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射2—溝通障礙,在投射什麼呢?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一、上個月(2023.10.)聯絡的,我以前在新竹學諮詢的同學和老師

 

1.A打電話來問我要不要參加「XX複習課」,我問了課程的基本問題,她反而用諮詢的方式反問我問題,不是回答模糊,就是答非所問,有的沒回答。我覺得很奇怪,最後她說要參加的話再告訴她,我說好,心裏打定主意,不要理她;

 

2.過了一、二天,另一位B打電話來,問我要不要參加「YY研習班」,這些人在搞什麼呢?B的說明簡單清楚,我說好,對話短短的就結束,她最後加了一句:「因為你退休了……」我覺得這理由很奇怪,那就放在心裏。

 

因為參加前,要先和張老師談談,由他評估適不適合參加?B很快約了見面時間,除了B之外,還有另外一位同學。張老師先說明了一下最近進行的計劃,在談的時候,我明白了A沒說的幾件事,也才知道張老師說的,適合參加的人是:「自由度(或自主性)比較高的人。」,B說成是因為退休的關係。幾週後,我才知道她當時沒理解那句話的意思,上週才弄懂的,

 

3.研習班的進行是大家輪流主持,並有一人擔任監察人,監察話題有沒歪掉、離題?有一次C主持,要我先說,我說完,她指著D說:「D」我忙說:「我的還沒講完。」她說:「我是問D的意見。」我說:「我以為要講D的。妳的話很省,有些句子跳過沒講。」

 

4.除了見面那次外,張老師後來又出現了一次,他跟以前一樣,都說一模一樣的句子,有人問問題,他還是回答一樣的。有一次我原來不認識的2位新同學沒來,都是以前認識的舊同學,我問B:「妳問問題,張老師回答後,妳有聽懂嗎?」她搖頭,另外一位也跟著搖頭。B自己的解釋是:「因為我沒做,所以聽不懂。」我說:「人家聽不懂,老師也沒有換另外一種說法,或是說白話一點,都一直重覆一樣的句子。」她們也都知道。

 

以上都是溝通障礙。

 

我的感覺是:

1˙講話不是只有一項規則,不是所有的對話都要用諮詢的方法,我當下的感覺是以前我常說的:「成長太超過。」有人會有這種情形,我問的是課程的基本資訊,直接回答就好。後來才聽其他人說,A做事太仔細,做太多……,喔!原來如此;

2˙意思要先弄清楚,再去轉達,字句也要精準。我在第一次和張老師碰面時,聽到他說的原始句子,明白了他指的是這個(自由度比較高),當下的感覺是:「B連複述都不會」,後來才知道是她沒弄懂;

3˙有些語句不能省啊!原來要省時間,但是人家聽不懂,問,再解說,反而更花時間。

4˙對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解說,不是一句話一直重覆就好。

 

二、另外一些溝通障礙的情形

 

1.小弟中風,找不到正確的詞來說,人家說的,他有沒聽懂?他的想法是什麼?都無從得知。弟媳用猜的,但有沒猜對?誰都不知道;

2.外勞第一次來台灣,開始學華語,還不太會講,小弟說的生活中的幾件事,有的外勞也聽不懂,需要經過弟媳的翻譯;

3.女婿的表達和聽語能力很讓人頭大,女兒和他的溝通也不順利,我儘量不和他直接說話,只和女兒說,由她去安排;

4.孫女目前只會說幾個字詞,我有教她幾個寶寶手語,她的意思用語言表達得有限。

 

也都是溝通障礙

 

遇到這些問題,我想到,關於溝通,不只是當面用語言,或用line的文字表達而已,有時候要用其他的方式,如:從其他人那裏聽到而拼湊成比較接近事實的樣貌;加上身體語言、表情、動作,或是等一段時間,用事件的堆疊來拼湊,還有加上猜測、推論等,嚴格來說,猜測和推論不能算溝通,是不得已的時候才用的。

 

三、我的溝通障礙在哪裏呢

 

