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工作不委屈,不工作你會更委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0 分鐘

本書作者洪雪珍曾擔任《聯合報》主編、台北愛樂電台行銷企畫總監、自由時報行銷企畫經理,現為yes123求職網資深副總經理。其職涯每十年就有一大轉換,勇於挑戰不同階段的自己,第一個十年從事採訪與編輯新聞工作,第二個十年轉入電台與報紙擔任行銷企畫,目前進入職涯第三個十年,致力網站的經營管理,為台灣人才找尋最適合的舞台。

作者因為從事媒體和人資工作,看到了許多人的職涯故事,而來談職場中會遇到狀況,及個人如何在質中茁壯成長,她認為要先認清人生的真相,在人生這條道路上,與其懷抱「樂觀」,不如嚮往「達觀」。及早認清以下三個人生真相,就不會失望,反而充滿希望,找到內心的平靜,以及真正的滿足。

1.人生只有缺憾,沒有完美缺憾,才是人生的本質。之所以覺得別人的人生完美無缺,充滿羨慕,那是因為彼此還不熟到可以看見對方隱藏起來的缺憾。

2.人生只有不同,沒有相同不同,才是人生的真相。人生不是一個模子,沒有兩個人的人生是相同的,條件不同,際遇不同,抉擇不同,結果就不同,無從比較。

3.人生只有體驗,沒有好壞體驗,才是人生的目的。長長數十年,去探險不可知的未來,其中會碰到困難,也會解決困難,一切都是學習,也都是成就。

其次,請確定人生態度認清人生真相之後,請展現出正確的人生態度,不畏艱難,勇往直前,在過程中享受學習與快樂,這就是達觀。而在職場中,我有以下四個建議,幫助你在面對低潮與挫敗時,還能保持豁達的心境:

1. 對工作要有企圖心,但是不要當作人生的全部 通常全公司怨念最深的那個人,都是工作最認真的,以公司為家,把老闆當家人,每天加班,沒有休閒,沒有生活,沒有愛情,一旦工作「背叛」他,比如升遷加薪沒有他的份,人生就此崩塌不起。所以生活要另有重心,失望會少一些,快樂會多一些。

2.對工作要認真努力,但是不要視成功為必然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是一回事,成功是另一回事,中間不必然是等號,因為變數太多,並非全部操控在自己的手上,有時期望難免落空。可是只要長時間一步一腳印,最終還是會走到接近成功的終點。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是失敗,所以努力仍是追求成功的必要條件。

3.沒有一種工作是不委屈的,不安是工作的一部分工作若是還有進步的空間,一定存在著壓力,否則生涯就會出現風險。當然,壓力的大小最好是可以承受的範圍,可是沒有人知道什麼是剛剛好的壓力,所以要學會紓壓,而不是去抱怨。

4.沒有人必須對你好,人際關係的緊張是常態每個人都是在打一場生存戰,都會站在自己的立場,追求自己利益的極大化。沒有人必須要對你好,所以當別人沒有顧及到你時,最好都視為各有難處,不要去在意,而是要學會包容。

我覺得這本書雖然是談職場工作,其實也是講人生,她說「人生只有缺憾,沒有完美」,我們時常會去羨慕別人,看到朋友的臉書po出旅遊或是聚餐,就覺得他們的生活好像過得比較好,同一個辦公室,也常覺得別人的業務比較輕鬆,或是升遷比較快,那是我們沒看到別人的辛苦或是努力的地方。也因為沒有兩個人的人生是相同的,與其羨慕別人,或是自覺委屈,何不用心了解自己,找尋並發展所長,去傾聽生命訴說的話語。

