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其實比你想得還要更努力,只是我們未曾發現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photo by Pexels

photo by Pexels

親愛的老師與爸媽,孩子不是你們想像中的那樣

  

也許是成長歷程與社會的洗禮,我們在某種思維中設下了各種界線,於是當思維只能維持在界線內時,就會出現很多盲點。

  

舉例來說,如果「專心」是界線,那麼只要是超出界線不專心的孩子,就會被大人判出局。但不專心背後的真相是什麼,我們可能只想得到那幾個,而且「那幾個」幾乎全是負面的詮釋。

  

光是這樣想像就覺得很難過,孩子為何不能有不專心的時候呢?就算是大人也會在開會時不專心、和人對談時不專心,可是大人們不會因此批判自己;但孩子明明在各方面都尚未發展成熟,正需要家長、老師的協助整合與理解,可是我們總是只顧著批判和處罰。

  

這樣的詮釋並不是將真相傳達,而只是「詮釋」所看見的表面結果,我們習慣性將自己的思維方式投射向他人,甚至認為所有人都應和「我」一樣,以同一種方式思考。這就是一種普遍性的 #錯誤共識性偏誤。

  

以「專心」為例,並非要合理化孩子的所有行為,只是以大家較能理解,也較常發生的事做舉例讓大家更加明白。

  

當我們對某人有了負面期待,我們就不會對他們有特別期待,只有審視結果與批判行為。當然更不可能面帶微笑,因為孩子的「不乖」正好坐實了大人心中的詮釋,也會覺得孩子是否老跟大人作對。

  

別說孩子長期在被否定的環境中成長會造成傷害,大人如果也總認為孩子就是這樣,那麼基本上,孩子就真的會如你所想的——只能這樣了。

  

法國穆蘭一間公司的高級經理人約翰曾分享過一件事,他十六歲的女兒十分叛逆、乖張,令他們夫妻倆傷透了腦筋。 

  

一天,約翰看見女兒回家在家門口用挑釁的方式與送她回家的男孩親吻,然後無視父親因憤怒而發抖的心情,逕自走回自己的房間。

  

約翰氣得暴跳如雷,像一頭憤怒的猛獸在家裡大吼打轉。

  

這時約翰的妻子小心翼翼地對約翰說:「親愛的,我們也許並不愛我們的女兒。」

  

約翰聽到妻子的話後更加憤怒,「妳到底在說什麼?如果不愛她早就放牛吃草了,還會這樣費心教導?」

  

妻子說,「但我們從來沒有站在女兒的角度思,我們也許都太自私了,我們只會教訓她,卻從不考慮她的感受,或許,她也正為這事生氣著。」

  

約翰若有所思,他決定試試妻子的方法。於是主動向女兒道歉。

  

沒想到奇蹟出現了,女兒第一次痛哭流涕地說:「我原來以為你們對我很失望,而且,也不打算再管我了.....」

  

另一個真實事件是國小五年級的皓皓,最近上課一直搗蛋、叛逆,作業也不想寫,讓父母傷透腦筋,最後只能用強硬的方式管教約束,但可想而知這樣的管教換來的是更激烈的反抗後果,弄得全家人身心俱疲。

  

皓皓的老師覺得皓皓可能有「反社會人格」並告訴爸媽要帶去看醫師,無能為力的爸爸媽媽焦急著聽從老師的建議,帶皓皓就醫。

  

經過幾次的晤談後,終於解開了真相也撫慰了皓皓的傷。之所以無法專注只想反抗的原因,原來是老師對成績的嚴格要求,並多次以辱罵方式指責皓皓成績達不到標準是因為懶惰、沒有羞恥心,也沒有上進心。

  

「反正老師就覺得我很爛,那我就爛到底,爛給他看。反正我就是沒救了!」皓皓哭著說出內心的委屈。


請善待我們的孩子

  

生活中,很多人都非常積極、努力地試圖要改變他人,一旦事與願違就草草以批判結尾,其實原因就在於「不願意」換位思考。

  

當無法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感受和思考時,自然無法進入對方的內心,問題也仍舊原封不動在原地繼續阻礙著你們的關係。

  

身為大人的我們,每天也會有大大小小的壓力,也會有負面情緒產生,某些時刻,我們的內心也和孩子一樣需要被看見和理解,也許在看著孩子「不乖」的同時,內心的警報器被緊急拉起了。

  

「是不是因為...?一定是我沒教好......」在大人的心裡泛起了各種擔憂和生氣。

  

教養沒有正確解答,唯一確定的是相信我們的孩子需要的是協助,而不是更多的批判和處罰。也相信自己只要慢下來就能感受到自己是與孩子同在的。

  

如果我們都可以多用一種不同的方式去看待孩子,我保證,你會看見孩子其實比你想得還要更努力。

  


  


  


歡迎你贊助與支持我的文字書寫。感謝你的停留與閱讀。如果你也喜歡我的文字,請給我一個鼓勵的愛心或追蹤、分享喔!


