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特別重要的時機是什麼呢?以下跟大家說明:
孩子剛睡醒的時候,會本能地尋找依附對象(重要他人)。若發現依附對象不在身邊,他就會感到擔心、害怕,自然地哭出來。父母聽到哭聲後,出現在孩子面前,給他一個擁抱,他就會感到安心。這樣的經驗累積很多很多次之後,孩子就會有比較穩固的安全感。到時候,即使剛睡醒的時候依附對象不在身邊,他也不會一直哭,會使用不同的方式(例如用說的)來尋找依附對象,也可以等待比較久的時間。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傷。不管是跑一跑自己跌倒,還是玩個球卻踩到球摔個四腳朝天,又或是從超陡的溜滑梯上飛出去,受傷可說是成長必備的體驗。受傷時孩子會感到疼痛,這時候他也會尋求依附對象的安撫。拍拍他可以讓他感覺沒有那麼痛,這種感覺變好的經驗,同樣也可以提升孩子的安全感。
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我觀察到孩子很多時候會生氣、難過,都是因為現實跟他的想像不一樣。以我家兒子為例,他有時候會堅持玩具一定要擺放在特定的位置,我去動他就會生氣;有時候他會以為出門就是要去玩沙、玩溜滑梯,結果沒有去玩的時候他就會生氣。在這些需要情緒調節的時刻,也是培養安全感的好時機。
本文未完,想知道還有哪兩個重要時機嗎?有興趣可以到親子天下瀏覽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