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付出了這麼多  我們卻不快樂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看了作家吳曉樂寫的「那些少女 沒有抵達」,裡面有某個默默付出的角色我很喜歡。(竟然就像FB上讀者們寫的,好看到一口氣看完......我脆弱的眼睛好痛呀!)

某角色的付出被描述為「不要把想把付出連本帶利討回、兌換成數落他人的籌碼或頻仍地確認對方是否足夠感激。」「付出,只是付出而已。沒有其他。」



我的生活也是不斷為他人付出,年紀漸長才知道如果自己不快樂,付出有何意義呢?

只是「付出、不討回」這我可以理解,重點是我已經忘了如何對自己付出;

只要身邊有需要照顧的人,我便忘了自己才是最需要自己照顧的人

時間一久甚至自己獨處時還會陷溺於怨念的窠臼,沒有意識到獨處時光的難能可貴。


付出真的要有所節制,為何總是認為別人沒有我就不行,我對他人有如此重要嗎?



況且每個人本來就有義務照顧好自己。

頻頻期待他人付出的人,最後等到的只有失落。

這是他個人的問題,並不是別人不願意付出的問題。

 

付出真的很不容易,追求盡善盡美、在意別人眼光的我即使盡心盡力付出了,覺得自己疲累還要介意他人評價,這一切如此不值啊!


而生活上的這些不如意其實就像月亮有陰晴圓缺一樣不請自來、去也匆匆。

實在不需過於掛心,無奈知易難行呀!

 

我思索著:那還是自己的問題呀!

也是很多人的問題-視野太狹隘、鑽牛角尖。

我從一些男人們身上看到,他們很輕易就可以投入動漫跟電玩的世界,許多憂愁立刻拋到九霄雲外,而我卻要不斷的檢視、反思、轉念,最終主要還不是得依靠最佳療傷劑-時間來淡化一切嗎......

 

怎麼辦呢?眼光放遠吧!

 

要讓自己的格局不一樣,別把每個人每件事放心上。

生活嘛,有些責任該做就做,只是去做時,最少的時間達到最大效益就對了。

最多的最好的時間是要留給自己的。而那些是是非非是不該往心裡放的。

記得,格局不同,眼界便不同。

 

只有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每分每秒都盡可能理解誰才是此生主角,是自己。


而如果自己好了、快樂了,當然有足夠的本錢散發我們的愛與快樂去為他人付出,這樣的付出當下便是一種享受,既然當下都在享受了,那還會認為別人需要反饋給我們嗎?還會在乎那些愛挑剔的人怎麼講我們嗎?

 

