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分心專家」轉型為「意志力大師」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Dandapani是一位企業家/印度教祭司,曾經在夏威夷的寺院擔任僧侶十年 (網站: https://dandapani.org/)。今天要節錄Dandapani在2022年出版的The Power of Unwavering Focus第六章和第七章的內容,中文書名是恆定力,由三采文化在2024年3月出版。這兩章的內容強調專注(concentration)和恆定力(focus)在日常生活的重要性(作者認為兩個是同義詞)。在智慧型手機介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後,人們在一天中分心的時間可能長達十到十個小時,比起專注,大多數人更擅長處於分心狀態,成為「分心專家」。以下摘要如何從「分心專家」轉型為「意志力大師」的幾個具體方法。


首先, Dandapani將專注定義為「將覺知保持在一件事情上,直到有意識地選擇將其轉移到其他事情上的能力」(the ability to keep awareness on one thing until you consciously choose to move it to something else) (第六章p.200)。意志力(willpower)的定義則是:「一定時間內,將所有能量導向某個特定目標的能力」(channeling of all energies toward one given point for a given length of time) (第七章p. 241),是一種「精神肌肉」(mental muscle),是我們發現覺知偏離時,將它拉回來的力量。意志力是可以培養的,只要用對方法,可以用與生俱來的意志力來發展更多的意志力。書中強調,為了讓意志力對個人與集體產生正面的影響,需要和高尚良知和品性(refined, conscientious mind and nature)一起培養,包括謙遜、無私、仁慈、耐心等特質。

 

作者提出,轉型為「意志力大師」的第一步,是在日常生活中找尋五件培養意志力的小事,透過記錄自我評價14天或更久,來理解自己的意志力狀態。如何有意識地鍛鍊自己的意志力呢?Dandapani的上師提出以下三種漸進的方法:

 

A.     有始有終地完成工作 Finish what you start:包括各種日常行動,例如專注地和伴侶或孩子談話、洗衣服、折被子,各種平凡、微不足道的小事。

B.     把事情做到比預期更好,不管需要多少時間 Finish it well, beyond your expectations, no matter how long it takes:例如打掃衣櫃時發現後面的蜘蛛網、或是為了粉刷房間的油漆上網學習各種方法,發現訣竅

C.     比你能做的再多做一點 Do a little bit more than you think you can:例如房間粉刷完畢後,去購買和牆面顏色相襯的花瓶。

 

大部分人在潛意識裡都藏著一些根深蒂固的習慣,透過上述三種漸進方法的自我要求,作者認為,除了鍛鍊意志力,更重要的是,在實踐的過程中,可以持續探索意志力的源頭。這個源頭就像菜農知道水源的確切位置,找到後就能反覆回去取水,灌溉作物。唯有付出時間和心力,探索自己意志力的源頭,才能擁有往生命目標前進的旅途中,取之不竭的水源。

 

最後,如果想要深度耕耘,持續鍛鍊意志力,作者提出以下兩個持之以恆的作法:

 

1.     找出五件生命中曾經起了頭卻未完成的事。

 

請回想當初放棄的原因並寫下來,依照時間和可行性,排出想完成事項的優先順序,刪除不需要完成的事,擬定詳細的執行計畫,明確寫出完成的日期,運用意志力以及ABC三個方法逐步完成。這個做法可以在潛意識中留下「我知道如何使用意志力來完成計畫」的積極印記,有助於持續顯化更多目標。

 

2.     找出五件過去一年中,曾經承諾他人或自己,卻沒有做到的事。

 

請回想當初沒有履行承諾的原因,選擇重新兌現你所承諾的事。這一點和Martha Beck提出的Integrity Cleanse方法相似,反思這些過程並不是為了要向他人證明自己,而是對說出口的話抱持更高度的覺知,創造一個有利於發展意志力的模式。對自己或他人做出承諾卻不完成,不只削減自己的意志力,也會在潛意識中產生不利於發展意志力的模式。

 

