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所模式存在的必要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天氣開始變冷,變冷的冬天特別容易浮現回憶。

一件讓我非常感動的事

最近我在新聞報導上面,看見自己從事職管工作時候的「第一位」開案服務的個案,獲得了傑出優秀身障就業者的殊榮,不知道為什麼在看到這個消息的那瞬間,突然有種莫名的感動湧上心頭,看著她在照片中笑得燦爛的模樣,我的眼角居然不自覺的泛著眼淚,很開心能夠看見她現在過得很好。

很猶豫要不要開案服務

記得多年前她來找我時,看著她過往的工作經驗以及過往的服務史,對當時還是新手的我來說,真的非常猶豫要不要開案,好怕她最後還是一樣沒辦法就業成功,好怕又再度陷入了服務困境。然而。因為當時她已經被很多雇主拒絕,如果現在連專業人員也選擇拒絕她,那也未免也太挫折了吧,最重要的是,也許是當初還有滿腔熱血的我,有看見她想工作的心而被打動,於是我就決定放手一搏、再和個案一起試試看!

從現在往回頭看,還好那個時候我有選擇陪她走這一段路(雖然也是曲折萬分),總算她有順利就業、而且久任的比我還要長(大笑)。但我知道她可以成功,家人和她自己絕對是在其中扮演比我還要重要的角色,可是自己有機會成為她就業成功背後的推手之一,對我來說,也是感覺超滿足的呀(比我自己得獎還開心)!

精障據點服務經驗及會所服務經驗分享會

回歸到今天要分享的主題,靈感其實來自這個月初參加的職業重建聯繫會議,會議有一項主題是分享精障據點服務經驗及會所服務經驗,當天大家討論得相當熱烈,我也覺得很精彩。

而其中現場討論引發最大的火花,則是1.關於有些夥伴覺得試辦的會所模式所設定的績效指標過於寬鬆,以及2.會所的陪伴功能和現有的職業重建服務團隊有許多重疊。所幸會議時間有限,才沒有讓這個不會有完美答案的題目陷入過多的討論(笑)。


我的觀點是:績效與服務,都很重要

不可諱言,就我目前的理解和看見,每項計畫在執行上總會希望產出漂亮的成果,因此績效數字的呈現絕對很重要,但在偏重數字的背後,反映的就是會不自覺的忽略那群需要較長時間陪伴的個案,然而,如果過度強調慢慢來的陪伴,那還在等待服務的廣大個案群又會因此被擱置,而造成資源的塞車,我認為尋求兩者間的平衡應該是職業重建未來要思考的方向。

回歸初衷:我們到底要的是什麼

這邊我想用自己的 Podcast 經營來舉例,對許多 podcaster 而言,衝流量、把流量變現是主要的初衷目的,因此流量就變成了絕對。但對我來說,這卻不是我的初衷,流量充其量只是短期相對不重要的目標,這個短期目標雖然也需要大家幫我按讚、評論、加分享、讓我的apple podcast的評分數可以多一點,讓還沒聽過我節目的人可以看評論就追蹤起來(笑),但假如這些增加的流量都是非專業人員,其實能對整個專業服務領域的服務品質提升真的很有限。

回到中長期目標,這個才是我自己錄製的真正初衷,希望加快專業服務的新人學習的速度和效率,並能讓自己的服務理念為這個領域做出一些貢獻或是影響力。記得自己剛踏入職重領域時,整個領域的網路資訊真的很少,官方的資料也大多是艱深拗口、難懂的資料,當時多希望有前輩能夠分享實務工作的見聞和建議。甚至工作到現在,也能發現許多高層的政策和想法,真的也是脫離第一線服務太遙遠,但我們至少可以做的是,互相分享更好的、更棒的理念,讓助人專業服務領域可以往越來越好的方向前進。