謝謝陪伴我們的那些故事。即使長大了,也不要忘了我們仍然是個孩子。祝福你的每一天都能夠在紛擾裡找回平靜和溫柔自在。

在這裡可以搜尋微微的粉絲專頁:棉花糖的晴天暖綿綿 

點此連結即可線上聽微微說故事:微微的原創晚安故事


  



慢下來,才能看見與理解孩子,而我們也能在「慢」裡找回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天看了一段短影片,個人覺得充滿教育意義,不嚴肅且自然的生活互動,是最棒的教材和反思。是一部非常可愛的短影片,大家一定會有同感,不過我看到了更多,很想和大家分享。 一個五歲的小女孩,因為媽媽收走平板而不開心,便打包行李要離家出走。影片中看到女孩小小的身影背著可愛的大背包,嫩嫩的
孩子的思考比不上大人有較大的彈性空間,有時候孩子不是故意或是耍脾氣,而是真的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或是不知道要做什麼?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只是父母急著要解決當下的問題而忍不住衝出了情緒。
「孩子啊!在成長的路上有時會好辛苦的,很欣慰你從未因此放棄」   週五聽兒子說了一件讓我很心疼也很錯愕的事,到現在心裡仍然有點緊繃。   「我媽媽說你是壞孩子,會和老師頂嘴,要我不要一直去跟你玩,會被帶壞等等......」兒子說X同學在當天和他說了數次,他覺得非常難過也生氣,但只能忍著。  
掌握越多的育兒資訊,加入各種育兒社團,反而更加焦慮不安,有時還陷入一種不得不比較的新壓力。我相信大家在育兒的過程中一定也常會有這樣的時刻,育兒比天氣更加難以掌握。      懷孕時擔心肚子裡的寶寶,孩子出生後擔心他奶喝得不足、排便正不正常,還有沒有呼吸?再大一點擔心他的專注能力、行為,還有與同學
今天看了一段短影片,個人覺得充滿教育意義,不嚴肅且自然的生活互動,是最棒的教材和反思。是一部非常可愛的短影片,大家一定會有同感,不過我看到了更多,很想和大家分享。 一個五歲的小女孩,因為媽媽收走平板而不開心,便打包行李要離家出走。影片中看到女孩小小的身影背著可愛的大背包,嫩嫩的
孩子的思考比不上大人有較大的彈性空間,有時候孩子不是故意或是耍脾氣,而是真的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或是不知道要做什麼?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只是父母急著要解決當下的問題而忍不住衝出了情緒。
「孩子啊!在成長的路上有時會好辛苦的,很欣慰你從未因此放棄」   週五聽兒子說了一件讓我很心疼也很錯愕的事,到現在心裡仍然有點緊繃。   「我媽媽說你是壞孩子,會和老師頂嘴,要我不要一直去跟你玩,會被帶壞等等......」兒子說X同學在當天和他說了數次,他覺得非常難過也生氣,但只能忍著。  
掌握越多的育兒資訊,加入各種育兒社團,反而更加焦慮不安,有時還陷入一種不得不比較的新壓力。我相信大家在育兒的過程中一定也常會有這樣的時刻,育兒比天氣更加難以掌握。      懷孕時擔心肚子裡的寶寶,孩子出生後擔心他奶喝得不足、排便正不正常,還有沒有呼吸?再大一點擔心他的專注能力、行為,還有與同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擁抱嚴格的愛 這篇讓我想到,之前上過李河泉老師的課,他有一句話我一直是我教育小孩的座右銘之一「愛有多深,紀律就要有多深」。如果真的愛小孩,就應該要在需要嚴格的時候嚴格,不可以心軟。 其實有時候我做不太到,會因為心軟少了許多紀律,這一段提到對於所愛的人,作者會經常拒絕給他們「想要」的東西,因為這樣
  一身清爽的約翰,悄悄走近童秧:「什麼?」   「約翰?」童秧瞅著那雙湛藍眸子,他不可能認錯。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你知道嗎?一個簡單的批評,可能會在孩子心中種下自我懷疑的種子。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不應以孩子偶爾的失敗來定義他們的能力或性格。 從鼓勵的視角出發,了解如何創造一個支持孩子探索潛能和克服困難的環境,讓他們在每一次跌倒後都能更堅強勇敢的站起來。 閱讀全文,了解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挑戰中發現自己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育兒書和專家文章看了很多,到底孩子心裡想的是不是真的像專家說的那樣呢? 林寶脫口而出的真心話,有時候真的讓我不得不服...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擁抱嚴格的愛 這篇讓我想到,之前上過李河泉老師的課,他有一句話我一直是我教育小孩的座右銘之一「愛有多深,紀律就要有多深」。如果真的愛小孩,就應該要在需要嚴格的時候嚴格,不可以心軟。 其實有時候我做不太到,會因為心軟少了許多紀律,這一段提到對於所愛的人,作者會經常拒絕給他們「想要」的東西,因為這樣
  一身清爽的約翰,悄悄走近童秧:「什麼?」   「約翰?」童秧瞅著那雙湛藍眸子,他不可能認錯。
Thumbnail
教育是一個相互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在孩子與大人相處時,家長和老師需要理解孩子、接納他們的不同,這樣孩子才會在成長過程中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別忘了,所以人都曾經是個孩子。
Thumbnail
你知道嗎?一個簡單的批評,可能會在孩子心中種下自我懷疑的種子。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不應以孩子偶爾的失敗來定義他們的能力或性格。 從鼓勵的視角出發,了解如何創造一個支持孩子探索潛能和克服困難的環境,讓他們在每一次跌倒後都能更堅強勇敢的站起來。 閱讀全文,了解如何讓你的孩子在挑戰中發現自己
Thumbnail
育兒這件事應該是在引導他們正確的觀念以及建立自我思考,而不是只論事件的對錯而已,畢竟哪個孩子不犯錯呢?
Thumbnail
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其實無論是孩子或是家長,彼此都正在經歷一場學習之旅。 而在教養的過程中,我們時常會看到一個狀況: 許多人直覺認為應建立一套獎懲分明的機制,才能夠形塑孩子的正向性格,但在對孩子進行懲罰後,卻發現他開始對你感到害怕,不僅見到你就緊張,甚至開始迴避你。親子之間好像生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