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疼惜的51個練習》讀後心得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在上一篇簡單介紹自我疼惜(Self-Compassion)的概念,這篇要分享閱讀後《自我疼惜的51個練習》的心得。

這本書除了介紹自我疼惜的概念、自我疼惜的優缺點之外,還包含了許多的練習與非正式練習,甚至在每個練習之後都有許多的問題引發自己反思,透過這些練習及反思可以幫助自己覺察自己的情緒、了解自己的想法及自己的需求。

另外,我們有些深層的負向核心信念(本書認為是羞恥感)或與他人之間的關係議題等,在書中的後半部都會有相對應的練習讓自己更加了解需求是什麼

這本書裡面有些篇章的內容我自己覺得有點靈性跟抽象,或許可能是不同的文化因素所致,有些內容在東方文化,甚至不同的年齡層使用起來會不會怪怪或卡卡的,但這或許就是很值得自己去探索的地方,例如:是不是在抗拒著什麼?我覺得裡面的方法或許可以自己做一些調整,找到自己喜歡及適合的方法,重要的是讓自己去探索及練習。

正念與自我疼惜

raw-image

我覺得這本書可以跟《力挺自己的12個練習》配合著看,在《力挺自己的12個練習》以腦神經科學角度講述較多的原則及概念,而《自我疼惜的51個練習》則比較像是操作或工作手冊,因此兩本書都很值得翻閱及練習改善自己的情緒。

在《力挺自己的12個練習》提到讓大腦建構正向經驗的方法包含:擁有(Have)、豐富(Enrich)、吸收(Absorb)及鏈接(Link)(非必選)。

這本書裡就是包含了許多「擁有H、豐富E、吸收A」元素的練習,每一次的練習都是創造及豐富善待自己的經驗,當自己一直練習下去,我們就會很自然而然地習慣善待自已。

自我疼惜的方法最基本就是以正念為基礎,正念就像是帶領自己「覺察」及「知道」自己怎麼了。然而正念與自我疼惜在操作上有一些差異,差異如下圖:

raw-image

雖然在操作上有上述的差異,但最終兩者都可以讓情緒平靜、接納所發生到的事情。

自我疼惜的兩大面向

在第5章介紹自我疼惜可分成兩大面向(陰與陽),這兩大面向都包含了許多自我疼惜的方法:

  • :藉由安慰、撫慰、關照等關愛方式讓自己與自己同在
    • 安慰:透過情感支持幫助受苦的人感覺好一些。這是你現在需要的東⻄嗎?你覺得學習如何安慰自己能幫助情緒不好的你嗎?
    • 舒緩:幫助人達到身體上的平靜。這是你需要的嗎?想要身體覺得更舒適放鬆嗎?
    • 關照:透過瞭解當事人的感受及用溫柔的說話方式來幫助人感覺更好。你因為感到孤獨或被誤解而需要關照嗎?你覺得學習關照有助於承認自己的感受嗎?
  • :則是透過保護、供給、激勵自己等方式,做出一些行動。
    • 保護:讓自己感到安全。遠離傷害我們的人,或停止下意識地傷害自己。你想要找到內在力量來終止傷害的辦法嗎?
    • 供給:給自己真正需要的東⻄。得先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並說服自己我們的需求值得被滿足,最後付諸行動?
    • 激勵:大多數人在一生中都有想要實現的夢想、願望及短期目標。自我疼惜像一個仁慈、支持和體諒卻不批判的教練一樣地激勵我們。

雖然我覺得有的很難區分什麼是陰、什麼是陽,但或許並不是那麼的重要,我個人認為我們只要知道在自我疼惜的方法中,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現在的狀況來練習,這都沒有什麼對或錯。

自我疼惜之心得結論

跟著這本書實際來練習,有點像是一個自我療癒的過程,如果每週閱讀一章及執行一個練習,那麼這就會是為期一年的自我探索及療癒的過程。

如同本書提到的我們對待他人都是友善的,為什麼我們要嚴厲地對待自己呢?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善待自己是一種自私或自我中心的行為,書中有一章的練習是覺察自己的良好特質,同時也思考這特質是有哪些人幫忙發展出來的,如同書中提到的「當我們意識到良好特質與他人的生活和貢獻如何交織在一起時,接受自己的良好特質就變得容易多了。似乎就不太麼自我中心了」。

最後,如果在閱讀本書及練習過程中還是無法掌握要領,或者,負向情緒已影響生活(如:無法如以前的上班或上學、工作或學業表現減退),或許要尋求專業人員(如:心身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的幫忙。

raw-image

備註:如果對於自我疼惜有更多想了解的,除了閱讀這本書之外,若英文還不錯的人可以去Neff博士的網站查看更多資訊唷,網址如下:https://self-compassion.org/