試想,假如我能讓一位專業服務人員願意響應我的想法,能就間接影響到更多個案所感受到的服務品質,因此專業人員才是我真正想要傳達的對象。


所以回歸這次討論的主題,我想會所模式的存在,就是想接住那些可能會被遺漏,但卻有機會可以就業的身障者吧!也是一個現行制度無法接住這些人而被突顯出來的訊號,不管這個試辦制度的成效如何,至少都會是一個可能的改變,有機會接住更多想就業的身障者,支持他們往前。

支持躊躇不前的每個人

支持躊躇不前的每個人


我是Cary,好的原創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記得訂閱、按愛心、留言。 想看更多關於求職、就業、助人工作、個案服務相關的議題,歡迎寫信給我,非常歡迎! Cary907@gmail.com

  • 或追蹤我的IG : peiwensister
  • 加我好友LinkedIn:Cary Liao
  • 「本網站上之一切文字、圖片,著作權皆屬於本網站所有,非經同意,不得轉載」
avatar-img
82會員
149內容數
我是職務再設計專員。職務再設計是政府為了協助身心障礙者、中高齡或特殊的對象能夠更好的融入及適應職場而推動的一項重要的政策。前面提到的這些對象,只要在找工作、或是正在就業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工作適應上的困難而可能透過輔具、改善工作流程、或是改善工作環境...等方式來克服的時候,就是屬於我能服務的範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佩雯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主題是協助身障學生的自傳履歷撰寫和面談技巧,學員以資源教室老師為主」 「妳確定嗎?」,我不經意地脫口而出這句話! 還記得中原大學特教中心給了我這個主題的時候,我的心裡充滿了許多的疑惑
我們對友善職場的判斷,往往會從新人就開始感受。尤其是第一天上班的體驗,初來乍到一個陌生的工作環境,如果公司已經預先幫你準備好各種你需要的軟、硬體設備,例如專用的電腦啦、文具啦、筆記本以及比較完整的培訓和帶領你的夥伴,肯定會讓你有賓至如歸的感覺。然而,對於身障就業而言,這裡談到的往往只是工作的基本門檻
有一位聽友私訊我,想了解職重人員未來還有別的職涯道路嗎?他覺得自己已經當就服好一段時間,相關業務也都很熟悉,但每天除了行政工作、完成服務紀錄以外,好像看不到自己有甚麼專業價值,內心深處也隱約感覺現在的工作沒辦法做一輩子,覺得有點徬徨。
最近陸續有好幾位會所的社工問我,要怎麼判斷在會所「復原中」的精障者準備好重返職場工作了呢?事實上,多數社工夥伴都覺得從表面上看起來,精障者的狀態感覺隨時都能「上工」了,但往往推薦到職重窗口的時候,又很容易被評估為「還沒準備好」。...
工作中自我權益受損的情況其實很常見,不論在甚麼樣規模的企業中都會遇到。這次由資源教室的老師提問,學生畢業後進入職場時,常常遇到勞工權益受損的情況而向老師求救,到底身為打工仔的我們可以怎麼辦呢?
曾有個案在家長的強烈請託下,孩子帶著不情願的心情去工作,但後來卻從工作中體驗到了工作的好處和意義,最後居然也穩定就業了。所以真的是要試了才知道,然而「試試看的過程」就是一門藝術,步調太快會引起個案的反彈,太慢又會擔心沒辦法保持求職熱度,而失去就業動機。
「主題是協助身障學生的自傳履歷撰寫和面談技巧,學員以資源教室老師為主」 「妳確定嗎?」,我不經意地脫口而出這句話! 還記得中原大學特教中心給了我這個主題的時候,我的心裡充滿了許多的疑惑
我們對友善職場的判斷,往往會從新人就開始感受。尤其是第一天上班的體驗,初來乍到一個陌生的工作環境,如果公司已經預先幫你準備好各種你需要的軟、硬體設備,例如專用的電腦啦、文具啦、筆記本以及比較完整的培訓和帶領你的夥伴,肯定會讓你有賓至如歸的感覺。然而,對於身障就業而言,這裡談到的往往只是工作的基本門檻
