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時事|政治|真正的死者為大是還他安寧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這個帳號的核心目標一直是希望傳遞美好或有趣的事情,所以大部分的時候都不打算發這麼沉重的文章。

但是作為在實習期間實際在病房照顧過自傷/殺傾向患者並協助過家屬的人,看到近日民眾黨對支持者發生憾事後的處理,實在忍不住想說幾句話。另一方面,也希望更冷靜的討論可以讓整體環境沉穩下來。不論如何,還望追蹤者和老讀者朋友諒解,謝謝你們。

事情發生後,選擇如何陳述?動機為何?

會讓我忍不住寫下這篇文章的是看見這張黨工群組截圖,以及民眾黨可以與群組內容相呼應的聲明。因此本篇內容主要針對民眾黨人員、公眾人物的做法討論,不著重討論支持者(即小草,我不是很確定現在支持者願意被叫小草嗎?記得這在之前是自稱,但最近也有看到被別人說是小草後生氣的人?)

raw-image
raw-image


這個截圖內容間接說明民眾黨選擇如此處理支持者憾事的動機是「打反罷凌」(的議題)、「譴責網路罷凌站在道德制高點」(至少黨工提出這個做法時的動機如此),讓我有種支持者在離開後仍被當作工具的不適感。

老實說,上街頭本身就是情緒強度很強的活動,「利用憾事炒作悲情」效果當然會很好,但也真的很要不得。

考量當事人

站在為當事人考量的角度,他在離開後被「代言」,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主體性。在我接觸和學習過的實務上,選擇結束的可能原因非常多,因此「細節不用講」這句話最讓我不寒而慄,這是不是意味著他們決定要把哪個元素摘出來作為當事人行為的詮釋都可以?

是的,當事人在離開前確實有不體面的地方,他公然在警方面前搶奪他人設備,因此被提告並受到討論。但這也是他本人經歷的一部份,是他生命的真實體驗,也側面說明當事人在選擇離開時的心態可能比所謂的罷凌更複雜。(義憤、畏罪等等都有可能,也可能都不是,我自然也不會在此對他的選擇下定論。)

如果是「為逝者諱」的溫柔,至少也該是整件事一致不提,而非特別凸顯甚至扭曲這件事的其中一部份──因為另一部份也自然會被大眾討論,又談何「諱」呢?

考量家屬與其他支持者

此外,站在為家屬與其他支持者考量的角度,這種論述很容易導致集體悲傷與憤怒的情緒更加發酵。

關於家屬,第一要考量的是,家屬是否願意讓這件事情上升為群情激憤的狀態?還是更希望在準備告別的期間能有更低調、私人的空間呢?第二則是回到前文所說:這有點操控「家屬如何理解逝者這個人/逝者採取的行為」的疑慮,而且甚至不是那種安撫型的引導。

關於支持者,我比較希望民眾黨官方可以用更高的比例去引導支持者緩解集體的負面情緒甚至替代性創傷,因為有人離開時,群體在情緒上的創傷其實往往比我們以為的更深,也往往需要比想像中更多的時間療癒。

另外,我也擔心在官方說明中將當事人有違法疑慮的行為以「參加公民行動」帶過,將網路上針對搶奪行為的討論劃進「言語罷凌」中等等表述(事實上我只看過搶奪當下被錄到的影片,並未看見身體不適的畫面流傳),會激化其他支持者後續的行為。如此一來,除了不利於真正基於事實的討論,更重要的是:當行為激化時,最危險的其實還是支持者本人……

畢竟不論立場為何,我認為作為政黨與領導人物,帶領支持者出來街頭的人應該盡力將大家都能平安回去作為努力的前提。就算是沒有實際領導人的青鳥運動,也能看到相對有話語權的前輩們各自強調當下行動不需要更激化、確保參與者的合法性、各自提供遇到法律或其他困難時的解決方式。因此民眾黨號召支持者出門支持柯主席時,我也希望他們的支持者可以受到同樣的關懷與提醒。

