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成就--當我離開部落的時候,我帶走的是孩子的『成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寫于2015.02


2007年當我調任到新竹的尖石鄉與五峰鄉成為尖峰中心的督導時,我很清楚總有一天我一定會離開尖石五峰,但是我問自己:「當我離開部落時,我要帶走什麼?是辛苦?挫折?還是困難?」

每每聽到很多在偏遠地區服務過的團體或志工在分享經驗時,總是可以聽到很多很多的辛苦,很多很多的挫折,更多更多的困難。最後所有人的結論都是進到偏遠地區的團體或志工很令人敬佩!很辛苦!碰到很多困難與挫折!也聽到很多志工分享這樣的服務經驗帶給個人不同的生命與生活經驗,志工個人得到很多層面的成長與體悟。

而我經常期待接下來呢?應該故事還沒講完吧!故事應該只講到一半吧!因為我聽故事到最後,我總是想聽聽主角的結局,而不是只有配角的結局吧!就像灰姑娘的故事,最後不該停在仙杜瑞拉的兩個妹妹怎樣都穿不下玻璃鞋就是結局了吧!因為這哪裡是故事說完呢?根本重點還沒講到,可是就告訴你故事說完了,這就是我的感覺!

在進入到尖石五峰之前,會有哪些辛苦與困難其實都會有一大堆好心人告訴你,所以會碰到的挫折大概也都想像得到,這些其實都是預期會發生的事情,所以對我來說應該是必然會發生的。既然是預期必然會發生的事情,那到底有甚麼好講的呢?這是我一直不能理解的事情。後來,在尖石五峰一段時間之後我好像懂了!但是,我不好意思明說,各位就自己從文章中找答案吧!看看您是否有「慧根」?

到偏遠地區服務,主角到底是誰應該要先弄清楚,但是我十分確定不該是外來的團體或志工。進入到偏遠地區的目的到底什麼也要很清楚,就像打仗總是要知道目標是什麼一樣,如果連目標都不清楚,怎麼可能完成任務呢?就像搶救雷恩大兵的目標是把雷恩救出來,但是最後搞到最後為了多殺幾個敵人把雷恩也犧牲了,最後還以為自己任務很成功,那不就成了天大的笑話了嗎?

所以,我在分享尖石五峰課輔經驗時,我總是對於那些預期的困難與挫折輕描淡寫,因為那些真的不是主角,不要花太多的時間贅述。我們應該多花一點時間談談主角的改變與結局,因為主角的改變才是我們到偏遠地區的目的,要讓主角得到應該有的舞台,而我們其實都只是配角,配角是不應該搶主角的戲份的,因為這樣就喧賓奪主了,除非在這場戲中你根本不敢讓主角登場,不敢的原因會不會是你的主角表現得太差了?當然這是我最不希望得到的答案!

2010當我下山離開部落的時候,我帶走的一個一個主角的故事,而這些故事就可以讓我一直跟別人說嘴,每講一次,就會開心一次。等我老的時候,這些故事就會是我的人生當中最美好最美好的回憶,因為在這些故事當中雖然我都不是主角,但是每一個故事我都有參與其中,都有軋一角。所以,當我離開部落的時候,我帶走的是孩子的「成就」(看到第一年在尖石五峰收的課輔學生這次學測成績都不錯,真是讓人與有榮焉)!那你帶走的是什麼呢?


