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向---身為管理者應該眼觀四面耳聽八方。做好橫向聯繫的三個重要提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本圖轉載自換日線

本圖轉載自換日線

要讓更多的人如你所願完成工作,你必須具備的不是一招半式的管理技巧,而是能在千軍萬馬中指揮若定的心理素質。



    曾經參與iPhone跟iPod開發,擁有300項發明專利的Future Shape執行長東尼.傅戴爾(Tony Fadell)在他的著作《現在開始就有錢》裡,談到在職場上橫向溝通的重要性。

    Tony在這篇節錄裡提到一件事。當時他們工程師團隊正在全力開發新產品,但是因已經五次延後,需要向投資人說明。Tony中午在跟行銷同事Tracy吃飯時,曾經在微軟工作的Tracy婉轉地質疑Tony專案成功的可能性。

    Tony聽了之後頗感震驚,他仔細地詢問了Tracy的觀點,又回去檢視了團隊賣力工作的內容與方向,才發現他們開發產品的目標理想雖然遠大,

    但是,不可能成功。

橫向溝通 偶獲忠告

本圖轉載自聯合報

本圖轉載自聯合報

    法蘭克在「說服」「離題」等等很多篇章裡,都提過溝通的重要性。Tony在這個段落中強調,同事是我們的內部客戶,我們必須先讓內部客戶信服,才能讓外部客戶買單。如果連自己同事都覺得有問題,怎麼可能讓客戶付錢?

    我在職場三十年,不知看過多少公司潮起潮落,也不知道看過多少失敗的公司,早在它失敗之前很多年,他們的員工就已經抱怨連連。他們每天辛勤工作,卻都知道自己的努力毫無意義。我們外面的人聽了也都知道,他們終將失敗。

    可悲的是,只有老闆自己不知道!

同事不同觀點 可能避免危險

本圖轉載自釀電影

本圖轉載自釀電影

    讓我先來說一個老闆自己把金雞母掐死,事後卻極力推諉卸責的故事。

    我曾經任職的日商現在市佔第一。在我剛入行時,有一家本土品牌T公司市佔率跟我們不相上下。當年在一線當業務的法蘭克,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T,他們的產品水平跟我們的品質性能相近,定價卻故意定得比我們略低。

    我們在市場拼鬥激烈時,T公司研發部有位學經歷俱佳的主管,研發出一個暱稱”雙胞胎”的產品,風靡市場橫掃千軍。我們花了兩年的時間研發,後來才辛苦追上。T公司的口碑很好,T公司的服務也很好,對手難以匹敵。

    但是現在的T公司在市場上,已經是Nobody了。

    一手把它從市場巨星地位下架的,就是T公司的老闆。

老闆一意孤行 員工受害

本圖轉載自大紀元時報香港

本圖轉載自大紀元時報香港

    擅長財務操作的T老闆為了提高公司淨利,陸續關掉T公司在台灣研發和生產效率都很強的工廠,資遣許多學識能力俱佳的員工,轉而找大陸工廠代工。不料當時大陸經濟才剛起飛,產品品質很差,故障率也很高。

    T牌消費者抱怨連連紛紛捨T牌而去,便宜了我們這些競爭對手。T工廠員工無端遭到資遣,業務服務單位因為品質不良,不斷面對消費者抱怨的壓力,還要承受業績下滑薪水獎金縮水的苦果。原本聲勢如日中天的知名品牌,從此開始一路衰退兵敗如山倒。

面對業績下滑獲利縮水。只看財務數字的老闆除了裁員減薪外,又進一步降低產品代工的成本。今年請浙江的廠商代工,明年就轉到山東另一家更便宜的廠商代工。代工廠一換再換,成本越來越低,品質也越來越差,銷售江河日下。

策略定錯 無力回天

本圖轉載自紐約時報中文網

本圖轉載自紐約時報中文網

    因為經常更換代工廠,維修零件規格不一。消費者今天買了T牌產品,兩年後產品故障需要維修,卻沒有合用的零件可以修理,通路因此沒人敢賣。服務部門鎮日遭受消費者攻擊,個個心力交瘁直想躺平。金雞母跌落雲端,反成為集團包袱。

    面對已成昨日黃花的賺錢部門,位高權重一言九鼎的老闆,一概把責任推託給財務出身的魁儡董事長。每當提到當年轟動市場的雙胞胎產品,英明睿智的老闆總是對外宣稱,那是他當年出國考察後的發想。

    產品成功都是源於老闆發想,公司衰敗的責任,全在財務長身上。

    可憐那些當年孜孜矻矻工作,曾經意氣風發以公司為榮,最後卻從雲端跌落遭到資遣,或者留在公司裡苟延殘喘,為了五斗米而折腰,不斷被老闆玩弄的辛苦員工。更可憐的是,他們一輩子辛勤工作埋頭苦幹,從來都沒有意識到,公司居然會沈船。

