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食譜】糯米粉也能做蛋糕?可以呀~

【影音食譜】糯米粉也能做蛋糕?可以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幾年米蛋糕很流行,連摩斯漢堡都有在賣。米戚風、米蛋糕捲、米巴斯克、米磅蛋糕,你吃過哪一種?
圖片來源:網路

圖片來源:網路

網路搜尋米蛋糕的話,已經會出現大大小小不同品牌的產品,選擇性很多。(希望能成為大流行~)不過我還是小小提醒,大家在坊間購買米蛋糕時,能多注意一下產品資料是否有清楚標示,是使用台灣米製作的商品。因為光是產地標示為台灣,還不夠喔,現行的食品法規並沒有要求標註原料產地,只要是在台灣製造,就能標示為台灣,米或米穀粉用的不一定是台灣的米喔。

這次要分享的是有著特別口感,以糯米粉為主材料的糯米蛋糕,台灣還沒看到有人做,我是看韓國吃播mukbang發現的,吃播主一口一個,看得我都饞了,決定也來做做看。實際做過之後,畢竟成長背景不同,飲食喜好已養成,所以又自作主張改成我喜歡的口感,還是跟一般米蛋糕蓬鬆、紮實的感覺不同喔,蠻好玩的,所以分享給大家~

糯米蛋糕可以做多種口味變化

糯米蛋糕可以做多種口味變化

這款蛋糕還有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就是溫溫熱熱的吃就很好吃喔。一般的米烘焙製品都要放涼再享用(尤其是米糆包),以避免口感過於軟糯。但是糯米蛋糕就是使用支鏈澱粉含量高的糯米粉和蓬萊米穀粉做的,本來就是要吃它的軟糯口感,所以烤好後就可以吃啦,家裡若有等不及要吃的小朋友,做這款蛋糕最適合~

想吃嗎

想吃嗎

剖面圖

剖面圖

這次示範的三種都是甜口味,事實上糯米蛋糕甜鹹都適宜喔。想像一下鹹香的油飯就知道了,做成蛋糕多有趣呀,就留給大家玩玩看囉~

因為食譜影片拍攝當天下午剛好有聚會,就順便帶成品過去請朋友試吃,並要求他們給予食後心得回饋。但是在我的注視之下,他們都說正面好聽的話讓我開心,哈哈哈!自己的熱情所在能和朋友分享,朋友也願意嘗試接受,實在太棒了,對我來說是珍貴片段,所以就剪進影片中保存。而且說不定吃久了,會讓他們也愛上米烘焙,那多好呀~

食譜影片

食譜

☆無麩質糯米蛋糕食譜☆

原味糯米蛋糕材料: (調好的米糊分成三份)

  • 圓糯米粉250g
  • 蓬萊米榖粉 150g
  • 泡打粉7g
  • 糖 100g
  • 鹽 3g
  • 雞蛋3個
  • 奶 300g
  • 油 80g

    抹茶糯米蛋糕材料:
  • 抹茶粉 5g

    黑芝麻糯米蛋糕材料:
  • 黑芝麻粉 25g

    餡料:請自由變化囉
avatar-img
樂米之家
24會員
53內容數
五十歲以後我才開始想要社會參與,最關注的其實是地球和家園。期待的小小願望是--願未來七代台灣子孫都還能擁有大自然好環境和畝畝良田。由於覺醒得晚,能力和智力跟體力已有限,歐巴桑目前能做的,是從推廣家庭米食之樂開始,希望台灣每人每年的食米量不要年年往下掉了~有願就有力,這一路會遇到什麼,在這裡通通跟大家分享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樂米之家 的其他內容
大福、麻糬類米製品,在台灣非常普遍,材料跟成品也都很容易取得。但是要確保皮和餡料都是無麩質的話,還是自己動手做最安心。
市售的一些名稱為「米麵包」、「米饅頭」的產品,無麩飲食的朋友購買之前請一定要記得看成分表,因為不見得是無麩質的喔。
YT頻道的觀眾偶爾會留言許願,希望我可以做某某產品,這篇就是應觀眾要求的實驗結果。
生米做土司讓人氣餒嗎?別放棄,看完這篇文章和影片再試一次 ~
從來沒有過米烘焙經驗的人適合來看這篇。
大福、麻糬類米製品,在台灣非常普遍,材料跟成品也都很容易取得。但是要確保皮和餡料都是無麩質的話,還是自己動手做最安心。
市售的一些名稱為「米麵包」、「米饅頭」的產品,無麩飲食的朋友購買之前請一定要記得看成分表,因為不見得是無麩質的喔。
YT頻道的觀眾偶爾會留言許願,希望我可以做某某產品,這篇就是應觀眾要求的實驗結果。
生米做土司讓人氣餒嗎?別放棄,看完這篇文章和影片再試一次 ~
從來沒有過米烘焙經驗的人適合來看這篇。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
杏鮑菇酪梨沙拉 疫情在家,開伙的時候變多。家有兩小的情況下,廚房時間是我短暫的逃避與休息時間。 話雖如此,但也還是儘量讓備餐可以在30分鐘~1個小時之內完成。這個時候,常備菜就是我的省時好幫手。 我第一次接觸到常備菜的概念,應該是許凱倫的《常備菜》一書。藉由事先做好一些料理,利用冷藏的時候讓菜色更加
今天睡晚了,起床直接吃早午餐。這兩天收到的料理包熟食輪著打開來吃,先吃 COQUOLOGY 料理生活 的菠菜千層麵和紅酒慢燉台灣牛,這個燉牛肉除了牛頰肉,竟然有牛舌和牛尾,令我憶起多年前伊通街一位女老闆打理的老派西餐店「百鄉」(1980-2015),她的燉牛舌實在銷魂,那滋味是再也沒有了。
在家防疫開始做料理,但比起做菜,更喜歡拍照。也很喜歡自製甜點,然後很無聊給他們取個名字。 另外加碼飲食熱量紀錄APP推薦,在家吃飽但能維持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