我完全可以理解上街的人為了心中的理想、正義或利益可以爆發多大的熱情,但這個場域也一向都有或多或少的危險性,因此在這個時刻是否應該多添柴火,也是領導人應該審慎考量的事,認真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出門平安回家,也希望社會能回歸就事論事。

(關於「沒有實際領導人的青鳥運動」:我當時有短暫到過現場,確實沒有主要喊話與策劃的人,更像是有類似意見的人聚集在一起表達,各出一點力,所以從一端走到另一端時,可以觀察到每個人的主張在細節上可能不太一樣,算是我看過比較特殊的運動,但如果有人有興趣的話我再來寫當時的觀察紀錄。)

後記雜談

因為不希望祂受到不必要的打擾故把名字遮起來

因為不希望祂受到不必要的打擾故把名字遮起來

事實上,有立場的地方就會有衝突。如果要說罷凌,青鳥運動時因車禍坐輪椅前往的女性也曾經因為在攙扶下站起來而受到對立方大加炒作嘲諷,或是舉兩兆手牌的少女被發到FB社團嘲笑身材,以及館長直播時特別特寫乃至於被對立方肉搜的許多參與者,也都符合這個要件。這些人與身邊其他支持者也確實受到很大的精神壓力,據我所知,事後其實也有憾事。只是憾事發生後,檯面上有話語權的人並沒有以此下定論說一定是罷凌導致,我也看到致意的人們願意了解當事人對於生命的其他看法與經驗,尊重她的選擇,彼此提醒隔離、沉澱和療傷。


最後再雞婆一下吧,我個人一直都認為走上街頭的前中後都可以給自己的身心狀態更多關注。人的精神狀態本來就會浮動,如果在哪個時間點沉下去了也很正常,這時候請優先照顧好自己,離開現場、不看討論都沒有關係。如果有餘力的話,也可以稍微留意身邊的人;如果沒有餘力,至少不要激化群體精神的上下震盪。我相信每一個你都很重要,也值得重視。

 