所以,能動搖我的不是事物,是我自己。

每天要好,要善待,要安排,要安撫,讓自己每天都有自個兒的精彩。

avatar-img
17會員
7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Tin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整理舊物,掉出一張名單。 二十餘年前,大學念生物系,第一堂軍訓課,教官說國外有研究,大一生能預知未來,便發下白紙要我們忠於直覺依序寫下三個志願,我看著自己一時衝動地寫下:老師、歌手、作家。 第一項勉強可行,但第二、三項簡直癡人說夢,故我未將名單交出去。 大三那年,社團學弟隨口說
出門在外,阿母最常被稱讚:「哎喲,林太太妳真好命,三個孩子都有不錯的工作!」其中值得一提的,我想是身為護理師的妹妹。 想當初,我盲目地跟著多數人選擇念高中而非高職。妹妹則認真思考未來的升學規畫,此時獨身的大伯突然病倒,適逢暑假,家人便請妹妹到醫院陪伴照護,而後她毅然選擇讀護校,畢業後便在醫院任
長子升上五年級,因為具備身障生鑑定證明,學校就安排我在開學前先到學校開會。 一進學校,長子逕自往運動遊樂設施跑去,自顧自地玩耍,我在諮商室跟一位郭老師晤談。 開頭第一句話,郭老師便說:「我一看就知道妳小孩有點自閉,冒昧請問家長有讓孩子服藥嗎?」 我說:「沒有,但是有考慮過。」 接下來晤談的方
一直很喜歡戲劇《羋月傳》裡某個橋段: 秦王心儀羋八子,每日聽她講著與舊情人黃歇的往事, 等八子終於講完了,她也愛上秦王。 而今,女人和男人的確存在明顯差異, 男人下班紓壓通常是打電玩,女人則是發牢騷, 而情侶要長期交往,照顧心理需求才是關鍵。 奉勸男人請多多效法秦王,他先放下政務
學校營養午餐會不定時發放水果、優酪乳、鮮奶……每周總有幾天,兒子放學回家會滿載而歸。我再三告誡他不要跟同學拿東西,他總是不服氣地反駁我說,他們是真的不想要,幾次之後,我也樂意他將別人認為的燙手山芋收回處理。 常常一進門,他便大聲嚷嚷:「媽媽我又帶東西回來了,今天有六顆橘子。」 我笑說班上三分
前陣子參與記者方君竹的座談會,主題是如何分辨假新聞。 臺灣媒體亂象已時有所聞,因此我除了不怎麼看新聞外(我承認這樣的做法不太好),對於報導的內容也不太上心,這也不能全然怪罪於採訪者,他們有時也會被真相矇騙。畢竟我周遭曾聽過報導與事實不符的狀況,事情的發展大致如下:C自殺了,新聞畫面上是她的
整理舊物,掉出一張名單。 二十餘年前,大學念生物系,第一堂軍訓課,教官說國外有研究,大一生能預知未來,便發下白紙要我們忠於直覺依序寫下三個志願,我看著自己一時衝動地寫下:老師、歌手、作家。 第一項勉強可行,但第二、三項簡直癡人說夢,故我未將名單交出去。 大三那年,社團學弟隨口說
出門在外,阿母最常被稱讚:「哎喲,林太太妳真好命,三個孩子都有不錯的工作!」其中值得一提的,我想是身為護理師的妹妹。 想當初,我盲目地跟著多數人選擇念高中而非高職。妹妹則認真思考未來的升學規畫,此時獨身的大伯突然病倒,適逢暑假,家人便請妹妹到醫院陪伴照護,而後她毅然選擇讀護校,畢業後便在醫院任
長子升上五年級,因為具備身障生鑑定證明,學校就安排我在開學前先到學校開會。 一進學校,長子逕自往運動遊樂設施跑去,自顧自地玩耍,我在諮商室跟一位郭老師晤談。 開頭第一句話,郭老師便說:「我一看就知道妳小孩有點自閉,冒昧請問家長有讓孩子服藥嗎?」 我說:「沒有,但是有考慮過。」 接下來晤談的方
一直很喜歡戲劇《羋月傳》裡某個橋段: 秦王心儀羋八子,每日聽她講著與舊情人黃歇的往事, 等八子終於講完了,她也愛上秦王。 而今,女人和男人的確存在明顯差異, 男人下班紓壓通常是打電玩,女人則是發牢騷, 而情侶要長期交往,照顧心理需求才是關鍵。 奉勸男人請多多效法秦王,他先放下政務
學校營養午餐會不定時發放水果、優酪乳、鮮奶……每周總有幾天,兒子放學回家會滿載而歸。我再三告誡他不要跟同學拿東西,他總是不服氣地反駁我說,他們是真的不想要,幾次之後,我也樂意他將別人認為的燙手山芋收回處理。 常常一進門,他便大聲嚷嚷:「媽媽我又帶東西回來了,今天有六顆橘子。」 我笑說班上三分
前陣子參與記者方君竹的座談會,主題是如何分辨假新聞。 臺灣媒體亂象已時有所聞,因此我除了不怎麼看新聞外(我承認這樣的做法不太好),對於報導的內容也不太上心,這也不能全然怪罪於採訪者,他們有時也會被真相矇騙。畢竟我周遭曾聽過報導與事實不符的狀況,事情的發展大致如下:C自殺了,新聞畫面上是她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多數人都耳熟能詳「助人為快樂之本」,但如果一味奔波幫助他人,卻忽略了自我,結果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本文分享了幫助他人的代價,並提出了三點建議:明白助人的真正意義、學會拒絕和學會愛自己。
Thumbnail
你總是在為了「別人」而努力嗎? 為了照顧家庭,在不知不覺中太過拼命、漸漸失去自我?已經習慣,把所有的人,都擺在自己前面?又或者擔心落後、不符合他人的期待,一直勉強自己,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 但親愛的,最重要的人,其實是「你自己」!
Thumbnail
在愛情裡需要的是雙方共同付出,不是你努力拼命的哭喊就可以維持,因該走的始終都會走,強留的也只是互相折磨,所以要記得別把他人當成你的天,否則若某一日天垮了,那麼你也將被壓死。