avatar-img
72會員
193內容數
社團法人中華兒童暨家庭守護者協會主任/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認證社工督導。社福界資深熟男,重度工作狂,喜歡自嘲有過動症,坐不住辦公桌。喜歡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問題,希望用故事讓社會大眾更容易認識社會工作,也希望這些社會工作的故事可以鼓舞需要被協助的個案與社工,努力在社福界裡不斷尋找新世界與新視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文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們(博幼)基金會打算進來『多久』 「你們(博幼)基金會打算進來『多久』?一年?還是三年?」這是博幼基金會評估在原住民部落執行「課業輔導」,第一次拜訪當地學校校長,校長提出的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背後的脈絡是需要理解的,當你理解脈絡之後,這個問題就是理所當然會擺在第一順位了!
十年,是一段不算短的時間,足夠可以將一件事情做得徹底,也可以協助一個弱勢的孩子累積人力資本,累積足夠脫貧的能量了。 十年前,我是一個累積人力資本-教育脫貧的門外漢,我的工作是到全台各地協助很多單位(基督教會、天主堂、社福團體、安置機構、學校)如何做補救教學,如何透過教育協助弱勢兒童脫離貧窮與犯罪
為什麼我們可以很成功的開鎖呢?其實是有秘訣的,首先我告訴同事們要把自己當作是最後一個開那個特殊鎖的鎖匠,因為只要我們放棄了,那個打不開的鎖就可能永遠沒有人可以不傷害鎖頭而把它打開,而傷害鎖頭所打開的鎖就會永遠壞掉,這是身為鎖匠最不希望看到的,因此當鎖匠認知道這一點,就會「不斷的嘗試」各種正當的方法
最近(2019.04)在和一位公司老闆討論如何結合民間力量-縣市政府-博幼基金會三方合作將博幼基金會的課業輔導服務模式引進該縣市,讓更多的弱勢學童可以受惠。在討論合作的過程中,有一天這位老闆轉述了一個教育處督學的問題,博幼基金會的服務是屬於「課後照顧」還是「補救教學」?
「一個十歲的弱勢兒童需要多久才能脫離貧窮呢?」、「弱勢兒童的課業輔導對你來說是一個幾年的計畫呢?」這是這幾年我一直在問的問題。 對一個藉由教育脫貧的弱勢兒童來說,我的親身經驗告訴我至少需要20年,因此當我在從事社會工作的過程中,我自然而然地認為脫離貧窮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最近又看到了嚴重的兒童虐待事件,讓人傷心有難過之餘,我們的社會福利與教育政策還能做甚麼呢? 兒童虐待事件中6歲以下的學齡前兒童的重傷與致死率似乎一直居高不下,同時比例依然是以弱勢家庭的兒童居多,如果年齡層集中在6歲以下的兒童,對象又集中在弱勢家庭,那麼是否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有目的性有對象性的社會福利
你們(博幼)基金會打算進來『多久』 「你們(博幼)基金會打算進來『多久』?一年?還是三年?」這是博幼基金會評估在原住民部落執行「課業輔導」,第一次拜訪當地學校校長,校長提出的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背後的脈絡是需要理解的,當你理解脈絡之後,這個問題就是理所當然會擺在第一順位了!
十年,是一段不算短的時間,足夠可以將一件事情做得徹底,也可以協助一個弱勢的孩子累積人力資本,累積足夠脫貧的能量了。 十年前,我是一個累積人力資本-教育脫貧的門外漢,我的工作是到全台各地協助很多單位(基督教會、天主堂、社福團體、安置機構、學校)如何做補救教學,如何透過教育協助弱勢兒童脫離貧窮與犯罪
為什麼我們可以很成功的開鎖呢?其實是有秘訣的,首先我告訴同事們要把自己當作是最後一個開那個特殊鎖的鎖匠,因為只要我們放棄了,那個打不開的鎖就可能永遠沒有人可以不傷害鎖頭而把它打開,而傷害鎖頭所打開的鎖就會永遠壞掉,這是身為鎖匠最不希望看到的,因此當鎖匠認知道這一點,就會「不斷的嘗試」各種正當的方法
最近(2019.04)在和一位公司老闆討論如何結合民間力量-縣市政府-博幼基金會三方合作將博幼基金會的課業輔導服務模式引進該縣市,讓更多的弱勢學童可以受惠。在討論合作的過程中,有一天這位老闆轉述了一個教育處督學的問題,博幼基金會的服務是屬於「課後照顧」還是「補救教學」?
「一個十歲的弱勢兒童需要多久才能脫離貧窮呢?」、「弱勢兒童的課業輔導對你來說是一個幾年的計畫呢?」這是這幾年我一直在問的問題。 對一個藉由教育脫貧的弱勢兒童來說,我的親身經驗告訴我至少需要20年,因此當我在從事社會工作的過程中,我自然而然地認為脫離貧窮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最近又看到了嚴重的兒童虐待事件,讓人傷心有難過之餘,我們的社會福利與教育政策還能做甚麼呢? 兒童虐待事件中6歲以下的學齡前兒童的重傷與致死率似乎一直居高不下,同時比例依然是以弱勢家庭的兒童居多,如果年齡層集中在6歲以下的兒童,對象又集中在弱勢家庭,那麼是否我們應該思考的是有目的性有對象性的社會福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作者在成長過程中,利用自己創造的格言來激勵自己,逐步成長為更好的自己。文章中以自身的經歷為例,強調因應挑戰與恐懼的重要性,探討各種格言背後的意義,以及積極的態度對於面對挑戰的重要性。同時,作者亦提及了臺灣奧運選手力求盡力的態度,期望對讀者具有啟發意義,鼓舞讀者成為更好的人。
Thumbnail