最後,不論如何,願他離苦得樂,往生極樂,也願家屬親友在悲傷後可以重新找回平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杏櫻子的果實分享站
51會員
91內容數
在雲林與雙北之間遷徙,有時也會晃到其他地方。 喜歡好吃的東西、愜意地旅行、美好的作品、可能有點偏的知識,以及自在又穩定提升的生活,所以符合上述條件的經驗有一定機率會記在這裡。
2024/10/30
把參加飲冰室茶集藝文館【為愛發聲|想,把你 ​ ​ 寫進詩歌裡 】活動的投稿發來備份。 前半段是鄭宜農寫的,後半段才是我的續寫。 現在看感覺還是太想講個完整的故事了,沒有好好跟著前面的節奏以及布局讓人想像的空間。
Thumbnail
2024/10/30
把參加飲冰室茶集藝文館【為愛發聲|想,把你 ​ ​ 寫進詩歌裡 】活動的投稿發來備份。 前半段是鄭宜農寫的,後半段才是我的續寫。 現在看感覺還是太想講個完整的故事了,沒有好好跟著前面的節奏以及布局讓人想像的空間。
Thumbnail
2024/09/25
之前修台灣現代詩課程時完成的作品,完成於2021.11.07,在此和大家分享。由於當初的豎排轉橫排後整體版面無法對應,因此直接放圖。 謹以此紀念當時拉著行李箱趕高鐵的瞬間,哈哈!某方面來說也算一種路觀吧,雖然是在觀察路上的自己?
Thumbnail
2024/09/25
之前修台灣現代詩課程時完成的作品,完成於2021.11.07,在此和大家分享。由於當初的豎排轉橫排後整體版面無法對應,因此直接放圖。 謹以此紀念當時拉著行李箱趕高鐵的瞬間,哈哈!某方面來說也算一種路觀吧,雖然是在觀察路上的自己?
Thumbnail
2024/08/28
帕運的開幕也好好看!!氛圍很溫馨,好喜歡。這次的開幕式地點集中在協和廣場,焦點相對奧運更明確、更有整體感,而且內容較奧運溫和(當然受眾會比較廣)。 迅速紀錄幾個喜歡的段落: 🎇開場的弗里吉車! 🎇天氣好好,奧運開幕那天沒看到的夕陽今天看到了。而且安排選手從凱旋門走過來,剛好和夕陽連一線。
Thumbnail
2024/08/28
帕運的開幕也好好看!!氛圍很溫馨,好喜歡。這次的開幕式地點集中在協和廣場,焦點相對奧運更明確、更有整體感,而且內容較奧運溫和(當然受眾會比較廣)。 迅速紀錄幾個喜歡的段落: 🎇開場的弗里吉車! 🎇天氣好好,奧運開幕那天沒看到的夕陽今天看到了。而且安排選手從凱旋門走過來,剛好和夕陽連一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這個帳號的核心目標一直是希望傳遞美好或有趣的事情,所以大部分的時候都不打算發這麼沉重的文章。但是作為在實習期間實際在病房照顧過自傷/殺傾向患者並協助過家屬的人,看到近日民眾黨對支持者發生憾事後的處理,實在忍不住想說幾句話。另一方面,也希望更冷靜的討論可以讓整體環境沉穩下來。不論如何,還望追蹤者海涵。
Thumbnail
這個帳號的核心目標一直是希望傳遞美好或有趣的事情,所以大部分的時候都不打算發這麼沉重的文章。但是作為在實習期間實際在病房照顧過自傷/殺傾向患者並協助過家屬的人,看到近日民眾黨對支持者發生憾事後的處理,實在忍不住想說幾句話。另一方面,也希望更冷靜的討論可以讓整體環境沉穩下來。不論如何,還望追蹤者海涵。
Thumbnail
「自殺者遺族」 意思是:因為自殺事件而遭遇痛苦的人。 「助人經驗中,當事人談到這個議題時,常常這樣告訴我『他是 自殺 死亡,我很難跟其他人說。因為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他為什麼要自殺?其實我自己也不知道‧‧‧‧‧‧我也很想知道‧‧‧‧‧‧』。
Thumbnail
「自殺者遺族」 意思是:因為自殺事件而遭遇痛苦的人。 「助人經驗中,當事人談到這個議題時,常常這樣告訴我『他是 自殺 死亡,我很難跟其他人說。因為我不知道如何回答:他為什麼要自殺?其實我自己也不知道‧‧‧‧‧‧我也很想知道‧‧‧‧‧‧』。
Thumbnail
#Youtoo ...嗯......我想想看...... 小光曾經硬塞大麻給我吸,我當初沒有揭露他,是因為我後來原諒他了。不過,誰知道他有沒有對其他人這麼做?因此,我一定要昭告社會大眾堤防他,所以, 公審吧。 家怡曾坐在我後面一直搓我的背,我當初沒有揭露她,是因為覺得只是很煩
