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溝通不只說話,還要多角度思考

2023/09/27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溝通是職場上重要的一環,好的溝通可以讓工作更順利,也能建立良好的關係。但溝通不只是說話,還要多角度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對方,達到溝通的目標。


溝通不只說話,而是理解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成長背景和所處情境,對事物的看法也可能不同。如果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就很難理解對方,也容易造成誤解。

而要做好多角度溝通,會需要兩種基礎:

  • 多角度思維:能從不同角度看事情,不只看到自己想法,也看到對方想法。
  • 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與看待事情,理解對方的感受和需求。


溝通是雙向,但也要多角度


多角度思維怎麼訓練

多角度思維,可以透過以下方法,做好系統化訓練:

  • 先正面發想:從正面來思考,看看有哪些可能的解決方案,當然越多越好。
  • 再負面考量:再從負面的角度檢視,跟現況比較找出哪些可能的風險問題。


上述兩種步驟,遇到衝突產生時,請嘗試換位思考,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訓練自己不同角度的思維習慣。


溝通就像蹺蹺板,只有彼此一起努力,才能平衡


換位思考的好處,在於透過對方角度來發想,對方期待是什麼?目標是什麼?

一方面在不同角度,找出更多可能性的想法,一方面也透過換位思考,減少發想及考量時的片面性。

最後,再評估可行性,從現況、效益、條件考量,來選擇最符合溝通目標的決策方案。


多角度溝通需要時間和練習,只要持續留意及努力,就能逐漸提升自己的技巧。當你能多角度思考,能更有效地溝通,也能建立更順暢良好的人際關係與解決問題能力。

illustration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摩小根
摩小根
9追蹤者
39內容數
單純的網路觀察家|電商網路長期斜槓|專長數位轉型|商業策略|營運|電商生態|顧客服務|客服建置|智慧物流|擅長人際溝通|關係管理|熱愛分享及懷抱新創 Email:[email protected]
每個人在生涯歷程中,幾乎必定會經過職場工作,但職場內的大小學問,往往不容易在求學時獲得資訊,即使進入工作的身份,職場內的同事、主管、老闆未必會有系統性的教導,只能由前輩先進分享來汲取經驗。所以,希望透過【職場學問大】的專題,簡單明確地將求職、入職、甚至到轉職等階段,逐步分享給大家 : )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