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為是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別人的看法和我不同,不可能,那一定是他有私心

前言

總統選舉快到了,請問你會選誰?為什麼?

不知道你發現到了沒有:只要你有了答案(不管這個答案是什麼?)那麼別人再怎麼想方設法的—甚至列舉了許許多多的事證想要說服你—,你都不為所動,反而認為別人偏激,帶著有色的眼光,權威性格,過於求全,不夠公正客觀……換一句話說:你都不為所動,甚至更加相信自己的選擇。反過來說,當你想要說服別人,放棄他的錯誤選擇,轉而跟隨你的選擇時,你會發現:他反過來認為你偏激,帶著有色的眼光,權威性格,過於求全,不夠公正客觀……

 

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客觀公正的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公正客觀的,因為我們希望自己的看法和行事就是以之做為標的。有個實驗很有意思,實驗者告訴受試者:你將和另一人合作,取得答題權,且答對問題者有獎金,另一人則什麼都沒有。而這個答題權由你來控制,你可以自己決定,也可以用丟硬幣方式來決定。結果有一半的受試者選擇了丟硬幣。自己決定者有百分之九十選擇自己;好玩的是,丟硬幣者也有百分之九十選擇了自己。(見《象與騎象人》,112頁所舉的幸福實驗。)

上述實驗結果說明了什麼呢?沒丟硬幣者確實只關心自己的權益,而丟硬幣者則似乎也關心到別人的權益以及自己的社會責任,問題是:當丟硬幣的結果不如他意時,他就不把此結果當一回事,並且做出有利於己的決定。當你是旁觀者時,你很容易指出此舞弊行為;可是當你是當事者時,你根本看不到自己的欺瞞,你自然而然的把它視為理所當然。這點也可以從和別人有爭執時看出,不管事實如何,當然是別人有問題,而你自己則是並無瑕疵的,或者是迫不得已的,不是嗎?

我們其實是先射箭再畫靶的

總統選誰?事實上,每個候選人的狀況,政見,能力等等你都不盡知,也不確知,你對他們基本上都只是一知半解,所有訊息都來自道聽途說,坦白說:你根本不清楚那是個什麼樣的人?可是就在這個模糊的狀態下你做出了決定,然後呢?只要你做出了決定,你就會找出許許多多支持這決定的理由和事實,問題是其他的不支持這決定的理由和事實,也因之都被你蓄意的排除了。因為人在做決定時,原本就是先決定再找理由的。

我們會無意識的自我膨脹

另外一個自以為是的原因來自人會「無意識的自我膨脹」。在跟別人做比較時,我們會不由自主的膨脹自己,貶低別人。校際相比,我校的長處優點一堆,對方雖然名氣比我校大,但短處缺點到處都是…有一關於慈善的系列研究,受試者一直高估自己的慈心善行,例如認為自己會捐的善款,實際上卻比自以為的少很多;認為自己是有善心的(會與別人合作的),實際上卻比真與別人合作者少很多;然而在評估他人的會捐多少善款,以及有善心的比例時卻非常接近事實。我們判斷別人時很客觀、很實際,然而卻認為自己具有比別人更高的慈心善念(實際上並非如此),而且擅長找理由來開脫自己的自私,好玩的是還會一直陶醉在「自己高人一等」的想像中。