我的周圍頻頻發生以上的事件,我得出的結論是: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不能用一個方法,或是:成見、舊經驗、推論等方式跟人家溝通。

 

但是這些結論還不夠,我跟人家有什麼溝通障礙呢?重點不在這裏,因為投射看的是不同層面的東西,不是我跟人家溝通障礙的問題,就是有,我也都已經克服了。

 

在其他層面方面,我找過的有:

1.對情緒不敏感,和情緒的溝通有問題;

2.人際關係,尤其和先生的;

3.人際關係,我的小家庭的家人之間的,像:我和先生,孩子們和他們的爸爸,孩子們之間。孩子們和我是很順暢,沒問題的;

4.我和我的未來。不知道前路在哪裏?

 

四、累了就要休息

 

上週五有出去走路,週六時覺得不累,還可以走,又去走了一個多小時。週日早早醒來,想到今天要回台北顧孫女,可以走去轉運站,當作今天的運動。在床上用木牙壓背部和腳,壓到左小腿的時候,右小腿抽筋,我趕快抓著它,靜止不動,幾分鐘後就好了。

 

這讓我想到腳有點累,不要用走的,要搭公車。那天整個週日都覺得很累,害我想到我老了,體力變差。不過到了週一就不累了。

 

這才想到,我運動後,會有延遲酸痛的情形,週五走的,週六上午還不累,所以週六再去走。到了週日才會感覺到累,只是沒起床時,自己還不知道,還想走去轉運站。

 

這才想到,走之前要先熱身,只是這種走路已經很輕鬆了,哪需要熱身呢?倒是走完後要拉筋,伸展、舒緩一下,做點收工的動作。嗯!下次記得。(11/19週日)

 

五、一個小零件壞了,整組都要丟掉

 

週日晚上回新店,拿了大女兒房間(有一個教室)的吸塵器想將房間的地板吸一吸。它是直立型的,將它放在地上,找電的插座插,它倒下來,碰到旁邊的椅子,沒有倒在地上,是半倒在椅子上,結果集塵器和上面裝馬達的另外半支散開了,又有一個小零件掉在地上,我想將它們裝回去,不行,仔細看,那個小零件的2邊各有一個小小的凸起來的連接點,左邊那個斷在上面那半支的裏面,壞了,不能用了。只好line給女兒,告訴她這情形,請她再買新的,看我出多少錢。

 

我當下的感覺是,馬達是好的,所有的零件也沒壞,因為那個小小的連接點斷了,整支都不能用,得丟掉,我尤其心疼馬達,就那麼被丟棄了,覺得很不合理。

 

然後馬上連到我的身體上,我覺得我的腦袋還很好,如果我身體的某個器官壞了,而且是關鍵的器官,我就會死掉,再好的腦袋也得跟著死去,丟掉。

 

11/19和20這2天,慢慢地看到,到底那些溝通障礙是在說什麼?不是我跟哪些人的溝通有問題啊!繼續想。

 

想到,最近有很多事都很猶豫,很難下決定,像:

要不要約上瑜珈課?

今天要不要走路?走哪裏?要走多少?

要不要游泳?會太冷嗎?體力可以嗎?

在室內的伸展運動,要做嗎?做什麼?什麼時候做?想做嗎?

正餐要吃什麼?各吃多少?如果中間肚子餓的話,要吃什麼?醫師建議的不升醣的食物,我吃幾樣都止不了飢,要吃一點澱粉的才可以;

3個家的打掃要做多少……,沒完沒了……

 

因為現在會考慮到我的體力和心情,表定的量,對我來說會不會太累?而且實際上我根本做不到,等於白說。還有該不該做的問題?選項變多,難下決定。

 

還有:血糖數字,每3個月量一次的肌肉量、體脂肪,又有什麼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等等;

還有,不是每件事情都要跟每個人說的,對不一樣的人,說法和詳細度也是不一樣的。

 

11/20想到這裏:「我和我的身心的溝通,之前一直處在不良的狀態中,因為資訊很多,但是專家的意見、專業的規則不一定適合我,需要自己拿捏適合自己的。」這可能是目前的解答。

 

11/21快9點時(有點晚)早餐的飯前血糖121,呼!是我看對了,血糖不用再高給我看,降下來了,還是只是巧合呢?再觀察。

(2023.11.21.)