Thumbnail
#Youtoo ...嗯......我想想看...... 小光曾經硬塞大麻給我吸,我當初沒有揭露他,是因為我後來原諒他了。不過,誰知道他有沒有對其他人這麼做?因此,我一定要昭告社會大眾堤防他,所以, 公審吧。 家怡曾坐在我後面一直搓我的背,我當初沒有揭露她,是因為覺得只是很煩
Thumbnail
寫於 2023.01.13 ,家中 食用情緒:為了滿足什麼的 吿解 其實你想要的從來不是他的回來,不是嗎?
Thumbnail
寫於 2023.01.13 ,家中 食用情緒:為了滿足什麼的 吿解 其實你想要的從來不是他的回來,不是嗎?
Thumbnail
一些人歡欣,另一些人憤怒,一位鄉長心甘情願放棄政治理想,因為一棵老松的緣故。
Thumbnail
一些人歡欣,另一些人憤怒,一位鄉長心甘情願放棄政治理想,因為一棵老松的緣故。
Thumbnail
「如果我能做多一點就好了,或許…他就不會離開了。」小強難掩失落的情緒,但又像自我隔離般,面無表情地講述這一切。   在聽他的故事時,他無意識地拉了一下衣袖,我注意到了他在手腕上一道一道的傷疤。   面對至親摯友驟然離世,如同自我的一部份也跟著突然消逝;即是內心空了一塊,頓時怎麼修補都補不回來。
Thumbnail
「如果我能做多一點就好了,或許…他就不會離開了。」小強難掩失落的情緒,但又像自我隔離般,面無表情地講述這一切。   在聽他的故事時,他無意識地拉了一下衣袖,我注意到了他在手腕上一道一道的傷疤。   面對至親摯友驟然離世,如同自我的一部份也跟著突然消逝;即是內心空了一塊,頓時怎麼修補都補不回來。
Thumbnail
========================== 是說有時候, 技術類人講話真的只會 專注於眼前問題的解答, 拿淳哥的例子來看, 有人問他死亡率高的理由, 他說如果要救 救得回來, 只是因為兩成放棄急救 然後討論就從 原本的 『為何死亡率這麼高』 變成後來的 『你有想過家屬的感
Thumbnail
========================== 是說有時候, 技術類人講話真的只會 專注於眼前問題的解答, 拿淳哥的例子來看, 有人問他死亡率高的理由, 他說如果要救 救得回來, 只是因為兩成放棄急救 然後討論就從 原本的 『為何死亡率這麼高』 變成後來的 『你有想過家屬的感
Thumbnail
局勢越是變動,我們越要保持沉穩。 而不是口號如鐵、行動如綿,或者借題發揮、博取版面。 下文節錄自 蕪菁雜誌 的讀者林柏崴撰文: 「有人故意在現在人心惶惶的時候,暴戾之氣乖張,好製造恐慌對立,群眾鬥爭運動,而一般最為基層的醫療人員,往往成為有心製造者、藉機生事報復社會的犧牲品,因為 #政治人物的鼓吹洗
Thumbnail
局勢越是變動,我們越要保持沉穩。 而不是口號如鐵、行動如綿,或者借題發揮、博取版面。 下文節錄自 蕪菁雜誌 的讀者林柏崴撰文: 「有人故意在現在人心惶惶的時候,暴戾之氣乖張,好製造恐慌對立,群眾鬥爭運動,而一般最為基層的醫療人員,往往成為有心製造者、藉機生事報復社會的犧牲品,因為 #政治人物的鼓吹洗
Thumbnail
黑警就算在沒有任何「暴力」行為時,也要製造藉口作打壓,不容民眾做單純的悼念式,對過去一年多的社會事件,做出有違極權論述的「評價」。
Thumbnail
黑警就算在沒有任何「暴力」行為時,也要製造藉口作打壓,不容民眾做單純的悼念式,對過去一年多的社會事件,做出有違極權論述的「評價」。
Thumbnail
和支聯會義工閒談,他提及想派傳單給一名女學生,呼籲她出席六四集會,但學生拒收,他不放棄跟隨學生到地鐵站閘門前,學生終於說了拒收的理由:「與我何干?」然後自信地入站了。也許,我們可以指責這個女生是「港豬」,也可以指責她無知。然而,不像八九年時老一輩的港人對北京的學生運動及血腥屠殺歷歷在目,然後矢志
Thumbnail
和支聯會義工閒談,他提及想派傳單給一名女學生,呼籲她出席六四集會,但學生拒收,他不放棄跟隨學生到地鐵站閘門前,學生終於說了拒收的理由:「與我何干?」然後自信地入站了。也許,我們可以指責這個女生是「港豬」,也可以指責她無知。然而,不像八九年時老一輩的港人對北京的學生運動及血腥屠殺歷歷在目,然後矢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