落花若無意,流水莫多情! 人們大部分的痛,都是緣自於付出跟回饋不成比例。當然,這比例可能是自以為的想當然耳,局外人看到的是對方已千百倍地回應了,但當局者依舊覺得不夠,不到自己付出的千萬分之一! 既然事實可能是如此,那不失望的惟一做法,就是不要有妄想、希望! 我做事情是因為事情就在那裡了,從來不
Thumbnail
你是否覺得自己總是在人際關係中不斷付出,將別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前面,逐漸覺得內心枯乾,最後仍然在人際關係中受傷,得不到期待的回報呢?瞭解自我犧牲的真相,誠實面對內在動機,才能建立真實與有安全感的人際關係。在人際交流中,用真實的愛和付出,進入穩定連結的關係。
Thumbnail
愛自己,就是喜歡自己的每一個樣子,這其中也包含"我討厭的自己"。 過去的自己承擔了"太多別人的情緒", 把許多的專注力都放在別人身上,卻忘了"最純粹的自己"究竟是什麼模樣, 總是要顧慮到別人的感受、想法,把自己弄得傷痕累累, 卻一直都看不見,真正的自己能有多麼"值得"。
Thumbnail
付出應該是心甘情願的,不應該帶著期待回報的心態。文章主張將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對他人的付出也應該是在能力所及、真心願意的情況下。不要為了期待回報而犧牲自己,而是要照顧好自己,並在能力範圍內幫助他人。
Thumbnail
錢花在自己身上比花在別人身上要來得值得! 透過花錢在健康、形象、喜好和學習上,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充實。
Thumbnail
習慣犠牲和付出的人, 可能常常漠視自己的感受, 很少聆聽自己的心,是否覺得舒服或喜悅, 一股腦兒的投入,一旦被否定、被拒絕,就容易受傷; 在犠牲和付出之前,我們照顧自己了嗎? 我們是否有被滿足的需要,被認可的需要,被接納的需要, 們是否在一開始的時候,內在就已經失衡了。
少花時間取悅別人,多花時間經營自己,做人不僅要堅強,凡事都要靠自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多數人都耳熟能詳「助人為快樂之本」,但如果一味奔波幫助他人,卻忽略了自我,結果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本文分享了幫助他人的代價,並提出了三點建議:明白助人的真正意義、學會拒絕和學會愛自己。
Thumbnail
你總是在為了「別人」而努力嗎? 為了照顧家庭,在不知不覺中太過拼命、漸漸失去自我?已經習慣,把所有的人,都擺在自己前面?又或者擔心落後、不符合他人的期待,一直勉強自己,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 但親愛的,最重要的人,其實是「你自己」!
Thumbnail
在愛情裡需要的是雙方共同付出,不是你努力拼命的哭喊就可以維持,因該走的始終都會走,強留的也只是互相折磨,所以要記得別把他人當成你的天,否則若某一日天垮了,那麼你也將被壓死。
落花若無意,流水莫多情! 人們大部分的痛,都是緣自於付出跟回饋不成比例。當然,這比例可能是自以為的想當然耳,局外人看到的是對方已千百倍地回應了,但當局者依舊覺得不夠,不到自己付出的千萬分之一! 既然事實可能是如此,那不失望的惟一做法,就是不要有妄想、希望! 我做事情是因為事情就在那裡了,從來不
Thumbnail
你是否覺得自己總是在人際關係中不斷付出,將別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前面,逐漸覺得內心枯乾,最後仍然在人際關係中受傷,得不到期待的回報呢?瞭解自我犧牲的真相,誠實面對內在動機,才能建立真實與有安全感的人際關係。在人際交流中,用真實的愛和付出,進入穩定連結的關係。
Thumbnail
愛自己,就是喜歡自己的每一個樣子,這其中也包含"我討厭的自己"。 過去的自己承擔了"太多別人的情緒", 把許多的專注力都放在別人身上,卻忘了"最純粹的自己"究竟是什麼模樣, 總是要顧慮到別人的感受、想法,把自己弄得傷痕累累, 卻一直都看不見,真正的自己能有多麼"值得"。
Thumbnail
付出應該是心甘情願的,不應該帶著期待回報的心態。文章主張將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對他人的付出也應該是在能力所及、真心願意的情況下。不要為了期待回報而犧牲自己,而是要照顧好自己,並在能力範圍內幫助他人。
Thumbnail
錢花在自己身上比花在別人身上要來得值得! 透過花錢在健康、形象、喜好和學習上,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充實。
Thumbnail
習慣犠牲和付出的人, 可能常常漠視自己的感受, 很少聆聽自己的心,是否覺得舒服或喜悅, 一股腦兒的投入,一旦被否定、被拒絕,就容易受傷; 在犠牲和付出之前,我們照顧自己了嗎? 我們是否有被滿足的需要,被認可的需要,被接納的需要, 們是否在一開始的時候,內在就已經失衡了。
少花時間取悅別人,多花時間經營自己,做人不僅要堅強,凡事都要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