聽取多方意見 可以趨吉避凶

本圖轉載自迷誠品

本圖轉載自迷誠品

    Tony在前面的故事末段,發現他的專案不可能成功後立刻跳船。

    無奈多數的員工,很難像Tony這樣果斷。

    做好橫向聯繫不僅攸關眼下工作能否推進,也可以讓你知道在你認真的投入工作以後,你是可以獲得加薪多領獎金,還是終將跟著鐵達尼一起沉入海底?身為管理者更應該耳聽八方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案,或者是危險警告。

    關於在公司內部如何博採眾議做好橫向聯繫,法蘭克提供給你如下的建議:

職場不會都是壞蛋 常有善心建議

本圖轉載自聯合報

本圖轉載自聯合報

  1. 建立私誼: 如同文章一開始所引述Tony的故事,他是在跟同事午餐時才得知同事委婉的觀察建議。在職場工作的人都知道,公司很多事都隱而不宣。我明明知道你就快要撞上冰山,但是老闆決意要加速前進,我又何必多嘴?反正我只要安心領薪水,專案失敗了,與我何干?

唯有在對方跟你私下有交情的時候,才有可能委婉地對你提出忠告。

  1. 認真考量: 千萬別把危險信號當成耳邊風。尤其當發出危險信號的不只一個人的時候。你務必要在認真工作之餘,回過頭來冷靜地檢視危險信號。圈外人發出的危險信號未必可靠,但是你花點時間納入考量不會有損失。圈內人發出的危險警告,你更應該把它當成一回事。
  2. 果敢決斷: 在你仔細檢視危險信號後,如果發現信號正確可能招致失敗,你要在主管會議中,勇敢地提出質疑。你可能因此立下大功,你也可能遭到主管斥責。無論如何,你已經盡責了。

如果你接收的危險信號很嚴重,可能會害你的公司倒閉。然而你的老闆上司不聽勸告執意要衝向冰山,那你就應該學前文的Tony,趕快跳船。至少,你要開始寄出履歷。

從一家外表成功的公司跳槽找工作,會比較容易。從一家倒閉公司遭到資遣後再找工作,就算有人願意收留你,你的薪資跟待遇,也會被砍得很慘。

    走過職場三十年的法蘭克,不知看過多少人年輕時收入豐厚生活優渥,卻在中年以後因為公司衰落,隨著公司一起沉淪,晚年因而過得貧困拮据。直到現在我還看著許多四、五十歲的中年朋友,正在慢慢步向同樣的後塵。

    從事一個工作久了會變成習慣,中年轉業需要很大的勇氣。每當看到有人浸泡在溫水裡,我也只能委婉提醒。但是我也知道,即使同事互相抱怨,即使大家都心知肚明,公司正在走向衰亡。但是要鼓起勇氣轉業跳船,實在很困難。

    多多跟你的同事談談。在你努力工作之餘,也要看清楚自己的前途走向。


 

延伸閱讀:

  1. 苦幹實幹,可能完蛋。關注身邊隊友,才不會出包---風傳媒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5132657?mode=whole