對於正在進行中年轉化、邁向第二人生、想要透過自己的改變為家庭或職場帶來正向影響的Midlife workers, 不妨試試Dandapani從「分心專家」轉型為「意志力大師」的練習。這個轉型過程,也是人生教練、諮商師、或個人社群發揮支持與陪伴力量的關鍵時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d Life Wonderland
5會員
10內容數
We play, rest, and have fun. We explore new possibilities and integrate past identities into an expanded version of Self.
Mid Life Wonderland的其他內容
2025/01/27
慶祝今天的方式,是在這裡公開邀請想要體驗生命教練公益服務的夥伴。我用去年一整年的時間,完成共創式(co-active)生命教練的培訓,初衷是想設計一個以中年轉化為目標的生命教練品牌,支持更多30+, 40+, 和50+的夥伴,打造充滿價值與意義的第二人生。自由書寫1000日快樂!
Thumbnail
2025/01/27
慶祝今天的方式,是在這裡公開邀請想要體驗生命教練公益服務的夥伴。我用去年一整年的時間,完成共創式(co-active)生命教練的培訓,初衷是想設計一個以中年轉化為目標的生命教練品牌,支持更多30+, 40+, 和50+的夥伴,打造充滿價值與意義的第二人生。自由書寫1000日快樂!
Thumbnail
2025/01/27
完成四項使命的Psyche依然順著自己的天性生活,沒有改變原型的優先順序,為了與伴侶團圓,願意付出一切,在面對這些難關與下定決心的過程中,發展出平衡陰性特質的陽性力量,體會了勇氣的重要性,發現新的視角與轉化難題的方式,獲得了成長。Psyche成為更完整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1/27
完成四項使命的Psyche依然順著自己的天性生活,沒有改變原型的優先順序,為了與伴侶團圓,願意付出一切,在面對這些難關與下定決心的過程中,發展出平衡陰性特質的陽性力量,體會了勇氣的重要性,發現新的視角與轉化難題的方式,獲得了成長。Psyche成為更完整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1/26
Aphrodite交付了四個使命,象徵女性需要發展的四種成長才能。每獲得一項才能,就代表Psyche獲得阿尼姆斯面向的能力,對Psyche而言,人際關係通常是第一優先,她使用本能或情緒回應他人,因此需要發展使命象徵的能力,平衡陰性與陽性面向,更好地發展自性,走上榮格心理學提到的個體化之路。
Thumbnail
2025/01/26
Aphrodite交付了四個使命,象徵女性需要發展的四種成長才能。每獲得一項才能,就代表Psyche獲得阿尼姆斯面向的能力,對Psyche而言,人際關係通常是第一優先,她使用本能或情緒回應他人,因此需要發展使命象徵的能力,平衡陰性與陽性面向,更好地發展自性,走上榮格心理學提到的個體化之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Thumbnail
《專注力協定》談論如何在現代的生活環境,奪回自己的時間。本文從人們本身具有容易分心的生理機能談論,再透過作者提出的四點理論,幫助我們進入專注狀況,同時還能兼顧三個生活領域:自己、人際關係,以及工作。
Thumbnail
最近我總是下班後打開文章編輯器沒多久就開始分心滑手機,一不小心就熬夜趕稿,只能期待著放假時再好好放鬆休息。但假日放鬆遊玩時又不時會想到接下來的文章要寫什麼?社群經營要怎麼做?既無法放鬆享受假期,也很難感受到專注完成文章的樂趣。 因為也有不少人問過我專注力不足的問題,讓我不禁好奇,要怎麼做才
Thumbnail