內容總結
自我疼惜的51個練習
4
/5
avatar-img
25會員
43內容數
慢慢微(little)量分享,我是力(Li),會分享閱讀心得、自我成長、理財、投資理財筆記、生活資訊等。 因為喜歡閱讀,也藉由閱讀讓自己改變思維, 但常常讀完就忘記(笑),為了幫助自己更深刻的吸收,所以開啟部落格及撰寫文章。 由於有一份忙碌的工作,期許自己可以定期分享文章(希望可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微力_說 的其他內容
《為什麼要睡覺》這本書可以增加我們對睡眠真正的認識,本篇文章先短暫的分享對我來說覺得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其他有時間會再慢慢分享,因為裡面很多觀念跟一般人所想的不同(我覺得可能是迷思,例如飲酒助眠其實是個迷思),非常推薦給所有人閱讀。我最大的印象就是「睡眠剝奪」或睡眠時數不足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
5/5為什麼要睡覺
《跟錢好好相處》讓我重新思考錢的意義及自己追求的是什麼?這本書不只是談論理財,書中透過計算生命能量的過程中,進一步省思自己花了很多的時間在工作上,實際上賺到的錢不是真正的收入。因此這本書不只是談錢,進一步衍生談到工作的關係。當我們能夠深刻的省思後,或許內心就會有真正的「自由」。
5/5跟錢好好相處
《力挺自己的12個練習》之作者透過大腦神經心理科學解釋情緒的反應,並且提供以正念為基礎的方法建立自己內在的心理資源,提升心理韌性,幫助自己如何因應情緒。另外,除了正念的方法外,還結合了自我疼惜(自我慈悲)的方法,讓自己在情緒來臨時,可以知道如何應對。
5/5力挺自己的12個練習
在我們的生長環境中,絕大多數人的家庭裡是不會教你如何理財,甚至在學校也不會教你如何理財。雖然家庭會影響到我們對金錢的態度與關係,但本書強調的是我們可以透過方法(本書提到他們的方法是「循序漸進法」)改變與金錢的關係,前提是我們必須覺察到問題及承擔責任。
這篇文章主要是讀完《大人學選擇》這本書的心得。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面臨選擇,尤其在大學畢業之後,例如選擇職涯方向、轉職、創業、理財、人際關係、感情等等,面對這些人生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因此常常感到不安、徬徨。該如何做抉擇,或許可以閱讀這本《大人學選擇》,幫助自己增加思維的廣度,做出好選擇。
4/5大人學選擇
你是否壓力山大?或者在壓力之中而不自知?又或者不知道該如何紓解壓力?如果有以上煩惱,很適合來閱讀這本《從此不再壓力山大》。 本書文字淺白易懂,並且有蠻多的例子能引發大家思考,是一本輕量級的書,閱讀起來無負擔又有料,推薦給生活在壓力中的大家。
5/5從此不再壓力山大
《為什麼要睡覺》這本書可以增加我們對睡眠真正的認識,本篇文章先短暫的分享對我來說覺得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其他有時間會再慢慢分享,因為裡面很多觀念跟一般人所想的不同(我覺得可能是迷思,例如飲酒助眠其實是個迷思),非常推薦給所有人閱讀。我最大的印象就是「睡眠剝奪」或睡眠時數不足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
5/5為什麼要睡覺
《跟錢好好相處》讓我重新思考錢的意義及自己追求的是什麼?這本書不只是談論理財,書中透過計算生命能量的過程中,進一步省思自己花了很多的時間在工作上,實際上賺到的錢不是真正的收入。因此這本書不只是談錢,進一步衍生談到工作的關係。當我們能夠深刻的省思後,或許內心就會有真正的「自由」。
5/5跟錢好好相處
《力挺自己的12個練習》之作者透過大腦神經心理科學解釋情緒的反應,並且提供以正念為基礎的方法建立自己內在的心理資源,提升心理韌性,幫助自己如何因應情緒。另外,除了正念的方法外,還結合了自我疼惜(自我慈悲)的方法,讓自己在情緒來臨時,可以知道如何應對。
5/5力挺自己的12個練習
在我們的生長環境中,絕大多數人的家庭裡是不會教你如何理財,甚至在學校也不會教你如何理財。雖然家庭會影響到我們對金錢的態度與關係,但本書強調的是我們可以透過方法(本書提到他們的方法是「循序漸進法」)改變與金錢的關係,前提是我們必須覺察到問題及承擔責任。
這篇文章主要是讀完《大人學選擇》這本書的心得。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面臨選擇,尤其在大學畢業之後,例如選擇職涯方向、轉職、創業、理財、人際關係、感情等等,面對這些人生問題都沒有標準答案,因此常常感到不安、徬徨。該如何做抉擇,或許可以閱讀這本《大人學選擇》,幫助自己增加思維的廣度,做出好選擇。
4/5大人學選擇
你是否壓力山大?或者在壓力之中而不自知?又或者不知道該如何紓解壓力?如果有以上煩惱,很適合來閱讀這本《從此不再壓力山大》。 本書文字淺白易懂,並且有蠻多的例子能引發大家思考,是一本輕量級的書,閱讀起來無負擔又有料,推薦給生活在壓力中的大家。
5/5從此不再壓力山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對自己的內心進行一次溫柔的對話,不要過於苛刻。體察自己的心情,並給予自己溫柔和支持。我們一起來看看自己,好嗎?
Thumbnail
