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幾天再次在博客來流連,看到《早安健康》上一期的封面寫著「空腹力革命」,完全挑起我的求知欲。剛好在KONO的訂閱還沒有約滿(正打算今年約滿不再續),立即下載了這一期的雜誌。
所謂的空腹力,可以簡單理解為「讓肚子餓一點」。而斷食,也即是禁食,不是絕食或節食,是鍛練空腹力的方法。
最新研究也把空腹的難度降低了!透過精密的設計,在不完全禁食的情況下,安全卻也能有斷食的效果。對於糖尿病、肥胖、發炎與各種性病,都有光明的發展。為體內清空障礙走向長壽的健康之路,也許今天起你該試試這樣的「空腹健康法」
~《早安健康》特刊60號
有很多的醫學研究顯示,過量飲食對身體造成負擔、內臟疲勞,甚至會造成一些長期慢性發炎等健康問題。道理不難理解,把身體當作為一部機器,長期重度使用,很快便會出現勞損、老化等現象,然後機件故障導致停運。
說起斷食、空腹力,其實自古已經有相關的養生記載,如先秦的「辟穀」,佛教的「過午不食」,還有回教齋戒月在日照時斷食。甚至在一些古醫學文獻也有記載,「在生病的時候進食,等於在餵養你的疾病」之說。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也是禁食的支持者。而美國開國元勳富蘭克林也曾經說過「最好的藥就是休息與斷食」。廣泛流傳也有「是藥三分毒」一說,動物生病時本能就是不想吃東西,與其使用藥物,不如禁食,利用自身力能使身體復原。
早年廣泛推廣的斷食方法,鼓勵追尋健康的人偶然斷食一至三天,使身體得到休息,並排出宿便等毒素,完整地使身體整個機能得到重啟,找回身體原力。雖然這個方法效果很顯著,但突然斷食並不容易,除了要忍受餓肚子的難受,甚至有些人會有血糖低的反應。
小時候也曾經很有食力,在家裡不會餓,三餐吃好吃滿,一週總會有好幾次零食、下午茶、消夜、糖水。吃的份量也很驚人,一兩碗飯是正常,試過很餓吃四碗。糖水也是拼了命去吃,一天灌了八碗紫米露(到底那個時候是怎樣吃得到這種份量?!)。
渡過了高中,修讀職專文憑的時期,開始頻繁地出現腸胃炎,好一陣子更是每月來訪。苦思原因也找不到,但留意到每是連續兩三餐吃太多,就會腹胃炎發作。期間不想吃也吃不下,無形中達到斷食效果,過幾天自然會好起來。
當時只知道不吃那麼飽,腸胃炎就少點復發,逐漸減少每餐吃的份量,慢慢就養成了吃到七、八分飽的習慣。 近年對養生健康知識了解更多,更信奉控制飲食,慢慢食、減醣戒糖等等,都能夠使人生更健康。
朋友們時常說要吃得夠飽才有滿足感,除了日常吃的不會少,週末最愛到處找餐廳吃美食。我不是不饞嘴,但自己知自己事,消化力確實不是太好,加上容易腸胃炎的體質,確實不能放肆。多年來的習慣,寧願餓著也不願飽到撐,養成了不錯的空腹力。
早幾年試過斷食三天,確實不是容易達到之事,但回想起來,那段時期的精神體能又確是近年最佳。所以,我是真心覺得斷食對健康有效。
雖然本來的食量不多,但突然不能吃東西,還是會覺得難受。所以斷食之前,要提前一段日子作出準備,每天每餐減少份量,由一天兩餐到一天一餐,慢慢讓身體適應。最後就是斷食三天,期間只靠流質飲料作支撐,以維持日常上班工作的體力。
純粹是個人體驗,由食量減少至斷食完成的那段日子,精神十分好,每天五點或五點半起床,工作時間也不會覺得睏。平常會有排便問題,但那段日子每天都能上大號,明明食進去的比以往少,但排出來的反而更多。除了感覺是積存在體內的宿便能夠排出身體,整個身子變得更輕盈之外,週末跟朋友們去爬山,更出乎意料地體能表現比以往更佳,爬坡完全不喘氣。
近一年半以來,身體差了許多,早陣子也認真思考過,能不能再做一次斷食療程。但礙於各樣的條件都不及當年,自己也沒有足夠信心可以順利達成三天斷食療程。然而,這期《早安健康》所提倡的空腹力,反而更為適合。
曾經跟友人討論,作為城巿人的我們,實在不用吃太多。特別是辦工室工作環境下,所需要的能量並沒有很多,平常又缺少運動,加上長時間久坐,若不加強控制飲食,很容易會囤積脂肪,甚至引發更多的病痛。
雖說人的一生之中,無可避免還是會有病痛,但身體本來就有一套自癒機制,只要保持適度空腹力或安全地進行斷食,使內臟得到妥善的休息,激發自身復原能力,為身體帶來正面的效果。
現代人的問題是「沒有飢餓感」。斷食,某方面來說是找回飢餓感。利用空腹期為身體進行清理與修復,給自己一個重新啟動的機會。
~《早安健康》特刊60號
凡事過猶不及,就算對健康有益的超級食物,多吃仍然會對身體構成負擔。即使鍛鍊空腹力能給身體帶來很多好處,都要注意攝取均衡營養,既不能操之過急,亦不能長時間斷食,否則會導致抵抗力減弱、血糖降低等問題。還沒有試過斷食或因為健康問題而想鍛鍊空腹力的朋友,最好還是詢問一下醫師或營養師的意見。
很推介這一期的《早安健康》,裡面還有很多有趣也很有用的資訊和案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買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