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態好好--4個方法擺脫工作疲憊感找回神清氣爽的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乍看書腰上「領多少錢做多少事,完全可以!」時,我這個5年級生著實嚇了一跳,以為這是本教大家別太認真工作的書,細讀之後才發現我錯了,這是一本教你擺脫工作疲憊感的書。

作者奧田弘美是一位精神科醫師,同時也擔任20多家企業的健康管理顧問,多年來協助上班族保持身心健康狀態的經驗讓她發現,許多上班族從第一天開始上班,就經常伴隨著巨大的壓力,長期累積没有抒發的壓力是許多人覺得上班好痛苦的原因。

這種痛苦的感覺來自6種壓力,分別是「同儕的壓力」、「過度緊張」、「變化的壓力」、「成果的壓力」、「人際關係的壓力」,以及新冠疫情後新增的「遠端工作的壓力」

作者在本書第一部即針對這6項壓力源提出解方,但卻不見得個案都會欣然採用,因為每道方法看起來雖簡單,但要確實執行,仍會依著每個人的個性、心理素質、專業能力、自信度及年紀而有不同。多數人除非在身體或精神已出現重大警訊時才會願意為即將脫序的行為按下暫停鍵,否則仍是繼續過著喘不過氣、耗損自己的能量以換取工作成就感的生活。

這本書讓我特別有共鳴的是第3章「變化的壓力」,我認為很值得讀者留意。作者提到「有時令人喜悅的人生大事也是壓力源」,例如一位女性在公司升上主任,於此同時她的女兒考上理想的中學,緊跟著喜悅的心情之後而來的是,這位女性同時面對要指導部屬及每天幫女兒準備便當的壓力。

另一個案例則是隻身至東京總公司赴任的40歲男性,為了盡速交出漂亮成績單,「每天都精力充沛地去拜訪客戶,為了熟悉新的人際關係,也積極參加聚餐及應酬,過著週五深夜回鄉下與家人共度過末,週一一大早再回東京的生活。」長時間處於這種緊繃的狀態,進入季節交換時,就出現了擺脫不了的倦怠感,工作上常發生失誤,晚上睡覺時會突然驚醒冷汗直流。

同時,書裡列出一份由美國心理學家霍姆斯與拉赫共同構思的「人生大事」評量表,這是在訪問了日本大企業上班的1630人之後,依據他們主觀回答各種人生大事所帶來的壓力後,列出54項人生大事與壓力分數的列表,從最高分的「配偶去世,83分」到最後一項「配偶辭職,40分」,我對這數據的解讀是一個人一旦失去家庭裡情感或經濟上的支撐,僅靠著個人的意志力維持,是走不了太遠的。

而且,這項列表上的54項變化有時在一個人身上造成的影響,如果没有透過實際面對面關心與對話,其實不易察覺。

我瀏覽這54項變化,發現其有39項是我在在職場工作經歷過的「人生大事」,有些在當時並未被好好的處理,有一些則是我自己在擔任主管或身為朋友時,没有進一步關心對方的這一面,這些錯過,有些來得及補救,有些就成了遺憾。

年輕時曾聽過聖經裡的一句話:「一個人就是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生命,到底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來換回自己的生命呢?」工作時不太把這句話當一回事,等到身邊有好朋友好同事因此倒下或離開這個世界,對這句話才開始有了警醒。

擺脫工作疲憊感的方法很簡單,作者奧田弘美醫師從睡眠、飲食、運動、心靈四方面提出專業又有趣的建議,讓人們可以重新認識及方便運用這股簡單的方法,重新找回神清氣爽的自己。

這本書,適合那些經常不讓自己太好過的人閱讀,可以學到適時的鬆綁自己既不是放縱也不會没有生產力,好好睡上一覺、吃上正常的飯菜、適度的運動,可以讓自己更有能量。

同時,如果你是一位非常關心部屬的主管,也很適合閱讀這本書,書裡有許多真實的案例、背後的成因還有改善的方法,細心的閱讀,相信你會找到可以著力提振員工士氣與改善職場溝通關係的起點。

