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輸入與輸出,或者創作與閱讀

2024/01/0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關於輸入與輸出,或者創作與閱讀〉2024-01-09


  產能與產量是不一樣的。在一種簡單的計算之下,單位時間的生產力乘上時間,就能得到產能。但這只是一種理論值,實際上,那些生產力沒有辦法就這樣倍數地被轉化為實際的產量。


  譬如說,一個勞動者能在八小時的上班時間做一定量的事,但如果他每天又加班八小時,通常不可能做到兩倍的事。甚至,很可能只是用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疲倦,來完成本來就能在時間內完成的事。


  就像沒有時常練習的人玩投籃機時會遭遇到的,你單位時間內得到的分數隨時間下降,因為手實在太痠了。如果你沒有感覺到,再連續完兩局就會明白。



  不僅僅是體力與精力,一名內容創作者,譬如製作影片或撰寫文章的人。如果過於頻繁地產出內容,作品的品質通常會下滑。原因不難想像,因為在創作初期,創作者腦海中或筆記本裡預備的「內容庫」還很充足,但隨著時間拉長,往往入不敷出。


  為了服務於演算法與規定的週期,創作者在「明明沒有什麼想說的」的狀況下被迫產出,於是內容變得很「水」。就像育碧式的開放世界遊戲,雖然多少有點有趣的地方,但為了要「撐時長」,在過程中塞進一些乏善可陳的、重複性高的內容。或者成天追逐流量,緊盯熱點消息、一方面怕錯過機會;另一方面,除了熱點已不再知道該說些什麼。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是愛讀書的朱熹,書讀到一半的有感而發。用一種更加工業時代的說法便是:「沒有輸入就不會有輸出」。乍聽之下,這是很有道理的,就像一個不可思議的加工工廠:閱讀是原料,經過輸送帶,得出一個帶著公司商標印記的產品。


  然而,一個好的創作者既不是內容工廠(當然也不是內容農場),也不是某種可以這樣模式化運作的函數。與其說需要有輸入才能有輸出,更能夠讓「內容」在世界裡面運轉起來的邏輯是:「要有輸出才有輸入」。



  就像「人能夠從食物中獲得營養」這件事,首先要取決於我們固有的消化與營養系統能夠將哪些對象吸收與轉化成養分,以及我們的知覺會將什麼對象辨識為食物。怎樣的閱讀與體驗能夠最終被轉化為創作的養料,取決於那個人有怎樣的「思想的知覺與消化器官」。


  一方面,對於一個具有「好胃口」的人而言,各式各樣的資訊來源都能夠是「活水」;另一方面,帶有創作意圖的人,往往更常隨身攜帶某些「主題」,可以去將日常裡的種種稀鬆平常,意識為關聯於該主題的體驗。



  這並不是要說,閱讀不重要,或我們應該戴著某種先入為主的眼光把世界都看成跟特定議題或「主義」有關。相反的,我們恰恰是在這樣帶有「問題意識」的背景下,將那些發生在遙遠彼方的事件與思想,感受為與自己的生命息息相關。


  在這樣的狀態中,我們去探問「那裡發生了什麼事?」、「這個人與那個人都經歷了什麼?」。書本、電影、遊戲或其他類型的作品為我們開創了可以在其中逗留的場地。那是一個虛構的、有特定意圖與指向的世界。但也是真實的其中一個環節,是那一個創作者或紀錄者生活的時代與周邊空間。


  就像與某個久仰大名的對象會面,你可能光是見到他就覺得無比欣喜與榮幸。但如果你帶著你事先準備好的訪談問題--關於他的專長、也關於你最在乎的事情--你會有更加永生難忘的收穫。



  不可能等到對於一個領域的理解完全透徹了才開始寫。相反的,開始寫了之後,會知道還需要再去學習什麼。恰恰是因為有些茫然、甚至模糊混亂,我們才能去把握住那些解答疑惑的對象--在那些本來可能會被忽略的時刻。


  有些事情如果沒有要寫,我們大概不會想到要花時間去深入研究,也沒有那些基於思考才找到的觀看角度。即便我們終究不會成為每個領域的專家,但不知不覺間多了好多理解的契機,與學會新東西的樂趣。這也就特別值得了。


到粉絲專頁閱讀:

https://www.facebook.com/PreBluePaper/posts/pfbid02ZAp5Ev9e4M3sWojD2ajtQVGs97aGNeS1xJLKZQAFs8HF8827CKJQMCs2eP2ugryml

14會員
234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