談主角不能不談「英雄旅程」,這個詞指的是英雄為了追尋某樣東西踏上旅程,途中遭遇各種困難,卻也結識夥伴,旅途最後得到收穫。這收穫可能是: ・寶藏 ・打敗怪物 ・成長與重新認識自我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htJj0_3LL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a0xqLq7A_M 從滿山滿谷的照片和影片去搜尋重要的片段,實在太難。 因為每一段都好重要、都好珍貴。 而記錄承載著過去、現在與未來
Thumbnail
小杰住在一個環繞著高山和茂密森林的小村莊,他渴望探索未知的地方,踏上了前所未有的冒險之旅。他的勇氣和毅力啟發了整個村莊,成為了真正的勇者。這是一個關於夢想、挑戰和勇氣的故事。
Thumbnail
很多故事,都要等結束了一段時間,才能以俯瞰視角,充分理解故事裡所有層次、所有意義。故事可以主動結束,在山窮水盡,洞穴裡閉關好幾個月後。 前幾天諮詢了在美國的這些年,底層的意義是什麼。『獨處的過程中,更了解自己的方方面面』。我突然發現,答案我已經有了,所以一點都不驚喜,一點都不訝異。
Thumbnail
本文介紹探險家薛克頓在南極的遠徵故事,探討逆境領導的理念和挑戰,並從故事中提煉出的十項能力P.E.A.K。同時,作者也分享了在印尼疫情期間的領導經歷,談及逆境中的領導者應有的定力和智慧。
05/30/2009 筆架連峰 五月三十日. 登筆架連峰,對小朋友來說其實有點難度了. 由石碇車站出發上山,開始走山路時,看到另外一群人帶著小孩撤退了 有登山客懷疑的問我,這路很遠,他們走的到嗎? 我並不擔心,睿恩早己走過,而睿宇跟妹妹,我覺得也沒什麼問題. 畢竟也爬了很多年了. 雖
Thumbnail
傳說在很久以前童話小鎮裡住著一個幸福的人,身後的說故事人撿去她的眼淚中的珍珠,編寫童話故事,轉傳給這個小鎮的每個人。小鎮的人寫下悲傷,快樂的人則遺忘悲傷,卻一同分享共感。快樂的人第一次為自己哭泣,觸碰珍珠而無法遺忘。
高中的社團活動對許多學生而言都是重要的人生經驗,我在使節團的經歷也充滿挑戰與成長。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在使節團中所遇到的挫折,以及如何從中學習和成長。從高中生活中嘗試新的角色,到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價值觀。
我在大學時加入家扶中心義工和臺北市崇善童軍團,從中獲得快樂與成長。後因家庭與工作壓力,暫別童軍生活。作為一名普通上班族,面對繁重工作,我學會了高效管理與團隊合作。寫作則成為我表達自我的方式,幫助我釐清思緒。2023年,我帶著孩子重返童軍,這象徵著我的回歸與成長。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作者在成長過程中,利用自己創造的格言來激勵自己,逐步成長為更好的自己。文章中以自身的經歷為例,強調因應挑戰與恐懼的重要性,探討各種格言背後的意義,以及積極的態度對於面對挑戰的重要性。同時,作者亦提及了臺灣奧運選手力求盡力的態度,期望對讀者具有啟發意義,鼓舞讀者成為更好的人。
Thumbnail
談主角不能不談「英雄旅程」,這個詞指的是英雄為了追尋某樣東西踏上旅程,途中遭遇各種困難,卻也結識夥伴,旅途最後得到收穫。這收穫可能是: ・寶藏 ・打敗怪物 ・成長與重新認識自我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htJj0_3LL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a0xqLq7A_M 從滿山滿谷的照片和影片去搜尋重要的片段,實在太難。 因為每一段都好重要、都好珍貴。 而記錄承載著過去、現在與未來
Thumbnail
小杰住在一個環繞著高山和茂密森林的小村莊,他渴望探索未知的地方,踏上了前所未有的冒險之旅。他的勇氣和毅力啟發了整個村莊,成為了真正的勇者。這是一個關於夢想、挑戰和勇氣的故事。
Thumbnail
很多故事,都要等結束了一段時間,才能以俯瞰視角,充分理解故事裡所有層次、所有意義。故事可以主動結束,在山窮水盡,洞穴裡閉關好幾個月後。 前幾天諮詢了在美國的這些年,底層的意義是什麼。『獨處的過程中,更了解自己的方方面面』。我突然發現,答案我已經有了,所以一點都不驚喜,一點都不訝異。
Thumbnail
本文介紹探險家薛克頓在南極的遠徵故事,探討逆境領導的理念和挑戰,並從故事中提煉出的十項能力P.E.A.K。同時,作者也分享了在印尼疫情期間的領導經歷,談及逆境中的領導者應有的定力和智慧。
05/30/2009 筆架連峰 五月三十日. 登筆架連峰,對小朋友來說其實有點難度了. 由石碇車站出發上山,開始走山路時,看到另外一群人帶著小孩撤退了 有登山客懷疑的問我,這路很遠,他們走的到嗎? 我並不擔心,睿恩早己走過,而睿宇跟妹妹,我覺得也沒什麼問題. 畢竟也爬了很多年了. 雖
Thumbnail
傳說在很久以前童話小鎮裡住著一個幸福的人,身後的說故事人撿去她的眼淚中的珍珠,編寫童話故事,轉傳給這個小鎮的每個人。小鎮的人寫下悲傷,快樂的人則遺忘悲傷,卻一同分享共感。快樂的人第一次為自己哭泣,觸碰珍珠而無法遺忘。
高中的社團活動對許多學生而言都是重要的人生經驗,我在使節團的經歷也充滿挑戰與成長。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在使節團中所遇到的挫折,以及如何從中學習和成長。從高中生活中嘗試新的角色,到發現自己的興趣和價值觀。
我在大學時加入家扶中心義工和臺北市崇善童軍團,從中獲得快樂與成長。後因家庭與工作壓力,暫別童軍生活。作為一名普通上班族,面對繁重工作,我學會了高效管理與團隊合作。寫作則成為我表達自我的方式,幫助我釐清思緒。2023年,我帶著孩子重返童軍,這象徵著我的回歸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