感謝 #幸福出版社 提供試讀機會

raw-image



avatar-img
30會員
401內容數
每日例行練習的產出集結地。定期檢視這樣的學習對自己產生了那些影響。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若羽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0年9月,也就是我離開顧問公司的前一個月,當時所有進行中的大陸輔導案及實體課程因COVID疫情全數取消,多數顧問轉而投入執行政府案。當時與我合作甚久的一位課程承辦人員憑藉不輕言放棄的超強意志力,成功說服某企業把已簽約的全省據點實體課程改為線上課程,當她欣喜的通知我這個好消息時
每一次的課程都會加入一些自己正在進行或學習的內容。 10月分享過「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嗎?」這本書的應用方式,這次的課就派上用場了。 這次主題一樣是 Resilience,但呈現的方式又與上次的課不同。 要傳遞的訊息、論點沒有變也不會變,用聖經的故事來說的話就是從山上帶著十誡下來的永遠是摩西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和夢想,但要實現它們,需要明確的方法。 在本文中,我將使用我的日語學習為例,來說明如何應用「SMART 原則」。同時,我希望這個簡短的例子能讓你更親近「SMART 原則」,讓它幫助你快樂的實現目標。
有時候一本書會自己跑到你的面前。 在搜尋練習日語聽力的影片時,剛好看到一位日本youtuber 介紹了《又做了相同的夢》這本書,他說了好多,我只聽到這本書即使是日文初學者也可以看得懂,因為多數對話是透過一名小學生的視角說出來的,而且裡面的文字讀來很有趣,於是我就在博客來訂了這本書的日文版,同時去圖書
這本書讓人感到驚喜!除了設計像是美美的禮物書之外,也很適合用來為自己進行4個月的自我對話練習。 更棒的是把書裡366則提問拿來做團體活動的破冰遊戲,更是有趣!
這是一本既實用又有趣的書。 作者本身是一位全職作家,不用每天打卡上班,卻堅持每天發表一篇文章,持續12年未間斷,主持的寫作營每個月開班授課,這些成就需要高度自律才能達成。書裡提供的方法就是作者自己的親身經驗,也是我們在職場裡熟悉的管理方法。 有趣的部份則是
2020年9月,也就是我離開顧問公司的前一個月,當時所有進行中的大陸輔導案及實體課程因COVID疫情全數取消,多數顧問轉而投入執行政府案。當時與我合作甚久的一位課程承辦人員憑藉不輕言放棄的超強意志力,成功說服某企業把已簽約的全省據點實體課程改為線上課程,當她欣喜的通知我這個好消息時
每一次的課程都會加入一些自己正在進行或學習的內容。 10月分享過「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嗎?」這本書的應用方式,這次的課就派上用場了。 這次主題一樣是 Resilience,但呈現的方式又與上次的課不同。 要傳遞的訊息、論點沒有變也不會變,用聖經的故事來說的話就是從山上帶著十誡下來的永遠是摩西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和夢想,但要實現它們,需要明確的方法。 在本文中,我將使用我的日語學習為例,來說明如何應用「SMART 原則」。同時,我希望這個簡短的例子能讓你更親近「SMART 原則」,讓它幫助你快樂的實現目標。
有時候一本書會自己跑到你的面前。 在搜尋練習日語聽力的影片時,剛好看到一位日本youtuber 介紹了《又做了相同的夢》這本書,他說了好多,我只聽到這本書即使是日文初學者也可以看得懂,因為多數對話是透過一名小學生的視角說出來的,而且裡面的文字讀來很有趣,於是我就在博客來訂了這本書的日文版,同時去圖書
這本書讓人感到驚喜!除了設計像是美美的禮物書之外,也很適合用來為自己進行4個月的自我對話練習。 更棒的是把書裡366則提問拿來做團體活動的破冰遊戲,更是有趣!
這是一本既實用又有趣的書。 作者本身是一位全職作家,不用每天打卡上班,卻堅持每天發表一篇文章,持續12年未間斷,主持的寫作營每個月開班授課,這些成就需要高度自律才能達成。書裡提供的方法就是作者自己的親身經驗,也是我們在職場裡熟悉的管理方法。 有趣的部份則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自己的職場生涯中,我曾經陷入焦慮的狀態,感到徬徨與無助。後來,我讀到了《七個習慣高度效人》這本書,它改變了我的人生。這七個習慣讓我學會瞭如何積極主動,合理安排時間,理解他人,並達成雙贏的局面。這些習慣不僅適用於個人成長,也可以擴展到團隊的合作上。從而讓我在職業生涯中找到了新的方向和動力。
Thumbnail
隨著工作要求和職場競爭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職場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更帶來工作焦慮,這種焦慮不僅影響著他們的工作表現,更侵蝕著個人的倪靜和幸福感。 這篇文章提供了許多如何應對職場焦慮的方法和建議,從理性思考到行為改變的建議,為職場人提供了實用的工作壓力處理技巧。
