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22.07.16)下午,受邀代表「新竹市母語推廣協會」參與「竹松社區大學」所辦理的「2022大新竹多元教育論壇」,裡面有許多新竹在地體制內、外的教育相關團體、獨立工作者、學校等,一同對話,一同思考:「如果地方需要一門課,那會是什麼。」
在論壇,我簡單介紹了協會與個人目前在做的母語推廣事務後,有某小學主任向我提問:「請問阿東老師,在家庭中不說母語的孩子,每週一節本土語言課,母語老師該如何能盡量讓這樣的課能更生活化?」
會後我將我在活動中的回答和想法重新文字組織了一下:
目前體制下,本土語言課並非考科,因此不受大部分家長學生的重視,不易引起學生學習動機。不過,這同時也是該學科的優勢,不是考科,也意味著沒有進度壓力,老師無須在有限時間內,逼迫自己和學生把整本課本鉅細靡遺上完,而是能跳脫課本框架,把課文當成主題、素材,連結實際生活情境,把課堂情境脈絡化,讓學生的學習內容更有意義。
具體來說,除了原有的課本內容外(目前的課本其實也不錯,都有在與時俱進,努力貼近時代生活、課綱願景),我覺得在低年級課堂,可透過日常會話(模擬情境)、遊戲、繪本(不限繪本本身語言)來帶課程,讓孩子願意嘗試學習日常對話,提高課堂樂趣,而且也能設計簡單的親子小活動,促進親子間的母語互動;中高年級,則是能夠適時融入課綱19項議題、在地文史、社會議題、國際新聞等課程討論。
承上,可在課程中適時融入在地人文,讓學生應用語言知識,認識這片土地的人文、故事、歷史、名產、地名、民俗等,如:帶孩子看google地圖,探討為何為何學校周邊地名會有崙、坑、崎等字出現;讓學生用 Tik-tshàm 來認識新竹舊地名歷史,而非ㄓㄨˊ ㄑㄧㄢˋ;和學生討論「貢丸」並非是要貢獻給誰的丸子,而是和台語動詞有關;城隍廟有名的「夯枷」消災解厄儀式,「夯」字不是"敲打地基,使其結實",而是要用台語來理解等。
可以讓孩子了解學習本土語言、母語,能對於自己其他外語學習、邏輯思考都有幫助。以及認識該本土語言課本以外的相關出版品,如:散文、現代詩、小說、漫畫、繪本,還有過去經典與現代創新的音樂、戲劇、藝術、廣告、商業應用等,開拓孩子的視野,打破對本土語言的想像與框架!
以目前小學一周一堂的本土語言課來說,時間有限(真的很少!),儘管新學年度,國高中一周一堂的必修課也要上路,但僅透過時間有限的學校教育,幾乎不太可能可以教育出一口流利母語的孩子。所以需要透過營造更多的沉浸式環境,讓母語自然地日常地在教室裡被使用;透過學校的非正式課程,如:環境布置、母語日、展覽、講座、運動會園遊會、各類競賽、朝會、社團活動等,師生也嘗試使用母語來互動、溝通,甚至可以營造師生間的流行文化,讓孩子自然而然地、主動地使用。
除了設計既有的本土語言課程外,也能思考學校是否能夠提供其他的豐富的學習資源,如:圖書室內的藏書、影音資源等,讓想主動學習的孩子,有足夠且適合的學習資源,有機會自學;或是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到課本以外的本土語言書籍、學習資源,也許在某天某時能啟蒙一個孩子!這讓我想起,某次在小六課堂上,我讓全班傳閱某本台語書籍,結果,一個平常上課較浮躁的學生,他下課主動提出想把書借回家仔細閱讀,一個種子就這麼發芽了!!!
(阿東整理了適合學生的台語書單和學習資源,提供給學校和教師參考)
在論壇結束前,我主動發言補充:
「扣住論壇1我被問的問題:一周一堂的母語課如何生活化,與論壇2大家一同思索適合地方上的一堂課,我最後想和大家說,一周一堂課的母語課真的時間有限,因此家庭母語環境、社區環境營造,顯得無比重要;而且本土語言/母語的流逝速度比我們想得更快、更嚴重,我們下一代不只是單純不會講而已,甚至可能聽不懂對話、或是無法辨識語言(例如把台語誤認成外國語已經真實發生了!),因此,希望未來貴單位、團體、個人在發展在地課程、活動時,能夠考慮、嘗試使用台語、客語、原住民族語來發展課程(不論語言使用比例多寡),不用擔心語言能力的缺乏,現在新竹市母語推廣協會裡都有專業語言人才可協助,讓孩子有機會接觸母語,用母語來參與各項活動事務,所以真的需要靠大家一同來創造、營造台灣的多語、多元文化的環境!多謝!」
期待未來能夠與不同領域的人們合作,激盪出更多不同的火花,為母語推廣再往前一步!
歡迎聯絡「新竹市母語推廣協會」合作各項本土語言活動、課程;歡迎找阿東「阿東的哩哩叩叩」合作各項台語文事務,如:校對、翻譯、教案撰稿、教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