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新手小學老師在認識班上小朋友的過程中,她觀察到小明同學常常欺負莎莉同學,她便帶著為莎莉抱不平的心態,去詢問班上其他小朋友,到底小明為甚麼這麼討厭莎莉。其他小朋友一聽,就露出驚訝的表情,搶著糾正說:「老師,不是呀!小明是很喜歡莎莉的!」聽完以後,老師就更不解了,小朋友們只好幫忙解釋:「因為他不想讓莎莉知道他喜歡她呀!」
最近有一位腐女(喜歡BL的女性)朋友在追男同志的戀愛綜藝節目《男生男生配》,她說到最新一集,是參加者只要二人互相選到就能去約會,即大家都應該會盡可能直球心宜對象的遊戲中,落單的參加者之一世豐說到:「我沒有選那個我心中的那個人」,他後來又談到另一名參加者:「艾瑞瑞怎樣會選擇波波什麼的,我其實某程度猜艾瑞瑞這樣的選擇,也有可能跟我在同一個邏輯裡,就是我們都會有點不願意去面對那個,真的我們最喜歡的人,因為也許保持一點距離的話,那樣也許是更好的選擇。」
世豐這個設想,就最後跟艾瑞瑞互選的波波而言,倒是正確的。波波說他會一開始就選艾瑞瑞,而不是心目中那位,其實是不想在直球中給自己和給對方太多壓力,所以他選擇了友情(艾瑞瑞)來約會。
這些小孩與大人,異性與同性戀的例子,都在說明一種人類重要的心理狀態:衝突!傳統精神分析學的基礎,不論它再強調性欲或攻擊等面向,其實都在指出心靈是經常在衝突,做人是真的很撕心的。
一組彼此矛盾、拉扯、對抗的情感或意念,最終會因為人的童年成長經歷,在成長路上有意無意選擇的防衛,並由防衛所凝聚成的人格組織,去決定了衝突的樣貌與方式。
就「病理上」比較嚴重的個案,由於衝突的內容是完全南轅北轍的,因此他們往往只能在兩個極端上搖擺,一時這樣、一時那樣,他們常感到自己控制不了自己,只被一刻的情緒或思想,左右行動。
對「病理上」比較輕的,即多數人屬於的「精神官能症/神經症」範疇,衝突的內容會傾向找到「妥協」之道。就好比節目裡的艾瑞瑞,在看到喜歡的人沒有選他,又看到波波選自己時,他便決定接受友情的約會;如上所述,波波在權衡之後,便情願在節目中找到友誼,而非愛情,因此明瞭喜歡的人不會選自己後,他便向友情妥協,選了艾瑞瑞。
韓國首位精神分析學家鄭道彥,在《佛洛伊德的椅子》中就明言:
「精神分析是一項關於『衝突』的心理學。在這個世界上,
每個人內心都充滿各種衝突,這些衝突也都是無可避免的。
它們就像纏繞在一起的藤蔓,相互糾結,
又有著不同的利害關係,從而產生抵抗、矛盾、對立。」
我尤其喜歡他在附錄1、2中提供的對話與書單,都印證了他整本書平易近人,同時像煮人蔘雞般力求把精神分析學教會讀者的筆風,讓潛意識浮上水面來!
謝謝 圓神出版 把這張椅子送來這邊,佛洛伊德的躺椅真的是精神分析愛好者的標記呢!
※本文同步轉貼至臉書「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
※追蹤我的 IG:@harris_apres.couch
※若有心理諮商需求與相關疑問,可聯絡伯特利敦南身心診所,或電郵至【psy.couch.harri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