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十四--人生總是要找一點困難的事情來挑戰才不會虛擲生命不是嗎?

2023/12/19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寫于2018.04.12

 

弱勢家庭中學習障礙學生的出現率

2003年的暑假,我的前老闆-中華民國學習障礙協會的創會理事長呂偉白女士到埔里來看我,同時順便道別,因為她要到美國攻讀特殊教育-學習障礙的研究所。而我則剛剛到博幼基金會半年左右,還在摸索如何做課業輔導。

當時我們討論的主要議題是,弱勢家庭中學習障礙學生的出現率,跟一般家庭中學習障礙學生的出現率是否不同?因為之前三年的工作接觸的大多都是一般家庭以上的學習障礙學生與家長,弱勢家庭的學習障礙出現率非常低,低到當時大家都有一種學習障礙好像比較容易出現在中上家庭的錯覺。因為協會的家長會員幾乎都是高知識分子,醫生、大學教授、老師、大老闆、建築師、設計師……等一大堆,家長的來頭一個比一個大,讓人都不禁懷疑難道中上家庭中學習障礙學生的出現率真的比較高嗎?

raw-image



9成以上的準確率

而我到博幼基金會接觸到的卻是弱勢的家庭,弱勢家庭中學習障礙的出現率很低的原因是因為弱勢家庭比較不會有學習障礙學生的出現,還是因為沒有被發現而出現率低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我在埔里很快就找到了,因為根據我三年看過至少200位學習障礙學生的經驗,要分辨出是否是學習障礙學生並不是太難的事情,後來事實也證明的確如此,只要是經過我觀察之後覺得應該是學習障礙的小朋友轉介去醫院做鑑定,至少有9成以上的準確率。也因此埔里中心的工作人員一直都比較能發現疑似學習障礙的學生,也比較知道如何跟家長與學校老師溝通,一起協助這些鑑定與安置及輔導。

孩子不會讀書是正常的

弱勢家庭的學習障礙學生出現率低是因為沒有被發現,同時也因為家庭環境與功能等這些不利因素讓發現更困難,因為家庭環境與功能一定會影響孩子的發展,因此弱勢家庭的學習障礙學生就很容易被誤以為是家庭環境與功能等文化不利因素造成的結果,所以就會增加學習障礙發現與鑑定的困難度。同時弱勢家庭的家長對於學習障礙的專業知識非常陌生,幾乎完全不知道甚麼是學習障礙,所以更不容易發現,就算覺得孩子不會讀書也覺得很正常,因為父母可能當年也是一樣不會讀書,所以孩子不會讀書是正常的啊!

課輔班收的弱勢學生中學習障礙學生的比例

我發現弱勢家庭的學習障礙學生出現率至少跟常模是一樣高的,而且我甚至懷疑可能更高,雖然我沒有確切的證據,但是從我們課輔班收的弱勢學生中學習障礙學生的比例,就比一般的出現率高出許多的狀況幾乎就可以斷定了。而課輔班為什麼能發現這麼多學習障礙的學生呢?又怎麼排除文化不利呢?這當然就是課輔的功勞了,因為如果是文化不利、家庭因素或教學不當引起的學習落後,在經過半年左右的課業輔導之後都可以有很明顯的進步,而只有學習障礙的學生在經過充分的補救教學之後依舊無法明顯的進步,所以課輔班就提供了學習障礙鑑定當中必須排除文化不利或教學不當引起的學習落後,自然就可以很確實的提供資料協助醫院或教育局(處)特殊學生鑑定安置及輔導委員會作鑑定了。

有沒有可能聘特教老師來教呢

當年我把發現跟呂偉白理事長(現在她是彰師大特教系的助理教授)討論之後,我們都覺得這些弱勢家庭的學習障礙學生是弱勢中的弱勢,而博幼有沒有可能協助這些弱勢中的弱勢呢?有沒有可能聘特教老師來教呢?當年,我很老實跟她說短期之內恐怕沒有辦法,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我在自己的權限內盡量協助這些孩子,因為整個課業輔導的模式都還沒有建構完成,一般的弱勢孩子的問題還沒有獲得解決的時候,恐怕沒有足夠的經費與資源聘特教老師來教學習障礙的學生,但是爭取應有的特教權益與資源是可以做得到的。

特教老師來教特殊學生的實驗方案

這件事情放在我心裡十四年了,時機終於成熟了,因為課業輔導的模式已經大致建構完整,同時課輔成效已經趨於穩定的狀態,一般的弱勢學生都可以有很好的進步與發展,接下來就剩下學習特別落後的特殊學生了,同時也因為少子化的關係課輔的學生數開始下降,讓我們更重視每一個課輔學生的學習。因此2017年暑假過後在一切因緣俱足的情況之下,董事長同意讓我們進行聘任特教老師來教特殊學生的實驗方案,這個實驗方案在2017年11月特教老師到職之後開始展開,而我們期待透過特教老師的加入,協助基金會建構出發展性的特殊教育課業輔導模式,這個特殊教育的課業輔導模式將跳脫學校的特殊教育模式,從弱勢家庭的特殊學生如何脫離貧窮與犯罪的目標前進,建構出一套完整的服務模式。

初步的想法與規劃是從四個面向著手:

一、認識自我

1.特教老師、學輔員、社工員及醫師進行合作,以專業角度分析學生的特殊需求、正常功能,以及可能會有,但是被掩蓋的特殊才能。

2.特教老師引導學生找出自己的興趣、發現自己的才能。藉由正向鼓勵及成功經驗所累積的自信心來激發學習興趣。

3.特教老師引導學生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或缺點,反思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的後果並改善。

二、人際關係

1.共同學習:學生在教室裡能有效的學習,盡量不干擾他人;在情緒激動、精力旺盛或疲憊時能與特教老師溝通,而特教老師能提供方法讓學生宣洩多餘的精力,或讓學生可以休息以緩和精神或身體上的疲憊。

2.交流:特教老師多與學生對話,或觀察學生間的互動,以了解學生的語言能力。讚賞學生的正向言語,或示範正向言語;糾正學生的負向言語及暴力,告訴學生使用正向言語及停止暴力的理由及重要性。

3.遊戲與運動:告訴學生遵守規則的理由及重要性,並在勝負過後展現運動家精神;讓學生體驗勝利與失敗的感覺,並以此激勵學生提升自我。

三、學業成就

1.特教老師找出學生的學習困難點、困難原因,後設計並改變教學方法。

2.創造讓學生成功的機會,自然且適當的鼓勵學生,以培養學生的自信。

3.讓學生彼此學習,或讓學生以自己的優勢教導相對較弱勢的學生,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交流能力、自信心等。

4.在日常教學中結合「引起動機」與「職涯探索」,以激發學習興趣。

四、職涯發展

1.引導學生探索自己的職涯志向,並給予正向鼓勵。

2.引導學生找出自己的興趣及才能,並結合志向。

3.進行職業體驗,讓學生了解為了未來生活所需做的準備。

以上是我們試辦三個月的規劃方向,雖然我不知道會不會成功,但是我知道一定很困難,可是人生總是要找一點困難的事情來挑戰才不會虛擲生命不是嗎?

67會員
173內容數
2003年開始從事弱勢兒童的課業輔導,協助其教育脫貧,當年服務的弱勢孩子都已經長大了,在服務的過程中有許許多多的挑戰與困難,但是這些挑戰與困難早在決定進入社會工作這個領域工作就已經可以預期,因此重點不在挑戰與困難,而在對發生過的事情的記錄,也在服務的時間拉長之後,到底提供的服務有沒有對服務對象產生改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