有一位聽友私訊我,想了解職重人員未來還有別的職涯道路嗎?他覺得自己已經當就服好一段時間,相關業務也都很熟悉,但每天除了行政工作、完成服務紀錄以外,好像看不到自己有甚麼專業價值,內心深處也隱約感覺現在的工作沒辦法做一輩子,覺得有點徬徨。
最近陸續有好幾位會所的社工問我,要怎麼判斷在會所「復原中」的精障者準備好重返職場工作了呢?事實上,多數社工夥伴都覺得從表面上看起來,精障者的狀態感覺隨時都能「上工」了,但往往推薦到職重窗口的時候,又很容易被評估為「還沒準備好」。...
工作中自我權益受損的情況其實很常見,不論在甚麼樣規模的企業中都會遇到。這次由資源教室的老師提問,學生畢業後進入職場時,常常遇到勞工權益受損的情況而向老師求救,到底身為打工仔的我們可以怎麼辦呢?
曾有個案在家長的強烈請託下,孩子帶著不情願的心情去工作,但後來卻從工作中體驗到了工作的好處和意義,最後居然也穩定就業了。所以真的是要試了才知道,然而「試試看的過程」就是一門藝術,步調太快會引起個案的反彈,太慢又會擔心沒辦法保持求職熱度,而失去就業動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真福之家以「會所模式」支持精神疾病經驗者, 並根據國際會所準則運作,目的為共同經營一個社群。 簡單介紹一下會所,我們不同於傳統社福服務模式,我們將服務對象稱之為「會員」,而會所內也沒有所謂的社工/老師/個管員等,統一稱之為「職員」,平常相處多以本名或綽號相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會分兩個層面,第一個是我對於機構的看法,第二個則是我對失能者接受失能與否的看法。 圖片來源:AI ​ ​ [機構照顧的偏見] ​ 有些人對於自家長輩甚至是處遇個案時,對於送去「機構與否」往往抱持分歧意見。說真的,以社工的經驗來看,多數個案送去機構通常沒幾個月就開始直線下坡,不出幾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學習靈性的首要技能:能場清理 我發現我的個案都蠻可愛的,他們會告訴我原因,想找我做服務是因為遇到什麼事?或甚麼問題? 也或許是之前我給他們的觀念吧!所以來找我服務前都會跟我說他們遇到什麼問題,或甚麼狀況,請我做什麼服務。或著詢問我這些狀況可以用什麼服務? 我對於這樣的對話非常的開心,因為我比較
Thumbnail
在職重服務中,強化就業準備度有助於身障者進入一般職場穩定工作。本文探討了為什麼需要就業準備、如何進行就業準備、必要的就業準備項目、準備到怎樣的程度才能就業等問題。
Thumbnail
講述了社區行動心理師如何在競爭激烈的治療/諮商所市場中脫穎而出。從競爭對手「所」的弱點觀點,提出行動心理師可利用更有感情、更有人性的特質,在行銷上提供有彈性的專業服務,並讓潛在受眾瞭解心理師的定位。這種策略將幫助行動心理師在「所」群間脫穎而出。
Thumbnail
職業重建服務(職重服務)是協助身障者進入職場或重返職場的一連串服務。從服務的不同階段來看,能夠明確地清楚到每個專業人員在其角色中所發揮的功能,一起來逐步將服務對象往前推,因信念聚攏的職重團隊成就職重宇宙。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通過本文了解專案服務是如何幫助個案改善身體困擾,同時也提到了服務的療癒過程和額外的注意事項。作者以個案的經驗分享服務的過程,以及對身體狀況的處理和配合醫生就醫的重要性。文章中包含對靈性服務的描述,可以讀者的對象以瞭解服務的範疇和內容。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受訓成為助人者時的經歷。她遇到過不同風格的專業個案,而他們的反應對她的自信產生了巨大影響。透過敘事治療的方式,她重新找回了自己的自信與主導權。文章用詞溫暖,強調了溫暖與支持的力量,反思了每個人所傳遞語言的影響。最後,她鼓勵讀者從善意、溫暖的角度與他人交流,以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所有的服務,一切的開始,都始於建立關係,特別是一段目的為促進一個從沒想過要改變的人花力氣改變現狀的服務。抗拒障礙身份的人,往往不太容易進入職重服務中,如何從堅決拒絕到願意開啟合作?