最近我總是下班後打開文章編輯器沒多久就開始分心滑手機,一不小心就熬夜趕稿,只能期待著放假時再好好放鬆休息。但假日放鬆遊玩時又不時會想到接下來的文章要寫什麼?社群經營要怎麼做?既無法放鬆享受假期,也很難感受到專注完成文章的樂趣。 因為也有不少人問過我專注力不足的問題,讓我不禁好奇,要怎麼做才
Thumbnail
開始在方格子發表讀書心得後,更發現專注的重要性。 從在方格子看完一篇長文,到看完一本書,乃至於寫完一篇心得,這過程需要許多專注累積而成。 大腦的運作方式 在有許多螢幕試圖吸引大眾目光的現代,專注更顯得難得。《專注的力量》這本書主要從腦科學跟心理學面向,探究分心的原因,以及要如何才能專注。
Thumbnail
開始在方格子發表讀書心得後,更發現專注的重要性。 從在方格子看完一篇長文,到看完一本書,乃至於寫完一篇心得,這過程需要許多專注累積而成。 大腦的運作方式 在有許多螢幕試圖吸引大眾目光的現代,專注更顯得難得。《專注的力量》這本書主要從腦科學跟心理學面向,探究分心的原因,以及要如何才能專注。
Thumbnail
「該如何提升專注力呢?」 ⁡ 大家曾經有經歷過嗎,當你在做一件事情的同時,頭腦卻想著其他東西,常常沒辦法專注在當下,也使得事情做得不夠完全。 ⁡ 大腦浮現出過去曾經發生的事情,不然就是思考著未來該如何行動,總是無法控制自己先做好一件事情。那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提升自己的專注力呢?
Thumbnail
「該如何提升專注力呢?」 ⁡ 大家曾經有經歷過嗎,當你在做一件事情的同時,頭腦卻想著其他東西,常常沒辦法專注在當下,也使得事情做得不夠完全。 ⁡ 大腦浮現出過去曾經發生的事情,不然就是思考著未來該如何行動,總是無法控制自己先做好一件事情。那我們到底該怎麼做才能提升自己的專注力呢?
Thumbnail
一個人的專注力,便決定了成敗。事情開始前,有著美好的期待,對自己的期許與抱負,希望真的能如這樣的美好實現。從理想拉回實際,你必須要專注於眼前現階段的每一步,一步接上一步,才能走到理想。...
Thumbnail
一個人的專注力,便決定了成敗。事情開始前,有著美好的期待,對自己的期許與抱負,希望真的能如這樣的美好實現。從理想拉回實際,你必須要專注於眼前現階段的每一步,一步接上一步,才能走到理想。...
Thumbnail
出社會後一陣子,除了平常的8小時左右的上班時間,下班後帶著疲倦的身心處理日常瑣事的事物,有時甚至還在想工作案件的事,要想靜下心來專注的學習完成自己的目標,還真的是有點難阿! 跟以前求學時期比起來,真的沒有那種好好投入其中的專注感.....
Thumbnail
出社會後一陣子,除了平常的8小時左右的上班時間,下班後帶著疲倦的身心處理日常瑣事的事物,有時甚至還在想工作案件的事,要想靜下心來專注的學習完成自己的目標,還真的是有點難阿! 跟以前求學時期比起來,真的沒有那種好好投入其中的專注感.....
Thumbnail
適合人群 1. 容易分心,靜不下來 2. 為了生活每天都感到疲倦不堪 3. 讀書或做靜態的事情,五分鐘就受不了想睡 4. 工作總是無法在最後截止期限內完成
Thumbnail
適合人群 1. 容易分心,靜不下來 2. 為了生活每天都感到疲倦不堪 3. 讀書或做靜態的事情,五分鐘就受不了想睡 4. 工作總是無法在最後截止期限內完成
Thumbnail
想要有好的專注力,讓自己能夠保持最好狀態做完每一天的工作,並不只是單靠意志力、責任感而已,更多是習慣上的小小改變和心態上的轉變。 前陣子寫了「睡眠篇」和「飲食篇」,從最基本的生活作息改變起!會讓自己時常保持良好的專注力。而當我們從外而內的習慣養成和心態上都有所轉變時,就會帶出更高度的專注力來。
Thumbnail
想要有好的專注力,讓自己能夠保持最好狀態做完每一天的工作,並不只是單靠意志力、責任感而已,更多是習慣上的小小改變和心態上的轉變。 前陣子寫了「睡眠篇」和「飲食篇」,從最基本的生活作息改變起!會讓自己時常保持良好的專注力。而當我們從外而內的習慣養成和心態上都有所轉變時,就會帶出更高度的專注力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