avatar-img
83會員
105內容數
紀錄生活的點點滴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稻田旁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者Scalers應該是大陸人,提出「n階持續行動」概念,創立持續行動訓練社群「ScalersTalk成長會」,擅長透過社群設計,刺激個體突破成長困境。透過1000天的持續行動,Scalers在IT工作之外學習口譯,並建立了「從英語初階到同步翻譯」社群訓練體系,並堅持寫作輸出,曾獲「2017年度影響
作者歐陽立中出這本書時還是一位高中的國文老師,擅長閱讀、寫作及教學,也曾榮獲107年新北市Super教師獎及108年親子天下教育創新,對於國文教學有熱情也有方法,我知道他應該從其經營的podcast「life不下課」開始,他的主題會在學習、寫作、閱讀及自媒體經營,聲音充滿活力,口頭禪是「成為眼裡有光
我們可以找到很多教人賺錢及投資理財的書,但卻很少有書教人如何聰明花錢,在本書中,一位心理學家伊莉莎白‧鄧恩和一位行銷學教授麥克‧諾頓將帶我們展開一場消費與快樂的探索之旅,一窺金錢裡的人性心理,揭開花錢快樂的五大心法: 心法一:花錢買體驗 物質會隨著時間折舊;體驗卻會在回憶裡愈陳愈香。就像買了一台
本書作者有2位,1位是王永福,人稱福哥;1位是謝文憲,憲哥,2人都是專業的講師,有豐富的講課和簡報經驗,是那種邀約多到需要推掉的等級,福哥個性細膩,憲哥個性熱情,風格截然不同,卻2合作開公司,教導簡報的相關課程。本書的50堂說話課,都是由他們以說話中重要概念搭配實際教學的經驗而寫成。 不論我們從事
本書由5位看似人生勝利組的名人寫下他們的故事及信念,有人坦承曾犯下的過錯;有人放棄頂尖的成就,歸零重來;有人拋下藝人的矜持,對鏡頭坦露脆弱;有人離開令人垂涎的Google,投入未知的創業;有人停止追逐金錢,轉向自由的人生…… 書中談到「我主導人生,還是人生發生在我身上?」  應該說我們的人生有主
作者寫這本書的時候剛滿40歲,她34歲時辭掉原來資訊的工作,去做最喜歡的事-旅行,一路走了5年60多個國家,並以旅遊達人的頭銜上電視、廣播、演講、出書來賺取收入。 書裡從和自己相處談起,再說友情、親情、愛情及職場的相關經驗及看法。 一、自己:與自己對話,再遠,都沒有距離 二、友情:距離產生美感的友
作者Scalers應該是大陸人,提出「n階持續行動」概念,創立持續行動訓練社群「ScalersTalk成長會」,擅長透過社群設計,刺激個體突破成長困境。透過1000天的持續行動,Scalers在IT工作之外學習口譯,並建立了「從英語初階到同步翻譯」社群訓練體系,並堅持寫作輸出,曾獲「2017年度影響
作者歐陽立中出這本書時還是一位高中的國文老師,擅長閱讀、寫作及教學,也曾榮獲107年新北市Super教師獎及108年親子天下教育創新,對於國文教學有熱情也有方法,我知道他應該從其經營的podcast「life不下課」開始,他的主題會在學習、寫作、閱讀及自媒體經營,聲音充滿活力,口頭禪是「成為眼裡有光
我們可以找到很多教人賺錢及投資理財的書,但卻很少有書教人如何聰明花錢,在本書中,一位心理學家伊莉莎白‧鄧恩和一位行銷學教授麥克‧諾頓將帶我們展開一場消費與快樂的探索之旅,一窺金錢裡的人性心理,揭開花錢快樂的五大心法: 心法一:花錢買體驗 物質會隨著時間折舊;體驗卻會在回憶裡愈陳愈香。就像買了一台
本書作者有2位,1位是王永福,人稱福哥;1位是謝文憲,憲哥,2人都是專業的講師,有豐富的講課和簡報經驗,是那種邀約多到需要推掉的等級,福哥個性細膩,憲哥個性熱情,風格截然不同,卻2合作開公司,教導簡報的相關課程。本書的50堂說話課,都是由他們以說話中重要概念搭配實際教學的經驗而寫成。 不論我們從事
本書由5位看似人生勝利組的名人寫下他們的故事及信念,有人坦承曾犯下的過錯;有人放棄頂尖的成就,歸零重來;有人拋下藝人的矜持,對鏡頭坦露脆弱;有人離開令人垂涎的Google,投入未知的創業;有人停止追逐金錢,轉向自由的人生…… 書中談到「我主導人生,還是人生發生在我身上?」  應該說我們的人生有主
作者寫這本書的時候剛滿40歲,她34歲時辭掉原來資訊的工作,去做最喜歡的事-旅行,一路走了5年60多個國家,並以旅遊達人的頭銜上電視、廣播、演講、出書來賺取收入。 書裡從和自己相處談起,再說友情、親情、愛情及職場的相關經驗及看法。 一、自己:與自己對話,再遠,都沒有距離 二、友情:距離產生美感的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同一份工作待了十年系列 - 軟體專案經理篇。本次受訪者分享自己從軟體工程師轉變為專案經理的經歷,並分享了他對於工作、財富自由與退休生活的看法。同時強調了自我成長、專案管理與用戶需求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在變化中的適應力。希望能啟發讀者對於職業規劃與退休生活的思考。
Thumbnail
關於「十年不換工作的迷思」,是一連串系列訪談文,訪談進入職場後,在第一份工作做了十年,都沒有換過工作/公司的一群人,他們對於工作、公司及轉職的看法及小八卦。 若你也對轉職、換工作,感到焦慮和不知所措,希望藉由他人的故事可以讓你獲得平靜和啟發。
Thumbnail
我叫小王,35歲,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去年,我經歷了人生的一次重大轉折——從一家國企辭職,進入了一家新創公司。這個決定讓我重新思考:我的人生使命到底是什麼? 回想起來,我在國企工作的十年,就像和菜頭所說的那樣,「在格子間處理文檔的文員」。工作重複而枯燥,但為了養家糊口,我只能日復一日地堅持。我給
