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文教育新風景:從傳統的國文教學,到閱讀理解、思辨教育之路(上)

2024/02/25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本文為喜閱樹Podcast節目

閱寫越快樂】EP.40 文字整理

|節目主持|

喜閱樹創辦人 梁虹瑩老師

|與談來賓|

林津羽老師



如果一位老師能從國小生教到大學生,
他會看到怎樣的教學風景?

非傳統教育體制出身的林津羽老師,就在自己的教學旅程裡一路見證。她的教學之路始於實驗教育體制,現在,教學路徑廣闊的她在一週之內,從學齡前幼兒的故事時間,自己女兒的小學語文共學團,教到大學端的閱讀、寫作、思辨,以及成人相關的教育課程。因此和體制內教育者相比,她所看到的世界,風景有些不一樣。


經歷12年國語文教育,進入「大一國文」課堂的學生怎麼了?

中文系出身的梁老師與津羽老師首先談起「大一國文」。津羽老師分別在台師大、台科大和致理科大教授大一國文,過去大家所熟悉的大一學生必修的大一國文,現在可能變成「中文閱讀與思辯」或「表達與經典閱讀」等不同課程名稱,和過去大部分可能呈現「高四國文」狀態的課程內容也略有不同。這顯然是對108課綱改革的回應,現在大家都知道,國語文教育不該只是文言文的註釋背誦,但又該如何符合不同科系大一學生的需求呢?從大一國文課程名稱與內容的變化,能看出各校試圖找出答案的努力。

過去任教國中國文的梁老師十分好奇,當孩子經歷了整整十二年的國文教育,去到大一國文課堂上,會呈現怎樣的狀態呢?一如跨度極高的授課年齡,津羽老師所面對的學生也各式各樣,有學習狀態和經驗均佳的公立大學學生,也有學習挫折感極大的私校學生。她認為造就如此「M型」落差的原因之一,不單只是國語文教育的問題。

從小學到中學,這整整十二年中,我們的學生至今仍深受升學壓力影響,無論學習成就好壞,許多時候教育環境中缺乏足量的接納和溝通,教學者最大量輸出的僅有「知識餵養」。於是,孩子們無法培養出相信自己可以不斷前進的成長型思維,累積的學習挫折也讓許多孩子難以進入課堂。例如津羽老師常在課堂中施行的分組討論,不時有孩子連要和人合作討論都很困難,因為自信心不足,還沒開始就覺得自己做不到、不會被接納。

「這其實無關乎學生本質或老師,重點在於孩子對自我的評價和心理狀態。」

津羽老師如此作結。


國語文教育的核心,應能與學生的生命有所呼應

可能有人覺得,既然學生無法討論,那是不是代表,回歸傳統講述的國文教學就好呢?津羽老師覺得,現在大一國文開始往讀寫教育靠近,其實是必要的路徑。她舉致理科大的課程為例,教材選文囊括自我探索、親情友情等等情感性高的現代散文或小說,因為這些文本能真正貼近學生的生命經驗和需求,便得以喚醒學習的內在動機。老師再透過這些文本的帶學生進行提問與討論,刺激他們的思辨力與感受力。

既然文本的選擇如此重要,到大學才開始會不會太晚?兩位老師皆認為,絕對不能等到大學才開始帶學生進行重點課題的思考。例如「情感教育」,到了大學,學生個人的戀愛觀都已定型,那為什麼不從小學開始,運用符合年紀的文本,帶孩子逐步思索呢?

津羽老師覺得,如果思辨教育可以從小學就開始當然很好,但以國語文教學而言,必須堅固基礎的知識技能,還要加入思辨的統整應用、批判分析等精密訓練,對中小學端的老師而言可能還是比較大的挑戰。梁老師也回應,中小學的國語文教學可能還是得先把重點放在文本理解、語文基礎技能的訓練,並在這之間採取融入式的思辨訓練。


從小學到中學,國語文教學可以給予孩子的養分

raw-image

回應前面提及大學教室中的學力落差,在小學到中學的國語文教學現場中,究竟要給孩子們哪些養分呢?

兩位老師一致認為重點不是過去大家吵得沸沸揚揚的「文/白比例」,現在的國語文教育還是偏向考試取向,導致學生容易將僅將學習國文這件事,與考卷上的題型連結在一起。考試沒有不好,但老師教育的重點不該只是考試。例如當小孩考不好,要解決的除了知識理解的問題外,也該讓孩子知道怎麼「面對挫折」,這其實就是PBL(問題導向/專題式學習)的概念了,最理想的狀態是中小學端都能重視到跨領域的重要性,並能給予小孩更多自我探索的空間。

於是可以連結到前面聊過的「文本選用」,除了盡量讓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命可以連結,現在教科書仍有一些無法完全符應青少年需求、甚至有些無趣的教材文本,老師可以從孩子的視角來思考,補充一些相關文本,讓孩子感覺到學習內容和自己有關。

她們接著談到也是前陣子引發討論的「背註釋」議題。背註釋是必要的嗎?兩人的意見一致。

梁老師認為,老師們可以依自己的方式去調整,但若嚴格要求「一字不漏」,似乎意義不大。實驗教育起家的津羽老師從來沒叫學生背過註釋,而在這幾年接觸專三學生後,發現許多孩子連「識相」、「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這些常見詞句都不懂,顯見詞彙量缺乏確實會造成日常生活中閱讀障礙,增加溝通成本。我們學英文都會背單字,背註釋也是相同意思,可以幫助我們精確理解詞彙,也能幫助日後表達、描述自己的幽微思考。

註釋、修辭、詞性,其實這些本來都屬文本分析範圍,並不是「刪減」、「不教」就是突破傳統就是好。現今國語文教育之所以僵化,問題點在於許多教學者把它們變得太瑣碎,想要一次全部塞給學生,彷彿如此充滿文法點、枝微末節的教學,才算是有帶著孩子「精讀」。如此一來,能力不夠好的學生,終究成為教室中被放棄的那個人,被淹沒在習得無助感中。

真正的「精讀」,應是教學者能帶孩子進行既深且廣的文本分析,從形式分析到內容理解,最終轉回應用端,讓孩子可以真正在生活中運用這些知識、技能。就像譬喻、層遞、誇飾等等「修辭」,其實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進行各種溝通的絕佳工具呀!廣告文案或者人際溝通,都可以透過修辭來更好地進行表達。而這,不就是「素養教學」嗎?


聊了這麼多,兩位老師其實是想邀請中小學的國語文老師們一起沉澱與思考。

首先,必須意識到「基礎語文知識」在語文學習和使用構成的地位,讓這些傳遞到孩子手中時,是可以運用的工具。再者,我們可以在平日教學中,為孩子補充更加生活化的多元文本,讓他們感受到文學可以是探討青春期重要課題的陪伴。

其實,國文科有更多有趣和重要的事物可以帶孩子思考與學習。當教學得以超脫考試,才得以彰顯國語文教學的珍貴本質。



喜閱樹是一間教室,也是讓我實現夢想的地方。不是每堂課都有值得記錄的靈光,不是每天都能精神振奮熱愛生命,但我還是想要誠實寫下一些什麼,紀錄自己成為一位讀寫教師的路途中,踩踏的每個步伐。慢慢灌溉,自在成長,我想和同行的孩子一起,茁壯與綻放。--所以,我要開始寫了,在永遠還沒準備好的時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