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教學經驗整理

4/10 教學經驗整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紀律的一個一個寫出來

並且能具體檢核自己的課堂、教與學

--------------------------------------------------------------------

高效教學 與學習

1.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a.成長性思維

b.營造成長性思維教室(環境營造)

→教師的身教 一言一行

→教師的語言

→教師本身的成長性思維及如何看待學生

c.幫助學生搭學習的鷹架

d.學習目標具體,可操作,並拆解成更小的單位

2.物質獎賞其實不一定必要

3.社會性獎賞很重要 a.教師是學生的重要他人

b.每個人都渴望被看見、被認可

4.鼓勵的方法 a.勇氣心理學─阿德勒觀點

b.empower encourage

c.具體描述成長的地方 鼓勵態度而不是能力

5.溫暖 安全與支持的環境: 評論而不是評價

6.課堂的時間管理

7.學習成效的回饋 紙筆評量

六分鐘快準評量

學習成功者的學習策略分享

8.學科的語言以及學科語言的世界

9.跨學科的綜合課─生活中的素養

10.成果展 ─畫展 、文展、班級刊物、影像展

avatar-img
Injay Haung的沙龍
4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Injay Hau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小一 誰比誰高 誰比誰矮 在什麼情況與條件下可以比較 A比B高 B比C高 所以A比C高 語言建構世界,語言建構邏輯(或邏輯建構語言) 前兩年第一次教了小一跟小二。 對課程內容不熟悉。對這階段的兒童心智發展也不熟悉。 算是摸著石頭過河。
下班後運動 4:00-5:30 洗澡 煮食 +吃 6:00-7:00 寫心得 7:00-8:00 划手機 睡覺 9:00 ----------- 運動時間,是必要的投資。每天的1/24。 煮食,我很愛。而且很健康。雖然花時間,但我很享受。 寫作,很棒啊。這部分是專業成長。 今晚
1.一年級數學代課:比長短 今天去帶了一堂一年級數學,比長短。 發現自己很有進步。 1.學生嘰嘰喳喳,愛發言。我能馬上告知,「我需要」上課的樣子是什麼。很具體的劃界線與說明。 2.學生桌上有教具操作,有課本、有剪刀,很容易在說明、在講解、再拋問題給他們思考時,有人在玩手上的東西,在放空。而我
總是在下班後,無意識地划著手機。猛然一看時間,發現一下子就過了兩小時、三小時、四小時.....。也常常在事後總是在心中提醒自己,去做點別的事吧,不管有沒有意義,都比划下去好。 但,總是事與願違。一天又一天。一晚又一晚。 我總是直接說,我網路上癮了。 我想阿,跟我有同樣狀態的人可不少。 閒暇時
昨天進行一個小考,來檢視學生學習的成效如何。發現,應用問題有「亂寫」狀況。「亂寫」,只是表示學生寫錯,不是計算錯誤那種類型,而是被除數跟除數搞錯。 心想著,除了重新檢討這個數學問題的意思之外,還有什麼是老師可以做的,來幫助學生更能理解數學。晚上睡前,就胡思亂想了起來。
在我所任教的學校,學生人數非常迷你,全校的學生約莫就是城市裡一個班級再多一些。這樣偏鄉中的偏鄉,最大的問題是教師的流動率太高,同時任教的老師年輕且沒有經驗。每年暑假,為了補足九月開學的教師缺額,有時沒有任何教育學程的訓練,沒有任何教學經驗的新手教師就必須進到現場實戰。
小一 誰比誰高 誰比誰矮 在什麼情況與條件下可以比較 A比B高 B比C高 所以A比C高 語言建構世界,語言建構邏輯(或邏輯建構語言) 前兩年第一次教了小一跟小二。 對課程內容不熟悉。對這階段的兒童心智發展也不熟悉。 算是摸著石頭過河。
下班後運動 4:00-5:30 洗澡 煮食 +吃 6:00-7:00 寫心得 7:00-8:00 划手機 睡覺 9:00 ----------- 運動時間,是必要的投資。每天的1/24。 煮食,我很愛。而且很健康。雖然花時間,但我很享受。 寫作,很棒啊。這部分是專業成長。 今晚
1.一年級數學代課:比長短 今天去帶了一堂一年級數學,比長短。 發現自己很有進步。 1.學生嘰嘰喳喳,愛發言。我能馬上告知,「我需要」上課的樣子是什麼。很具體的劃界線與說明。 2.學生桌上有教具操作,有課本、有剪刀,很容易在說明、在講解、再拋問題給他們思考時,有人在玩手上的東西,在放空。而我
總是在下班後,無意識地划著手機。猛然一看時間,發現一下子就過了兩小時、三小時、四小時.....。也常常在事後總是在心中提醒自己,去做點別的事吧,不管有沒有意義,都比划下去好。 但,總是事與願違。一天又一天。一晚又一晚。 我總是直接說,我網路上癮了。 我想阿,跟我有同樣狀態的人可不少。 閒暇時
昨天進行一個小考,來檢視學生學習的成效如何。發現,應用問題有「亂寫」狀況。「亂寫」,只是表示學生寫錯,不是計算錯誤那種類型,而是被除數跟除數搞錯。 心想著,除了重新檢討這個數學問題的意思之外,還有什麼是老師可以做的,來幫助學生更能理解數學。晚上睡前,就胡思亂想了起來。
在我所任教的學校,學生人數非常迷你,全校的學生約莫就是城市裡一個班級再多一些。這樣偏鄉中的偏鄉,最大的問題是教師的流動率太高,同時任教的老師年輕且沒有經驗。每年暑假,為了補足九月開學的教師缺額,有時沒有任何教育學程的訓練,沒有任何教學經驗的新手教師就必須進到現場實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