Thumbnail
有個老朋友小華,工作經歷堪稱精彩,但令人意外的是,他每份工作待的時間都不長。起初,我以為他是個「工作跳蚤」,難以適應職場,直到有天他打趣地說:「我沒有穩定的工作,但我有穩定的能力。」這句話讓我大吃一驚,也深刻體會到當今職場生態的變化。 ​ 小華早期曾在一家知名公司擔任行銷主管,工作順風順水,但隨
Thumbnail
出書的緣由……突破逆境的人生思考! 勵志出書:林閔政的故事   「老師,謝謝你!因為看了你的故事,讓最近無薪假的我,心情好一點…」、「原來有人的故事和我很像!」千百種職場就有千百種故事,雖然主角不同,但一樣的是我們都曾陷在痛苦中…   這二年因疫情,很多人碰上職場的黑暗期,無薪假、資遣、減薪、
那天下班晚了天特別暗,走在往捷運站的路上,耳機裡播著陳綺貞的〈台北某個地方〉,想著這幾週的心境,頓時眼眶一熱,好想哭。 不知道是太久沒換工作(也才三年),還是太愛前公司,總覺得自己好像跨出了一個超級巨大舒適圈,完全忘記轉換職場不只是要重新適應工作內容,還有同事、主管、氛圍、文化巴拉巴拉,現在這
這篇給年輕的你或正在中年職場危機中的你參考~
Thumbnail
碰到轉彎、碰到不是你預期的路,你可以不接受,但更可以迎上去。趁著年輕,探索新的世界,能在其中收穫意料之外的風景,如果可以因此在很好的位置擁抱未來新趨勢,那真是無價。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從找不到工作到成為自由工作者和內容行銷公司老闆的職涯歷程。 文章內容包括自由工作者的挑戰、穩定現金流的方法、開發客戶的有效途徑,以及接案的利與弊。歡迎訂閱、追蹤專題、打賞或留言分享討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職場上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相信努力工作就會有好報酬,到面對職場亂流後的改變。在工作的第二個十年裡,作者遭遇到了許多挑戰,包括勾心鬥角、顛倒黑白等,最後導致了安靜離職的決定。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同一份工作待了十年系列 - 軟體專案經理篇。本次受訪者分享自己從軟體工程師轉變為專案經理的經歷,並分享了他對於工作、財富自由與退休生活的看法。同時強調了自我成長、專案管理與用戶需求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以及在變化中的適應力。希望能啟發讀者對於職業規劃與退休生活的思考。
Thumbnail
關於「十年不換工作的迷思」,是一連串系列訪談文,訪談進入職場後,在第一份工作做了十年,都沒有換過工作/公司的一群人,他們對於工作、公司及轉職的看法及小八卦。 若你也對轉職、換工作,感到焦慮和不知所措,希望藉由他人的故事可以讓你獲得平靜和啟發。
Thumbnail
我叫小王,35歲,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去年,我經歷了人生的一次重大轉折——從一家國企辭職,進入了一家新創公司。這個決定讓我重新思考:我的人生使命到底是什麼? 回想起來,我在國企工作的十年,就像和菜頭所說的那樣,「在格子間處理文檔的文員」。工作重複而枯燥,但為了養家糊口,我只能日復一日地堅持。我給
Thumbnail
有個老朋友小華,工作經歷堪稱精彩,但令人意外的是,他每份工作待的時間都不長。起初,我以為他是個「工作跳蚤」,難以適應職場,直到有天他打趣地說:「我沒有穩定的工作,但我有穩定的能力。」這句話讓我大吃一驚,也深刻體會到當今職場生態的變化。 ​ 小華早期曾在一家知名公司擔任行銷主管,工作順風順水,但隨
Thumbnail
出書的緣由……突破逆境的人生思考! 勵志出書:林閔政的故事   「老師,謝謝你!因為看了你的故事,讓最近無薪假的我,心情好一點…」、「原來有人的故事和我很像!」千百種職場就有千百種故事,雖然主角不同,但一樣的是我們都曾陷在痛苦中…   這二年因疫情,很多人碰上職場的黑暗期,無薪假、資遣、減薪、
那天下班晚了天特別暗,走在往捷運站的路上,耳機裡播著陳綺貞的〈台北某個地方〉,想著這幾週的心境,頓時眼眶一熱,好想哭。 不知道是太久沒換工作(也才三年),還是太愛前公司,總覺得自己好像跨出了一個超級巨大舒適圈,完全忘記轉換職場不只是要重新適應工作內容,還有同事、主管、氛圍、文化巴拉巴拉,現在這
這篇給年輕的你或正在中年職場危機中的你參考~
Thumbnail
碰到轉彎、碰到不是你預期的路,你可以不接受,但更可以迎上去。趁著年輕,探索新的世界,能在其中收穫意料之外的風景,如果可以因此在很好的位置擁抱未來新趨勢,那真是無價。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從找不到工作到成為自由工作者和內容行銷公司老闆的職涯歷程。 文章內容包括自由工作者的挑戰、穩定現金流的方法、開發客戶的有效途徑,以及接案的利與弊。歡迎訂閱、追蹤專題、打賞或留言分享討論!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職場上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相信努力工作就會有好報酬,到面對職場亂流後的改變。在工作的第二個十年裡,作者遭遇到了許多挑戰,包括勾心鬥角、顛倒黑白等,最後導致了安靜離職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