Thumbnail
在工作生活逐漸混為一談的時代,學會有效分離負面情緒與工作壓力將有助於提高生活滿意度。本文通過分享同事P的故事,介紹了幾種實用的情緒處理方法,使讀者能夠更好地應對工作中的挑戰。作者以《被討厭的勇氣》書中的方法為例,鼓勵讀者採取積極面對自己工作和情緒的方式,相信自己能夠走上越來越好的道路。
Thumbnail
當工作帶給你煩惱時,不妨設法探索一下內心深處的聲音,找出讓自己不開心的原因,並尋找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無論是尋找新工作還是調整工作方式,都應首先理解自己的內心需求,讓工作與生活達到平衡。
Thumbnail
這是本簡單快樂生活的說明書。作者何俺1991年生,循序漸進地揮別討厭的上班族工作,想盡辦法在有限預算下努力過得開心。本文除整理他實現簡單快樂生活的3大法寶,也提出3種對人生、工作與金錢的再思考。
這篇文章討論了工作過勞Burnout的現象,並描述了心理學家對工作倦怠過程的12個階段。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工作的壓力和不確定感,以及尋找工作外的熱情所在的心路歷程。
不安感是每個人都會碰到的事情,但是要克服它,先要了解它的來源。讓我們來看看一些常見的不安來源,還有一些實際的做法來應對。 1. 工作壓力:工作太緊張了 解決辦法: 和老闆講講,把你的狀況講清楚,也許能有改善。 調整一下工作優先順序,分配任務,讓自己輕鬆一點。 學幾招時間管理,讓工作變得更有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Thumbnail
你有中高齡憂鬱嗎? 本書提供面臨「焦慮」與「停滯期」的中高齡上班族,「重新啟動」職業生涯的科學工作方法...掌握擺脫「中高齡憂鬱」的方法,就等於擁有「終身受用」的資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自己的職場生涯中,我曾經陷入焦慮的狀態,感到徬徨與無助。後來,我讀到了《七個習慣高度效人》這本書,它改變了我的人生。這七個習慣讓我學會瞭如何積極主動,合理安排時間,理解他人,並達成雙贏的局面。這些習慣不僅適用於個人成長,也可以擴展到團隊的合作上。從而讓我在職業生涯中找到了新的方向和動力。
Thumbnail
隨著工作要求和職場競爭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職場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更帶來工作焦慮,這種焦慮不僅影響著他們的工作表現,更侵蝕著個人的倪靜和幸福感。 這篇文章提供了許多如何應對職場焦慮的方法和建議,從理性思考到行為改變的建議,為職場人提供了實用的工作壓力處理技巧。
Thumbnail
在工作生活逐漸混為一談的時代,學會有效分離負面情緒與工作壓力將有助於提高生活滿意度。本文通過分享同事P的故事,介紹了幾種實用的情緒處理方法,使讀者能夠更好地應對工作中的挑戰。作者以《被討厭的勇氣》書中的方法為例,鼓勵讀者採取積極面對自己工作和情緒的方式,相信自己能夠走上越來越好的道路。
Thumbnail
當工作帶給你煩惱時,不妨設法探索一下內心深處的聲音,找出讓自己不開心的原因,並尋找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無論是尋找新工作還是調整工作方式,都應首先理解自己的內心需求,讓工作與生活達到平衡。
Thumbnail
這是本簡單快樂生活的說明書。作者何俺1991年生,循序漸進地揮別討厭的上班族工作,想盡辦法在有限預算下努力過得開心。本文除整理他實現簡單快樂生活的3大法寶,也提出3種對人生、工作與金錢的再思考。
這篇文章討論了工作過勞Burnout的現象,並描述了心理學家對工作倦怠過程的12個階段。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工作的壓力和不確定感,以及尋找工作外的熱情所在的心路歷程。
不安感是每個人都會碰到的事情,但是要克服它,先要了解它的來源。讓我們來看看一些常見的不安來源,還有一些實際的做法來應對。 1. 工作壓力:工作太緊張了 解決辦法: 和老闆講講,把你的狀況講清楚,也許能有改善。 調整一下工作優先順序,分配任務,讓自己輕鬆一點。 學幾招時間管理,讓工作變得更有
Thumbnail
很多心理學家在面對憂鬱症的時候都會建議患者找醫生拿藥,不過我最近也接觸到不少小貓們,有些是年紀太小、有些是經濟能力不好,沒辦法負擔心理諮詢或其他各種原因不想面對陌生人,他們來詢問我有沒有什麼別的方式面對創傷,更多人直接問我,到底我是怎麼走過來的?
Thumbnail
你有中高齡憂鬱嗎? 本書提供面臨「焦慮」與「停滯期」的中高齡上班族,「重新啟動」職業生涯的科學工作方法...掌握擺脫「中高齡憂鬱」的方法,就等於擁有「終身受用」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