Self-compassion中文翻成自我疼惜,強調遇到困境時用憐憫心為自己保留一個盡量舒適的心理空間。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如何學習與焦慮相關症狀共存的過程,包括覺察、紀錄、書寫、以及身體放鬆和呼吸練習。同時,作者也分享如何調整認知和思維,以及如何不被外在環境干擾的方法。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重新認識自己的力量,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為自己找到溫柔的方向。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面對不舒服關係時的思考與成長,以及透過敘事夥伴的陪伴,讓自己找到文章的靈感與力量。文章中透露出了對自我理解和接納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也對自己溫柔地接納,尋找力量的源頭。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情緒寫作的練習方法,首先提到將所有想到的事情和在意的事情寫下來,並且要對自己誠實,盡可能仔細地描述自己的感受。文章中提供了練習清單,包括健康、金錢、家人等,並提供了一些提問參考,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自己的情緒和想法。
Thumbnail
我的療癒課程的終極目標,就是希望大家都能"愛自己、心疼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換句話說,就是"不要害怕愛自己",有不少人剛聽到時,都會在心裡默默地後退一步,因為東方文化認為,追尋自己的快樂是一種自私甚至大逆不道的行為,這種偏差的觀念,限制了許多人的幸福或是成為更好的自己的機會 個人的幸福和快樂必
Thumbnail
練習照顧自己,滿足自己,不要因為不被接受,就批判自己, 練習信任自己,肯定自己,不要因為失敗或做錯,就失去勇氣和力量, 如實地接納自己,不管好或不好, 耐心而紀律地,成為你堅強的後盾; 小我不需要被消滅, 小我協助你覺察,拿回自主權與力量, 是實現自我,與自己和諧的橋樑。
Thumbnail
有憂鬱傾向或憂鬱症的朋友們,很容易自我批判、自我攻擊,覺得自己狀況不佳造成他人困擾,感到內疚自責。這篇簡單分享一個練習:用友善的眼光看待自己。我們需要養成新習慣,取代舊習慣,而習慣的養成需要一段時間,我們需要準備一本筆記本,從三個點練習重新看待自己的方式。 像我常常忙完一天工作,回家後明明應該休
Thumbnail
對自己的內心進行一次溫柔的對話,不要過於苛刻。體察自己的心情,並給予自己溫柔和支持。我們一起來看看自己,好嗎?
Thumbnail
Self-compassion中文翻成自我疼惜,強調遇到困境時用憐憫心為自己保留一個盡量舒適的心理空間。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如何學習與焦慮相關症狀共存的過程,包括覺察、紀錄、書寫、以及身體放鬆和呼吸練習。同時,作者也分享如何調整認知和思維,以及如何不被外在環境干擾的方法。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重新認識自己的力量,接納不完美的自己,為自己找到溫柔的方向。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面對不舒服關係時的思考與成長,以及透過敘事夥伴的陪伴,讓自己找到文章的靈感與力量。文章中透露出了對自我理解和接納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也對自己溫柔地接納,尋找力量的源頭。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情緒寫作的練習方法,首先提到將所有想到的事情和在意的事情寫下來,並且要對自己誠實,盡可能仔細地描述自己的感受。文章中提供了練習清單,包括健康、金錢、家人等,並提供了一些提問參考,幫助讀者更好地瞭解自己的情緒和想法。
Thumbnail
我的療癒課程的終極目標,就是希望大家都能"愛自己、心疼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換句話說,就是"不要害怕愛自己",有不少人剛聽到時,都會在心裡默默地後退一步,因為東方文化認為,追尋自己的快樂是一種自私甚至大逆不道的行為,這種偏差的觀念,限制了許多人的幸福或是成為更好的自己的機會 個人的幸福和快樂必
Thumbnail
練習照顧自己,滿足自己,不要因為不被接受,就批判自己, 練習信任自己,肯定自己,不要因為失敗或做錯,就失去勇氣和力量, 如實地接納自己,不管好或不好, 耐心而紀律地,成為你堅強的後盾; 小我不需要被消滅, 小我協助你覺察,拿回自主權與力量, 是實現自我,與自己和諧的橋樑。
Thumbnail
有憂鬱傾向或憂鬱症的朋友們,很容易自我批判、自我攻擊,覺得自己狀況不佳造成他人困擾,感到內疚自責。這篇簡單分享一個練習:用友善的眼光看待自己。我們需要養成新習慣,取代舊習慣,而習慣的養成需要一段時間,我們需要準備一本筆記本,從三個點練習重新看待自己的方式。 像我常常忙完一天工作,回家後明明應該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