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在閱讀一些文本、看一些電影時都很慶幸自己大學受了四年英文系的訓練,總是能細膩的解構文本、闡述自己的深刻詮釋,對我來說,這些都是比起未來出路更重要的事,關於一個人生命的厚度、與世界互動的模式。
週六看完了宮崎駿最新電影《蒼鷺與少年》,這部零宣傳的作品讓我內心充滿感動,也充滿思考,想將這樣的思考與大家分享。(以下的文字不會完整敘述脈絡,所以適合已經看完電影的人再來閱讀會更清楚)
簡單來說,故事是從主角真人的媽媽在火災中不幸罹難開始的,真人因此跟著爸爸搬離東京,展開與爸爸的新歡--夏子(同時也是親生媽媽的妹妹)的生活。住進新房子後,真人開始學習適應一切,不論是上學、居住環境或是沒有媽媽的世界,對於15歲的真人而言,都太不容易。而與此同時,真人也發現新家附近有一隻蒼鷺會說話,甚至察覺到這棟房子後面有座高塔,而新的故事就從這座不尋常、在幫傭婆婆們口中充滿怪事的高塔開始...
在宮崎駿的作品中,雖然有許多看似超現實的物件與時空,但其實總是充滿隱喻的事物與人性的刻畫,也總是在某些時刻出現意外反轉。接下來想要先概略的分享這部電影中的「人」、「塔」和「敘事脈絡」。
關於「人」
這部電影中最多刻畫的三個人物角色是男主角「真人」、爸爸新的妻子「夏子」與其中一位愛抽煙的幫傭婆婆「霧子」。這三個截然不同的角色,宮崎駿都讓他們背負著不同的生命故事,同時也跟他們進入塔的原因有關。
關於「塔」
電影中的塔一開始以「吸引人的外貌」與「詭譎的氣氛」出場,但在整部片看完後,會發現它其實象徵「世界運作的機制」以及「每個人內心深層的高牆」。
因著不同原因進入高塔的三人,有各自要面對的生命課題。
主角真人之所以進入幫傭婆婆們口中危險的高塔,最起初的核心原因是要「尋找」不見的夏子,而霧子婆婆則是因著「責任」感,想勸說真人回去,不料大門卻關上了。真人在塔中的世界找到了夏子,當時帶他找到夏子的人正是火美,火美說:「我的妹妹就是夏子」(這部分作者其實藏了一條線,但是是連真人也沒發現的,火美其實就是真人的媽媽。)
當真人看見夏子躺在床上時,想要帶他回家,不料卻讓現場變得更混亂,所有的紙飛了起來,把真人和夏子團團纏住,夏子說著:「我不要回去!我要在這裡生小孩。」在門外的火美突然大喊:「真人!你要跟這個兒子回去,你要回去當媽媽!」而當時看著痛苦的夏子,真人第一次說了「夏子媽媽」。
在那之前,每次有人問真人「夏子」是媽媽嗎?真人的回答都是「他是我爸爸喜歡的人,我媽媽已經過世了。」所以這是很重要的真人內心的轉折點,在困境來臨時,他才發現自己不想要失去眼前這位新媽媽,因此脫口而出「夏子媽媽」。
這一幕同時也是夏子的內心世界得以被觀眾看見的重要片段,夏子在帶著真人回到新家後,就一直很用心的照顧他,即使懷有身孕,仍然盡心盡力,故事的前段,我一直以為最辛苦的角色是真人,因為他要面對陌生的環境、從阿姨變成新媽媽的夏子、失去媽媽的痛苦。
還記得我前面說每個人物進到塔中都有各人的核心原因,故事講到這裡,我們才知道原來那天往「高塔」走的夏子,是在「逃避」,在適應的人從來不只真人,夏子面對姊姊的離開,肚子中的新生命,還有想念媽媽卻不說的真人,內心一定更是充滿拉扯與痛苦。但是直到這裡,這件事情才明朗。
另一位核心人物「霧子婆婆」,之所以進入塔中是因著要保護真人的「責任心」,在塔中,真人也看見霧子婆婆年輕時候的模樣,是充滿正義感、勇氣、愛的,這大大打破了他在真實世界中看見霧子婆婆只喜歡抽煙的模樣。霧子婆婆幫助每一個靈魂可以回到真實世界,也讓真人遇見火美,更讓真人知道身旁的婆婆公仔都是在保護他的重要人物。
關於「英雄之路」
真人這個角色所面臨的一切其實就是典型的「英雄旅程」(Hero's Journey)。英雄旅程其實是經常出現在西方英雄神話故事中的敘事模式,後來也經常被應用到現代戲劇、冒險電影的題材中。
英雄旅程由3大進程、12個階段組成,分別如下:
接下來想帶大家一步步拆解中的《蒼鷺與少年》主角真人的英雄旅程:
這部分很有趣的是原先真人拒絕成為堆積木的人,因為他說這是有「惡」的積木,他也覺得自己是內心有「惡」的人(指著自己說謊造成的疤痕),後來塔主給了他一組新的積木,說著:「這是沒被污染的」。
這部分也象徵著我們在面對新的挑戰時往往用過去的失敗經驗評斷自己夠不夠格,但是當今天一個使命與呼召來到時,重視的是一顆「願意的心」。
這裡的「塔」倒塌了,也是很有趣的隱喻,前面我有說到塔是人們「內心深層的高牆」,經過了這一趟對生命意義、自我的追尋,深層的高牆倒塌了,呼應真人的媽媽送他的書:「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真人也已經知道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所以這座高塔,已經不需要存在。
同時故事結尾是「戰爭結束的一年」,故事主線外在發生戰爭的這段年日,也是主角內心世界發生戰爭的歲月,這邊也是很有趣的互相呼應。
整體而言,我很喜歡這部作品,雖然是很符合英雄旅程的創作,但是帶出更多對於「人性」、「人情」的刻畫,這些都讓這部電影不落俗套,甚至能夠看出宮崎駿想對世界說的話。
這個世界是會發霉、長蟲的。
更像是片尾曲米津玄師唱著
這條路會繼續延續是因為你願意讓他繼續
在電影院,聽到這句現場起雞皮疙瘩,多美的呼應。
謝謝宮崎駿、《蒼鷺與少年》還有《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我覺得大大的被鼓舞,同時也願生活在這片土地的我們,都一直記得:「這個世界會繼續,是因為我們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