結論

我們客觀嗎?客觀,事不關己時很客觀;我們公正嗎?公正,事不關己時很公正。那麼事關乎己呢?對不起,客觀、公正?那是什麼東西?那對我有利嗎?能讓它對我有利嗎?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任何情境都蘊含著某種意義 前言 看完《象與騎象人》一書關於「人生的意義」的討論,突然想起年青時曾經看過的一本關於集中營的書。作者是猶太人,本是精神科醫生。早期受心理分析訓練,也深受歐洲存在主義影響(換言之,他是學有專精的白領階級)。在二戰時,被納粹抓進集中營,歷盡折磨和痛苦。 之前的所
知道為何,乃能忍受任何 前言 《象與騎象人》的最後一章(第10章)探討的是「人生的意義」。作者認為此問題可分成兩個子問題,一個是外在的,對外在環境來說,「你活著有什麼意義?」宗教觀點認為:是為了彰顯上帝的恩典,是為了服務或執行上帝的旨意;科學觀點認為:人活著出自進化,沒什麼理由。另一個子問題則是
禍兮福所倚 前言 落枕後,突然覺察到身體的病痛,我們非常在乎,應對也非常迅速,問題是我們也經常會遇到什麼煩憂、愁悶的狀況,但卻很少有人會加以理會,好像那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不必處理也沒關係,甚至講起來都有點丟人現眼,直到這個人看起來怪怪的。  事實上,我們對正向情緒的感受往往不深為時也不長,但對
前言 宜蘭文化中心的圖書館因為整修而閉館,已經兩年多了,聽說前兩個月才發包出去,可能還得花個兩三年才能整修完畢。搬到臨時館的書還分樂齡,青少年,兒童館,各館的書大概都只有幾百本吧?與原先的館藏根本無法相比。但因宜蘭市和員山鄉的館藏都不多(鄉鎮圖書館的編制之少,不說你還不知道,法定的都只有管理員一人
這次的落枕有幾點感觸: 原來健康無病痛是這麼的重要。以前當然也會跟著人家喊:什麼健康是1,其他的什麼財富、名聲、感情、事業、家庭、子女……都是1後面的人,有了這個1,零的存在才有意義;沒了1,其他的一切將不存在,也都失去其價值。想想也是,連躺下都有困難,其他的一切再多再好又有什麼用? 原來失
  落枕了 週一早晨起床,感覺右肩—從右頸一直到肩膀—,以及肩井一帶往下都很痛,連起床這樣一件小事都做得很吃力,因為右肩一帶使力會痛…以為沒睡好,肌肉有點扭傷,因此連絡了整復的師父,師父一聽完就說可能是落枕,並說我右肩很緊很硬,處理完,好像輕鬆了點…,沒想到了晚上,情況更加嚴重,連躺上床都成了問
任何情境都蘊含著某種意義 前言 看完《象與騎象人》一書關於「人生的意義」的討論,突然想起年青時曾經看過的一本關於集中營的書。作者是猶太人,本是精神科醫生。早期受心理分析訓練,也深受歐洲存在主義影響(換言之,他是學有專精的白領階級)。在二戰時,被納粹抓進集中營,歷盡折磨和痛苦。 之前的所
知道為何,乃能忍受任何 前言 《象與騎象人》的最後一章(第10章)探討的是「人生的意義」。作者認為此問題可分成兩個子問題,一個是外在的,對外在環境來說,「你活著有什麼意義?」宗教觀點認為:是為了彰顯上帝的恩典,是為了服務或執行上帝的旨意;科學觀點認為:人活著出自進化,沒什麼理由。另一個子問題則是
禍兮福所倚 前言 落枕後,突然覺察到身體的病痛,我們非常在乎,應對也非常迅速,問題是我們也經常會遇到什麼煩憂、愁悶的狀況,但卻很少有人會加以理會,好像那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不必處理也沒關係,甚至講起來都有點丟人現眼,直到這個人看起來怪怪的。  事實上,我們對正向情緒的感受往往不深為時也不長,但對
前言 宜蘭文化中心的圖書館因為整修而閉館,已經兩年多了,聽說前兩個月才發包出去,可能還得花個兩三年才能整修完畢。搬到臨時館的書還分樂齡,青少年,兒童館,各館的書大概都只有幾百本吧?與原先的館藏根本無法相比。但因宜蘭市和員山鄉的館藏都不多(鄉鎮圖書館的編制之少,不說你還不知道,法定的都只有管理員一人
這次的落枕有幾點感觸: 原來健康無病痛是這麼的重要。以前當然也會跟著人家喊:什麼健康是1,其他的什麼財富、名聲、感情、事業、家庭、子女……都是1後面的人,有了這個1,零的存在才有意義;沒了1,其他的一切將不存在,也都失去其價值。想想也是,連躺下都有困難,其他的一切再多再好又有什麼用? 原來失
  落枕了 週一早晨起床,感覺右肩—從右頸一直到肩膀—,以及肩井一帶往下都很痛,連起床這樣一件小事都做得很吃力,因為右肩一帶使力會痛…以為沒睡好,肌肉有點扭傷,因此連絡了整復的師父,師父一聽完就說可能是落枕,並說我右肩很緊很硬,處理完,好像輕鬆了點…,沒想到了晚上,情況更加嚴重,連躺上床都成了問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設計不僅僅是外觀和感覺。設計是其運作的方式。」 — Steve Jobs 身為一個獨立文案,許多人會以為我們的生活只需要面對電腦,從無到有,用精巧的文字填滿空白的螢幕,呈現心目中獨具風格的作品。 ——有的時候可以如此,但其實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偶發日常。 更多的時候,白天的工作時間總被各種繁雜