 

第2天早上睡到快10點才起床,早餐前又量一次血糖,129,已經快10點半了,如果沒進食的話,通常是越來越高的,嗯!129很好。(2023.11.22.)

 

六、我知道,這種OK的情形不會維持很久的

得不斷地看,不斷地探討,不斷地改變才行。那是一條沒完沒了的成長路。(2023.11.22.)

 

還有,這篇要怎麼寫?整理、組織了一陣子,後來想到這樣寫,從最近發生的事情開始,串起之前的,和接下來的事件,然後得出結論,嗯!很好。希望讀者可以看懂我在說什麼?(2023.11.2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紀餘的沙龍
90會員
689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email protected]
紀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7
我不跟人家說:「要小心喔!注意安全喔!」那就預設了他會碰到危險的事情。有人很愛說,每次說再見的時候都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表示她好心提醒,或很會照顧人嗎?我聽到的言下之意是人家不會小心囉!哈!   以前,我媽媽最會在我們要出門時說這句話。有一次弟弟和鄰居去小溪裏玩,腳割到了,流血,回家來,媽媽一
Thumbnail
2025/04/17
我不跟人家說:「要小心喔!注意安全喔!」那就預設了他會碰到危險的事情。有人很愛說,每次說再見的時候都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表示她好心提醒,或很會照顧人嗎?我聽到的言下之意是人家不會小心囉!哈!   以前,我媽媽最會在我們要出門時說這句話。有一次弟弟和鄰居去小溪裏玩,腳割到了,流血,回家來,媽媽一
Thumbnail
2025/04/15
我看到<與神對話>的第3冊,神重覆多次的,大意是:我和你是一體的,你和其他人也是一體的,你對別人做好事,也是對自己做;你傷害人,也是傷害自己,因為大家都是一體的。   我這幾年對於一直做好事,當好人的人很感冒,她本人看起來很忙、很累的樣子,經濟上也不寬裕,可是一直做好事,對人好,幫助人家,我覺得
Thumbnail
2025/04/15
我看到<與神對話>的第3冊,神重覆多次的,大意是:我和你是一體的,你和其他人也是一體的,你對別人做好事,也是對自己做;你傷害人,也是傷害自己,因為大家都是一體的。   我這幾年對於一直做好事,當好人的人很感冒,她本人看起來很忙、很累的樣子,經濟上也不寬裕,可是一直做好事,對人好,幫助人家,我覺得
Thumbnail
2025/04/05
女婿這個人出現在我的生活中是什麼意思呢? ■他和人相處的邏輯跟人家不一樣; ■問他事情時,他的回答中,將發生過的實情和他的想像、推論混在一起,有時候是隨口亂說的,女兒最近跟我說:「他說的話不能全部相信。同一件事情要在不同的時間問幾次,然後我自己拼湊出大概是什麼情形?」 ■生活的東西和秩序亂七八
Thumbnail
2025/04/05
女婿這個人出現在我的生活中是什麼意思呢? ■他和人相處的邏輯跟人家不一樣; ■問他事情時,他的回答中,將發生過的實情和他的想像、推論混在一起,有時候是隨口亂說的,女兒最近跟我說:「他說的話不能全部相信。同一件事情要在不同的時間問幾次,然後我自己拼湊出大概是什麼情形?」 ■生活的東西和秩序亂七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我以前在新竹學諮詢的地方,最近去參加研習班(註:已結束),同學們自己討論、研習,老師每隔一陣子會出現,另外約時間談。裏面有位同學是以下這個樣子的,老師說她在轉型,請她邀以前的同學一起組「投射研習班」,她是班長。   以前,她會時時站起來,走來走去,或是用跳的(好像看過,但是現在不能肯定,十多年前