  1. 多跟強者結交。不要沉溺在同溫層,跟失敗者窩再一起---職場成功心法

https://vocus.cc/article/62fdabdcfd8978000161bef5


Frank Tzeng

曾經擔任日立冷氣公司經理、德商凱馳公司經理、東元關係企業藍青公司協理、叡亞環保公司副總經理。縱橫職場三十年,喜歡研究全球經濟及各產業變動情形,思考企業獲利策略、有效溝通凝聚團隊向心力,及勞資合作互利雙贏等等經營管理問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專家法蘭克
217會員
366內容數
走過職場三十年,法蘭克想在這裡跟你分享,如何讓自己在職場上丹田充沛,思慮清明的內功心法。
職場專家法蘭克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期待同為商人的同業是正人君子,這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Thumbnail
2025/04/29
期待同為商人的同業是正人君子,這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Thumbnail
2025/04/22
一架飛機載運iPhone手機的價值,可能不亞於一艘散裝船運送石化產品的價值。
Thumbnail
2025/04/22
一架飛機載運iPhone手機的價值,可能不亞於一艘散裝船運送石化產品的價值。
Thumbnail
2025/04/15
更加令我痛苦的,是我事前做了周全的計畫,並且投入比上班更多精力。
Thumbnail
2025/04/15
更加令我痛苦的,是我事前做了周全的計畫,並且投入比上班更多精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在工作方面,要去祝福身邊的文件都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每一件完成的事情,也能對公司有所幫助。而不是只想到對應的薪水,以及他人明明在摸魚也能領到差不多的薪資。想想看,如果把公司高層這些摸魚的員工都砍光,那自己是否能有自信不被砍?所以重點會是在自身的成長,而非去比誰過得有多爽。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在工作方面,要去祝福身邊的文件都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每一件完成的事情,也能對公司有所幫助。而不是只想到對應的薪水,以及他人明明在摸魚也能領到差不多的薪資。想想看,如果把公司高層這些摸魚的員工都砍光,那自己是否能有自信不被砍?所以重點會是在自身的成長,而非去比誰過得有多爽。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如何在職場上同時運用外部與內部驅動力。作者引用了“大方向功利主義”策略,即大目標用外部驅動,小事則用內部驅動,幫助在職場中平衡這兩種驅動力,並建議大方向上追求外部激勵,而小事上保持隨意,以提高工作滿足感和職涯成功率。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如何在職場上同時運用外部與內部驅動力。作者引用了“大方向功利主義”策略,即大目標用外部驅動,小事則用內部驅動,幫助在職場中平衡這兩種驅動力,並建議大方向上追求外部激勵,而小事上保持隨意,以提高工作滿足感和職涯成功率。
Thumbnail
希望上回的分享,各位都能從中有些啟發。 職涯中第二回停留101大樓的時間,一年半左右,擔任高階主管職位。 號稱組織扁平的架構(確實也是如此),公司裡講話最大聲的就是業務,行銷、後勤都得聽命行事。業績做得出來,身為行銷企劃支援的人,做這做那、辛苦一點我無話可說,業績不好全怪別人,千錯萬錯都是⋯⋯
Thumbnail
希望上回的分享,各位都能從中有些啟發。 職涯中第二回停留101大樓的時間,一年半左右,擔任高階主管職位。 號稱組織扁平的架構(確實也是如此),公司裡講話最大聲的就是業務,行銷、後勤都得聽命行事。業績做得出來,身為行銷企劃支援的人,做這做那、辛苦一點我無話可說,業績不好全怪別人,千錯萬錯都是⋯⋯
Thumbnail
做好向下管理,讓更多人為你抬轎。帶著團隊步步高升,大家一起發財吧!
Thumbnail
做好向下管理,讓更多人為你抬轎。帶著團隊步步高升,大家一起發財吧!
Thumbnail
你絕對要學會向上管理,你一定要學會觀察風向。你要做到什麼程度?你要常常捫心自問: 在你做了某件事之後,會不會覺得忐忑不安?會不會害得你一輩子,始終都過得驚慌難安?
Thumbnail
你絕對要學會向上管理,你一定要學會觀察風向。你要做到什麼程度?你要常常捫心自問: 在你做了某件事之後,會不會覺得忐忑不安?會不會害得你一輩子,始終都過得驚慌難安?
Thumbnail
我明明知道你就快要撞上冰山,但是老闆決意要加速前進,我又何必多嘴?
Thumbnail
我明明知道你就快要撞上冰山,但是老闆決意要加速前進,我又何必多嘴?
Thumbnail
🐳本篇獲邀 《1111人力銀行》刊登! 石頭哥以一位經理人的視角,今天要分享的是:找一句話,可以鞭策你持續邁向成功的巔峰!
Thumbnail
🐳本篇獲邀 《1111人力銀行》刊登! 石頭哥以一位經理人的視角,今天要分享的是:找一句話,可以鞭策你持續邁向成功的巔峰!
Thumbnail
在職場上班,一定要很清楚自己的責任與功能,盡好自己的責任,清楚表達自己的意向。
Thumbnail
在職場上班,一定要很清楚自己的責任與功能,盡好自己的責任,清楚表達自己的意向。
Thumbnail
看看文章的問題,想想你的答案,並且分享一下我認同的解答。 一.做事情應該盡全力還是留一手呢? 二.主管很機車,你交付的專案一改再改,員工的正確心態應該是? 三.成功學提到的以終為始,有沒有什麼好例子,可以說給孩子聽的懂這個道理? 四.活在當下、體驗生活最好的方式? ...
Thumbnail
看看文章的問題,想想你的答案,並且分享一下我認同的解答。 一.做事情應該盡全力還是留一手呢? 二.主管很機車,你交付的專案一改再改,員工的正確心態應該是? 三.成功學提到的以終為始,有沒有什麼好例子,可以說給孩子聽的懂這個道理? 四.活在當下、體驗生活最好的方式? ...
Thumbnail
身為老闆或者主管的人,更是需要常常動腦,才能克服困難,持續成長。
Thumbnail
身為老闆或者主管的人,更是需要常常動腦,才能克服困難,持續成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