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殘酷真的不是那麼美│老狐狸 Old Fox (2023)

2023/11/3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走出戲院,很直覺的直覺,喜歡蔡明亮的<日子>勝過本片,其實,沒有任何憑據只憑感覺是很唐突的,不過體感只能那麼誠實,前者2小時又7分鐘的片長在觀影當下竟不覺得有那麼久,本片卻能明確感受1小時52分鐘的長度甚至更長,這和時間、空間營造出的節奏感有關。會去看蔡明亮電影的觀眾必定習慣他總如同無為般放任時間流動,也早學會靠著個人高度的自覺檢視、思考那些平凡無奇的真實場景中,有多少我們麻木失卻的細節,因而豐富了在光影中度過的每分每秒;蕭雅全的<老狐狸>則是一個大時代劇變下的小人物故事,然而整個時空背景用來深化角色內在的那股份量,卻和主角父子居住的那條街一樣,並不成一個完整的活生生的世界─基本上除了主角、配角的家(也就三戶,其中一戶還是開場沒多久就搬走的腳踏車店),潮溼陰鬱的街道沒有一絲生活的煙火氣,徒留一種架空感,正當以為後續將以情節張力鎔鑄出主題,但往往該說的按下不表,只能意會的又都成了赤裸裸的對白,預期心理就這麼落了拍也造成了觀影時的遲滯感。

導演的前部作品<范保德>截然不同,<范>有種十足的男性耽溺、極其私密的美感,縱然要進入懷抱某種姿態的敘事情境是有點門檻的,但它成功營造了讓人想要信服的氛圍、企圖坦白的誠實仍舊令人感動。<老狐狸>好像突然失去了只想討好創作者自身的勇氣,嫁接大環境下似乎是想引起多數人對資本主義的反響,卻僅用麵店老闆一家點出普遍共通的人性所要面對的現實殘酷(敘事中並不帶有「貪婪」的批判這點是好的),份量過輕變得像是必須帶過的時代悲歌,一如我們曾經聽過的那些故事,不僅在意料之中,更重要的是事件本身居然沒有對三個主角帶來怎樣的衝擊─必須特別強調,雖然這個事件讓廖泰來、廖界父子(劉冠廷、白潤音飾演)沒有辦法圓夢,但令其夢想破局的只是因為「死亡」而不是因為「人為財死、社會吃人所造成的」死亡,這兩者有很大的區別,前者,只能說是一種個人的道德性,後者才能回應時代體現的價值衝擊,也才能與由陳慕義飾演、人稱老狐狸的謝老闆所要談的「不平等」以及這個角色所代表的成功學產生主題上的對話。 

本片缺乏一致、強大論述的主要原因,在於選擇以小學生廖界為重心感受這個世界發生的種種,然而這個角色太年輕並不懂謝老闆如何利用不平等創造優勢的手段,只能遷就這個年紀的孩子所能理解的語言;如同那段謝老闆開著名車載他從罷凌他的同學面前開過,廖界在乎的是終於吐了一口惡氣、讓對方怕了他,謝老闆強調這是因為「不平等」,但對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說內心感受是唯一重要的事,還不懂「不平等」這種排除情感的計算能創造的價值或說是代價,也因此整個論述突然轉向為感受式的,最顯著的段落正是謝老闆教他斷絕同情的那句「干我屁事」,以及後面謝老闆提到能同理別人感受的人都是失敗的人,如同前段所言落入道德與無良的二元對立,可惜了謝老闆原先遊走於灰色地帶的精闢見解。

當廖界因父親放掉買房機會而憤怒離家,騎著腳踏車哭喊:干我屁事、干我屁事…大該是全片第二尷尬的時刻─第一尷尬的是廖界開口閉口「賣我爸房子」,我們僅僅知道買房開理髮院是母親的遺願(用一句對白帶過),但全片洋溢著他們雖是租房、雖然節省卻也沒什麼不好的簡單幸福,而沒有營造出非要「買房」不可的推力─謝老闆的「干我屁事」一直講的都是對那些和自己無關的人不必寄予同情,再加上謝老闆看待自己(視為失敗者)的母親仍舊依戀和深愛的矛盾情結,也代表他從未把親情囊括在他的旁觀冷漠裡,也因此這個對白挪移到廖家父子之間是相當突兀的;除了父子「關係」,廖界不斷糾纏謝老闆、執著買房的鋪墊,很用力將這件原本真的與小孩無關的大人房事與之產生連結,他可以憤怒父親葬送了他們一直以來的夢想、可以痛罵父親何必同情別人,但都不是「干我屁事」這樣刻意且不滑順的對白,在後續電影宣傳的操作上甚至使用這句話為最鮮明的金句,類似的用途是<范保德>的「故作無情是為了保護深情」,但該句話的說話者和說話對象是精準的(依然是父子親情),也含有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美感、得以自圓其說的空間,而本片的這四個字只是為了凸顯明擺著很在乎的否認,被營造成全片的核心似乎有些失準。 

濃厚的架空感和不確定的主題,也反應在人物設定、刻劃的模糊性,如,過分節省以擠出一分一毫存來買房的廖泰來卻從不研究、不關注房價的起伏?以及前述廖界對買房子等於完成夢想的連結沒被強大地建立出來,甚至謝老闆為什麼老說廖界「很像他」,就只是因為廖界和他小時候一樣一直喊著「給我媽房子住/賣我爸房子」,而沒有更深刻性情上的相似?除了三位男角,劇中女性角色的運用也令人費解,毫不回應功利主義或道德情感這兩個(可能的)主題,只讓人覺得廖泰來的女人緣很好,以及牽引出男性世界的權勢流動,最有力道(突然覺得這詞呼應了一種痛感)的呈現在於三線並陳三位女性的痛苦,但也就只是鏡頭語言的力量而沒有多麼深刻的女性意識在裡頭。 

本片在本屆金馬獲得了最佳導演,但片子本身卻沒有入圍「最佳影片/劇情片」,反過來說「最佳影片/劇情片」卻不一定要入圍「最佳導演」,這樣的現象也蠻值得思考的。然而所謂「最佳」再怎麼說也都只是少數人的定論,一如影評、一如本文上述的這些不解都不是要抹煞所有付出心血者的努力,縱然未被仔細拆解,但優秀的選角、鏡頭設計(車中雙面鏡的運用)符號化的用心等都是亮點,會有這麼多的疑問都是在想說好故事/想看到好故事原點,搞清楚自身對於「好」的標準更彼此挑戰那個標準,這是很現實和殘酷的,一如任何的時代下,我們的生存。

同場加映:

日子的後面還有日子<日子> #時間 #戲劇性

男性專屬的老派浪漫<那年夏天,寧靜的海> #成功 #男性

亂世讓我們都成了渣男<滾滾紅塵> #大時代 #理想

不論貧富,人都改不了吃屎<瘋狂富作用> #貧富 #階級翻轉

與賭徒的相似性<原鑽> #交易 #金融


107會員
182內容數
看電影的人 / 讀字的人 / 寫字的人。作為一個記憶力極差的人,以書寫,留下此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