Thumbnail
我以前在新竹學諮詢的地方,最近去參加研習班(註:已結束),同學們自己討論、研習,老師每隔一陣子會出現,另外約時間談。裏面有位同學是以下這個樣子的,老師說她在轉型,請她邀以前的同學一起組「投射研習班」,她是班長。   以前,她會時時站起來,走來走去,或是用跳的(好像看過,但是現在不能肯定,十多年前
Thumbnail
一、上個月(2023.10.)聯絡的,我以前在新竹學諮詢的同學和老師   1.A打電話來問我要不要參加「XX複習課」,我問了課程的基本問題,她反而用諮詢的方式反問我問題,不是回答模糊,就是答非所問,有的沒回答。我覺得很奇怪,最後她說要參加的話再告訴她,我說好,心裏打定主意,不要理她;   2
Thumbnail
一、上個月(2023.10.)聯絡的,我以前在新竹學諮詢的同學和老師   1.A打電話來問我要不要參加「XX複習課」,我問了課程的基本問題,她反而用諮詢的方式反問我問題,不是回答模糊,就是答非所問,有的沒回答。我覺得很奇怪,最後她說要參加的話再告訴她,我說好,心裏打定主意,不要理她;   2
Thumbnail
某天,某師在一段課程說明後,(自行)覺得A生好像沒有真正理解,便在下課時將A生叫到辦公室,(好意)私下再次教導A生,盼A生學習得更透徹。 A生被特意教導後,不樂,反怒曰「為什麼你要覺得我沒有聽懂?我覺得我已經會了啊!」 本文重點 ❦學生與老師都應該互相尊重彼此的 靈魂 這件事好像沒有誰對
Thumbnail
某天,某師在一段課程說明後,(自行)覺得A生好像沒有真正理解,便在下課時將A生叫到辦公室,(好意)私下再次教導A生,盼A生學習得更透徹。 A生被特意教導後,不樂,反怒曰「為什麼你要覺得我沒有聽懂?我覺得我已經會了啊!」 本文重點 ❦學生與老師都應該互相尊重彼此的 靈魂 這件事好像沒有誰對
Thumbnail
大多數人沒有任何表達習慣,或在職場採用有意為之的溝通。然而高比例的職場問題,都出於不良的「溝通表達」,可以說學會溝通表達,可保職場順利平安也不為過。
Thumbnail
大多數人沒有任何表達習慣,或在職場採用有意為之的溝通。然而高比例的職場問題,都出於不良的「溝通表達」,可以說學會溝通表達,可保職場順利平安也不為過。
Thumbnail
1.觀察但不評論,了解是誰的需求。 2.分享感受,回應需求。 3.邀請探索,用好奇心展開對話。 4.同理回應,設身處地表達建議。
Thumbnail
1.觀察但不評論,了解是誰的需求。 2.分享感受,回應需求。 3.邀請探索,用好奇心展開對話。 4.同理回應,設身處地表達建議。
Thumbnail
她一開始是來上課,上完課成為工作室的伙伴,現在還在工作;後來參加過我開的和我帶領的課;偶而來諮詢;前一陣子說要寫小說,我給她幾個方向練習;現在又是一個課程的同學;同時我們也是朋友—對於這麼多重關係的身分,前一陣子想跟她傳訊息,聊一聊,我一直在問自己: 「我這麼做是為了什麼呢?」 …… 她的回饋
Thumbnail
她一開始是來上課,上完課成為工作室的伙伴,現在還在工作;後來參加過我開的和我帶領的課;偶而來諮詢;前一陣子說要寫小說,我給她幾個方向練習;現在又是一個課程的同學;同時我們也是朋友—對於這麼多重關係的身分,前一陣子想跟她傳訊息,聊一聊,我一直在問自己: 「我這麼做是為了什麼呢?」 …… 她的回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