 從教育,談讚美
Thumbnail
上回講到讚美,飛飛好奇的想問大家,你習慣讚美別人嗎?還是你比較習慣別人讚美自己呢?讚美的好處很多,除了幫助別人變得開心,也幫助自己變得樂觀,如果你不習慣讚美別人,或是接受別人讚美都無妨,開始練習「讚美」是一個很好調整思維的方式,讓過去習慣悲觀的我們,也有機會邁向樂觀的路前進。  ◆ 從教育,談讚美
Thumbnail
讚美好像甜食,吃多了容易上癮,甚至造成虛胖危害健康;但鼓勵如同蛋白質,能提供熱量、修復組織並調節生理機能。若要讚美,也要真心讚美孩子的行為內容,而不是因為他符合你的期待。讚美結果容易,但讚美孩子的付出才是鼓勵。
Thumbnail
讚美好像甜食,吃多了容易上癮,甚至造成虛胖危害健康;但鼓勵如同蛋白質,能提供熱量、修復組織並調節生理機能。若要讚美,也要真心讚美孩子的行為內容,而不是因為他符合你的期待。讚美結果容易,但讚美孩子的付出才是鼓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