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之必要,論文之必要

2023/10/0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下課後,我和宇翔從北藝大的校園直奔松山機場,準備前往金門參與東華大學與金門大學主辦的「楊牧國際研討會」。對於一位研究生,研討會和講座是必不可少的活動,除了能夠累積學術的經驗值、吸收不同領域的知識,還能夠拓展自己的人際網絡。

最近參與了許多文學相關的活動──由張俐璇老師主持、向陽老師與林巾力館長對談的《吳三連獎文學家的故事》分享會,書籍爬梳史料,將訪談轉譯為好看、耐讀的文章,可謂非常不容易;和楊宗翰老師在永樂座對談了我的訪談集《詩藝的復興》,多元的觀點激盪出許多火花;受詹閔旭老師之邀在中興大學的「向著世界的台灣文學」工作坊,我則和詩人黃岡、小說家鄧觀傑一同分享青年創作者的觀點,在聆聽邱貴芬老師專題演講後,也對學者的胸懷深深感佩。

台北和金門的航班並不頻繁。我和宇翔權衡時間,選擇搭乘的班機是當天的最後一班。抵達飯店後,我們在大廳一邊和老師們吃著宵夜、一邊談論文學,這是在學校課堂修課時不可能擁有的珍貴體驗。

研討會的重頭戲,其一在於學術的討論。看著老師們在各種議題交鋒,無論是爬梳舊有史料或是新的觀察視野,都能理解不同研究者的關懷所在;而席間評論人的回應與其他研究者的提問,也都提供了許多實用的建議,讓論文在後續修改時能夠更加完備。

raw-image

研討會的另一個重點,在於茶敘與餐敘。各種糕餅、竹葉貢糖、一口酥擺在長桌上,加上廣東粥、嗆蟹、水果餐等用心的膳食與住宿安排,背後是無數次的來回協調與溝通,必須感謝侯建州老師的用心。

研討會結束後,由建州老師帶領眾人走讀,在金門的各個文史景點進行踏查。除了前往有「小金門」之稱的烈嶼遙望對岸的廈門,還參訪了睿友文學館、陳景蘭洋樓、喊泉以及楊牧筆下的料羅灣。在文本之外親身感受空間的氛圍是重要的──看著漁舟靜定在海岸邊,彷彿可以稍稍體會詩人的同情與智慧。

raw-image

因為沒有算好時間,我們在最後一刻才急忙趕上回程的班機,連行李都來不及託運,需要勞煩機場人員處理。匆忙之間,宇翔的手機弄丟了,而我的身分證也在登機後消失,還好最後都找了回來。

回想起會中所有的老師和同儕,特別是侯建州老師面面俱到的照顧,才了解研討會作為研究者成長的必要歷程,除了敦促我們寫出更好的論文,也敦促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72會員
100內容數
從「文學小屋」、「雙週詩集出版導覽」到「風格與天氣」,轉載林宇軒在各處已公開發表的非文學創作類文章,歡迎自由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