Thumbnail
從觀察日常生活的小事帶來啟發 半年前的某天,下班乘車時份,我乘坐地鐵回家途中,大概尚有四個站就回到家了。地鐵停站,有位巴藉人士進來車廂,大家剛好互相對望一下。 就在四目相投的一剎 - 我內心OS”不要覺得我漂亮,不要喜歡我,我對你沒興趣!” 巴藉人士
Thumbnail
想吸一口新鮮空氣 輕啜一口手搖茶的你抱怨著 身旁還堆滿了發臭的塑膠杯 想吸一口新鮮空氣 拿著新型手機的你上網蒐尋著 是該買空氣濾清器還是那件打對折的毛皮大衣 想吸一口新鮮空氣 吃著大餐的你覺得這樣已得到了彌補 入腹的小牛肉與烤乳豬 讓胃跟肺同時得到救贖 你說你需要一口新鮮空氣 南風卻只吹來了六輕常年
有些事情,當下覺得理所當然,年歲漸長,那些人錯愕的面容,卻時常侵蝕著我的心,使我感到愧疚不忍。 希望以後的自己,能在氣盛裡頭,更緩和一些。
Thumbnail
忘了是在哪本書上看到的,「娛人」之前,請先「自娛」。那個作者認為最好的幽默不是談論別人的短處、揭人家的痛處,而是要講自己的。在這次的新聞事件,他的這句話,又不自覺浮現腦海。或許,少了一些言語暴力,也會連帶減少一些行為暴力吧?
Thumbnail
何謂真? 何謂假? 世間是真,也是假。非真,亦非假。
巨大的洪流將你我沖走, 誰還會分你我還是內陸或是島國。
Thumbnail
習慣的累積,會轉化一個人的個性,進而他改變命運,因此,不得不審慎以對啊!
Thumbnail
這個世界其實沒有變過,改變的只是自己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而這世上喜歡議論的人太多了,學習下結論前將眼前訊息重新沈澱才是最重要的事。
Thumbnail
  看到了一則老新聞,有感而發, 新聞內容是美國一位小朋友哈姆林,非常喜歡家裡面養的金魚-尼莫,每天都要陪伴著尼莫,直到哈姆林四歲的時候,有天晚上哈姆林趁著爸媽還沒回家時,搬了個椅子,把尼莫帶了出來,細心呵護著,甚至於晚上握在手心中一起睡覺。    爸媽回家後看到魚缸前的椅子,再看到尼莫不在魚缸
Thumbnail
「設計不僅僅是外觀和感覺。設計是其運作的方式。」 — Steve Jobs 身為一個獨立文案,許多人會以為我們的生活只需要面對電腦,從無到有,用精巧的文字填滿空白的螢幕,呈現心目中獨具風格的作品。 ——有的時候可以如此,但其實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偶發日常。 更多的時候,白天的工作時間總被各種繁雜
Thumbnail
從觀察日常生活的小事帶來啟發 半年前的某天,下班乘車時份,我乘坐地鐵回家途中,大概尚有四個站就回到家了。地鐵停站,有位巴藉人士進來車廂,大家剛好互相對望一下。 就在四目相投的一剎 - 我內心OS”不要覺得我漂亮,不要喜歡我,我對你沒興趣!” 巴藉人士
Thumbnail
想吸一口新鮮空氣 輕啜一口手搖茶的你抱怨著 身旁還堆滿了發臭的塑膠杯 想吸一口新鮮空氣 拿著新型手機的你上網蒐尋著 是該買空氣濾清器還是那件打對折的毛皮大衣 想吸一口新鮮空氣 吃著大餐的你覺得這樣已得到了彌補 入腹的小牛肉與烤乳豬 讓胃跟肺同時得到救贖 你說你需要一口新鮮空氣 南風卻只吹來了六輕常年
有些事情,當下覺得理所當然,年歲漸長,那些人錯愕的面容,卻時常侵蝕著我的心,使我感到愧疚不忍。 希望以後的自己,能在氣盛裡頭,更緩和一些。
Thumbnail
忘了是在哪本書上看到的,「娛人」之前,請先「自娛」。那個作者認為最好的幽默不是談論別人的短處、揭人家的痛處,而是要講自己的。在這次的新聞事件,他的這句話,又不自覺浮現腦海。或許,少了一些言語暴力,也會連帶減少一些行為暴力吧?
Thumbnail
何謂真? 何謂假? 世間是真,也是假。非真,亦非假。
巨大的洪流將你我沖走, 誰還會分你我還是內陸或是島國。
Thumbnail
習慣的累積,會轉化一個人的個性,進而他改變命運,因此,不得不審慎以對啊!
Thumbnail
這個世界其實沒有變過,改變的只是自己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而這世上喜歡議論的人太多了,學習下結論前將眼前訊息重新沈澱才是最重要的事。
Thumbnail
  看到了一則老新聞,有感而發, 新聞內容是美國一位小朋友哈姆林,非常喜歡家裡面養的金魚-尼莫,每天都要陪伴著尼莫,直到哈姆林四歲的時候,有天晚上哈姆林趁著爸媽還沒回家時,搬了個椅子,把尼莫帶了出來,細心呵護著,甚至於晚上握在手心中一起睡覺。    爸媽回家後看到魚缸前的椅子,再看到尼莫不在魚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