Thumbnail
職重服務是一個以人為本,基於數個對待人的基本價值,運用復健諮商的專業,透過就業或靠近就業的過程,促進社會參與及個體獨立的服務。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真福之家以「會所模式」支持精神疾病經驗者, 並根據國際會所準則運作,目的為共同經營一個社群。 簡單介紹一下會所,我們不同於傳統社福服務模式,我們將服務對象稱之為「會員」,而會所內也沒有所謂的社工/老師/個管員等,統一稱之為「職員」,平常相處多以本名或綽號相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會分兩個層面,第一個是我對於機構的看法,第二個則是我對失能者接受失能與否的看法。 圖片來源:AI ​ ​ [機構照顧的偏見] ​ 有些人對於自家長輩甚至是處遇個案時,對於送去「機構與否」往往抱持分歧意見。說真的,以社工的經驗來看,多數個案送去機構通常沒幾個月就開始直線下坡,不出幾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學習靈性的首要技能:能場清理 我發現我的個案都蠻可愛的,他們會告訴我原因,想找我做服務是因為遇到什麼事?或甚麼問題? 也或許是之前我給他們的觀念吧!所以來找我服務前都會跟我說他們遇到什麼問題,或甚麼狀況,請我做什麼服務。或著詢問我這些狀況可以用什麼服務? 我對於這樣的對話非常的開心,因為我比較
Thumbnail
在職重服務中,強化就業準備度有助於身障者進入一般職場穩定工作。本文探討了為什麼需要就業準備、如何進行就業準備、必要的就業準備項目、準備到怎樣的程度才能就業等問題。
Thumbnail
講述了社區行動心理師如何在競爭激烈的治療/諮商所市場中脫穎而出。從競爭對手「所」的弱點觀點,提出行動心理師可利用更有感情、更有人性的特質,在行銷上提供有彈性的專業服務,並讓潛在受眾瞭解心理師的定位。這種策略將幫助行動心理師在「所」群間脫穎而出。
Thumbnail
職業重建服務(職重服務)是協助身障者進入職場或重返職場的一連串服務。從服務的不同階段來看,能夠明確地清楚到每個專業人員在其角色中所發揮的功能,一起來逐步將服務對象往前推,因信念聚攏的職重團隊成就職重宇宙。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通過本文了解專案服務是如何幫助個案改善身體困擾,同時也提到了服務的療癒過程和額外的注意事項。作者以個案的經驗分享服務的過程,以及對身體狀況的處理和配合醫生就醫的重要性。文章中包含對靈性服務的描述,可以讀者的對象以瞭解服務的範疇和內容。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受訓成為助人者時的經歷。她遇到過不同風格的專業個案,而他們的反應對她的自信產生了巨大影響。透過敘事治療的方式,她重新找回了自己的自信與主導權。文章用詞溫暖,強調了溫暖與支持的力量,反思了每個人所傳遞語言的影響。最後,她鼓勵讀者從善意、溫暖的角度與他人交流,以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所有的服務,一切的開始,都始於建立關係,特別是一段目的為促進一個從沒想過要改變的人花力氣改變現狀的服務。抗拒障礙身份的人,往往不太容易進入職重服務中,如何從堅決拒絕到願意開啟合作?
Thumbnail
職重服務是一個以人為本,基於數個對待人的基本價值,運用復健諮商的專業,透過就業或靠近就業的過程,促進社會參與及個體獨立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